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胡蜂的分類
胡蜂科的社會性黃蜂是最著名的黃蜂種類之一。大部分屬於胡蜂亞科(Vespinae)及長腳黃蜂亞科(Polistinae)。其群體中有3個級型的個體︰1至數只蜂王、少數幾只雄蜂及不育的雌蜂——工蜂。蜂王是具有繁育能力的雌體,在春季築一小巢,產卵於其中,卵孵化成幼蟲發育為工蜂,從而開始建立一個群體。工蜂咀嚼吞下乾燥的植物材料(通常為木質),又將其回吐出,並與唾液混合,用以構成紙樣的巢,巢越築越大。其巢由一層至數層甚至更多層垂直排列的巢室組成,開口向下。巢見於土壤中的腔穴內、樹干中,或掛於樹葉、枝條或屋檐下。
北半球溫帶地區最為人熟知的社會性黃蜂是長腳黃蜂屬(Polistes)、大胡蜂屬(Vespa)和小胡蜂屬(Vespula)的種類;許多種體型大,富攻擊性,並具可怕的螫刺。一些小胡蜂屬的種類稱為「黃衣胡蜂」,因其腹部有黃黑相間的條紋。而大胡蜂屬和小胡蜂屬的另一些種稱為「大黃蜂」(hornet),體色多為黑色,面、胸及腹部尖端有淺黃色班點。
有4個重要的獨棲黃蜂類群為寄生性,並不營巢,這些類群是腫腿蜂超科青蜂科(Chrysididae)的杜鵑黃蜂和土蜂超科臀溝土蜂科(Tiphiidae)的臀溝土蜂、土蜂科(Scoliidae)的土蜂及蟻蜂科(Mutillidae)的蟻蜂。杜鵑黃蜂多呈鮮豔的綠色或藍色,具金屬光澤,將卵產於獨棲的黃蜂和其他蜂類的巢中,幼蟲從卵中孵出後以這些黃蜂或其他蜂類的幼蟲為食或取食後者的親體所准備的食物。蟻蜂俗名「絲絨蟻」(velvet ant),身上覆一層顏色對比鮮明的長而密的毛,通常為紅黑相間;雌體無翅,外表似蟻。多數種類寄生於獨棲性黃蜂或其他蜂類的幼蟲或蛹身上。多數土蜂和臀溝土蜂寄生於土壤中生活的蠐螬(甲蟲幼蟲)身上。
許多有翅的膜翅目昆蟲的一種,通常有一個細長、光滑的身體,靠一個細柄與腹部相連,有發育完整的翅,嚼吸式口器,雌蜂有一根多少有點可怕的螫針,屬於很多不同的科,
黃蜂又稱胡蜂,雌蜂尾端有長而粗的螫針與毒腺相通,螫人後將毒液射入皮膚內,但螫針並不留在皮內。。
② 整隻金黃色的蜂叫什麼蜂
整隻金黃色的蜂叫馬蜂。
黃腰胡蜂是最常見的大型胡蜂之一,體長可達25~40毫米,因棲息環境與人類多有重疊而成
為蟄人致死最多的胡蜂,典型的特徵是腹部前半段鮮黃色且後半段則為黑色,性格相對其他大
型胡蜂而言較為溫和,一般情況下很少會主動攻擊人類。
黃蜂又稱為「胡蜂」或「馬蜂」,屬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干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2)伊朗胡蜂屬於什麼檔次擴展閱讀:
馬蜂與我們常見的蜜蜂有著極大的區別,二者雖同屬膜翅目昆蟲,但親緣關系較遠。胡蜂屬於胡蜂科,為蜜蜂的主要敵害,會捕食蜜蜂。大型胡蜂常於地下掘洞築巢,小型胡蜂於高枝築巢。蜂巢有多個巢脾組成,由巢殼包裹呈球狀,僅留直徑約2cm的巢口出入。
蜂群也是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組成的社會性昆蟲。其工蜂性情暴烈兇狠,螫針明顯,排毒量大,有攻擊力。傷人事件主要是這些工蜂所為;蜜蜂屬蜜蜂科,個體小,數量多。長期受人類馴化,已適應人類活動,一般不易主動攻擊人類。即便是螫人,因其個體小,蜂毒量少,一般也難以致死。
③ 胡蜂養殖前景如何
關於養殖胡蜂前景怎麼樣的問題,蜂部落認為是應該根據不同地區和養蜂人的具體情況來定的,所以如果以養殖胡蜂來創業,並不是每個人養殖的結果都是一樣的。雖然說養殖胡蜂是屬於三農范疇的創業,但是這也是一種標准化的創業,同樣涉及創業需要滿足的因素,所以蜂部落認為養殖胡蜂前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所以蜂部落認為養殖胡蜂前景如何,從目前的市場來看,不否認有賺到盆滿缽滿的,但是也不否認投資以後顆粒無收的,這中間的差別,並不完全是資金或者技術問題,養蜂人首先具備的資源以及後續可投入的資金和銷售推廣思維都影響到我們選擇的這個項目是不是會成功。
