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截止4月18日,中國向哪些國家派出了支援醫療隊
3月9日,中方第一批援助物資——1.4萬份新冠肺炎檢測試劑盒和相關輔材由包機運抵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當天,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醫療隊也緊急馳援巴基斯坦。
北京時間3月13日清晨5點31分,經過十多個小時飛行,中國醫療隊乘坐東方航空公司飛機,抵達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支援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這是中國在新冠疫情之後,首次向發達國家派出醫療隊。此前,中國已經向伊朗、伊拉克派出醫療隊。中國向伊朗派出的醫療隊主要由上海醫生參與,向伊拉克派出的醫療隊主要由廣東醫生擔任,如今派往義大利的醫療隊主要由四川醫生組成。疫情到了全球性大流行階段,誰也不能獨善其身。中國能做的,只是誠心誠意拿出自己的抗「疫」經驗,來幫助朋友。不論是如義大利這樣的發達國家朋友,還是如伊朗、伊拉克這樣的第三世界的夥伴。
另外,中國還向西班牙、日本、韓國、美國等提供物資或專家咨詢援助。
B. 中國擔當的體現有哪些
1、大國擔當首先體現在湖北省對人員外流實施全面嚴格管控的決定。湖北的省會武漢是「九省通衢」,一旦對人員外流實施全面嚴格管控,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可想而知。然而,在當時嚴峻的形勢下,隔離是最有效的防控方法,它可以防止病原體擴散傳播,將疫情控制在更小的范圍內。這個為了公共利益毅然作出的抉擇,當地民眾承受的心理壓力和生活不便可想而知。湖北省以這樣的方式擔負起沉甸甸的責任,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2、大國擔當其次體現在及時向外界通報疫情。疫情發生後,中國政府積極主動與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交流信息,世界衛生組織官員特意對中國政府每天通報有關疫情的最新情況表示感謝。信息的及時溝通讓國際社會了解疫情的狀況,做好防控准備。
3、大國擔當更體現在與國際社會分享中國學術界對病毒研究的成果。疫情發生後,中國科學家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測定了病毒全基因組,成功研製了快速檢測試劑盒,並將之與國際社會分享。
4、大國擔當還體現在中國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中國是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是全球供應鏈上的重要一環,中國企業停產停工,對世界經濟會產生重大沖擊。根據對國內外形勢的科學研判,黨中央適時作出有序復工復產的部署,也是承擔大國責任的重要表現。
5、大國擔當同時體現在中國對醫療衛生系統較弱國家提供的支持。2014年,非洲暴發埃博拉疫情時,中國政府就曾伸出援手,派出醫護人員,提供緊急援助。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醫療力量較弱的國家是嚴峻考驗。實際上,伊朗暴發的疫情中,被感染者的死亡率接近20%。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政府適時表明態度:願意向其他出現疫情擴散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這是負責任的大國應有的姿態。
6、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大國擔當的前提;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幫助其他國家,是大國擔當的重要內容。同時,我們也要及時、全面地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國經驗,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盡可能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是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重要法寶,在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今天,更要把這一傳統發揚光大。
C. 在疫情期間中國援助了哪些國家
緬甸、寮國、辛巴威、伊朗、韓國等。
1、緬甸
2021年5月2日,中國政府援助緬甸的新冠肺炎疫苗運抵緬甸仰光國際機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緬兩國開展了有效的疫情防控合作,中方向緬方提供了大量防疫物資援助,並多次派遣醫療專家組赴緬協助防疫。
2020年3月,中國援助韓國一批物資,這批醫療物資中有110萬只口罩和1萬套醫用防護服,在分三次運抵韓國仁川機場後於20日上午結束清關,從仁川市被緊急運往其他各地的戰「疫」一線,助力韓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通訊:中國醫療專家組在寮國贏得「暖暖的人心」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中國援助的新冠疫苗運抵辛巴威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中國援助疫苗抵達緬甸仰光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守望相助,同舟共濟」——記中國醫療物資馳援韓國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中國軍隊向伊朗武裝力量援助抗疫醫療物資
D. 社會經濟
01,促進就業。許多找不到工作的、沒事可做的、想做生意沒有本錢的人,都可以支個攤,做起小本生意來。就業人口自然大大增加了。
02,改善低收入者的生活。低收入者一般無本錢、無技術而且年紀偏大,擺地攤是他們最好的出路。擺個攤,一天至少可以賺點生活費。
03,地攤生意也可以做成大買賣。不要小看了地攤,只,要用心經營,堅持不懈,照樣可以賺大錢。地攤上絕對可以出富人。好多有錢人不是擺地攤起家的嗎?只是後來不讓擺地攤了,不得已租門面了。
04,促進城市化。現在提倡農民進城,可進了城幹啥呢?做門面生意,成本高,風險大,進城人員根本幹不了。但擺個地攤,門檻低,成本低,技術含量要求也不高,而且吹糠見米,每天都會有收入,這個很適合剛剛進城的人員。進城有事做,有錢賺,大家進城的積極性就高了,而且進城後也可以落下腳甚至紮下根,這當然,促進了城市化。
05,恢復城市的煙火氣息。有人的地方才有江湖,有煙火氣息的地方才有生活。以前各大城市一刀切地取締地攤,城市雖然看上去光鮮亮麗了,但把煙火氣息給整沒了。雖然高大上了,但不接地氣,不好玩了。
E. 疫情的古詩結尾
戰「疫」期間
一些暖心的詩詞
載著滿滿的祝福和問候
給這個寒冬帶來了不少暖意
除了一度被刷屏的
「山川異域,風雨同天。」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還有哪些詩句
同樣值得我們牢記、回味?
