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前13國家,2000到2010年每年的軍費支出是多少
目前中國軍隊仍裝備59式和69式坦克的各種改進型。資料圖:解放軍59式坦克部隊整裝待發 中國空軍裝備的第三代戰機數量很少。資料圖:中國空軍殲-11戰機群駛向起飛線 瑞典斯德哥爾摩智庫國際和平研究所8日公布了對世界各國軍費的調查情況,其中中國2008年軍費排名全球第二的消息立即引起一片「驚嘆」,同時讓一些國家「失落」。英國《每日郵報》9日報道稱,「中國正不斷從國內和國外市場擴充軍備實力,世界局勢將進入新一輪挑戰期。」日本《朝日新聞》的標題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二軍事大國,日本則排名第七位」。「中國迅速增長的軍費」近年來成了西方機構、專家和記者們刻意追逐的主題,中國《國防白皮書》上的數字對他們不起作用,他們的預測永遠比中國公布的數字大一個量級,最高的預測幾年前就突破了1000億美元。環球網9日的網上調查表明,有87.8%的投票者認為目前的中國軍力並沒有跟上中國整體的發展水平,也未滿足中國國家安全的需要。更有高達95.6%的人認為,與中國佔世界最多的人口和世界第二大的貿易出口額相比,中國軍費開支即使今後達到世界第二,也不值得大驚小怪。 「中國軍費世界第二」?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8日出版的《SIPRI年鑒2009》稱,全球軍費2008年上漲4%至破紀錄的1.464萬億美元,並披露了各國軍費等情況。美聯社題為「現在中國成了世界第二軍費大國」的報道稱,去年全球軍費開支增加4%,但中國的增加幅度卻高達10%,估計高達849億美元。報道解讀稱,中國的軍費開支主要是為了「打贏現代條件下的信息化戰爭」,不斷向國內和國外軍火供應商采購武器,因為這種信息化戰爭涉及高精度武器、高科技信息和通訊技術。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標題則離奇地稱「世界2008年軍費開支因伊拉克、俄羅斯和中國而打破紀錄」。報道稱,由於伊拉克戰爭的推動、俄羅斯作為全球玩家的重新回歸以及中國的突顯,世界軍費開支2008年創了新紀錄。報道者似乎忘記了自己的國家美國才是頭號軍費大國。報道稱,中國「近年來軍費和軍事實力的同步大幅增長」, 在過去10年中「實際軍事開支增加了3倍」,反映出中國「希望成為世界主流軍事力量的雄心壯志」。報道認為,盡管如此,西方在軍事生產和科研能力上遙遙領先於中國、俄羅斯和其他國家,排名前100名的武器供應商中,來自美國的有44家,西歐的有32家,占據壓倒性優勢。 英國廣播公司(BBC)9日報道說,國際和平研究所的報告將中國推到全球軍費開支第二大國的位置。但是從這份報告中還應當看到更多信息。首先, 全球軍費開支總量依舊驚人。其次,雖然2008年中國軍費總額為849億美元,並且西方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中國的實際軍費開支要高於官方數據,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是世界軍力第二強的國家,因為中國起步比很多國家都晚」。報道引述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研究員佩羅-弗里曼的話說,中國雖然是軍費開支第二大國,且中國明顯試圖擴張在區域內以及國際上的影響力,但並沒有多少證據顯示中國對區域內其他國家懷有惡意。英國《每日郵報》9日強調,「在這次最新軍費排名上,英國位居中國和法國之後,政府應當重視這種實力上的差距,盡快趕上。」 日本防衛大臣等多名政客近來在亞洲安全會議等場合不斷提起「中國不斷增長的和不透明的軍費問題」。對於國際和平研究所的這份報告,日本幾大媒體均把中國作為重點進行報道。《產經新聞》稱「中國軍費首次成為世界第二」,《讀賣新聞》報道,「中國軍費刷新冷戰之後的最高額」,《朝日新聞》強調日本與中國的「差距」,其標題稱,「中國成為世界第二軍事大國,日本則排名第七」。 中國軍費的「三大炒家」 根據今年1月公布的中國2008年國防白皮書,2008年中國國防支出為4177.7億元人民幣(當時1美元約合6.84元人民幣)。