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這叫什麼鼓
傣族長鼓,或者是象腳鼓。
象腳鼓外形似一隻精美的高腳酒杯,它是用一整段木材(或幾塊木料拼粘)製作,通體中空,上端是杯形共鳴體,鼓面蒙皮,鼓皮四周用細牛皮條勒緊,拴系於鼓腔下部,並可調節其張緊度。鼓身外表塗漆,鼓腰和鼓的下半部雕有裝飾圖案,有的還在鼓身上系有花綢帶和綵球。
⑵ 這叫什麼鼓
他媽的,連這個都不知道,這個叫,棒骨
⑶ 在搖滾樂中經常見的,用手拍的鼓叫什麼名字只有一個鼓
手鼓,老鷹樂隊的演唱會版加州旅館就是用的這種,不過是兩個鼓的,喜歡搖滾樂建議到搖滾傑西聽推薦搖滾樂。
⑷ 架子鼓那些鼓都叫什麼
架子鼓的基本組合包括了低音大鼓、小鼓、兩個筒鼓、一個落地鼓、腳踏鈸和鈸。其中鈸分為碎音鈸、疊音鈸以及發出效果音的中國鈸、水鈸和crash
ride等。
1、低音大鼓
單槌頭用右腳演奏,雙錘頭左右腳交替演奏,有點踏法和墊踏法等多種踩踏方法。是爵士鼓中主要的低頻音色,用於突出律動和切口。演奏時和軍鼓、踩鑔組成基本節奏框架,不同的力度和頻率可以表達不同的律動風格。是爵士鼓中最核心的部分。
2、小鼓:
因底部裝有響弦而稱作Snare drum,其直徑多介於12~14吋,深度多為3~8吋,常用演奏方式包括打擊鼓面和邊匡敲擊。
3、中鼓:
圓筒狀,聲音類似響弦被去掉的小鼓,由非洲鼓演化而來,設於大鼓上方,音調比落地鼓高。
4、落地鼓:
裝有落地腳架,放在大鼓的右邊,直徑有14、16、18吋幾種,深度大多14至16吋。音調介於中鼓和大鼓之間。
5、腳踏鈸:
一般做固定拍子打點用,有13、14、15吋等幾種直徑,普遍使用14吋。腳踏鈸用架子立於整套鼓的左邊,演奏的方式除了用鼓棒打擊,也需要配合踏板控制上片和下片的開合。
6、碎音鈸:
常用於釋放樂曲中積累的能量,因而一般敲擊力量都很大,發出強烈而頻帶寬泛的音效,常用於高潮部分。一般使用16至19吋直徑,也有場合會出現14、20吋的尺寸。
7、疊音鈸:
主要用作固定拍子,但有時也有類似於碎音鈸的用法。一般有20至24吋直徑,常見的是20、21、22吋。它一般要比碎音鈸厚。
8、Crash/Ride:
效果鈸的一種,結合了碎音鈸與疊音鈸的特性,通常為16至18吋。
9、中國鈸:
效果鈸的一種,形狀類似於中國民樂中的廣鈸,音調比碎音鈸低沉。常見有16至20吋直徑。
10、水鈸:
效果鈸的一種,音色和碎音鈸相似,但音量偏小,音色更細致,直徑通常在8至12吋的鈸。
⑸ 這叫什麼鼓
這種鼓叫康加鼓
康加鼓是打擊樂器的一種,又稱為「非洲手鼓」。一般為直徑四十厘米,高度約為一米之鼓。有單個的,也有大小一對的,常見為兩個一組。可用背的,亦可立在地上演奏。 通常用單拍子演奏。往往前三下打邊鼓緣,第四下以手掌平面拍打鼓中央。
⑹ 請問這叫什麼鼓
金貝鼓,俗稱非洲鼓。
非洲鼓,是一個俗稱,通常指的是來自西非的Djembe(金貝鼓,堅貝鼓),是西非曼丁文化的代表性樂器。傳統上,Djembe是徒手演奏,主要有低、中、高三個音,而且需要和Dunun(墩墩鼓)配合,演奏與特定生活場景相關的鼓曲,來給舞者和歌手伴奏。現在Djembe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在不同的音樂、培訓領域發揮著它獨特的價值。
⑺ 好幾個鼓,用手拍得,是什麼鼓
那種中文叫康加鼓!!英文:CONGA!
是一種拉丁樂器!!