讓我們一起
品讀、背誦
這些飽含深情的經典詩詞吧!
01
山川異域,風雨同天。
出自《綉袈裟衣緣》,作者是日本的長屋王。這句話來源於1300多年前中日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話。根據記載鑒真事跡的歷史典籍《東征傳》,公元八世紀,日本長屋親王曾在贈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綉上十六字偈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鑒真大師被此偈打動,由此六次東渡日本,弘揚佛法,成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最具標志性的偉大實踐之一。
02
黃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援鄂醫療隊急診科護士陳東旭在接受采訪時引用的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從軍行第四首》: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戍邊戰士的鎧甲已磨穿,仍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鄉。同樣,奮戰疫情一線的醫護工作者身上的防護服日日被汗水濕透,但他們無怨無悔,不戰勝疫情決不回家。
03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這句詩出自北魏詩人陸凱《贈范曄詩》: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2月22日,宜昌五峰縣長樂坪鎮村民背著籮筐、下山淌水,連日來肩挑背扛湊來85噸貨物送達武漢,上面還留下這樣深情的詩句。
臘肉、菜油、蘿卜、土豆、大米、麻糖……村民們拿不出像樣的物資,但都把自家最好的食物捐贈出來。這份情義,暖心,難忘!
04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這句詩出自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援鄂醫生劉藝也,在給兩個兒子的親筆信中引用這句詩並表示:「病毒也給國家帶來了很大的打擊,很多人因為感染病毒而丟掉生命。媽媽是醫生,在感染時期一定要站到前面的,望你理解。」
05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這句詩出自《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無衣》是詩經中最為著名的愛國主義詩篇,表現了戰士們克服困難、團結互助的情景。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各國人民必須團結起來,才能快速攻克我們共同的敵人。
06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這是一首送別友人的詩篇,詩人用豁達的比喻,沖淡了濃濃的離愁——你我一路相連的青山共沐風雨,同頂一輪明月,又何曾身處兩地呢?
07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這句詩出自《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疫情發生以來,各國政府和人民紛紛向我國伸出援手,展現兄弟友誼。而中國也主動向伊朗派出專家團隊,向日本捐贈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各國互幫互助,傳遞的是友誼,收獲的是互信。
以下這些詩句,同樣能為處在困難關頭的我們帶來些許力量:
同氣連枝,珍重待春風。
「同氣連枝」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出自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珍重待春風」表示人們熬冬盼春的心情,出自《九九消寒圖》。
急難有情,情有餘兮。
出自唐玄宗李隆基 《鶺鴒頌》,指危難之下見真情,而且真情還很多很多啊。
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
出自《呂氏春秋》,意思是:大家拿著弓箭,共同射向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沒有射不中的。當下,全國勠力同心,共同努力,便一定可以戰勝疫情。
天台立本情無隔,一樹花開兩地芳。
這兩句出自清末近現代初詩人巨贊贈日本僧人的詩,以一樹花開兩地芳香寓指情意不分地域。
不辭山路遠,踏雪也相過。
出自唐朝張九齡《答陸澧》,意思是:雖然山路崎嶇遙遠,縱使大雪厚積,也要前往拜訪。在這次疫情中,我們也感受到了許多這樣「不辭山路遠」的情誼。
千里不辭行路遠,時光早晚到天涯。
出自唐朝張祜《破陣樂·秋風四面足風沙》,別怕路途遙遠,總有一天會到達目的地,勝利就在前方。
我們既能眾口一呼「湖北加油,中國加油」,也能以詩寄情傳遞無限希望。
請相信,無論是通俗易懂的口號,還是陽春白雪的詩詞,美好的祝願都已體現在眾人的行動上,深厚的情感也將永遠鐫刻在中國人的心裡!