一名中國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說,2008年中國軍費約佔GDP的1.4%。1984年,我國軍費佔GDP的比例為2.51%,比較適中。從1984年起,我國經濟增長率一般在10%左右。一般來說,軍費增長的理想規模略低於經濟增長,8%左右較合理。但從1984年到2008年,我國軍費實際增長與經濟增長差距不斷拉大,1998年前後才開始有所增長。正是從1998年起,西方開始熱炒中國軍費開支。 最早盯上中國軍費開支的是西方的軍事情報機構,(上接第一版)這跟他們的「業務」有關。這名中國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說,據一些外國媒體報道,一些外國機構有時通過搜集中國軍方報紙和民間軍事刊物,甚至網上一些網友寫的帖子來分析中國軍費開支。美國五角大樓也不例外,美國《中國軍力報告》中就曾多次引用網上的一些內容,但這種方式解讀出來的中國軍費,往往是「想像力」高過事實。2008年美國五角大樓向國會提交的《中國軍力報告》中,中國軍費總開支就被估算成「可能在970億到1390億美元之間」,僅次於美國!美國中情局更離譜。2008年6月份,美國中情局前後出了兩組「中國軍費開支」的數據,不知是覺得前一組數據估得太高還是什麼原因,中情局將中國軍費的估算額從之前佔GDP的4.3%減至3.8%,就這么輕調一下,數額差距就高達530億美元。難怪當時有媒體質疑說,美國對於中國軍費開支的估算是政客們「拍腦袋」決定的。 除了這些軍事機構外,一些熱衷炒作「中國威脅論」的西方媒體也經常作出各種評估。英國簡氏集團每年都會發布中國軍費開支報告與報道。不久前簡氏防務周刊曾煞有介事地預測稱:「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2020年中國的軍費開支將達到3600億美元。」形形色色的國際智囊機構近些年紛紛就這一熱門專題進行研究。2007年國際和平研究所報告還稱中國軍費495億美元,兩年後這一數字增長了350多億美元。專家稱,由於不少國際智囊機構都將西方政府作為來錢的「衣食父母」,所以其傾向與色彩也不言而喻。 中國軍事現代化仍然落後 俄羅斯《晨報》9日發表題為「世界增強用於戰爭的開支」的文章稱,目前世界仍在進行新軍備競賽,金融危機並沒有影響到這場競賽。俄羅斯與其他世界大國一樣參與了這場軍備競賽。報道同時強調,國際和平研究所的報告表明,雖然近幾年中俄軍費開支不斷增長,但即使加上英法等國,也無法與美國相比。 俄羅斯《觀點報》9日題為「世界軍費創紀錄」的文章在談到中國部分時稱,中國軍費開支是隨著GDP的增長而增加的。不過,中國軍隊在一些領域與發達國家,包括一些鄰國相比還相對落後,這有失中國的大國形象。目前中國軍隊仍裝備59式和69式坦克的各種改進型,而先進的98式坦克裝備較少。中國空軍大部分戰機是上世紀70年代生產的,先進的蘇-27、蘇-30和中國產的殲-11數量很少。中國軍費不斷增長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中國正在實施涉及戰略核力量和海軍的昂貴發展計劃。包括生產現代化的移動式「東風-31」導彈,建造核潛艇及航母等,另外還在建設信息戰系統,這些都需要花費大量資金。中國的鄰國日本和韓國軍費開支也在不斷增長。這也促使中國不斷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 多數網友支持中國增加軍費 在環球網9日進行的網上調查中,對於國際和平研究所報告有關中國軍費的數字,70.1%的投票者認為「不太可信」,也有29.9%的人認為「可信」。不過,對於「中國軍力是否和中國的國家安全需要以及整體國力相符」的問題,有87.8%的人認為沒有達到,認為「基本相符」和「超過需要」的僅為10.4%和1.8%。更有95.6%的人投票支持中國軍費繼續增長,今後應該達到與中國人口和世界第二大貿易出口額相適應的位置。 中國軍事專家戴旭9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西方國家早已實現軍隊現代化,我們還大大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美國一個大型軍事項目甚至動輒上千億美元,中國的軍費開支甚至比不上美國的一個軍事項目。