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薩達姆為什麼當年在伊拉克戰爭的時候不去俄羅斯避難
因為當年的蘇聯自顧不暇,他也不想和美國產生太大的矛盾,所以。他不願意讓薩達姆去本身他對薩達姆也是有意見的。因為薩達姆也不是很聽蘇聯的話。
⑵ 當年薩達姆政權為什麼沒有控制伊拉克北部地區呢
你所說的這個地區應該是伊拉克東北部的基爾庫克地區是庫爾德人控制區。庫爾德人反對薩達姆是由各種歷史因素匯聚起來的。庫爾德人主要分布在扎格羅斯山脈和托羅斯山脈地區:東起伊朗的克爾曼沙漢,西抵土耳其的幼發拉底河 ,北至亞美尼亞的埃里溫 ,南達伊拉克的基爾庫克,遠及敘利亞的阿勒頗。分屬土耳其(45%)、伊朗(31.2%)、伊拉克(22.4%)和敘利亞(4.9%),少數散居在黎巴嫩、阿富汗、約旦、俄羅斯等國。
庫爾德人是中東僅次於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波斯人的第四大主體民族,至今已有四千多年歷史。庫爾德人歷史上生活在「庫爾德斯坦」地區,即扎格羅斯山脈和托羅斯山脈的一個面積四十萬平方公里的狹長弧形地帶。東起伊朗的克爾曼沙漢,西抵土耳其的幼發拉底河,北至蘇聯亞美尼亞的埃里溫,南達伊拉克的基爾庫克,遠及敘利亞的阿勒頗。
西元前六世紀,庫爾德人最早被波斯帝國征服,後又被希臘人、羅馬人相繼征服。七世紀,阿拉伯帝國興起後佔領了庫爾德斯坦,庫爾德人由此信奉伊斯蘭教。一三二六年,奧斯曼帝國建立,隨後在十六世紀侵佔了庫爾德斯坦大部份地區。一六三九年,奧斯曼帝國與伊朗薩非王朝簽訂《席林堡條約》,規定庫爾德斯坦大部份歸奧斯曼帝國,另外一部份約兩萬平方公里歸伊朗。從此庫爾德斯坦被一分為二。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奧斯曼帝國戰敗.一九二零年奧斯曼蘇丹政府簽訂了《色佛爾條約》,允許庫爾德人建立自治政府。然而在此之前,凱末爾發動革命,建立了土耳其臨時政府來取代奧斯曼蘇丹政府,並於一九二二年戰勝了協約國軍隊。
一九二三年七月,凱末爾代表土耳其與協約國在瑞士簽定《洛桑條約》。由於凱末爾的反對,條約中未再提及庫爾德人自治或獨立問題,而是對庫爾德斯坦進行了第二次正式分割,西庫爾德斯坦被劃歸敘利亞,摩蘇爾等南庫爾德斯坦歸伊拉克,其他劃歸土耳其。連同十六世紀劃歸伊朗的一部份,庫爾德人一個民族被分割進了四個國家,庫爾德民族獨立問題由此而生。
在土耳其庫爾德人武裝斗爭影響下,伊拉克庫爾德人也開始進行爭取獨立的斗爭,並也以失敗告終。一九四六年八月,巴爾扎尼成立了伊拉克庫爾德民主黨,並在一九五八年爭取到庫爾德民主黨的合法地位,但其自治計劃遭伊拉克政府拒絕。
自六零年代起,在庫爾德民主黨和庫爾德愛國聯盟兩大組織領導下,庫爾德人多次發動大規模武裝行動,幾次迫使政府進行談判,最後於一九七零年簽署了承認庫爾德人享有政治、文化自治權利的《三月宣言》,庫爾德人可以擁有議會25%的席位,擔任副總理和副總參謀長。但該協議未能得到履行。四年後,伊拉克對庫爾德人自治進行限制,並採取軍事鎮壓,巴爾扎尼再次流亡。
一九八零年兩伊戰爭爆發,庫爾德民主黨和庫爾德愛國聯盟乘勢再次向政府軍宣戰,伊朗也恢復了對他們的支持,被激怒了的薩達姆不顧一切瘋狂鎮壓,甚至動用化學武器,犯下了「種族滅絕」的罪行。1988年兩伊戰爭結束後,薩達姆集中兵力向庫爾德地區發動了大規模清剿,上百萬難民背井離鄉。
兩伊戰爭開始後,得到伊朗支持的伊拉克庫爾德武裝展開了反抗薩達姆的游擊戰,薩達姆下令對巴格達東北約255公里的哈萊卜傑庫爾德人聚集地使用毒氣,一次就使5000庫爾德平民喪生,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伊軍放火燒毀了庫爾德人的房屋與牧場,填平了他們的水井,還加強直升機追趕與掃射逃亡的難民。
