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兩伊戰爭發生的原因、經過及結果
兩伊戰爭是因為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才發生的。1971年9月22日出兵伊朗,戰爭爆發。戰爭初期,伊拉克得勢,佔領伊朗約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1981年3月底,雙方形成僵局。1982年4月,伊朗發動反攻,基本上收復全部失地。7月,伊朗軍隊越過邊界,佔領伊拉克境內的一些城鎮和據點。10月,伊拉克遏制了伊朗的攻勢,雙方進入相持階段。1984年4月起,戰爭向海峽水域和城市區擴展。
1987年7月20日,安理會通過結束兩伊戰爭的598號決議。伊拉克宣布接受,伊朗則堅持應懲辦戰爭禍首,要求薩達姆下台,拒絕接受。1988年初,伊拉克連續發動進攻,收復失地後於7月又進入伊朗境內。
1987年7月18日,伊朗改變以往強硬態度,宣布接受安理會的598號決議。8月20日,雙方宣布停火。8月25日在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的主持下雙方開始直接談判。至此,持續8年的兩伊戰爭結束,
關於兩伊戰爭的後果。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戰爭中受到嚴重損失,除常規戰爭外,在戰爭過程中採取了襲城戰、襲船戰、襲擊油田等破壞敵方後勤、經濟設施的手段。伊拉克還對伊朗軍隊、平民動用了化學武器。作為軍事實力相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兩國在戰爭中曾使用諸如蘇式米格-25戰機、美式F-14戰機、法式飛魚導彈等當時較為先進的武器;
但同發達國家主導的戰爭相比,這場戰爭的形式仍然有不少差別。例如,在戰爭中鮮有集群化坦克長距離突擊作戰,而一戰中的塹壕戰、人海攻擊卻頗為常見,甚至還出現了沒有武裝的平民在狂熱的宗教信仰支撐下集體沖鋒,踩爆地雷的場面。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
Ⅱ 伊朗方面承認擊落烏克蘭客機,為何之前他們要堅決否認
因為伊朗要是承認的話。就會從受害者的立場變成加害者。那麼那些西方勢力就更加有理由譴責他。伊朗就到了更加孤立無援的地步。還有一方面就是伊朗犯了如此愚蠢的錯誤。如果承認的話。證明是自己武器不先進。無法辨別什麼是敵機,什麼是客機。這不僅會在國際上失了面子。更是讓美國摸清了他的實力。所以無論從哪一方面考慮。伊斯在沒有鐵證的情況下是不會承認自己擊落客機的。
本來是美國先挑起來的事,有很多人還為伊朗抱不平。美國還有很多反戰遊行。但是伊朗這次愚蠢的行動卻讓他們徹底在國際上失去了話語權。輿論不會再向著他們了。因為那架飛機上都是無辜的平民。伊朗的局勢不太樂觀。
Ⅲ 美伊聯合國談判為什麼會破裂,伊朗提出了什麼要求
在我看來,最關鍵是因為伊朗對於美國的反抗。在國際舞台上,伊朗向來都是“硬骨頭”,無論對手強大與否,都不會後退。
年初,美政府派軍機擊殺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伊朗隨即給予還擊,炮轟了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 之後伊朗又頂住壓力,向委內瑞拉運送石油。接著,伊朗政府下達了“逮捕令”,要求國際刑警組織配合,共同通緝美國總統特朗普。
這一舉動,對伊朗來說是維護國家自身利益,而對於向來以“霸主”自居的美國而言,伊朗就像一隻野獸,應該將其關在籠子里才能絕對安全。於是,在之後的聯合國大會上,美方不斷向伊朗施壓,並向其他參與國宣揚伊朗的威脅,以此來呼籲並聯合其他國家對伊朗施加制裁。