即使在最基本的步兵用槍和運輸車方面,中國和美歐等都存在差距,在大型作戰平台上,我們更是和西方沒法比,差距相當大。1945年,美國就擁有近百艘航空母艦、20多萬架飛機,現在我們對於是否要擁有航母還在討論。飛機等重型裝備不可同日而語,美國有近萬架武裝直升機,我們只有數百架,雙方的機械化程度是天壤之別。我們和美國軍隊裝備在數量和質量上差最少30到50年。中國軍隊進行這種最基本的現代化改造,再加上軍人換裝、漲工資等使費用比以往有所上升。戴旭稱,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國防形勢嚴峻,但人均國防費用在大國中卻是非常低的。對外界的話我們不必在意,我們增加軍費的唯一根據只能是國家安全的需要,並與目前的國力相適應,這是對安全的投資,我們不去評論別人,也不必怕被人評論。」 美國《芝加哥論壇報》的一篇評論稱,「崛起的中國不容忽視但也無須誇大」。報道稱,「長期以來,美國人視中國為安全威脅,這看上去並非毫無理由。經過三十年的高速發展,它如今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更加具體的關切在於,中國大大擴充軍費,而且中國黑客經常入侵五角大樓電腦。」這篇文章稱,「中國肯定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但不應該過於誇大。即使在今天,中國的軍費開支仍然不足美國的四分之一。航母是一個國家投射離岸實力必不可少的工具,但中國目前一艘航母也沒有。」報道還稱,「即使是中國的一些集結其實也沒那麼可疑,它被俄羅斯、印度和越南等包圍,而且周邊還有兩股不穩定的擁核勢力,且中國擺脫帝國主義日本的侵略也不過是幾十年前的事情。而反觀我們自己,盡管敵人都在地球的另一面,但我們的國防開支比全球其他地區加起來還多。」文章稱,「即使我們並不存在,中國大部分的軍事努力仍會和現在一樣。這只不過是一個崛起中的國家正常的舉動———而不是那種由意識形態驅動的、擴張主義國家的舉動。」
❷ 伊朗與越南軍事、綜合國力誰強
明顯伊朗=【伊朗年軍費開支不知道應該在400億美元以下,比越南哪個猴子國多很多】
武裝力量總兵力-60W=現役35W-動員25W
陸軍裝備=1200裝甲車=2000主戰坦克=火炮2300門近期也仿製成功了中國的航母殺手東方反艦導彈射程達300公里,但性能肯定不如中國的
海軍=各型戰艦70艘=基洛級潛艇3
空軍=作戰戰斗機300餘架=主要是【F-4-5 、MIG-29、SU-24】
另外還擁有數百枚飛毛腿導彈,自研的流星三型射程約1500公里
目前,伊朗有現役軍人約54萬。陸軍是伊朗武裝力量的主體,總兵力約35萬人,裝備有主戰約1500輛,其中不乏先進的T-72型和"酋長"主戰坦克。伊朗地面部隊的機械化程度比較高,除了坦克,伊朗陸軍擁有近百輛裝甲偵察車、1200輛裝甲運兵車、2000門牽引火炮、300門自行火炮,以及數量龐大的火箭炮。此外,陸軍還擁有一定數量的"陶"式、 "耐火箱"式反坦克導彈和地地、地空導彈以及各型直升機和運輸機約200架。
伊朗海軍現有兵力約1.8萬人。主要作戰艦艇包括俄制"基洛"級潛艇三艘、護衛艦三艘、輕型護衛艦兩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七艘、登陸艦艇11艘,其他支援艦只25艘。海軍航空兵約2000人,裝備各類飛機70多架。
伊朗空軍現有兵力約5.2萬人,擁有各型飛機900餘架,其中各類作戰飛機300餘架,包括先進的F一14和米格-29等第三代戰斗機。此外,空軍擁有"小牛"、"響尾蛇"、"麻雀"、"霍克"改進型等各式導彈若干。
除了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外,伊朗還擁有龐大的預備役力量。伊朗常設預備役部隊有35萬人,其中准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伊朗的准軍事部隊在兩伊戰爭中曾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採取的自殺式"人海戰術",至今仍讓人談之色變。