海灣戰爭後,美國扶持伊拉克庫爾德人和伊拉克政權的反對派,其目的都在於推翻薩達姆政權,徹底消除對西方經濟命脈——海灣石油產地的威脅。為此,美國一直在伊庫爾德兩大派之間做調解工作,希望兩派實現聯合,以使美國能利用他們既對付薩達姆,又對付伊朗現政權。
⑶ 伊拉克戰敗後,薩達姆為何不選擇流亡
伊拉克戰敗以後,曾經有人建議薩達姆去海外流亡,但薩達姆卻沒有,一方面有可能他覺得美國會撤軍,到時候自己還有機會,還有就是可能他認為自己作為一名戰士,是要誓死保衛自己家園的,所以後來還和美國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游擊戰。
當年經歷海灣戰爭之後,伊拉克受到國際制裁,不僅原油出口受到限制,而且每年進行著定量的石油換食品計劃,為的就是使伊拉克沒錢發展軍事力量,伊拉克也確實照做了,然而變本加厲的美國在2003年聲稱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繞開聯合國單方面對伊拉克動武。伊拉克戰爭前,美國曾給薩達姆下最後通牒,要其主動下台並流亡海外,從而避免戰爭。既然可以避免戰爭,還可以保住自己性命,於國於己都有好處,那薩達姆為什麼還要拒絕流亡,死戰到底呢?
在戰爭後期,一些阿拉伯國家的領導人就曾經做過最後的嘗試,他們要求薩達姆流亡海外,以避免戰爭和海灣地區國家遭受進一步破壞。土耳其外長2003年1月3日談到讓薩達姆流亡海外的主張時說,這是「可行的」,「一些阿拉伯國家堅決支持這種解決辦法」。但是作為真正的追求革命的戰士,是不在乎自己的生死的,只在乎是否為理想而死。雖然在西方世界把他看成一獨裁者,務必殺之,在他自己看來,他是在追求他所理解的民主和獨立,並且願意為此付出一切。
⑷ 伊拉克戰爭,老布希與薩達姆有何恩怨,小布希為何公報私仇
2003年,小布希不惜背上"戰爭罪"與"反人類罪"的罪名,繞過聯合國,火急火燎地要與伊拉克開戰,結果,伊拉克在美英聯軍的夾擊下,僅僅幾十天時間,就成了一片焦土,屍橫遍野,山河破碎,滿目瘡痍,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成了美軍的"獵物",從此飽受美軍三年暴虐,最後被絞殺。
老布希與薩達姆有何恩怨呢
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軍隊面對美軍的攻擊幾乎毫無招架之力。在科威特被解放之後,美軍本來可以趁勢佔領伊拉克全境。但老布希為了避免伊朗重新坐大,最終決定撤軍,給老朋友薩達姆一個喘息的機會。
但薩達姆並沒有在意老布希這份“友情”,不僅沒有吸取教訓,反而更加得寸進尺。
1993年,老布希在總統票選中不敵柯林頓,連任失敗。薩達姆立即派人向白宮發去賀電,祝賀柯林頓成功當選。此後不久,老布希卸任後出訪科威特。薩達姆對海灣戰爭始終耿耿於懷,竟然派出刺客,安裝汽車炸彈,企圖將老布希炸死。
最終,薩達姆的詭計被安保部門識破,刺殺計劃沒能成功。但此事之後,薩達姆和老布希就結下了死仇。
2001年,小布希成功當選為美國總統。對於父親和薩達姆之前的恩怨,小布希自然是一清二楚。本來他上台後第一時間就想要鏟除薩達姆,但美國卻突然遭遇了“911事件”。小布希不得不發起阿富汗戰爭,先清理基地組織。
2003年,美國代表在聯合國會議上提出“伊拉克私藏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要求派兵進入伊拉克進行搜查。在演說過程中,美國代表專門拿出了一個裝有粉末狀物質的試管,並宣稱這就是伊拉克搞化學武器的證據。這一“證據”,後來也被普京調侃為“洗衣粉”。
實際上,小布希並沒有公報私仇!
