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伊朗25秒內兩枚導彈擊落烏客機,客機人員有生還的嗎
8月23日,伊朗公布了今年一月伊朗「非故意」擊落烏克蘭客機一事的最新調查結果,對該客機黑匣子的分析顯示,客機被兩枚導彈擊中。據悉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800客機從伊朗首都德黑蘭起飛前往烏首都基輔,但起飛後不久墜毀,機上167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無一生還。
伊朗民用航空組織負責人表示,第一枚導彈擊中飛機19秒後,駕駛艙里飛行員的聲音表明,乘客還活著。25秒後,第二枚導彈擊中了飛機。
(1)伊朗誤擊飛機怎麼賠償擴展閱讀
意外的人為錯誤擊中
聲明中表示,當時該航班離開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靠近了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一個敏感的軍事中心。當時正值輪換,且該中心處於高級警戒狀態。在此情況下,飛機被意外的人為錯誤擊中。
伊朗軍方承認意外擊落烏克蘭客機後,剛剛,伊朗外長扎里夫更新推特說,「(這是)悲傷的一天。武裝部隊內部調查得出初步結論:美國冒險主義引發危機時的人為失誤導致了災難。我們向我國人民、所有受害者的家屬和其他受影響國家深表遺憾、道歉和慰問。」
② 伊朗25秒內兩枚導彈擊落烏客機是怎麼回事
8月23日,伊朗公布了今年1月烏克蘭航空一架客機在伊朗德黑蘭墜毀的最新後續,稱飛機在25秒內被兩枚導彈擊中,乘客在第一次爆炸後仍然存活了一段時間。
伊朗民航組織主席德赫甘尼表示,黑匣子記錄了第一枚導彈爆炸後19秒內駕駛艙內的所有聲音。當時駕駛艙內的三名飛行員和一名飛行教練意識到異常情況,並一直在努力控制飛機。
飛機的兩個引擎當時仍在工作,客艙內部沒有信號,機組人員的談話和反應表明他們當時身體狀況良好。由於第一枚導彈彈片對飛機造成損害,導彈爆炸19秒後黑匣子的連接被切斷。第一枚導彈爆炸25秒後,第二枚導彈爆炸,因此無法從黑匣子數據中分析第二枚導彈爆炸時的情況。
德赫甘尼稱,按慣例,航空事故的技術數據一般不向公眾公布,但伊朗總統和交通城建部長下令,以完全透明的方式公布有關信息。據了解,烏航客機的兩個黑匣子、駕駛艙語音記錄器和飛行數據記錄器於7月18日至25日在法國完成解讀。
(2)伊朗誤擊飛機怎麼賠償擴展閱讀
前期有關情況
1月8日,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800客機從伊朗首都德黑蘭的霍梅尼國際機場起飛,前往烏克蘭首都基輔,但起飛不久後墜毀,機上167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無一生還。
災難發生後,伊朗一直在和烏克蘭、加拿大以及有公民遇難的國家進行談判,這些國家要求對這一事件進行徹查。
當時伊朗和美國的關系高度緊張,伊朗後來承認在與美國的對峙中,伊朗革命衛隊用地對空導彈擊落了這架客機,這是處於高度警戒狀態的部隊犯下的「災難性錯誤」。伊朗和烏克蘭雙方官員就遇難者家屬的賠償問題曾舉行會談,新一輪會談將於10月舉行。
③ 伊朗能陪打民航飛機多少錢
這個不好說啊!伊朗說不是故意擊落的!按保險公司賠償標准來吧!如果對這個回答滿意,請點回答內容下面的「…」,再點擊「採納」,謝謝了!
④ 美軍導彈擊落民航客機,290人遇難,賠償多少錢
IR655號航班當時仍在緩慢爬升,從速度來說是民航飛機的特徵;從距離來說航班還未飛出伊朗水域,美軍在伊朗境內打下了伊朗的民航飛機。
⑤ 伊朗兩枚導彈擊落烏客機,客機上人員是否無一生還
在本次事故中,飛機上的乘客確實無一生還,其實在第一枚導彈擊中飛機的時候,飛機還能夠正常控制。但是由於地空導彈往往是連續發射三枚以求精準度,所以飛機緊接著就被第二枚地空導彈命中。造成飛機失去控制,墜向地面,機組人員和乘客全部死亡,沒有一個人生還。而導彈是伊朗革命衛隊發射的地空導彈。
而第一枚導彈命中飛機的時候,根據專家分析,擊中的位置在機頭。所以很有可能是這枚導彈的破片擊毀了飛機上的通訊系統。否則遇到攻擊,仍然能夠操縱飛機的飛行員肯定會掛上一個7700的代碼,或者全頻道進行廣播自己的位置和危險情況。當然不排除第一枚導彈直接殺死了飛行員,客機由於自動駕駛的原因,沒有立刻墜落。
⑥ 1988年美國和伊朗交火事件
【歷史解密】1988年美國軍艦擊落伊朗客機內幕
「轟隆」「轟隆」兩聲響,兩枚「標准—2」防空導彈從美國「文森斯」號導彈巡洋艦射入空中。「打中了!」「直接命中!」「飛機墜落了!」巡洋艦上響起美國海軍的一片歡呼聲。突然,「文森斯」號巡洋艦瞭望員喊了一句:「糟了,目標不象是F-14戰斗機。」
導彈擊中的目標確實不是F-14戰斗機,而是從伊朗的阿巴斯港飛往阿聯酋迪拜的伊朗航空公司的655次客機。導彈響處,機毀人亡,655次班機上的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這是1988年7月3日發生在伊朗水域上的一起重大空難事故。那麼,美國軍艦為什麼要針對伊朗目標進行打擊?一架大型客機怎麼會被美軍誤認為是體積小得多的戰斗機?這究竟是有意還是無意?這起災難事件最終又是怎樣收場的呢?