伊朗的軍事戰略日益依賴精密的中遠程導彈。經過這些年經營,伊朗已擁有中東地區最強大的導彈庫,這是最令以色列和美國不安的。如"流星一3"和"法塔赫一1 10''導彈,兩者都可以擊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任何目標。"流星一3"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1300公里,彈頭重1600磅。伊朗國防部長新近稱,伊朗正在發展射程2000公里以上的"流星一3"改進型導彈。這些導彈雖然打不到美國本土,但是要打擊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以及以色列的戰略目標已不在話下。此外,伊朗現行裝備的"飛毛腿"B型導彈(射程為325公里)達300多枚,"飛毛腿"C型導彈(射程為550公里)達60多枚,可打擊美軍駐阿富汗基地。伊朗的"征服者"型導彈(射程約200公里)是使用固體燃料的新型中短程導彈,伊朗軍方人士稱它是"世界上打擊精度最高的導彈之一"。伊朗的這些導彈無疑是其抗衡美國軍事威脅的"撒手鐧"。
伊朗有人口7200多萬,正規軍、革命衛隊、預備役部隊的兵力加起來近90萬。伊朗政府聲稱,伊朗可以組織2000萬大軍抵禦外來侵略。根據美國國防部的評估,"波斯鐵騎"的實力在全球可排進前十位。這支鐵騎是伊朗保持在海灣地區舉足輕重地位、令美國不敢輕舉妄動的資本。
越南就是個癟三,以為有美國撐腰就了不起,年軍費不過就30億美元幾架從俄羅斯購買的縮水版SU-27,落後的MIG系列,美國宙斯盾級驅逐艦的二戰前輩就3、4艘,0艘潛艇不過以同俄羅斯購買,距離部署的時間有它猴子國等得了而且同樣是嚴重縮水版且經費高的嚇人。他們國家是這樣的。。。。。
越南的現狀:
預警基本靠望,
防空基本靠槍,
治安基本靠狗
,娛樂基本靠手,
通訊基本靠吼,
交通基本靠走
樓主這下子懂了吧
❸ 伊朗軍隊
伊朗軍事實力
伊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軍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1989年7月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合並,組成鬆散的聯合。
現役部隊約51.8萬人。
革命衛隊:約12萬人。
地面衛隊:約10萬人。編有13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及15~20個獨立旅。裝備有少量的坦克、裝甲輸送車和火炮。
海上衛隊:約2萬人。以5個島嶼為基地,裝備有45艘武裝小艇。岸防部隊編有炮兵和地地導彈連。現統一由海軍指揮。
海上陸戰衛隊:1個旅。
預備役部隊:陸軍35萬人。
准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僅有少量武器裝備。憲兵15萬人(包括邊防部隊),裝備有「色斯納」 185/310型飛機、AB-205/206型直升機及小艇約130艘。
駐外兵力:革命衛隊駐黎巴嫩約150人;在蘇丹駐有軍事顧問。
伊朗陸軍兵力約35萬人。編有4個軍部、4個裝甲師、6個步兵師、1個空降旅、2個特種作戰師、若干獨立裝甲旅和步兵旅、5個炮兵群。
主戰坦克:1190輛(T-54/-55型110輛、T-59型220輛、T-62型100輛、T-72型200輛、「酋長」250輛、M-47/-48型150輛、M-60A1型160輛、T-69型200輛)。
輕型坦克:「蠍子」80輛。
裝甲偵察車:EE-9型35輛。
步兵戰車:БМП-1型300輛、БМП-2型100輛。
裝甲輸送車:550輛(БTP-50、БTP-60、M-113型)。
牽引炮:1995門(105毫米130門、122毫米650門、130毫米1000門、152毫米30門、155毫米165門、203毫米20門)。
自行炮:289門(122毫米60門、155毫米160門、170毫米9門、175毫米30門、203毫米30門)。
火箭炮:107毫米500門、122毫米155門、240毫米9門、320毫米若干門、333毫米若干門、355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6500門(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
地地導彈:「飛毛腿」-B/-C型約10部(導彈210枚)、CSS-8型約25部(導彈200枚)。
反坦克導彈:「陶」式、「耐火箱」式若干具。