小布希成為美國總統之後,遭遇“911恐怖襲擊”事件,小布希借機發動阿富汗戰爭,顛覆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成功鏟掉了基地組織。阿富汗戰爭還沒有結束,小布希又開始新的戰爭。2003年3月20日,美國直接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和英國等多個國家組成聯軍,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化學武器”為由,以伊拉克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對伊拉克開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薩達姆政權正式垮台!
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破壞了伊拉克人的家園,讓伊拉克人家破人亡。在伊拉克戰爭中,伊拉克有10萬士兵死亡,有26544名武裝分子死亡,有120萬平民死亡,有480萬伊拉克人成為難民,這都是美國造成的,都是美國的一己之私造成的,是美國禍害伊拉克的鐵證!
都說小布希是公報私仇,都說薩達姆是獨裁,都說薩達姆是罪有應得,實際上,美國的開戰理由是美國編造的“洗衣粉事件”,所謂的化學武器就是“洗衣粉”。小布希打伊拉克真正的原因,是因為薩達姆不願意被美國控制,薩達姆不願意被美國掠奪。
1999年1月1日,歐盟正式推出歐元,想用歐元取代美元,薩達姆覺得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薩達姆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用歐元代替美元”進行石油貿易結算,在伊拉克推行“去美元化”,薩達姆動了美國的乳酪。小布希作為美國總統,自然要化解美國的危機,小布希對伊拉克開戰,就是為了阻止伊拉克“去美元化”。
事實證明,小布希的政治主張是成功的,他用了最直接、最徹底的方式——戰爭與征服。兩場戰爭打下來,美國為此消耗了8萬億美元,債務暴增,但是,小布希保住了“美元霸權”,鞏固的美國的霸權地位。
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都在批評小布希,說小布希讓美國消耗了8萬億,批評小布希不應該染指中東。實際上,特朗普是佩服小布希,特朗普也想學習小布希,也想通過戰爭來阻止伊朗“去美元化”。
今時不同往日,世界格局變化太快,特朗普想學習小布希,想把伊朗變成“第二個伊拉克”,想阻止伊朗“去美元化,也沒有小布希的運氣。伊朗太強大,比伊拉克和阿富汗都要強大,特朗普不敢像小布希那樣隨意發動戰爭,因為伊朗就是一個坑,伊朗就是一個局,對伊朗開戰,會加速美國的衰落,特朗普不敢賭,特朗普不敢打!
總之,小布希是美國總統,他發動戰爭並沒有公報私仇。小布希對伊拉克開戰,就是為了顛覆伊拉克薩達姆政權,達到阻止伊拉克“去美元化”的政治目的,小布希是為了鞏固美國的霸權地位!當然,小布希在為美國謀求利益的同時,順帶幫老布希報了仇,小布希是美國的國家利益優先,家族利益第二,最終受害者的還是伊拉克人民!