1988年7月3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當地時間上午10時47分,伊朗航空公司的655次航班從阿巴斯港機場起飛,准備飛往阿聯酋的迪拜機場。這架民航客機是歐洲空中客車A300型,機長是穆爾辛?禮薩揚,他是一位擁有7,000小時飛行經驗的資深機師。飛機上除了16名機組人員外,還有274名乘客。
655航班起飛後,飛機由阿巴斯港機場塔台指揮開啟應答器,向海灣前進。飛行航線是慣常編定的琥珀59空中走廊,航程200英里,直線飛往迪拜機場,航程總計只有28分鍾。因為距離短,飛機採用簡單的飛行模式,先爬升至4300米,巡航片刻後在迪拜降落。
當地時間上午10時55分,655次航班正飛行在海灣南部地區上空,其航線正好與美國海軍「文森斯」號巡洋艦的航線相交叉,而讓人詫異的是,「文森斯」號巡洋艦此時竟然處在伊朗領海內。就在此時,悲劇發生了,在伊朗客機距「文森斯」號約14公里時,「文森斯」號突然發射了兩枚「標准——2型」防空導彈,其中一枚直接命中655次客機機翼,飛機隨即起火,墜落於大海之中,機上290人全部遇難,無一生還,其中還包括六十幾名12歲以下的兒童。
消息一經傳開,舉世皆驚。人們在震驚之餘不禁追問,美國軍艦為什麼要擊落伊朗民航客機?兩國究竟有什麼樣的深仇大恨?美國是不是有意擊落伊朗客機的呢?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前,美國與伊朗巴列維王朝關系密切。1979年發生的「伊斯蘭革命」結束了巴列維王朝對伊朗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為代表的神職人員執掌政權的「伊斯蘭共和國」。霍梅尼號召禁止西方文化,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原教旨推行社會伊斯蘭化。而美國和以色列被列為伊朗的頭號敵人。
從此,象徵美國文化的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連同酒吧、咖啡館、電影院、紅燈區、賭場被一掃而光,街頭巷尾掛滿和塗滿了「打倒美國」的口號。
1979年11月4日,伊朗數百名穆斯林學生攻佔了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把其中的60餘人扣為人質,以迫使美國把前國王巴列維引渡到伊朗,並且歸還在美國的伊朗資產。一直到1981年1月20日,美國人質才獲釋離開伊朗。
在此期間的1980年4月7日,美伊斷交。斷交後,無論從政治、經濟還是軍事上,美國都對伊朗實施遏制和孤立政策,從此,兩國關系處於嚴重的敵對狀態。
1988年,正處於兩伊戰爭期間,海灣局勢異常緊張。美軍於1987年7月決定派軍艦去海灣護航後,多次與伊朗發生軍事沖突,軍事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先是1987年中,伊朗用導彈擊中美國油輪和掛美國旗的科威特油輪多嫂,美軍則隨後進行報復,擊沉伊登陸艦一艘、採油平台兩座。
1988年4月,美軍一艘護衛艦觸雷,造成19名官兵受傷,美國軍艦隨即摧毀伊朗兩座採油平台、擊沉擊傷伊朗軍艦6艘。因此襲擊客機事發生前,雙方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另有消息說,在客機被擊落前,美軍海灣部隊曾得到情報稱,伊朗空軍F-14戰斗機正在海灣地區加強活動,可能要對美軍採取行動。由此看來,不能排除美國故意擊落伊朗民航客機的可能性。
那麼,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為什麼會出現在伊朗海域呢?
