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的什麼武器,是美國最害怕的呢為什麼會威脅到美國呢
目前伊朗沒什麼有威脅的武器能夠威脅到美國,而美國之所以忌憚伊朗,更多的還是一種宣傳效果。至於美國為何渲染伊朗威脅,我想並不是伊朗有多強大,而更多的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罷了!那麼渲染伊朗威脅對美國有哪些好處呢?我們來分析下
首先就是金錢上的收益,資本主義做什麼事都離不開金錢的驅使,特別是對於美國這樣的國家來說,有錢真的能使鬼推磨。渲染伊朗威脅論,能讓美軍從國會中拿到更多錢,這跟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是一個道理。
據了解按照近期美軍針對伊朗的部署情況來看,幾萬人的軍隊駐扎數量,多艘航母艦隊湧入以及各類戰機飛抵。美軍現在每天在中東地區的開銷接近3000萬美元,這樣算一個月就是9億美元,一年就是108億美元。要知道伊朗一年的軍費預算也才132億美元,美國人隨隨便便就花個上百億圍堵人家,也真是夠闊綽的。
花如此巨資你問美軍會心疼嗎?人家可一點都不在乎,並且還樂此不疲。因為這筆錢會從國會哪裡要回來,估計還能要得更多。所以美軍現在基本就賴住伊朗了,久久不願離開。
除了美軍自身得利外,美國軍火商也是大賺特賺。渲染伊朗威脅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美國的盟友自然而已的會大肆采購軍火。就拿沙特這一美國忠實盟友來說,從2009年至今美國國會先後批准了51筆對沙特的武器出口訂單,總價值高達1380億美元。這些訂單中最大的一筆交易包括了180架F-15戰斗機(300億美元)、120架阿帕奇直升飛機(180億美元)以及「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愛國者-PAC3」防空系統以及多用途水面艦艇。
通過這次襲擊,也可以看出伊朗導彈在殺傷力、穩定性以及精度上還有待提升。所以個人覺得伊朗的導彈還不足以對美國形成真正的威脅,而一旦到了戰時,美國也會對伊朗的導彈做專門的破壞部署,屆時伊朗的導彈還能不能發揮出應有的威力,個人覺得也是不太樂觀的。
綜上所述,以伊朗目前的軍工實力來說,還拿不出太有效的殺手鐧來對付美國。即便未來能拿得出,但在整個作戰體系面前還是被美國遠遠壓制,所以伊朗想要單靠一兩件武器就能威脅到美國,個人覺得不太現實。而目前伊朗更務實的做法應該是拉攏更多盟友的支援,特別是大國的支持,這樣能降低戰爭的風險。
⑵ 伊朗有核武器嗎
技術絕對是有的,但是原材料鈾235或鈈239不好弄,下面的材料網路可以自行補腦,原理不是什麼高科技。
40年前,美國人的核壟斷之夢還沒嘗到滋味,蘇英法中相繼成功實驗了原子彈。美國人發愁了,照此以往,一定會有N個國家擁有原子彈!一個問題讓美國坐立不安:一個沒有任何核經驗的國家製造一顆原子彈的難度究竟有多大?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促使五角大樓推出了一項絕密的計劃——「第N國計劃」。
6月24日,英國《衛報》刊出了該報記者對「第N國計劃」參與者的獨家采訪。製造一顆原子彈到底有多難?得到的答案是:頭腦靈光的兩名大學生,一張規模稍大圖書館的閱覽卡,幾本筆記本,外加兩年時間,足以設計出一顆真正能用的原子彈!