⑸ 伊拉克戰爭,薩達姆百萬大軍為啥沒有還擊呢
伊拉克,當年的中東第一強國,自稱世界第三,和伊朗交手十餘年不分上下,只用了三個小時的時間就解決了富得流油的科威特。此國據說擁有百萬大軍,蘇聯的坦克,中國的火箭炮,為什麼在美國兩個月的進攻之中,似乎被打的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甚至全世界都知道這是一場速戰,但幾乎沒有提供任何一個大規模的戰爭案例,難道薩達姆放棄了抵抗,這又是為什麼呢?
如果當初百萬大軍嚴陣以待,不知道這場戰爭的結局會是怎樣?各位看官朋友,你們認為呢?
⑹ 薩達姆為什麼不到俄羅斯避難
俄羅斯自從蘇聯解體後,軍事實力大減,所以美伊發生戰爭時,俄羅斯根本不是美國的對手,也就根本保護不了薩達姆,其次,薩達姆自身性格強硬,他不願意離開伊拉克,他幻想著憑自己和本國人民的力量,將美國軍隊從伊拉克趕出去,等他發現戰爭已經到了不可控的時候,他已沒有了逃跑的機會,所以不可能再到俄羅斯避難。
隨著戰爭的深入,薩達姆終於知道,在強大的美軍面前,自己的軍隊都是一群渣渣,別說趕走美軍了,估計自己的安危都是個問題,可是此時已經失去了逃跑的機會,自己根本就跑不出伊拉克了,甚至他只要一出頭,估計就會被美軍給抓獲,最後只能窩在一處山洞中,但是即使是這樣,還是被自己的親信給出賣了。
⑺ 薩達姆逃亡8個月,為何有那麼多人收留他呢
要知道當年美國懷疑薩達姆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才對伊拉克發動了戰爭,但實際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你有沒有核武器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打你,然後掠奪相應的資源。而中東擁有最多的就是是有,美國又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耗國,這一切也就順理成章了。
而且薩達姆本人也不是省油的燈,畢竟曾經是一國領袖,對於忠誠他的人他肯定是獎賞,而對於反叛他的人,他也是絕對不會心慈手軟的。但基於當時對薩達姆的賞金過高,還是有人出賣了他,這才導致他被抓住。據說薩達姆被處決以後,出賣薩達姆和審判薩達姆的人後來都受到了指責,甚至還有一些人遭到了暗殺。但要說起薩達姆這8個月的逃亡生涯,對他產生最大的助力的就兩個方面,是金錢、支持者。
⑻ 薩達姆當年有機會逃往國外,為何他還要冒險躲藏在家鄉
的確,薩達姆當年確實有機會逃到國外,但是作為一個國家領導人,他要往哪逃,有哪個國家願意冒著得罪美國的下場接受他,這都是制約他外逃的主要原因。在當年戰爭爆發之後,他想要逃出去的幾率很小,而且目標很大,所以倒在家鄉反倒更安全一點。
正是因為上面4個原因,薩達姆不會選擇逃往國外,最危險的地方反而最安全,所以他選擇了在國內躲藏,等待機會。
⑼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時,為什麼普京沒幫薩達姆
普京沒有合適的理由幫助薩達姆。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是因為美國認為伊拉克存在恐怖分子,但是普京沒有合適的理由出兵伊拉克,因此沒有幫助薩達姆。具體原因如下:
1、地緣政治因素
伊拉克雖然處於中東的中心,但卻並不是中東重要位置。從該國的位置看,伊拉克周圍都遍布強國和富國,但控制伊拉克並非就控制了中東。中東的中心在敘利亞。薩達姆執政以來,在國內實施獨裁式統治,而且他處理外交關系的方法很蹩腳,他極少出訪國外。