美國向來都想稱霸世界,想要控制其他國家,而伊朗,因為原油等能源,也有足夠的底氣來反抗美國,基於此,美伊聯合國談判破裂也就不足為怪了。
Ⅳ 伊朗為什麼要力挺巴沙爾,從宗教和政治兩方面解釋 答案100字以上
首先,伊敘兩國關系密切,敘利亞是伊朗在阿拉伯世界唯一的支持者。兩伊戰爭時期,在所有的阿拉伯國家都反對伊朗的情況下,敘利亞依然給予伊朗軍事和外交支援。兩伊戰爭結束後,由於兩國在安全問題上都面臨著來自以色列和美國的壓力,伊敘兩國的關系進一步密切。敘利亞以及黎巴嫩真主黨處於對抗以色列的前沿,一直得到伊朗的大力支持。特別是2006年7月到8月爆發的黎巴嫩和以色列沖突,進一步加強了三方的准同盟關系——伊朗將三方稱為「抵抗軸心」。自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伊朗一直支持敘政府,反對外部勢力干涉敘內部事務。如果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倒台,黎巴嫩真主黨的能量將因無法從敘利亞獲得援助而大大縮水,難以對以色列構成威脅,伊朗就不得不直接面對以色列和美國的巨大壓力。因此,支持巴沙爾政府,就是間接地掩護自己。
第二,同為什葉派也是伊朗力挺巴沙爾政府的一個原因。伊朗是代表性的什葉派伊斯蘭國家,執掌敘利亞的阿薩德家族也屬於什葉派,兩者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在很大程度上吻合,進而在地區事務上相互倚重,相互配合,共同獲利。遜尼派的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倒台後,什葉派上台,伊拉克和什葉派伊朗的關系開始迅速升溫。伊朗希望與敘利亞、伊拉克結成伊斯蘭什葉派聯盟,共同挑戰美國霸權。所以,伊朗不能失去巴沙爾政府這一盟友,不能允許親美勢力在敘利亞上台。
事實上,伊朗「聖城軍」成員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已經在敘利亞和黎巴嫩境內,只不過敘利亞危機後力量有所加強。伊朗公開承認「聖城軍」成員已經在敘利亞和黎巴嫩,既是對巴沙爾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也是在表明伊朗在敘利亞問題上是有話語權的。同時,在以色列不斷威脅對伊動武的情況下,伊朗此番承認意在警告以色列:伊朗武裝力量已經到了以色列邊界地區,對伊朗不要輕易攻擊。
不過,地緣的局限性決定了伊朗要踐行與敘利亞的聯合軍事協議很難。伊朗和敘利亞在和美國、以色列的對抗中處於弱勢防守的地位,伊朗對巴沙爾政府的支持更多的是在外交上和輿論上,伊朗更願意以外交的手段與美國周旋,而不是輕易嘗試更激烈的手段。
Ⅳ 伊朗回應英國,為什麼要讓英國承認犯下了「戰爭罪」
因為美國向沙特出售了很多軍事武器,沙特發動了軍事行動,所以英國犯下了戰爭罪。英國在指責伊朗襲擊了油田,但是伊朗對此回應,英國不應該無端指責,而是承認向沙特出售武器發下戰爭罪,對此來說英國為了幫助海外的公民回英國花費了很多的資金。
對於此前沙特油田遭遇襲擊伊朗,否認了是自己襲擊的沙特油田,而此前胡塞武裝已經承認是他們自己襲擊了油田,所以伊朗對英國的職責提出了英國應該承認自己所犯下的戰爭罪。
Ⅵ 伊朗外長扎里夫承認沙特石油設備是伊朗所為,這是要與美國和沙特開戰了嗎
伊朗外長並沒有承認沙烏地阿拉伯石油設備被炸是伊朗所為。只是說他已經准備好了要和美國的戰爭。他們已經做好了准備,准備好了美國可能會向他們宣戰。而且沙烏地阿拉伯石油設備被炸,如果是伊朗做的那這件事情就會很麻煩。
伊朗不可能不明白,就算最後真的是伊朗或者伊朗支持的勢力炸毀了沙特油田,伊朗也絕不會承認。所以,所謂的伊朗外長扎里夫承認炸毀伊朗油田,完全經不起推敲。沙特油田被炸毀已經一段時間了,在這幾天的時間內,美國和沙特並沒有確切地找出炸毀油田的幕後黑手。