F. 軍隊對疫情貢獻有哪些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各國紛紛動用了軍事力量,而軍隊也的確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軍隊在抗疫中到底做了哪些工作?為何需要動用軍事力量?軍隊在軍事醫學領域有哪些合作及未來前景如何?本文嘗試進行初步探討。
解放軍派出醫療隊員參加抗疫 新華社 圖
軍隊在抗擊疫情中的角色
軍隊在協助防控疫情方面的努力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派出軍隊醫護人員直接參與救治病患。
從中國來看,在疫情呈蔓延之勢時,各軍種軍醫和護士火速動員,火速組織,火速行動,除夕之夜緊急奔赴武漢參與抗疫。此後,中國軍隊接手7天建成的火神山醫院,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刻給國人帶來希望。在國外,法國總統馬克龍3月16日在電視講話中宣布了若干抗疫措施,其中一條就是在東部疫情嚴重的阿爾薩斯地區投入軍隊醫院協助抗疫,他們將主要負責照顧患者,以及將患者送往其他有更好醫療設備的地區。美國則派出軍隊健康科學大學的200多名即將畢業的學員加入抗擊疫情的軍事醫療隊伍。義大利和韓國也都宣布,為了緩解醫療壓力,投入軍隊醫護人員支援民間醫院,參與救治病患。
運-20向武漢運輸醫療人員和物資 中國軍網 圖
撤運疫區人員和運送物資。
在此次疫情中,中國空軍多次出動軍機執行向武漢等疫情嚴重地區運送人員和物資的任務。2月2日凌晨,空軍出動8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分別從沈陽、蘭州、廣州、南京起飛,向武漢緊急空運795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和58噸物資。2月12日,中部戰區緊急調派駐鄂空降兵某空中突擊旅直升機團的兩架國產直-8運輸直升機,由武漢市向襄陽、宜昌地區轉運600件共計4噸防疫醫療急需葯品和緊缺物資。2月13日,中國空軍更是出動11架軍機向武漢空運軍隊支援湖北的醫療隊員和物資,其中包括我國國產運-20大型運輸機,這是空軍首次成體系大規模出動現役大中型運輸機執行緊急大空運任務。在中國疫情爆發後,其他一些國家也先後派出空軍赴武漢撤運本國滯留武漢的公民,或是向中國運送支援物資。例如,德國派出1架空軍A310飛機到疫區撤運本國公民,土耳其派了1架空軍飛機A-400M執行撤僑任務,並向武漢支援了1000套防化服、93500個醫用口罩和1000套一次性防護服。俄羅斯2月4日、5日和9日先後三次派出空軍伊爾-76運輸機向武漢馳援個人防護用品等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緬甸、巴基斯坦、白俄羅斯空軍也都向武漢運送了抗疫醫療援助物資。
修建或提供緊急醫療或隔離設施。
在疫情日趨嚴峻的情況下,不少國家出現了醫療設施不足的問題,為此各國調動軍隊力量修建「方艙醫院」或利用軍事基地收納隔離人員。3月24日,塞爾維亞軍隊學習中國經驗,迅速把貝爾格萊德會展中心改建為一座方艙醫院,可容納3000名病患。伊朗陸軍從3月23日開始在48小時內,在首都德黑蘭建成一座可容納2000張隔離床位的「方艙醫院」,用來接收輕症以及處在康復期的新冠肺炎患者。隨著法國新冠肺炎疫情的惡化,法國總統馬克龍3月25日宣布啟動抗疫軍事行動,法軍在法國東部城市米盧斯搭建了接收重症患者的野戰醫院。
美國派出兩艘海軍醫院船「仁慈」號和「舒適」號開赴紐約和洛杉磯,協助減輕地方醫院的壓力。在南美洲,3月24日,阿根廷軍隊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五月營」軍事基地部署使用中方捐贈的野戰醫院,以提供更多的床位收治新冠肺炎患者。部分國家還動用軍事基地作為隔離點。越南人民軍河內首都司令部軍事學校承擔了接收從疫區回國需要接受隔離觀察的越南公民的任務並負責日常生活保障。截至3月23日,越南軍方共部署113個隔離點,隔離的公民達近4萬人。印尼將從武漢撤回的本國公民送到納土納群島的印尼國民軍軍事基地進行隔離檢測。義大利2月3日派軍用飛機接回在武漢及附近地區的本國公民後,也將他們送往切奇尼奧拉軍事基地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
進行醫學研究及疫苗研發工作。
在抗擊疫情過程中,軍事醫學科研人員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專家組與地方公司共同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大大縮短了核酸檢測時間,加快了確診速度。目前,他們又在加緊研發新冠肺炎疫苗。越南人民軍軍醫力量也成功研製出本國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3月24日,美國陸軍部長瑞恩·麥卡錫宣布,美國陸軍醫學研發司令部和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正在協助進行5種不同的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工作。
除了上述任務外,一些國家的軍隊還執行了其他臨時分配的任務。例如,新加坡武裝部隊臨時抽調1500名軍人,連續奮戰幾天幾夜,將520萬個口罩打包分發到新加坡89個社區中心。伊朗國防部下屬的「國防工業組織」開始生產公眾所需的消毒液,每天生產2萬升,供給伊朗普通民眾。泰國依據《緊急狀態法》及相關規定,調集軍隊和警察設立檢查站或攔截點,管控人員出行和強制實施相關法規。
美國海軍兩艘醫療船協助抗疫
為何調動軍事力量參與抗擊疫情?
