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油價下跌意味什麼

伊朗油價下跌意味什麼

發布時間:2022-04-18 10:21:38

Ⅰ 國際原油價格下跌都造成哪些影響

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國際油價近期大幅下挫。分析人士認為,對全球經濟而言,油價下跌恐將是一把雙刃劍。油價下挫有助於原油消費國降低成本,刺激消費和經濟增長;但對於原油輸出國而言,油價下跌使這些國家的經濟和財政面臨巨大風險。
油價緣何下挫
國際油價近期大幅下挫,市場普遍觀點是由全球原油供過於求導致。一方面,全球主要產油國加緊生產;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壓制原油需求。
供應方面,受益於頁岩油氣技術的發展,美國原油產量持續上升。美國能源信息局數據顯示,截至10月3日的一周內,美國日均生產原油高達888萬桶,為1986年以來最高水平。
石油輸出國組織發布的月度原油市場報告指出,9月份歐佩克原油日產量達到3047萬桶,比前一個月上升40.2萬桶,為2013年8月以來最高水平。目前,歐佩克原油產量約佔全球石油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
需求方面,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預期打壓了原油市場需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發布報告,下調201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警告經濟下行風險加劇。報告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速調低至3.3%,將2015年全球增長預測小幅下調至3.8%。
此外,分析人士認為,伊拉克、伊朗、利比亞的石油產量和出口量均有所增加,也推動國際油價下跌。同時,全球經濟尚未完全走出2008年經濟危機陰影,美國和歐盟在經濟發展領域面臨一系列困難,限制了國際油價走高。
利好還是利空
對於全球經濟而言,油價下跌恐怕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低油價有助於原油消費國降低成本,促進消費和經濟增長,是一種利好。以美國為例,消費是美國最重要的經濟推動力之一,汽油價格下降有利於美國家庭增加在其他商品方面的消費支出,刺激經濟增長。
對於中國而言,國際油價下跌將減少原油進口支出,有利於減輕通脹壓力,相關製造業也將受惠於成本的降低。
過去,石油價格高企令不少產油國受益,並積累了巨額財富。但這些國家的經濟與油價息息相關。油價大跌後,原油輸出國的經濟和財政恐面臨較大風險。
對於俄羅斯而言,由於其財政預算按照原有油價制定,油價持續下跌可能導致財政收入銳減。另外,油價下跌還會導致股票市場混亂,引發資本外逃。其結果可能是國內通貨膨脹率上升,物價上漲,居民消費需求受到遏制。
近期看,在油價下跌和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俄羅斯經濟運行風險增加,而這也是多家國際金融機構下調俄羅斯經濟增長預期的主要原因。也有包括俄羅斯專家在內的一些觀察人士認為,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推動油價下跌意在拖垮俄羅斯經濟,引發俄羅斯政治社會動盪。
原油輸出國何以應對
為應對油價下跌,俄羅斯採取的重要手段是使盧布貶值。今年,俄羅斯盧布貶值幅度基本與油價下降幅度持平。
由於國際石油交易採用美元結算,因而保證了俄羅斯出口石油所得的盧布收益基本不變。不過,盧布大幅貶值也可能導致俄國內通貨膨脹加劇和大量資本外逃。
此外,俄羅斯政府認識到,必須採取措施加強對國家能源安全的保護力度。俄總理梅德韋傑夫指出,油氣工業是俄羅斯經濟的基礎,當前應尤其注意在勘探和開發油氣資源中採用新技術,保證俄羅斯油氣工業在世界的領先地位。
俄羅斯有大約5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每年財政預算都預留出儲備基金,應對經濟發展面臨的風險。此外,俄羅斯也認識到過度依賴能源出口不可靠,改變經濟增長結構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
作為中東產油大國之一,沙烏地阿拉伯不希望油價進一步下滑,但也不願意單方面減產,希望與歐佩克其他成員國一道減產。分析人士認為,沙特想通過低價手段,迫使西方石油公司減產以達到擴大市場份額的目的,尤其是低價可以抑制美國等其他產油國通過頁岩油氣技術等手段增加產量的進程。

