㈠ 伊朗中國關系
伊朗中國關系
伊朗和中國是關系非常友好國家。
和中國歷史淵源很深。
據中國「史書」記載,紀元前二世紀漢武帝時,張騫派其副使訪問安息(即波斯),安息王令兩萬騎兵迎候,禮儀極為隆重。東漢末年,安息王的太子、佛教高僧安世高也曾來漢訪問,並在中國呆了多年。在中國南北朝時代,波斯派使節到中國北魏王朝友好聘問達十多次。隨著雙方友好往來,漢文化傳至西域,西域文化傳來中國,中國、伊朗等國的「絲綢之路」也全面暢通,為兩國的經濟及文化交流開辟了新的紀元。中國的絲綢、瓷器以及打井、煉鐵、制漆、繅絲等工藝源源傳入伊朗等西亞諸國,伊朗的物產如蠶豆、苜蓿、葡萄、胡桃、石榴等也源源傳入中國。到了唐代,兩國往來曾達到鼎盛時期。後來,波斯遭外來侵略,波斯王親自到唐帝國訪問並請援,唐高宗封他為都督,遣將派兵護送他回國,但回國未成死於長安。其子尼列斯謀策復國未成,於唐中宗景龍年間返華也死於長安。當時,尼列斯率領數千波斯人,其中有些在唐朝當上了將軍、外交官、天文學家、醫學家和學者。在戰亂的宋朝,陸上的「絲綢之路」幾度中斷。這時,造船業開始發達,羅盤針相繼使用,許多波斯人經由海路來到中國廣州、揚州和泉州等地經商,有的還在那裡安家落戶。這就是後人稱之為的海上「陶瓷之路」。據記載,中國發行鈔票的方法在元朝傳到了波斯,後來,波斯鈔票上的圖案還保留了中國文字。當時,兩國的史學家還合編史書「史集」。波斯等國的西域樂舞也盛行於長安。在明代,明成祖和中亞的沙哈魯王子曾先後互派300人和500人的大型代表團互訪;鄭和七次航海訪問亞非各國時,其中3次訪問了波斯灣的忽魯謨斯(即今霍爾木茲)。當時,隨同鄭和訪問的費信曾寫紀行詩句描寫當地的風俗及特產。1516年,波斯旅行家阿里·阿克巴爾撰寫的《中國紀行》一書,後來,成為中、伊友好交往的珍貴史料和重要見證。據考證,多年來,兩國植物的傳播和移植就達幾十種。波斯的拜火教和摩尼教還曾在中國流行。
伊中兩國在經貿合作上, 中國是伊朗在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是世界第三大貿易夥伴。
伊中兩國在文化上,中國同伊朗成立文化聯合委員會並定期舉辦會議。
㈡ 伊朗現在局勢如何今年是否會發生戰爭
現在伊朗的局勢還是可控的,只不過雙法都在角力伊核協議都想從中得到更多的好處。雙方都不肯讓步,今年發生戰爭的可能性還是有的,但也不大。畢竟伊朗根本不是美國的對手,他也有畏懼心理,到關鍵時刻還是會讓步的。
㈢ 蘇萊曼尼事件之後,伊朗現在國內形勢如何
1月3號發生暗殺後,伊朗國內民眾便開始走上街頭舉行遊行示威。部分民眾嘴裡面喊著打倒美國,為蘇萊曼尼報仇。隨後幾天的示威遊行,並沒有發生其他意外。為此,伊朗高層還喊話美國,讓美國看看伊朗的人性海洋。誠然,雖然美國把偷襲蘇萊曼尼定義為自衛。但是明眼人一眼都能看出來,這是美國的先下手為強。雖然蘇萊曼尼是在1月3號被殺的,但是美軍採用導彈偷襲的方式,讓拼湊蘇萊曼尼的屍體也成了一個麻煩。因此,直到1月5號的時候,蘇萊曼尼的屍體才被運回伊朗西南城市阿瓦士市。
因此,美國的封鎖只是導致了伊朗的高級科技水平無法較快的上升,只能處於一個緩慢的上升狀態。這便是蘇萊曼尼事件後伊朗國內的大體局勢,即便美國是超級大國,但是,沒有國家願意拒絕石油!