④ 世界所有蜂的種類。(黃蜂,胡蜂,蜜蜂就不用了)
全世界已知約1.5萬種,中國已知約1000種 。這個沒法找的。
蜜蜂總科共有8個科∶
1. 分舌蜂科(Colletidae),是較原始的類群,黃蜂狀,有5或6個亞科,約45屬3,000種;
2. 地花蜂科(Andrenidae),體型中等且獨棲的地花蜂,包括一些寄生種;
3. 集蜂科(Halictidae, 地花蜂或打洞蜂),某些種會被汗液吸引,故又稱汗蜂,最著名的汗蜂是Dialictus zephyrus;
4. Oxaeidae科,一種體型大、飛行速度快的蜜蜂,構造類似地花蜂科的蜜蜂;
5. 准蜜蜂科(Melittidae),介於低等與高等間的一種過渡蜂;
6. 切葉蜂科(Megachilidae, 切葉蜂、泥匠蜂),以其精巧的築巢結構而著名;
7. Anthophoridae科(包括木匠蜂和布穀蜂),有3個亞科的大科,曾一度被認為是蜜蜂科的一個亞科;
8. 蜜蜂科(Apidae),包括熊蜂、挖地蜂或地花蜂。
所謂的「殺人蜂」是介於非洲蜜蜂和歐洲蜜蜂亞種之間的一個雜交種。
給你個目前已知的蜜蜂種類:
1、黑小蜜蜂Apis (Micrapis)andreniformis Smith , 1858
別名:小排蜂。分布:中國分布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勐臘及臨滄地區的滄源、耿馬;國外分布於南亞及東南亞。
2、小蜜蜂Apis florae Fabricius , 1787
別名:小草蜂。分布:中國分布於雲南的北緯26º40』以南,海拔1900m以下地區,廣西南部的龍州、百色、上思等地;國外分布於阿曼北部和伊朗以東的南亞和東南亞等國。
3、黑大蜜蜂Apis(Megapis)laboriosa Smith , 1871
別名:岩蜂、喜馬拉雅排蜂、雪山蜜蜂。分布:中國分布於喜馬拉雅南麓,西藏南部,雲南橫斷山脈的怒江、讕滄江、金沙江、洪河流域;國外分布於尼泊爾、不丹、印度北部、緬甸北部及越南北部。
4、大蜜蜂Apis(Megapis)dorsata Fabricius , 1793
別名:排蜂、馬長蜂(傣名)。分布:中國分布於雲南南部、廣西南部和海南島;國外分布於南亞和東南亞。
5、沙巴蜂Apis(Sigmatapis)koschevnikovi Butte-Reepen , 1906
別名:紅色蜜蜂
分布:僅分布於加里曼島,該島北部屬馬來西亞的沙巴州、沙勞越州和汶萊國,南部屬印度尼西亞。
6、綠努蜂Apis(sigmatapis)muluensis Tingek,Koeniger and Koeniger , 1998
分布:僅發現於馬來西亞的沙巴州綠努山區。
7、蘇威拉西蜂Apis(sigmatapis)nigrocinta , Smith , 1871
分布:分布於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群島和菲律賓。
8、東方蜜蜂Apis(sigmatapis) cerana Fabricius , 1793
分布:亞洲,包括中國、日本、朝鮮、俄羅斯遠東地區、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東帝汶、孟加拉國、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等國,生存於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
9、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 , 1758
分布:原產於歐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由於歐洲移民和商業交往,現已引入世界各地,成為主要飼養的蜂種。
⑤ 馬蜂屬於國家幾級保護動物
馬蜂不屬於國家保護動物,是常見物。
黃蜂為有社會性行為的昆蟲類群。蜾蠃科的種類平時無巢,營自由生活,在產卵時,由雌蜂築一泥室或選擇合適的竹管,產卵其中,同時貯藏在捕來之後經螫刺麻醉的其他類昆蟲的幼蟲或蜘蛛。一室一卵,分別封口,由卵孵出的幼蟲取食所貯存的獵物。化蛹和羽化成蜂以後,即咬破巢口飛出。