康加鼓CONGA
作者是 Administrator
周三, 30 四月 2008 02:51
康加CONGA跟邦哥BONGO是源自於非裔古巴的打擊樂系統裡面,古巴的黑人移民多來自西非,這兩種樂器是從西非的部落樂器去演進而來的,在傳統上它的演奏觀念分成三種不同的高低音,主要用再宗教性的儀式上,康加鼓的聲音較為低沉,扮演固定節奏的角色,通常會不斷地重復一個樂句,在宗教儀式當中造成迷幻的效果,使人感覺更接近神,(這種習俗源自非洲部落),但偶爾可以有SOLO的空間。
⑻ 急!請問美國黑人樂隊經常有手拍的那種鼓,到底叫做什麼鼓
如果是兩個鼓式並排在一起的話叫康佳鼓(英文:congas)
邦戈鼓? 還有一種我知道的就是非洲手鼓,如果有圖片的話就附上吧。這樣找容易點。
⑼ 交響樂中的那個鼓叫什麼
有大鼓,小鼓(軍鼓),也有定音鼓,最常用的是定音鼓,因為它可以通過改變鼓膜張力改變音調高低,所以可以創造一般鼓不能達到的意境。
以下是定音鼓介紹:
樂器名稱:定音鼓(Timpani)
結構組成:由鼓身、鼓皮、定音系統和鼓棰等部分組成。
使用材質:鼓身:金屬結構;鼓皮:牛、羊、驢皮均可, 或使用合成材料。鼓棰:短木棰。根據演奏需要決定是否在一端包以彈性材料。
樂器特色:屬單皮膜鳴樂器,造價昂貴。定音鼓可發出固定頻率(即音高)的聲音,並能夠在五度音程范圍內改變音高。音色柔和、豐滿,音量可控制,不同的力度可表現不同的音樂內容,有時甚至可以直接演奏出旋律。演奏方法分為單奏和滾奏兩種,單奏多用於節拍性伴奏,滾奏則可以模仿雷聲,且效果逼真。定音鼓作為色彩性打擊樂器,其豐富的表現力遠非普通打擊樂器所能比擬。
定音鼓的前身是古阿拉伯的納嘎拉鼓,17世紀傳入歐洲以來,就一直是交響樂隊中打擊樂聲部的固定樂器,是重要的色彩性伴奏樂器,也適於其他各類樂隊。定音鼓在規格上分為大、中、小三種,在交響樂隊中通常設置三到四個,由一名樂手演奏, 可達到鼓聲本身的和聲效果。從表面上看,定音鼓幾乎算是最易演奏的樂器了,但實際上鼓手需要相當大的自信和時間感才能成功地駕馭它。鼓手經常要默默地靜坐若干時間,隨後數著章節,在非介入不可的當口發出振聾發聵的一擊,稍有差錯便會人盡皆知。
⑽ 架子鼓各鼓的名稱
1、低音大鼓 (Bass drum)
單槌頭用右腳演奏,雙錘頭左右腳交替演奏,有點踏法和墊踏法等多種踩踏方法。是爵士鼓中主要的低頻音色,用於突出律動和切口。演奏時和軍鼓、踩鑔組成基本節奏框架,不同的力度和頻率可以表達不同的律動風格。是爵士鼓中最核心的部分。
2、踩鑔 (Hi-hat)
通常用左腳和右手演奏,有時左右手交替演奏。演奏中有開鑔和閉鑔兩種主要音色,閉鑔時多用於打拍子和裝飾律動,開鑔時則用於渲染和切口。在幾乎所有風格中都很常用。
3、嗵鼓(Tom Drum)
左右手交替演奏。一般有三或四個音高由高到低的嗵鼓。因為音高明顯,在演奏中常用於配合其他樂器音高、華彩部分或為律動增加旋律性。
4、軍鼓 (Snare drum)
一般為左手演奏,在內容復雜多變和solo獨奏時左右手一起或交替演奏,有非常多的打擊方式和打擊位置,以邊擊和平擊為主,有些鼓手用右手作為常用手。在爵士鼓中作為最主要的中頻音色,決定著整套鼓的風格,在演奏中有非常高的使用頻率。
(10)伊朗拍的鼓叫什麼擴展閱讀:
演奏技巧
1、低音大鼓踏奏法
低音大鼓用右腳踏擊,在通常情況下,腳跟踩在踏板的後端,以踝關節為軸,用前腳掌踏擊踏板而帶動鼓槌擊打鼓面。踏擊時,大腿、小腿、腳部肌肉相應放鬆,槌頭擊鼓面後要立即返回,形成循環的踏擊動作。
2、踩鑔踏奏法
踩鑔用左腳踏擊,它的擊奏要領是將腳跟踩在踏板的後端,以踝關節為軸,由腳前掌踏擊踏板,當腳前掌擊下後,不需要立即返回而需控制延音,造成封閉的音響效果,這也是與右腳大鼓不同之處。
3、嗵鼓擊奏法
嗵鼓擊奏要領同小鼓,在換鼓擊奏時,需用手腕帶動小臂和大臂,自然地運動到其它各鼓的部位,形成自然協調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