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106毫米、107毫米若干門。
高炮:1700門(14.5毫米、23毫米、35毫米、37毫米和57毫米)。
地空導彈:SA-7若幹部。
飛機:77架。
直升機:共556架,其中AH-1J攻擊型100架。
伊朗海軍兵力1.8萬人(含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航空兵)。
主要作戰艦艇:蘇制潛艇3艘、驅逐艦 1艘、護衛艦3艘、輕型護衛艦2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7艘。
登陸艦艇:11艘。
支援及其他艦只:25艘。
海軍航空兵:2000人。裝備飛機9架;直升機10餘架,其中武裝直升機9架。
海軍陸戰隊:2個旅。
伊朗空軍兵力3萬人(含1.2萬名防空部隊)。編有9個對地攻擊戰斗機中隊、7個戰斗機中隊、1個偵察機中隊、1個加油兼運輸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12個地空導彈中隊。作戰飛機約302架。
攻擊戰斗機:F-4D/E型約60架、F-5E/F型約60架、蘇-24型約30架。
戰斗機:F-14型60架、F-7型24架、米格-29型30架。
海上偵察機:P-3F型5架、RC-130型1架。
偵察機:RF-4E型約8架(具有作戰能力)。
加油兼運輸機:波音707型4架、波音747型1架。
運輸機: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波音727型1架、C-130E/H型18架、「空中指揮官」 690型3架、F-27型15架、「獵鷹」5架、PC-6B型10架。
直升機:AB-206A型2架、貝爾214C型39架、CH-47型5架。
教練機:共 130架,其中米格-29B型5架、FT-7型5架、F-5B型20架具有作戰能力。
空地導彈:「小牛」、AS-10、AS-11、AS-14、C-801型若干枚。
空空導彈:「麻雀」、「響尾蛇」、「不死鳥」若干枚。
地空導彈:「霍克」改進型150部、「輕劍」30部、「山貓」15部、HQ-2J型45部、SA-5和FM-80型若幹部。
❹ 如果沙特出一萬億美元,美國會對伊朗全面開戰嗎
很多人認為美國必然會開戰,因為一萬億美元的誘惑力太大,2018年全球GDP也不過是84.74萬億美元,其中我國就佔了16%左右,其他的地區例如美國、日本、歐洲等也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份額,可見一萬億美元是多麼大的一筆開支,拿沙特來說,沙特2018年的GDP在7600億美金左右,也就是說沙特要援助1萬億,那麼得捐獻一年多得GDP,真要這么做,沙特內部還不知道發生什麼情況。
總之,伊朗現在所處的國際環境跟伊拉克當年所處的國際環境完全不同,至少當年北約內部一致對外,但現在歐洲不少國家在伊朗問題上跟美國可是唱反調的;當年俄羅斯無暇顧及伊拉克,但現在俄羅斯恢復一些後可不一定會完全棄之不顧;當年伊拉克沒有將沙特和以色列拖下水,但依照伊朗現在的軍備,結局可就不一定了;所以只要美國沒有下定決心,那這1萬億可撬不動現在的美國,至於收不收錢,難道還有“小弟”送錢來“大哥”不收的?至於事情怎麼辦,美國有的是無賴的辦法。
❺ 兩伊戰爭誰贏了
兩伊戰爭(Iran-Iraq War),在伊朗被稱為伊拉克入侵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從1980年至1988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屬於西亞。歷史上,兩國為邊境交界處的夏特阿拉伯河的主權而產生爭議。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為這塊有爭議的河流,借口為抵禦「伊斯蘭革命」,悍然向伊朗發動軍事進攻,不久,戰局發生轉變,1982年之後,伊朗侵佔了伊拉克的領土,從而引發了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戰爭長達8年,成為繼越南戰爭後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整個戰爭進程可分為:第一階段,伊拉克進攻,伊朗防禦;第二階段伊朗由戰略相持轉為戰略反攻,伊拉克喪失戰場主動權;第三階段伊朗進攻,伊拉克防禦。第四階段伊拉克實施短暫的反攻,奪回大部分失地。
