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國是伊朗石油的最大買家嗎
是的,中國是伊朗石油的最大買家。
2014年,據卡達半島電視台網站1月11日報道,伊朗大部分的石油出口主要面向亞洲國家,而中國則是伊朗原油的最大買家,中國在2013年平均每日從伊朗進口約42萬桶原油,而這一數字較2012年相比幾乎沒有變化。
(1)中國在伊朗有什麼石油公司擴展閱讀:
2015年,伊朗位居對中國石油出口的第六位,與2013年相比,其石油銷售提高了28%,平均每天達約55萬桶。中國能源公司是伊朗石油業最大的投資者,中國一些國有石油公司同伊朗簽訂了一些價值數百億美元的開發項目的原則協議。
中國是伊朗最大的貿易夥伴和伊朗石油的最大買家,從2012年西方加大對伊朗制裁以來,中國購買了伊朗石油出口的約一半。
2018年,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報道,中國仍然是伊朗石油的最大買家。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宣布,美國的反伊朗禁令不會影響北京從德黑蘭進口的石油。
㈡ 全球四大石油化工公司有哪些
全球四大石油化工公司:
埃克森美孚、殼牌、BP阿莫科(現又改名BP公司)、法國道達爾
主要的國家石油公司包括:
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 (Aramco)(沙烏地阿拉伯)
伊朗國家石油公司 (NIOC)(伊朗)
埃及石油總公司 (EGPC)(埃及)
Empresa Colombiana de Petróleos S.A. (Colombia)
國家石油公司 (Libya) Libya (Libya)
石油和天燃氣公司 (India) India (India)
墨西哥石油公司 (Mexico)
委內瑞拉石油公司 (Venezuela)
中國石油 (中石油) (China)
奈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 (Nigeria)
伊拉克國家石油公司 (Iraq)
科威特石油公司 (Kuwait)
Pertamina(印度尼西亞)
巴西石油公司(巴西)
阿曼石油發展公司(阿曼)
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阿布扎比)
酋長國國國家石油公司 (迪拜)
馬石油(馬來西亞)
俄油(俄羅斯)
中國石化(中國)
俄氣(俄羅斯)
挪威國家石油海德羅公司(挪威)
Sonatrach(阿爾及利亞)
肯亞國家石油公司(肯亞)
GEPetrol(赤道幾內亞)
Sonangol(安哥拉)
Neste Oil(芬蘭)
㈢ 中國石油在海外有分公司嗎譬如韓國,美國等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海外的機構:
中國石油哈薩克公司
中國石油伊拉克公司
中國石油伊朗公司
中國石油拉美公司
中國石油尼羅河公司
中國石油阿姆河天然氣公司
中國石油中亞天然氣管道公司
中國石油中俄合作項目部
中國聯合石油有限責任公司
中油集團東南亞管道有限公司
休斯敦技術研究中心
㈣ 中國有幾家石油公司
1.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2.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3.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國有資源都是國家控股的``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石油大亨只有在資本主義國家才能出現````````
由於中國工業發展很快,但石油儲量不是很大,中國目前自己開發出來的石油只夠自己使用的55%,另外45%的一億多噸的缺口就只有靠進口了.進口的還包括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在國外採油井採到的石油.
中國進口石油的國家主要有沙特\伊朗\俄羅斯\非洲和委內瑞拉.
其中沙特是親美國家,俄羅斯太狡猾喜歡打能量政治,伊朗和委內瑞拉麵臨與美國的戰爭危險,非洲是中國最成功的,但也面臨戰爭過於頻繁和日本的介入的威脅.再加上印度與中國的能源爭奪戰升級,中國的石油需求正面臨極大的挑戰.因此中國今年開是加大力度對生物柴油\核能\風能和太陽能的開發力度,以便將來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同時降低煤炭的出口總量,留著以後用.同時加大節能的宣傳.
據美國《油氣雜志》撰寫的「全世界看儲量和產量」一文中所說,截止到200
6年1月1日,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儲量達到了2643億桶,位居世界第一。排名世
界第二至第九的國家及其擁有的石油儲量分別為加拿大(1788億桶)、伊朗(1
325億桶)、伊拉克(1150億桶)、科威特(1015億桶)、阿拉伯聯合酋
長國(978億桶)、委內瑞拉(797億桶)、俄羅斯(600億桶)和利比亞(
391億桶)。
位於奈及利亞之後的10個國家的排名依次是美國、中國、卡達、墨西哥、阿
爾及利亞、巴西、哈薩克、挪威、亞塞拜然和印度,這10個國家擁有的石油儲
量分別為183億桶、152億桶、129億桶、114億桶、112億桶、90億
桶、77億桶、70億桶、58億桶(原文中少了一個國家的數字——譯者)。世界
其他國家和地區擁有681億桶的石油儲量。
㈤ 中國與伊朗合作開發的油田主要在哪些地方
中石油在伊朗油田主要位於胡齊斯坦省內的阿扎地干油田,分為南阿和北阿兩個油田;
中石化在伊朗油田主要位於胡齊斯坦省內的亞達瓦蘭油田;
中海油在伊朗油田主要位於波斯灣伊朗領海的帕爾斯氣田
㈥ 伊朗石油工業概況是什麼
石油是伊朗的經濟命脈,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國。至2009年,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376億桶,佔世界總儲量的10%,居於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31.7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總儲量的16%,僅次於俄羅斯,居世界第二位。伊朗石油日產能力可達421萬桶,石油收入佔全部外匯收入的90%,伊朗成為歐佩克成員國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國。