蘇聯時期,伊拉克與蘇聯關系也一般,蘇聯並沒有在伊拉克有駐軍和基地。相比伊拉克,敘利亞在老薩德的「長袖善舞」下,敘利亞能夠在蘇聯與美國之間遊走,總體與蘇聯關系較近,而且允許蘇聯在敘利亞擁有一處海軍基地。
蘇聯時期在敘利亞的基地,使蘇聯能夠保持在地中海的勢力。因此,即使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敘利亞關系也很好,繼承了蘇聯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敘利亞戰爭時,普京意識到,失去敘利亞,俄羅斯就將被擠出中東地區,甚至難以再進入地中海。
因此,俄羅斯全力出擊,幫助敘利亞政權。從敘利亞與俄羅斯關系看,伊拉克與俄羅斯根本達不到這種友好關系。即使從地緣政治上看,伊拉克也沒有敘利亞重要地位。國家間的交往,利益第一,因此,普京寧可保敘利亞,也不會損失利益保伊拉克。
4、失去生的機會
伊拉克戰爭前,美國一直做著充足的戰爭准備。因此發起戰爭總要有個理由,小布希可以隨時發起戰爭,但總要把一些大國安撫住,找到一些充足的理由,防止失去道義。在美國看來,發動伊拉克戰爭唯一阻力就是俄羅斯。因此小布希明白,蘇聯時期,伊拉克與蘇聯關系很近。
現在蘇聯解體了,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在這上面還需要與普京進行溝通。因此伊拉克戰爭前,小布希與普京進行會晤,實際上就是戰前的說和工作,讓普京明白,美國必須要發動這場戰爭。普京與小布希會晤後,薩達姆又不滿意使出一損招。
因此普京不久就伊拉克問題發表講話,普京指出「俄羅斯不會退出反恐聯盟,無論伊拉克結局如何,俄羅斯都將做出努力」。普京的講話,實際上向伊拉克透露了戰爭信息,如果薩達姆明白,應該知道普京的努力。2003年3月1日中東富國阿聯酋首先發表聲明,要求薩達姆下台。
這是美國即將動起戰爭的又一個緊迫信號。3月16日晚,普京連夜召見總理普里馬科夫,讓他去伊拉克,勸薩達姆下台,到俄羅斯避難。實際上,普京已經意識到,戰爭已經來臨了,唯一能救薩達姆,就是讓他下台,避免大規模戰爭。
普里馬科夫到伊拉克與薩達姆見面後,把普京捎給薩達姆。但薩達姆很自信,他對普里馬科夫說,海灣戰爭時,有人勸他流亡他都去,現在更不能辭職流亡了。普里馬科夫沒辦法,只得回去向普京交差。2003年3月18日,小布希向薩達姆發出最後通牒。
要求薩達姆48小時內離開伊拉克。兩天後,小布希發布戰前講話,英美大軍開赴伊拉克。如果薩達姆答應普京,到俄羅斯避難,或許他不會有這樣結局,但伊克的亂局依舊存在。這或許就是美國霸權主義最典型的招法。
⑽ 伊拉克戰爭,當時薩達姆為何不到俄羅斯避難
說起薩達姆相信很多人對他有所了解,當年震驚世界的五角大樓案件就是他製造出來的,對於薩達姆他有很多的爭議之音。一方面他是伊拉克的首領,是一個梟雄,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製造恐怖事件的人,雖然說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不人道,但是薩達姆的做法未免有點太不經思考。
薩達姆上台後,因為美國的原因,他不得不加快步伐入侵科威特,可是此舉遭到美國的譴責,在警告無果後,美國全然不顧聯合國聲明,公然出兵發動伊拉克戰爭。
薩達姆並不確定俄羅斯普京是否對自己沒有想法,如果自己到了俄羅斯,那麼難免會被俄羅斯要挾,這樣伊拉克將會變得越來越亂,這並不是自己想看到的,綜上所述,薩達姆寧願生活在本土,和美軍艱難的戰斗,也不願逃到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