三個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被選中
美軍當年相中了三個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鮑博·謝爾頓、戴維·派普諾姆和戴維·多普遜來進行實驗。美軍相中他們的原因是,他們完全符合「第N國計劃」參予者的條件——掌握物理學知識,沒有任何的核經驗,更不可能接觸到真正的秘密,另外還得年輕。戴維·派普諾姆因私人原因很快就脫離了「第N國計劃」,因此,在整個「N國計劃」中,也就鮑博·謝爾頓和戴維·多普遜兩人參加。當年28歲的謝爾頓回憶那時的情景恍如昨日:「畢業後,我突然得到一條消息:美國的氫彈之父、美軍核計劃最高領導人愛德華·泰勒要見我!我立即趕到華盛頓,與他呆了一個晚上。氫彈之父開始考問我設計製造原子彈的詳細事宜。這我哪知道呀,真可謂是一無所知。隨著他考問越來越專業,我所知道的也就越來越少,因此也越來越覺得失望。
然而,兩天後,一個電話打到我這里告訴我說:命令你立即趕到利弗莫爾。」利弗莫爾其實是利弗莫爾輻射研究實驗室,這是美軍設在加利福尼亞的一處絕密軍事科研設施。和謝爾頓一樣被莫名其妙帶到利弗莫爾的還有第二個年青人,他就是戴維·多普遜。
實驗室下達設計出原子彈的絕密任務
實驗室的負責人最終給他們交待任務了:他們得在沒有任何人幫助的情況下設計出原子彈來!他們設計原子彈的條件是:利弗莫爾實驗室負責為他們提供一個辦公室,但他們不允許進入實驗室其它任何地方,嚴禁向任何有原子彈研發知識的人請教。另一方面,他們倆經手的任何東西——畫有圖表的筆記本,寫在信封背後的小便條全都是「最高機密」!
頗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兩個年輕的核武器門外漢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一個免費的引路人,它就是艾森豪威爾總統的「核和平利用計劃」公開出版物中的內容。這些公開出版物讓兩位年輕人如同阿里巴巴進了四十大盜的寶庫,他們大量引用公開的信息,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設計計劃。
他們製造了可以再炸廣島的原子彈
他們所做的每一步設計都會被移交給原子彈研發機構的專家們評定。如果設計得到專家們的一致首肯,就說明他們的設計通過了。每隔一段時間,兩位年輕人就把他們的設計通過一個實驗室專門指定的人送往核武器研發專家那裡。幾天後,他們的設計成果是否有效便反饋回來。1966年底,也就是兩位年輕人參加這一絕密行動兩年半之後,他們終於完成的任務就是一份簡明但絕對可操縱性的報告,以十分專業的語言詳細說明製造原子彈要用哪些東西,將如何進行。整份報告如此之詳盡,美國的原子彈軍工廠完全可以拿著它照單抓葯,直接進行原子彈的生產!
在報告遞上去之後的兩個星期里,實驗室的高級研究員吉姆·弗蘭克把兩位年輕人拉到一邊,神秘地告訴他們說:「如果按你們的方案製造原子彈的話,爆炸的強度跟當年投擲到廣島的沒有什麼兩樣!」
今天,當全世界都面臨著恐怖威脅的時候,五角大樓40年前展開的「第N國計劃」又有了現實意義,因為「基地」隨時可能對它相中的目標發動核生化恐怖襲擊,部分「流氓國家」正在加緊研發核武器。因此,盡管有許多人相信個人根本不可能設計製造出真正的原子彈,可40年前「第N國計劃」得到的結論卻實實在在證明,個人或者團體製造原子彈並非不可能。
⑶ 為什麼伊朗會擁有美國的軍事裝備
首先,在回答關於兩伊戰爭時伊朗擁有美製軍事裝備的問題之前,我想先描述一下20世紀初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
在當時,美元石油體系並未成為約束阿拉伯國家的重要力量,而伊拉克的薩達姆大叔也沒在美國的扶持下掌權伊拉克,而以色列要等到1947年才建國(建國後的中東戰爭還得靠美國在後面撐著)。
所以美國當時在中東的影響力就只有波斯人的國家-「伊朗」了。
當時的伊朗統治階級「巴維列王朝」是親美政權(二戰期間美國就與其達成親密盟友了),與美國保持良好關系,伊朗也就成為了美國制衡阿拉伯國家的重要力量(阿拉伯人與波斯人存在矛盾)。
也就在當時,伊朗獲得了來自美國的f-14雄貓戰斗機(非常著名的空中優勢戰斗機),並且是當時世界上唯一一個除美國以外的裝備有f-14的國家,伊朗還得到了來自英國的酋長主戰坦克,軍事實力可以制霸中東。
到了後來,霍梅尼推翻前朝統治,建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並與美國決裂,這些軍事裝備就失去了後期保養維修使用的零部件(據說伊朗人質事件也是伊朗為了向美國索要軍事裝備的零部件才行動的)。