盡管沒有找到真正的黑手,沙特的報復還是開始了,先是對敘利亞的伊朗民兵進行空襲,接著又對葉門的胡塞武裝進行襲擊。只不過,這些襲擊都暫時沒有美國參加,而美國只不過還在尋找真正的兇手,很顯然,對於油田被炸,沙特已經坐不住了。
Ⅶ 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為何會進行長達8年的戰爭
1980年,中東這個“火葯桶”又一次被點燃,使得海灣地區成為全世界所關注的熱點中的熱點。9月22日凌晨,伊拉克軍隊突然向伊朗發起了全面進攻,在一周之內深入伊朗境內15-30公里,打得伊朗軍隊措手不及。一些軍事分析家、政治家和新聞記者據此預言,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伊拉克軍隊只需幾個星期就能贏得戰爭。但恰恰相反,這場戰爭成了一場拉鋸式的消耗戰,一打就是8年之久。
這場戰爭的爆發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這中間還夾雜著民族糾紛、宗教矛盾、領土爭端、個人恩怨等,使得戰爭的原因更加紛繁復雜。伊朗人多數是波斯民族,伊拉克人是阿拉伯民族,在現代歷史上,兩個民族曾多次兵戎相見,相互都有被統治的經歷,都視對方為宿敵,結怨很深。圍繞半條阿拉伯河的主權歸屬問題,兩國鬥了70年。
1983年到1998年期間,戰爭同時在陸上和海上展開。陸上戰斗大多是“襲城戰”,在海上雙方展開了“油輪戰”。這不僅給兩國的經濟造成巨大的損失,也給中立國的油輪帶來嚴重的威脅。美蘇兩國以此為借口,爭相護航,並在海灣地區明爭暗鬥,使海灣局勢進一步復雜。
兩伊武裝沖突,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嚴重關注,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全體一致通過了要求伊朗、伊拉克立即停火的決議,即598號決議。伊拉克在第二天就作出了反應,表示歡迎安理會的決議。
一年之後,伊朗迫於戰爭形勢非常不利,在國際上形象孤立,國內經濟衰敗、政局不穩,人民厭戰情緒加劇,軍隊損失慘重,於1988年7月18日,宣布接受598號決議,霍梅尼說:“接受這一現實比喝毒葯還要厲害,為了使真主滿意,我要把它喝下去。”兩伊終於在血戰8年之後實現停火。
戰爭沒有解決兩國之間的爭端,一場戰爭,兩個輸家。
Ⅷ 伊朗承認伊利汗國是他們歷史嗎
伊朗承認這個是他們的歷史的。
Ⅸ 伊朗少將在伊拉克遇襲身亡!為何美國敢大膽承認這是他們所為
美國這是讓伊朗清晰的知道他們的能力,因為伊朗之前的行事太過囂張,所以美國想通過這件事告訴伊朗,我打你就像打小雞仔一樣,完全不放在眼裡,看你還敢不敢挑釁我。
一,震懾一下伊朗,告訴他們「誰才是爸爸」。
伊朗這幾年一直在搞大動作,他們瘋狂的擴張海外力量,這讓他們很是膨脹啊!產生了一種自己已經「無敵」了的錯覺。他們想啊,我已經這么厲害了,還會怕你們嗎?當然不啊,在我面前,爾等都是弟弟,所以他們主動對美國下手了。
在去年最後兩個月,伊朗襲擊了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基地,還打死了一個美國承包商,這讓美國很生氣。結果這件事還沒徹底解決,年底的時候,伊朗又圍攻了美國駐伊拉克的大使館,又燒又砸的,美國忍無可忍開始反擊,本著「悶聲干大事」的原則,悄咪咪地把伊朗最重要的蘇萊曼少將可給弄死了。
我覺得美國這么做其實還有別的原因,比如說展示一下他們的能力,證明一下他們自己。畢竟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表現並不是很好,為了不讓別人看扁他們,美國有必要站出來,在軍事方面出出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