2012年,美國《新聞周刊》披露了這起災難事件的有關內幕。
1988年7月3日,當地時間6時33分,位於霍爾木茲海峽的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艦長威爾.羅傑斯,接到正駛過海峽西面入口的美國海軍「蒙哥馬利」號護衛艦報告,6艘伊朗革命衛隊炮艦離開海島基地。羅傑斯隨即下令「文森斯」號巡洋艦進入作戰狀態,以每小時30海里的速度向伊朗炮艦接近。
據美國海軍後來提供的官方說法,「蒙哥馬利」號護衛艦當時發現13艘伊朗炮艦。據說,其中幾艘正圍著一艘名叫「斯托瓦爾」號的賴比瑞亞油輪轉。
「蒙哥馬利」號護衛艦又報告:賴比瑞亞油輪附近發出5到7聲爆炸聲。聽到這些神秘爆炸聲的報告後,設在巴林的美國艦隊指揮部立即與「文森斯」號巡洋艦聯系,中東聯合特遣隊司令安東尼.萊斯少將命令「文森斯」號巡洋艦前去支援「蒙哥馬利」號護衛艦。
「文森斯」號巡洋艦上一架「海鷹」式直升機奉命出擊,20分鍾後飛到伊朗炮艦上空盤旋。直升機駕駛員馬克.科利爾發現,伊朗炮艦正圍著一艘德國貨輪轉,沒有射擊,只是一般的騷擾。
這時,美伊兩國軍艦都已進入阿曼海域。阿曼海岸警備隊通過無線電命令伊朗革命衛隊炮艦返航,並希望美國的「文森斯」號巡洋艦也離開。文森斯號和伊朗炮艇隨後被一艘阿曼軍艦驅逐。當時,美國軍艦賽茨號和蒙哥馬利號都在附近。
此時,美軍巴林指揮部的水面戰斗指揮官理查德.麥肯納上校回到指揮中心,看到「文森斯」號巡洋艦越過他命令的位置40海里,即將進入伊朗領海,非常吃驚。他很惱火,問艦長羅傑斯搞什麼名堂。羅傑斯回答稱,在支援「海鷹」式直升機,追擊伊朗炮艇,還說通訊聯絡出了故障。
隨後,「海鷹」式直升機機長羅傑.赫夫報告,直升機受攻擊,正在逃避。羅傑斯當即命令「文森斯」號巡洋艦加速前進。
在東北200海里處的阿曼灣口,美國「福雷斯特爾」號航空母艦指揮官萊頓.史密斯獲悉「海鷹」式直升機受攻擊以及「文森斯」號巡洋艦正在追蹤進攻者的消息後,命令兩架F-14戰斗機和兩架A-7攻擊機出擊。
剛好在10時45分時,伊朗的阿巴斯港機場控制塔宣布,有一架民航班機准備起飛,目的地是阿聯酋的迪拜。殊不知,兩周一次往返於伊朗阿巴斯港和迪拜之間的伊朗民航班機的航線正好處於「文森斯」號巡洋艦的上空。
此時,「文森斯」號巡洋艦的雷達也測到阿巴斯港機場有飛機起飛的信號。阿巴斯港機場是軍民兩用機場,從該機場飛往海灣的飛機自然就成了美國海軍艦艇的「假想敵」。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文森斯」號巡洋艦負責觀測雷達的安德森上士想弄清飛機究竟是軍用飛機還是民航客機,結果得到了是民航客機的判斷信號,但他在海灣民航班次時刻表上卻漏看了655次航班。安德森對戰友約翰.里奇說,雷達預測的訊號可能是伊朗的美製F-14戰斗機。這話被他的上司佐契爾上尉聽到,佐契爾立即向上級匯報了這個情況。
當伊朗飛機距離「文森斯」號巡洋艦約11海里時,艦長羅傑斯伸手按了發射「標准-2」型導彈的指示按鈕。於是,從「文森斯」號巡洋艦發射的兩枚「標准-2」型導彈相繼向目標射去。30秒鍾以後,第一枚導彈擊中了飛機,290條無辜的生命就這樣葬身大海。
就在「文森斯」號巡洋艦發出一片歡呼聲的同時,附近的「蒙哥馬利」號護衛艦的水兵卻目瞪口呆,因為他們看到的不是什麼F-14戰斗機,而是民航機龐大的機翼掉進了海里。
「文森斯」號巡洋艦此時也察覺情況不妙,官兵們一個個都驚呆了。艦上死一般沉寂。羅傑斯只好下令巡洋艦駛離伊朗水域。
那麼,對這次誤擊事件,美國方面有什麼樣的解釋?他們的解釋又是否站得住腳呢?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當天下午1時30分,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海軍上將威廉.克勞告訴記者,發生了很糟糕的事情,但具體情況還不清楚,據「文森斯」號巡洋艦艦長羅傑斯向他報告,伊朗民航班機偏離商業航線,無視「文森斯」號巡洋艦一再警告,高速向「文森斯」號巡洋艦飛去。羅傑斯是為保護軍艦才向飛機開火的。
隨後,克勞任命中央司令部負責中東作戰行動的海軍少將威廉.福格蒂調查此事。一段時間後,福格蒂提交了調查報告。
報告中說,文森斯號嘗試聯絡正在接近中的飛機但失敗,他們四次使用了軍用航空緊急頻道,三次使用了民用緊急頻道。但這個說法很難說得通,因為在正常情況下,民航飛機一般都使用空中交通管制頻道,是不會使用緊急頻道的。
這份報告還聲稱,文森斯號錯誤地把伊朗客機當成了一架攻擊戰機,是因為客機起飛的阿巴斯港機場,除了服務商用民航機外,也用作伊朗F-14戰機的基地。而空客A300的飛行剖面類似於F-14雄貓式戰斗機,於是,文森斯巡洋艦上的雷達操控員把民航客機當成了戰斗機。
但是,這一說法顯然難以令人信服。A300型客機是歐洲空中客車公司於60年代末、70年代初研製的一種大型寬體客機,翼展44米,機長54米,機高16.62米;而F-14則是一種雙座超音速多用途戰斗機,最大翼展不到20米,機長只有19米,機高不到5米。從外形和體積上來說,二者完全不是一個級別,A300與F-14相比是一個龐然大物,怎麼會弄錯?