主要油氣富集區為扎格羅斯山前褶皺帶和波斯灣盆地,主要油氣田有阿瓦士、馬倫、加奇薩蘭、阿加賈里、比比哈基麥和帕里斯。
伊朗60%的天然氣為非伴生氣,且大多未開發,特大天然氣田為南帕爾斯氣田,儲量7.92萬億~14.15萬億立方米,北帕爾斯氣田(North Pars)儲量7萬億立方米。
近年來伊朗油氣勘探不斷獲得新發現。1999年Moc公司在Zagros鑽探的Changuleh-2井獲得日產油5000~6000桶,此外該公司在該盆地鑽探的Nir Kabir-l井獲得日產油4000~5000桶;2001年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在上阿拉伯盆地大陸架鑽探的Tunb-2井獲得日產油5000桶;2002年伊朗Pars 011 & Gas公司在海域盆地Qata:Arch鑽探的SPO-1井獲得日產油3500桶;2004年中國石化的勝利油田分公司在伊朗Qom盆地鑽探的Aran-1井獲得日產油4000桶的新油田,這也是該公司進入伊朗石油市場獲得的第一個新發現。2005年5月伊朗宣布在胡齊斯坦(Khuzestan)發現大型Ramin油田,工業儲量為8.55億桶。2006年伊朗獲得一個重大的天然氣發現,為世界近年來重大的天然氣發現之一,獲得天然氣儲量1萬億立方米,測試獲得日產天然氣87.73萬立方米。
伊朗是中東地區最早發現石油的國家,1908年由英國的英波石油公司首次在伊朗發現石油。1950年伊朗石油儲量達17.81億噸,石油產量達3226萬噸。1951年伊朗宣布石油實行國有化,成立國家石油公司,由於美、英、法、荷等國公司組成的「國際財團」的扼殺和封鎖,1952年伊朗石油產量下降到136萬噸,伊朗政府被迫與國際財團簽訂協議,授權國際財團在西南部25萬平方千米協議區內勘探25年,國際財團加緊勘探,1955年伊朗石油產量恢復到1643萬噸。20世紀60年代開展了海上鑽探,70年代勘探開發有較大進展,1974年石油產量達歷史最高,為3.01億噸。1978年爆發的伊斯蘭革命以及之後的兩伊戰爭,使伊朗的石油工業遭受重創,石油產量大幅下跌,1980年石油產量僅為6575萬噸。1988年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朗實施了戰後重建,恢復和擴大石油生產,1990年石油產量為1.628億噸,2000年石油產量為1.894億噸,2006年的石油產量為2.098億噸。
伊朗60%的石油產量來自老油田,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目前正致力於使這些成熟大油田的產量持續增加,目前正在馬倫和卡蘭季油田實施增加採收率技術。目前伊朗石油日生產能力為380萬桶,2010年增加到500萬桶,2015年可達800萬桶。歐佩克給伊朗的生產配額為411萬桶/日。目前伊朗正在生產的大油氣田為40個,其中27個位於陸上,13個位於海上。主要油氣田見表33-1。
圖33-21980—2006年伊朗石油產量和消費量
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收入約占伊朗出口收入的全部。2005年石油日出口量為250萬桶,主要出口到亞太地區的日本、中國、韓國和中國台灣,占伊朗出口量的47%,其次為歐洲的義大利、法國、荷蘭和土耳其。2006年伊朗石油出口收入為469億美元,為歐佩克第二大石油出口國。
㈦ 走向國際的中國三大石油公司
我國的石油工業運營主體主要是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為主的三大國家石油公司為支撐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石油工業運行模式。
(1)三大石油公司的歷史由來及其發展演變過程。
1950年4月,國務院設立燃料工業部石油管理總局,管理新中國的石油生產開發工作。當時我國石油工業水平極為落後,原油年產量僅為12萬噸,煉油17萬噸。為迅速改變新中國石油工業落後的面貌,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強大的能源保證,1955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成立石油工業部,全面負責全國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勘探和開發工作。隨後的若干年中,石油工業部先後改組為燃料化學工業部、石油化學工業部,然後又回到石油工業部。
1982年1月30日,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決定成立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立法形式授予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中國對外合作海區內進行石油勘探、開發、生產和銷售的專營權,全面負責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業務。2月15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國家石油公司,擔負起對外合作和發展中國海洋石油工業的重任。
2001—2005年中國三大石油公司總資產狀況
如今,中國石油集團和中國石化集團已經進入世界500強行列,中國海油也正向世界500強進軍。三大企業呈現出勃勃生機。中國石油在財富500強中的排名已由2001年度的第83位,上升至2006年度的第39位;中國石化從2001年度的第86位躍居到2006年度的第23位,取得中國公司在世界500強排行榜中的最好名次。
上述事實均表明,中國石油集團、中國石化集團和中國海油三家國家石油公司已成為全球大公司陣營和世界石油工業中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具備了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基礎。
㈧ 中國在伊朗能源上有什麼合作嗎
中石化早在2004年10月已同意帶頭開發Yada-varan氣田,並且與伊朗簽署了一項價值1000億美元的25年LNG供應合同,每年將從伊朗購買1000萬噸LNG,但因價格分歧,雙方一直未能就最後條款達成一致。
這兩天 中石化 還是中石油在剛伊朗投了幾百億進去就是上面這事的後續 貌似中國是吃定老美不敢打伊朗了
㈨ 請問,國內與伊朗有關的石油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石油 中石化都有關系.其下是昆侖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