軍隊之所以能夠在抗擊疫情中發揮多重作用,與幾個因素有關:
一是軍隊因其很強的組織性和高度的紀律性,可以做到迅速動員,從而很快投入行動。例如,新加坡軍隊幾天內打包分發數百萬個口罩,其他機構很難做到。
二是軍隊有些可用以應對疫情的專門力量和裝備,如軍事醫學人員、防化部隊、大型運輸機、醫院船等,這些部隊和人員平時就進行相應訓練,出現緊急狀況時可以迅速響應。而且軍隊的裝備更適應多種情況的需要。例如,直升機可以快速出動,前往一些其他交通工具無法到達的地區或不具備大型飛機降落條件的機場。在一些城市採取「封城」措施後,就可以利用直升機向這些地區運送物資和人員。
三是軍隊具有從上到下、完備嚴密的指揮體系,實施行動有序、及時、高效,能夠較好地滿足出現疫情及其他危機事態時的特殊要求。
當然,有些國家受到國內法律規定製約,在調動軍隊方面可能會受到一些限制,但很多也可以通過頒布緊急法令加以解決。有時也會面臨如何協調軍隊與警察的作用等問題,但這些都不會從根本上妨礙軍隊作用的發揮。
正是基於這些原因,不少國家都動用軍隊協助抗擊疫情。實際上,不僅是在對抗流行性疾病方面,軍隊在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方面的作用自進入21世紀以來一直受到高度重視。「9·11」事件後,很多國家的軍隊都是打擊恐怖主義勢力的主要力量。此外,軍隊在反海盜、海上搜救、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多國海軍在亞丁灣的反海盜護航行動,馬航370事件後多國海軍在印度洋的聯合搜救行動以及菲律賓遭受「海燕」台風襲擊後多國派軍隊進行救援等。
為了抗擊本國疫情,法國海軍派出「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進行協助
軍事醫學:國際防務合作的重要領域
本次疫情再次表明,軍隊在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而且各國軍隊在軍事醫學領域的合作有巨大潛力。實際上,軍事醫學在近年來已經成為亞太各國雙邊與多邊防務合作的重要領域。例如,東盟國防部長會議(ADMM)和東盟防長擴大會(ADMM+)均將軍事醫學作為重點合作領域之一,並成立了專家工作組,開展了多次人道主義援助救災和軍事醫學聯合演練。2016年4月,東盟在泰國曼谷建立了軍事醫學中心。2019年在泰國曼谷舉行的第13次東盟國防部長會議通過了建立東盟軍事醫學會議的概念文件,目的是通過分享經驗和最佳實踐,開展技能培訓和學者交流,提升和加強在軍事醫學研究及創新領域的合作。
在新冠疫情暴發後, 1月28日,東盟軍事醫學中心很快就防控疫情召開緊急會議,越南、泰國、印尼、汶萊、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菲律賓等八國代表與會。會議發布了REDCON-2警戒,旨在監控各成員國的疫情,並建議使用世界衛生組織的臨時指引,為各成員國民事和軍事衛生力量的協調配合創造便利條件。越南在會上還建議汶萊和澳大利亞共同主持的東盟防長擴大會軍醫專家組,把關於應付疫情的內容納入各專家組2020-2023年周期的實兵演習計劃。
2月19日,2020年東盟國防部長非正式會議在越南首都河內召開。會議發表了《東盟國防部長關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防務合作的聯合聲明》。聲明指出,地區和國際合作應對疫情是極為必要的,並再次強調東盟各國強化包括軍醫合作在內的防務合作關系的承諾以及東盟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重要性。聲明還提議:同東盟合作夥伴舉行雙邊和多邊信息互換和經驗分享活動,考慮在東盟軍醫中心框架內舉行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利用東盟化學生物與輻射專家網路促進業務合作與科學防疫合作;鼓勵提出新合作倡議和方式,以對東盟打擊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虛假信息和謠言;加強東盟內部各有關部門以及地區和世界各國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的協調配合等。3月5日下午,東盟軍醫中心理事會又以網路直播形式召開2020年第一次會議,就新冠肺炎疾病防控工作配合機制進行了討論。
在雙邊層面,一些國家之間也進行了相互援助與合作。例如,東盟國家中的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等國都通過我國駐外武官處向中國國防部捐贈了一些防疫物資。中國和越南邊防部隊則加強了邊境疫情防控合作。在3月中旬東盟國家疫情形勢漸趨嚴峻後,中國向部分國家提供了檢測試劑盒、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援助,還向柬埔寨派出一支軍事醫療隊協助當地的防疫工作。