Ⅱ 國際油價為何會出現恐慌性跳水

國際油價為何會出現恐慌性跳水,我認為原因有以下這些:

1、可以說2020年跟2021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對於很多國際貿易方面都是有不利的作用。這次國際油價的恐慌性跳水跟疫情也是有著莫大的關聯;

2、整體來說還是供需關系,因為疫情造成了很多行業都無法行進生產,那麼也不需要原油的供給,這就會使得市面上的需求量縮小,而供應量不變的情況下,造成了整體價格的下跌;

3、雖然是歐佩克成員,伊朗並未加入到OPEC+減產協議,所以伊朗還在以正常的速度開采原油,可是由於供需關系不如以前,這伊朗可以說也是造成國際油價跳水的關鍵性因素。

這次國際油價為何會下跌,這是有各方面因素組合起來的原因,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供需關系的原因。總所周知,因為需求量的增加就會造成價格的上漲,那麼需求量的下跌就會造成價格的下跌,由於市場不需要那麼多了,肯定還是會對價格有很大的影響。

五、結語

我們可以看到國家油價這次恐慌性的跳水也是因為疫情造成了全球停擺之下,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在現在看來主要還是因為需求量下降,就是因為需求量不斷地下跌,原油的價格才會不選的下降,一次性6%的下跌,也算是給大家敲了一個警鍾。恢復生產才是關鍵。

Ⅲ 油價暴跌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新華網紐約8月11日電(記者楊蕾)受美元對歐元等主要貨幣匯率上升以及國際市場原油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11日繼續下跌,紐約市場油價盤中跌破每桶113美元。

由於擔心俄羅斯與喬治亞在南奧塞梯的沖突升級將影響裏海地區石油供應,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當天早間一度升至每桶116.90美元。


但是,隨著美元對歐元、英鎊等主要貨幣匯率走強,以美元計價的原油期貨價格開始大幅回落。

據報道,中國7月份原油進口量為1379萬噸,同去年同期的1483萬噸相比下降了7%。投資者認為這表明了高能源價格抑制了國際市場對原油需求的增長。

另外,據伊朗官方媒體報道,伊朗已經同意就其核問題同歐盟展開新一輪談判,該消息也緩解了市場對中東地區原油供應的擔心。

受以上因素影響,11日,紐約市場油價盤中最低跌至每桶112.72美元,同7月11日創下的每桶147.27美元的最高交易記錄相比下跌了超過23%。

到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75美分,收於每桶114.45美元。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9月份交貨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66美分,收於每桶112.67美元。

紐商所9月份交貨的汽油期貨價格每加侖下跌2.08美分,收於2.8666美元。9月份交貨的取暖油期貨價格每加侖下跌0.85美分,收於3.1195美元。9月份交貨的天然氣期貨價格每千立方英尺上漲10.1美分,收於8.349美元。

Ⅳ 國際油價明顯下跌,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2018年從10月份開始,國際油價就成一瀉千里之勢,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國際油價如此大的波動那?

國際油價明顯下跌,是什麼原因導致

國際油價可以看成是大國博弈的一個對象,低油價顯然對很依賴石油出口的俄、伊來說不是好事。但對美國來說,雖然現在美國也是石油出口國,但同時美國還是世界第二大耗油國,所以,低油價對美國來說影響不大。因此,美國把油價做為了打擊對方和武器,從各方面打壓油價。

Ⅳ 第三次石油危機油價下跌為什麼會有危機

石油危機(Oil Crisis)為世界經濟或各國經濟受到石油價格的變化,所產生的經濟危機。1960年12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立,主要成員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內瑞拉等國,而石油輸出國組織也成為世界上控制石油價格的關鍵組織。迄今被公認的三次石油危機,分別發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第一次危機(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阿拉伯成員國當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標價權,並將其積沉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價猛然上漲了兩倍多,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

第二次危機(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的政局發生劇烈變化,伊朗親美的溫和派國王巴列維下台,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

第三次危機(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佔科威特以後,伊拉克遭受國際經濟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點。