其他種類的胡蜂一生營巢而居。蜂群中有後蜂、職蜂(或稱工蜂)(雌性)和雄蜂的區別。後蜂為前一年秋後與雄蜂交配受精的雌蜂,它們把精子貯存在貯精囊中,到該年分次使用。雄蜂在交配後不久即死亡。天漸冷時,受精雌蜂紛紛離巢尋覓牆縫、草垛等避風場所,抱團越冬。
黃蜂屬於完全變態的動物,一生經歷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每個階段的身體外觀都不同。卵常呈橢圓形、白色、光滑、在每個巢室中有1枚,其基部有一絲質柄固著,直至孵出幼蟲,即使窩巢是倒吊的也不至於摔落,並且由工蜂負責餵食,待發育成熟時身軀由晶瑩剔透逐漸轉為明黃色,接著在穴口封上一層薄繭並化成蛹,等到羽化為成蟲後就破繭而出,從卵到羽化只需要二到三星期的時間。
幼蟲階段是以其他小蟲為食,尤其是毛毛蟲。蜾蠃類幼蟲在親代成蜂構築的封閉巢內,以親代貯存的被麻醉的其他昆蟲為食。其他類胡蜂的幼蟲在巢中由成蜂飼喂嚼爛的其他類昆蟲,幼蟲食後常分泌一種成蜂喜食的液體。在幼蟲消化道的中腸端部,由圍食膜形成一個封閉囊,不與排泄孔相通。排泄物貯在此囊中,於體內呈游離狀。化蛹以後,此囊干硬變黑,隨蛻皮一起脫去。
⑥ 虎頭蜂和殺人蜂誰厲害(註:殺人蜂的圖片不見了)
相比較而言,殺人蜂更厲害。虎頭蜂從不主動攻擊人類,但是殺人蜂會主動攻擊。虎頭蜂通常情況下單獨行動,而殺人蜂是群體性攻擊。
虎頭蜂的名字聽起來就惡狠狠的,但其實它從不主動攻擊人類,之所以叫這個名字,也只是因為身披虎紋,不過性情也像老虎一樣兇猛。世界上最凶的虎頭蜂還要數中國大虎頭蜂,群體攻擊性非常強,發生過蟄死人的事件。
殺人蜂來自非洲,攻擊性極強,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毒蜂,至今數量已經超過10億,而且是群體性攻擊,一般一來少則四五十,多則上百,目前有一千多人是死於殺人蜂之毒。因為殺人蜂的毒是心臟毒素,融化於血液後對心臟傷害極大。
⑦ 馬蜂和黃蜂都非常兇猛,誰更厲害一些
馬蜂是種巢居類的動物,群體里會有後蜂、職蜂和雄蜂的差異,後蜂屬於雌蜂,雄蜂交配後會死亡。天冷時,雌蜂紛紛離巢,尋找避風場所,冬天時,會抱團度過寒冷的冬天。到第二年春季,活著的雄蜂就會外出。尋找場建巢,產的卵形成雌蜂,職蜂增多,蜂巢擴大,職蜂負責築巢。秋後,雄蜂約占總數的1/3左右,這個時期是365天中雄蜂數量最多的時期。
對馬蜂和黃蜂有所了解,還是容易區分的。馬蜂繁殖時,也是有習性的。
⑧ 胡蜂和馬蜂是一種嗎
可以說是一種。馬蜂是屬於胡蜂科的。
胡蜂分布全世界。令人見而生畏。長約16毫米,觸角、翅和跗節橘黃色;身體烏黑發亮,有黃條紋和成對的斑點。螫人很疼,但毒性不如常見的大胡蜂(大胡蜂屬〔Vespula〕)和小胡蜂(小胡蜂屬〔Vespa〕)。蜂窩是紙作的,由蜂王收集的木漿製成。通常較大型的蜂窩單層蜂室可有多達2000多個幼蟲室,用多個短柄連接在牢固的懸垂物上或上層蜂室形成圓球狀。
⑨ hornet, bumble bee,wasp這三類蜂究竟都是什麼
Hornets are the largest eusocial wasps.
Hornet是巨大的社會性的wasp
A bumblebee (or bumble bee) is any member of the bee genus Bombus.
bumble bee是Bombus(熊蜂屬)蜜蜂的統稱。可以說中文的翻譯在分類學說是不對的,蜜蜂和黃蜂是兩個大類群的昆蟲。
Wasp is typically defined as any insect of the order Hymenoptera and suborder Apocrita that is neither a bee nor ant.
Wasp指的是Hymenoptera(膜翅目)Apocrita(細腰亞目)昆蟲的統稱,既不是蜜蜂也不是螞蟻。
最後普及一下:昆蟲分類學上,蜜蜂(Bee)屬於膜翅目蜜蜂總科。馬蜂、黃蜂、胡蜂都屬於膜翅目胡蜂科(Vespida)。螞蟻(Ant)屬於膜翅目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