基於現有合作的合作基礎及各國加強合作的意願,今後軍事醫學合作可能成為各國防務合作新的增長點。這方面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例如,分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和最佳實踐;開展軍事醫護人員培訓交流;軍事醫學裝備和技術援助;開展共同研發疫苗等聯合研究;舉行應對傳染性疾病緊急事態聯合演練,等等。這些方面的交流合作,不僅對未來應對類似疫情大有裨益,而且有利於在合作中增進各國軍事互信,為其他領域的防務合作奠定良好基礎。
G. 為了對抗疫情,中國和外國在醫療方面有哪些合作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正在外國迅速蔓延。即使中國為世界爭取了時間,但是許多國家仍然還是深受其害。現在,中國的疫情已經基本得到了控制,中國也沒有忘記當初對我們施以援手的國家,積極幫助他們一起對抗疫情,同時,對那些疫情情況嚴重的國家,也施以援手,不計前嫌,體現我國大國風范,和外國在醫療方面有許多合作,與他們共度難關!
最後,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全力打贏國內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積極推動疫情防控國際合作,向有需要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為全球公共衛生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H. 美國禁止伊朗向中國購買試劑,原因何在
面對肆虐的疫情,全球的絕大多數國家都在眾志成城的聯手抗疫,中國在付出了巨大代價之後,目前已經逐步回歸正軌,並且開始向世界各國提供物資和醫療援助,而伊朗多年以來飽受經濟制裁的摧殘,無論防疫物資還是醫療設施設備都嚴重匱乏,因此中國自然會在援助方面有所傾斜,但素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國不會對此無動於衷,禁止伊朗購買中國的試劑便是基於此而做出的無恥決定,其真正原因無非是既想遏制中國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又能夠在無形之中干擾和遲滯伊朗的疫情防治工作。
綜上所述,美國之所以禁止伊朗購買中國的試劑,並不是為了伊朗國內的疫情防控和全世界的抗疫斗爭,而是赤裸裸的為了自身政治利益而採取的措施,不過相信伊朗政府對於類似的無恥行徑是不會有任何回應的,至於試劑在內的疫情防控物資,無論伊朗政府購買還是中國政府援助,都跟美國這個第三者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關系。
I. 一省包一國是都是哪個省
上海包伊朗,四川包義大利,江蘇包巴基斯坦,廣東包伊拉克。
義大利是此次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3月10日義大利向中方求助。3月11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疾控中心等地的專家及醫護人員組成志願專家團隊一行9人,攜帶31噸醫療物資飛抵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支援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截至當地時間13日上午,伊朗累計確診病例11364例。早在2月底,中國就已經伸出援手。2月25日,中國駐伊朗大使常華代表中國使館和在伊有關中資企業緊急向伊衛生部捐贈25萬只口罩。第二天又向伊朗捐贈5000人份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助力伊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抗疫物資上,有中文和波斯語寫的「伊朗加油!中國加油!」
此前,巴基斯坦暴發蝗災,經濟損失慘重,近來新冠肺炎疫情也在巴基斯坦蔓延。2月底,中國派出農業領域專家奔赴巴基斯坦評估蝗災情況。
3月7日下午,應伊拉克紅新月會請求,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派遣志願專家團隊一行7人,攜帶核酸檢測試劑盒等醫療用品和設備、中成葯等人道救援物資,從廣州飛赴巴格達,支援伊拉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