Ⅵ 國際油價暴跌的原因

有以下幾點因素致油價暴跌:
1、由於烏克蘭危機爆發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制裁俄羅斯,操縱國際油價大跌;
2、原油產油國為了抵制新新能源頁岩氣的開發進度,加大產油量,致使油價暴跌;
3、中東局勢長期動盪,特別是IS通過低價原油輸出獲取暴利,進一步導致原油暴跌;
4、近期的伊朗與沙特的政治危機,導致原油產量進一步擴大,導致暴跌;
5、美國國內開啟原油開采,進一步是跌幅擴大。

Ⅶ 伊朗的貨幣貶值對石油的銷售會有什麼影響

在特朗普宣布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幾分鍾後,伊朗總統魯哈尼在他內閣成員的陪同下,鎮定地表示,將和協議中的其他國家一起,設法將現有協議維持下去。
但他的鎮定可能不會持續太久,因為新的制裁或將再次使該國經濟進入螺旋式下跌。
5月15日,美國財政部公布了對伊朗的最新制裁名單,伊朗央行行長賽義夫(Valiollah Seif)等兩位金融系統高官在列。
過去數周內,伊朗里亞爾兌美元貶值25%,通脹率升至約8%,國內多家銀行因債務危機破產,失業率超過11%,還有民眾上街示威遊行,抗議管理不善和政府腐敗。
伊朗的經濟增長也有放緩之勢。據CNBC報道,2015年全面制裁開始時,伊朗的GDP增速從2010年的6.6%降至-1.5%。雖然在制裁解除後的2016至2017財年一度達到12.5%,但目前正在逐步回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此前預計,今年伊朗經濟增速為4.3%,但如果制裁重新恢復,這一數字料將大打折扣。
外企撤出
隨著美國退出核協議並宣布對伊朗相關個人和實體的制裁,外界擔心,歐洲企業將撤出他們在伊朗的投資。在2015年對伊制裁取消後,汽車製造商戴姆勒和石油公司道達爾(55.15, 0.00, 0.00%)等企業紛紛湧入伊朗市場。重新退出可能將伊朗經濟推至災難的邊緣。IMF一份報告指出,制裁或將給伊朗的銀行系統以及該國的國際貿易關系帶來危險。
石油收入下降
另一個讓人擔憂的是,被禁止出口石油將對伊朗政府的收入產生沖擊。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歐佩克)第三大產油國,現在的出口量約為250萬桶/天。近期一項彭博調查顯示,如果被禁止出口,伊朗的原油產量可能減少最多50萬桶/天。
貨幣危機
即便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前,里亞爾也在一直貶值。特朗普宣布退出決定後,伊朗黑市上的里亞爾跌至69000里亞爾兌1美元,相比一周前貶值了約25%。
伊朗央行雖然誓言要消除黑市,但由於持證外匯交易所都已關門,美元越來越難獲得。當地企業稱,對他們而言,美元短缺造成的影響可能比本幣貶值更大。外匯短缺將使進口商品和服務變得更加困難。
通脹和失業
如果石油收入減少,外國投資枯竭,貨幣壓力將導致伊朗國內的通脹水平進一步走高。雖然目前相比2013年魯哈尼首次當選時逾40%的通脹率已大幅下降,但依然徘徊在10%左右。伊朗眼下的失業率為12%,就業情況的進一步惡化有可能引發政治動盪。
伊朗人哈薩尼(Amirhossein Hasani)對《紐約時報》說:「我們會看到更多人移民、更高的失業率、更多破產、更加貧困。」哈薩尼曾從事廚具生產,但目前靠出售外匯為生。他說:「一些人可能認為這會造成政權變更,但反抗會被壓制,政府將繼續運作。我們只會變得更窮。」
銀行業危機
與此同時,伊朗一直在設法避免發生銀行業危機。自2004年金融服務業向私人貸款機構開放後,由於缺乏監管,銀行業迅速擴張。
但是在2014年油價暴跌後,有違約風險的貸款飆升,流動性枯竭。IMF多次呼籲伊朗當局盡快對銀行進行資產重組。但這需要時間,而且即便在過去制裁被取消的兩年間,他們都沒有啟動銀行重組的工作。
不會太嚴重?
不過分析人士指出,由於此次美國的制裁並未獲得歐洲盟國的支持,因此對伊朗經濟的沖擊將遠遠低於幾年前的那一次。
始於2010年的制裁,使伊朗的石油出口從240萬桶/天降至140萬桶/天,雪上加霜的是,那些年油價一度下跌了60%。2010-2015年間,伊朗里亞爾暴跌了約65%,在那以後仍繼續貶值。伊朗國內也出現葯品短缺,肉蛋的價格飆升。
而這次,英法德三國已發表聯合聲明,強調將繼續留在伊核協議內,並「決心確保」協議得到落實。歐盟、中國和俄羅斯也表示不會跟進美國的行動。
伊朗原油最大的幾個買家,其中包括中國,都很可能反對美國的行動,並設法避開來自它的二級制裁。二級制裁可能使參與同伊朗交易的銀行、船運公司、煉油商、保險公司和港口無法使用全球銀行體系。
為了保護經濟,伊朗經濟將原油交易的貨幣從美元換成了其它貨幣。上個月,該國還宣布放棄美元,改用歐元作為官方報告貨幣。但由於深度融入全球銀行體系,這些轉變能給歐洲企業提供的保護非常有限。
至少目前,伊朗政府高層依然表現得很堅定。央行行長賽義夫稱,伊朗擁有足夠的外匯,來購買基本的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如論美國做出怎樣的決定,都不會讓我們的經濟瓦解」。
分析人士稱,此次真正的危險在於,特朗普此舉可能會引發中東地區的戰爭。近日,伊朗與以色列在敘利亞的對峙驟然升級。5月10日,伊朗向以色列控制的戈蘭高地發射20枚火箭。隨後,以色列軍隊稱對敘利亞境內的伊軍事目標進行了報復性打擊。
如果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那麼以色列、敘利亞、黎巴嫩、伊朗,甚至沙特都有可能陷入戰爭泥潭。而這將對全球經濟造成破壞性沖擊。