而這時候,美國已經跟阿拉伯國家達成友好的關系,薩達姆掌權伊拉克,以色列也穩步擴張(可憐巴勒斯坦人民),美國逐步控制了中東地區,所以就對伊朗採取了反制措施(霍梅尼極度反美)。
在後來的兩伊戰爭期間,美國甚至對伊拉克提供幫助。伊朗的軍事裝備就只能轉向北方紅色大國「蘇聯」了(所以才會有了兩伊都用蘇聯的「飛毛腿」互射的景象),雖然霍梅尼堅稱『蘇聯是小撒旦』,但他還是向軍火商低頭了……
⑷ 伊朗有哪些武器
戰機:「閃電」式戰斗機(Azarakhsh),F14(不知還有多少能飛),F-5,F-4,殲7(處於停用狀態,但還能飛),CH-47「支努干」,「曙光」
火炮:不詳,伊朗能自己生產多種火炮和火箭炮
戰車:T-72S(不是俄國的T72)、佐勒菲卡爾、博拉格、英國「酋長」、美國M48/M60、俄羅斯的T-62/T-55、中國59式和69式
戰艦:「基洛」級潛艇、「游泳者15」號袖珍潛艇、「摩傑」驅逐艦、「中國貓」導彈攻擊快艇、「巴布爾」級驅逐艦、「巴延多」級輕型護衛艦、「滬東」級導彈艇、「卡門」級導彈快艇,還有其他登陸、巡邏、氣墊、掃雷等
伊朗導彈水平在伊斯蘭世界是僅次於巴基斯坦的
伊朗很多武器都能自產,能和美國抗衡一下。具體難說
⑸ 伊朗是哪個國家
伊朗指的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5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7。
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
伊朗的自然資源:
伊朗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蘊藏豐富。截至2019年底,已探明石油儲量1580億桶,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氣已探明儲量33.9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
其它礦物資源也十分豐富,可采量巨大。已探明礦山3800處,礦藏儲量270億噸;其中,鐵礦儲量47億噸;銅礦儲量30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
鋅礦儲量2.3億噸,居世界第一位;鉻礦儲量2000萬噸;金礦儲量150噸。此外,還有大量的錳、銻、鉛、硼、重晶石、大理石等礦產資源。已開采礦種56個,年礦產量1.5億噸,占總儲量的0.55%,佔全球礦產品總產量的1.2%。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伊朗
⑹ 伊朗屬於哪個國家 簡稱是什麼
伊朗不屬於哪個國家,伊朗自身就是一個國家,全名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
國家是由領土、人民(民族,居民)、政府三個要素組成的,國家也是政治地理學名詞。從廣義的角度,國家是指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血統、領土、政府或者歷史的社會群體。從狹義的角度,國家是一定范圍內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體形式。
(6)伊朗屬於哪個國家的武器擴展閱讀:
伊斯蘭共和國 時間:公元1979年至今
1977年起,伊朗爆發大規模的反對國王的群眾運動。1978年,各地遊行示威不斷升級,群眾抬著霍梅尼的畫像,高呼「打倒國王,建立伊斯蘭教國家」的口號。1978年8月,國王巴列維更換內閣,宣布對首都德黑蘭等12個大城市實行軍事管制,並出動大批軍警鎮壓反對者。
在德黑蘭,有數萬示威者被打死,由白色革命累積的不滿情緒至此達到了巔峰,最終引發了伊朗伊斯蘭革命。全國各地大規模的示威和罷工造成石油工業停產,交通中斷。伊朗軍方宣布中立,令政局更加失控,伊朗陷入全國性的動亂。
1979年1月16日,國王禮薩·巴列維被迫出國「長期度假」,委任沙普爾·巴赫蒂亞爾組織內閣。2月1日,霍梅尼結束長達15年的流亡生活,由巴黎回到德黑蘭,宣布廢除君主立憲制度,成立伊斯蘭臨時革命政府。