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結果兩敗俱傷。打了8年,死傷百萬人,最後掐得筋疲力盡,民不聊生,誰也奈何不得,差點經濟崩潰亡國,最後停戰了事。伊拉克傷亡和被俘48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多輛,火炮1500門,伊朗損失作戰飛機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兩國軍費開支近2000億美元,經濟損失達5400億美元,雙方的綜合國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
❻ 伊朗是不是特別後悔沒有買J10
不是,原因如下:
1、殲10沒有出口記錄,也就是沒有任何國家買殲10,包括巴鐵。
2、殲10沒出口,原因價格是一個因素,性能也是一個因素。殲10是絕對的空優戰斗機,這對擁有千架戰斗機的中國來說不是什麼事,但是對於沒幾架戰斗機的伊朗、巴基斯坦來說,還是多用途的戰斗機更合適。多用途戰斗機(類似F16、梟龍),能空戰,能對海攻擊,能對地攻擊,也能帶上先關武器設備進行電子壓制和夥伴加油。
3、至於賣給伊朗殲10的問題,
一方面中國要考慮到巴基斯坦方面的反應(伊朗、巴基斯坦關系並不好,伊朗是什葉派掌權,巴基斯坦是遜尼派)。
另一方面,伊朗根本就沒錢,伊朗自身沒錢。(伊朗軍費越90億,空軍大約分30億,除去設備、飛行、維護、保養、人員,能買飛機的錢也就幾億元,杯水車薪)
第三,伊朗是世界上能在外國幫助下,自主研發准三代戰斗機的國家之一。其自行研發了閃電戰斗機(2007年)。購買外國的飛機,遠不如國產的好!
❼ 伊朗每年石油收益幾千億,為何百姓還是窮困潦倒
我們國家有句話說,從人民那裡收取來獲得的,一定要回饋給人民。可伊朗雖然吸取了人民的血汗,卻沒有把福利帶給他們,才使得百姓窮困潦倒。大部分利益都被上層階級收取完了。
本來,石油收入是巨大的,但上層人士分了之後,就所剩無幾了。只有少數的錢可以給人民。但即使如此,為了成為強大的國家,最高領導人十分鼓勵生育,使人口在他們國家的宗教革命之後飆升,從數千萬到現在幾乎快1億。人口是增長了幾倍,人口上漲之後,每個人的錢就更少了。所以伊朗的人民生活的很不好,孩子生的比以前多,錢卻越來越少,生活的特別的差了。
❽ 軍費不及美國的零頭的伊朗,為何能讓美國如臨大敵
眾所周知,伊朗與美國是關系越來越惡化的,美國之所以遲遲不敢對伊朗動手,主要是因為伊朗擁有著核武器,它使得美國害怕伊朗破罐子破摔。
綜上所述,伊朗之所以敢和美國硬碰硬,主要還是因為他有著核武器,其次是因為他背後有其他大國。
❾ 美伊一旦開戰依照伊朗當前軍事力量美國擊敗伊朗需要付出多大代價呢
美國和伊朗一旦開戰,以當前伊朗的軍事力量,美國擊敗伊朗,可能付不出多少代價。但美國擊敗伊朗是一回事兒,徹底讓伊朗屈服是另一回事,也就是說美國軍隊重創伊朗的主力很容易,特別是伊朗沒有太強的海軍力量,在波斯灣以及阿拉伯海周邊海域,美國的軍事基地星羅棋布的羅列在上面,打伊朗如摟草打兔子,跑是跑不掉的。
但是對於美國來說,最困難的就是徹底的讓伊朗屈服,如果伊朗不屈服,於美國來個對峙的持久戰。那麼美國人就傻眼了,要知道,伊朗可是中東首屈一指的大國,其綜合國力非常強。伊朗的國土面積很大,達到164萬平方公里,有很大的戰略縱深;還雄踞伊朗高原,居高臨下,在中東地區也是一副霸王之資,上個世紀80年代,伊朗和伊拉克打了8年的兩伊戰爭,伊朗就憑借有利的地勢,可是讓伊拉克寸步難行,大部分的戰爭都發生在伊拉克境內。
還有美國想要徹底讓伊朗屈服的代價太大,可能是美國付不起的代價。想一想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這么多年,軍費等各項費用超過6萬億美元,而伊朗是比阿富汗和伊拉克加起來都要強大的國家,美國要花多少錢來征服伊朗?是8萬億美元還是10萬億美元?以目前美國的實力,能拿得出那麼多錢嗎?美國債務總額都已經破了22萬億,已經再也承受不起一場大型的戰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