Ⅷ 油價下跌的原因

近來國際油價重陷跌勢的主因在於供給過剩以及需求疲弱導致的市場擔憂加劇。目前,沙特、伊拉克等中東主要產油國仍然以創紀錄的水平生產,7月歐佩克主要成員國的原油總產出仍然處於高位水平。與此同時,美國原油庫存也處在5年季節性均線之上。另一方面,來自於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導致全球原油需求放緩的擔憂情緒蔓延,這也成為拖累國際油價下滑的因素之一。此外,由於國際原油大多以美元計價。上月美聯儲主席耶倫數度開口暗示年內加息,導致美元強勁反彈,從而也給以美元計價的國際油價帶來下行壓力。

一,油價下跌本質原因之一:供需失衡,供大於求。
首先,油價的下跌從本質上看,處於供大於求的現象。根據歐佩克的預期,2015年全球原油需求為每日2890萬桶,是2003年以來最低水平,該需求水平低於上月歐佩克成員國的日均產量及維也納會議所確定的每日生產3000萬桶的目標。雪上加霜的是,美國能源信息署同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近期持續增加,庫存增加暗示需求疲弱。2014年以來,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實際石油需求增長緩慢,頁岩油供應增加和歐佩克穩產,國際石油市場出現的供應過剩情況是油價下跌不可否認的誘因之一。