2月11日霍梅尼任命馬赫迪·巴扎爾甘為伊朗總理正式接管政權,巴列維王朝覆亡。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舉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10月,伊朗流亡國王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瘤,德黑蘭穆斯林群眾憤而佔領美國使館,扣留使館人員,史稱伊朗人質危機,自此美國與伊朗斷交。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美國與蘇聯支援大量武器下與伊朗進行兩伊戰爭,直到1988年8月20日停火,伊朗受損不少,但伊拉克更被這場戰爭拖得民窮財盡。戰爭期間,1988年美軍護衛艦在波斯灣被伊朗封鎖海峽的水雷炸傷,即派企業號航母戰斗群報復,炸毀伊朗的錫里石油鑽井平台,擊沉伊朗喬森號導彈巡邏艇。
1997年當選的溫和派哈塔米總統致力於改革,同時向西方釋放出和解訊號。可惜由於美國入侵阿富汗與伊拉克,從東西兩面威脅伊朗的國家安全,並用邪惡軸心這樣的字眼攻訐伊朗,哈塔米的和解政策在伊朗國內漸漸不受歡迎,受到保守派抨擊。和解進程在2005年內賈德當選之後戛然而止。
2003年伊拉克被美英為主的聯合部隊佔領。由於美軍與伊朗相鄰,加深雙方矛盾,伊朗為了防範美軍入侵而大舉備戰。
⑺ 伊朗屬於哪個國家管
伊朗是一個國家來來的。
不受到任何國家管理。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英語: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位於亞洲西部,屬中東國家。伊朗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東北部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國土面積約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
⑻ 伊朗的什麼武器,是美國最擔心的,最害怕的為什麼
2015年,伊朗終於無法忍受國際社會的制裁,簽署了《伊核協議》,公開承認不再研製核武器,為何要提這件事?因為想通過這件事解釋一個事情:伊朗沒有核武器,如果伊朗擁有了核武器,也就不存在什麼《伊核協議》,伊朗對抗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底氣就會很足,美國等西方國家只能被動接受伊朗擁有核武器的事實,木已成舟,和伊朗進行談判才是主流,所以伊朗並沒有研製出核武器,這是基本的事實,那麼伊朗有什麼常規武器讓美國擔心和害怕的?
1.覆蓋整個中東的武器:彈道導彈首先是彈道導彈,並且這點美國已經領教過一次了,在1年之前,也就是2020年1月,伊朗就使用彈道導彈攻擊了美軍基地,當時伊朗發射了超過15枚彈道導彈,分為兩個型號,對美軍基地的機庫和營地等目標造成了不少損失,如果不是伊朗通過伊拉克提前通知了美軍,如果不是伊朗刻意控制了導彈戰斗部的威力,美軍出現數百人傷亡不可避免。
不只是武器方面,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也在逐漸擴大,這可比武器產生的效果更大,比如伊朗利用敘利亞和葉門等幾個中東國家的內戰,培養了自己的勢力,威脅到中東美軍和以色列等國的安全。
⑼ 土耳其和伊朗哪個國家的軍事實力更強一些
土耳其軍隊比伊朗軍事實力高得多,兩國根本不在一個層次。
土耳其軍隊是北約第二大常設部隊,僅次於美國軍隊,有五個分支,總兵力已經超過一百萬(含警察)。
土耳其被認為是中東地區最強的軍事力量,當然以色列不能算在內。
伊朗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伊朗的導彈,伊朗擁有中東地區最大的導彈庫,伊朗於 1998 年開啟了 " 流星 -3" 導彈的研製,並在 2003 年首次試驗成功,射程達 1300 公里,增程版的 " 流星 -3B" 導彈射程則可以高達 2000 公里。
總之,兩國軍事實力相比,土耳其佔有明顯優勢,實力更強。
⑽ 伊朗軍事實力到底如何呢
由於沙特煉油廠遇襲事件,國際社會的目光再一次聚焦襲擊製造者背後最大的「老闆」--伊朗,盡管伊朗再三否認,但美國和盟友顯然不肯放棄利用這一機會,美伊之間的爭執日益激烈,已呈劍拔弩張之勢。實際上,除了豐富的石油資源、扼守波斯灣的地理優勢、特殊的地緣政治關系,伊朗自身的軍事能力也不容小覷,使其能夠與世界頭號霸主叫板對抗。
綜上所述,伊朗的軍事能力在中東地區還是相當強悍的,雖然和世界大國還不能相提並論,但就其總體規模和水平來說,絕對是不可小覷的地區大國。正是伊朗擁有這樣可觀的實力,才有了敢於反抗霸權40年的底氣和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