㈣ 伊朗局勢對中國的影響
從功利角度看,美國一旦對伊朗開戰無論輸贏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外交環境的傷害不言而喻。
經濟方面,雖然前幾年中國已經意識到美伊戰爭爆發的危險性,盡量減低了從伊朗購買石油的依賴,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因美伊戰爭而導致國內石油供應或原油價格上、經濟發展受控或被動,如:增加石油進口渠道;大力勘探、開發領土及領海內的可開發石油;尋找新能源替代品;等等。但是拋開伊朗停止的石油供應的後果不講,美伊戰爭導致的原油價格上漲依然會使中國面臨巨大發展成本。如果2012年開戰,按目前的經濟形勢看無疑是雪上加霜。更何況伊朗一旦淪陷,石油價格、海上生命線、石油供應等等都掌握住歐美手裡。
再從外交角度考慮,一旦戰爭無法阻止,伊朗這桿反美大旗一倒,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將變成絕對值。原來在夾縫中生存的小國或和歐美不同政治體制的國家基本無法游離,只能倒向歐美。 ——那麼中國究竟還能做什麼,該怎麼做好?
有5種選擇:
1.努力挫敗美國對伊朗的戰爭陰謀
2.盡力拖延戰爭時間,為自己爭取時間
3.援助伊朗幫助伊朗打敗美國
4.找出一種能阻止戰爭爆發的辦法
5.龜縮起來不聞不問,假裝危機並不存在,混著走,一步看一步
依我看第2、第5種選擇最為可能。
雖然第1、3、4種可行性比較強。
那麼挫敗美國的戰爭陰謀中國能做些什麼?
1.主動說服伊朗放棄核計劃,不給美國口實,讓美國退兵
2.賣核武器給伊朗,增加其威懾力
3.以保護國際原油航道的名義,聯合俄羅斯組織聯合艦隊到波斯灣,給美國添亂
4.拋售美債,搞垮美國經濟,使其國內亂,無暇用兵
5.圍魏救趙,拿美國的盟友開刀,轉移焦點和注意力(如用兵台海、黃海或南海)
6.在南海搞一場史無前例的演習,製造磨刀霍霍的架勢,讓外界猜測不做解釋。
聲響越大越好,目的增加美國的顧慮,再看反應行事。
㈤ 中國對伊朗局勢的態度如何
外交部發言人曾多次表示:
中方始終認為,通過對話、談判等外交手段,找到能夠滿足各方關切的方案,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正確途徑。 中方致力於伊核問題和平解決。
㈥ 伊朗通過強硬法案,中東局勢即將被打破,你怎麼看
隨著中東局勢被打破。伊朗國內也會變得特別混亂,到時候很容易造成經濟危機或者物價下降。
㈦ 伊朗現在什麼情況
2015年7月14日,經過多年艱苦談判,伊朗核問題最後階段談判終於達成歷史性的全面協議。伊朗承諾永不尋求獲取核武器,並稱贊伊核協議是「歷史性時刻」。
2015年8月23日,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重開英國駐伊大使館,標志著兩國中斷四年的外交關系開始回暖。
㈧ 伊朗的局勢怎麼樣
比較復雜 美國號召了歐洲對伊朗採取了一系列制裁 尤其是石油禁運 直接打擊伊朗命脈 想不戰而屈人之兵 同時也在做各種軍事部署
但伊朗很強硬 非常硬 用各種方法做出了回應 暫時還沒有過激行為
長遠看 說不準 很可能打 以色列也是個關鍵角色
㈨ 伊朗對中國免簽,伊朗和中國的關系怎麼樣
伊朗和中國的關系一直比較友好吧,
首先,我們中國奉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只要不是他國故意挑起事端,對哪個國家都很友好吧。我們沒有對哪個國家實施過軍事和經濟制裁,也沒有干涉過別國內政,如果我們和哪個國家關系緊張了,那一定是因為那個國家又故意找茬了,比如近期和美國緊張就是因為美國毫無依據的亂加關稅問題。即使我們強大了,提倡的也是共商共建共享,讓其他國家在我們的發展中受益;奉行多邊主義,絕不稱霸。那麼伊朗和我們距離遙遠,沒有地緣上、歷史上、政治上、經濟上的沖突,我們為什麼要對伊朗不友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