二,油價下跌本質原因之二:國際政治局勢和人為意圖的刻意打壓
然而,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國際油價的一跌再跌已經不能簡單地用供需失衡基本面來分析,更多的是政治和人為因素的博弈。長期來看,頁岩油從供給增長和價格傳遞兩個層面降低國際原油價格,同時這種供應的多元化有利於減少國際油價波動,加劇美國和歐佩克之間的原油產量博弈。這就有形成了另一種市場聲音-「政治意圖的刻意打壓」。美國為了控制國際經濟的脈搏,首先要對中東國家形成能源上的控制。節前伊朗石油部長表示,如果歐佩克再不團結一致,原油價格恐跌至每桶40美元的低位。而有海外媒體披露稱,伊拉克將對明年南部巴士拉港口出口的重質油給予更大幅度的折扣。在上月的歐佩克緊急會議上,盡管阿爾及利亞和委內瑞拉建議採取行動穩定油價,沙特石油部長歐那密仍維持維也納會議上的論調,堅決不減產。很明顯,沙特要把美國頁岩油扼殺在搖籃里,再加上華爾街投行在唱空。油價一跌再跌是有主力持續做空。至於底在哪,根據對頁岩油成本的數據跟蹤,沙特心中有個底價。通過這輪大跌,我們也可以觀察到頁岩油的成本。原油一跌再跌,是需求持續放緩,供應過剩不斷累積爆發的一個結果。此外,供應過剩的量持續得不到改善,再加上歐佩克放棄擔當市場調節者角色,進而引發市場價格戰。

三,影響之一:油價大幅下跌,制裁俄羅斯經濟的「重拳」
俄羅斯全國的GDP有近50%來源以原油和天然氣出口,本次的下跌打壓,同時也是對俄羅斯國家經濟的一種制裁。種種跡象表明,油價的下跌與國際的政治策略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四,影響之二:油價大幅下跌,拖累大宗商品連鎖反應
另一方面,原油價格的下跌,引起了大眾商品的連鎖反映,銅、糖、豬肉、大豆等產品均出現供給過剩現象,而對市場的投機機構來說也是雪上加霜,早在2008年,東航、中航集團和中遠集團在國際油價歷史最高點時,與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等境外投行簽訂了高額石油期權合約,油價快速下跌,3家企業不得不雙倍賠付,截至2008年底共賠付人民幣8億元。油價下跌,金銀避險需求刺激貴金屬價格上漲我們可以看出油價目前持續破位已經開始拖累全球經濟復甦進程。最對貴金屬來說反而構成利好刺激,因人們在擔心經濟放緩的同時,避險需求則會提升,金銀顯然成為首選。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在油價下跌過程中,金銀表現一直比較強勁的原因。

Ⅸ 我查詢歷史數據,好像兩次伊拉克戰爭油價均大跌,是什麼原因

因為中東地區是主要石油生產地區,伊拉克一發生戰爭,該地區的產油就會受到波及,油價自然大跌。
例如美國打伊拉克:1、美國大軍一行動,自然需要用到很多石油、2伊拉克被美國攻擊,石油生產停頓,3、伊朗科威特的石油供應也受美國大軍壓境的影響。4、沙特由於由美國基地,致使可能受到伊拉克打擊,所以石油供應也受影響。5、國際游資炒作。這樣就導致油價大跌

閱讀全文

與伊朗油價下跌意味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小印度第四關怎麼過 瀏覽:797
義大利風情小鎮到八院騎車怎麼走 瀏覽:77
義大利汽車喇叭有哪些品牌 瀏覽:203
馬島在英國哪裡 瀏覽:968
義大利為什麼殺護士 瀏覽:28
伊朗航空的服務怎麼樣 瀏覽:513
印尼為什麼煤炭資源豐富的原因 瀏覽:309
在印度都吃什麼東西 瀏覽:129
伊朗人英語怎麼寫 瀏覽:119
為什麼走私食品都在越南中轉了 瀏覽:73
如何避免中國消防員經常犧牲 瀏覽:510
越南胡志明市海拔多少米 瀏覽:332
現在走遍中國要多久 瀏覽:106
英國早期船員為什麼帶朗姆酒 瀏覽:152
香港為什麼現在還有英國法官 瀏覽:961
蒸汽火車給英國和世界帶來了什麼 瀏覽:876
印度海鮮市場切魚後怎麼製作 瀏覽:42
義大利跟浙江哪個面積大 瀏覽:320
中國與越南邊境城市有哪些 瀏覽:202
印尼電話卡打中國多少錢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