再從速度上來說,A300雖然是噴氣式客機,但其飛行速度最大在每小時640公里左右,而F-14是美國研製的第三代先進戰斗機,其最大平飛速度可達每小時2490公里。因此,對於擁有宙斯盾系統的美國現代化導彈巡洋艦「文森斯」號來說,「誤認為」的說法顯然太牽強了。
最關鍵的是,威廉.福格蒂的調查報告還掩蓋了一個事實真相,他在地圖上把當時「文森斯」號巡洋艦的位置標在遠離伊朗水域的地方。而事實上,當時該艦已經侵入了伊朗領海。
災難發生後,伊朗人民在等待美國的道歉。但令人詫異的是,伊朗人民沒有等來道歉和賠償,等來的僅僅是一句「遺憾」!
時至今日,美國對於當年擊落伊朗客機仍舊拒絕認錯、拒絕負責、拒絕道歉。
美國政府在伊朗航空公司655號班機空難後發出照會,對人命損失表示遺憾;卻從來不認錯、不負責、不道歉。美國政府官方甚至繼續指責伊朗的敵意行動造成這次事件。
面對全世界的指責和質疑,里根決定派當時的副總統喬治.布希在聯合國大會上為美國辯解。7月14日,老布希在聯大的講話中辯解說,擊落事件屬戰時事故,「文森斯」號巡洋艦當時是趕去保護受到伊朗襲擊的一艘商船的。而在1988年8月2日老布希向共和黨領導人發言時提到「我絕不會為美國道歉,永遠都不會!我不管美國幹了什麼,我不理會什麼事件真相!」
因為美國的這一態度,美國政府飽受指責。《新聞周刊》記者約翰?巴里和羅傑?查爾斯在1992年7月13日的報導中寫道,艦長羅傑斯行動時無視後果,缺少應有的謹慎。同時他還指責美國政府掩蓋事件真相。
就連美國海軍自己都在自我嘲諷。文森斯號船員和其他美國海軍船員為文森斯號起了個綽號「機械戰艦」,這個名字來自科幻電影《機械戰警》,除了因為文森斯號巡洋艦配備宙斯盾系統,也因為艦長羅傑斯被視為具有攻擊傾向。
那麼,這起誤擊事件真的是由羅傑斯的個人攻擊傾向導致的嗎?
事發當天在附近海域的美國賽茨號護衛艦是由大衛?卡爾森艦長指揮的。卡爾森指責說,摧毀客機「標志著文森斯號艦長羅傑斯有強烈的攻擊傾向,這種傾向在四個星期前就已經顯露出來」。
卡爾森指的是6月2日發生的事件,那天羅傑斯指揮文森斯號過度抵近一艘伊朗軍艦,而這艘艦艇正在合法執行搜尋散裝貨輪的任務。
而在擊落民航客機當天,羅傑斯派出一架直升機飛到一隻小型伊朗船隻的2至3英里范圍內,不理會交戰規則中要求保持4英里距離的規定,並向數只小型伊朗炮艦開火。
卡爾森評論這些事件說「為什麼要一艘宙斯盾艦出去射擊小艇?這不是聰明的做法。」當羅傑斯向上級指揮官報告說,他將要把飛機擊落時,卡爾森當時像受雷擊般驚呆了,他跟旁邊的人說:「為什麼?他究竟要干什麼?」
在麻省理工學院2004年春季製作的「文森斯號事件」投影片報告中,認為羅傑斯艦長出於自己的意思把文森斯號向東北前進50英里。當時,美軍水面戰斗指揮官麥肯納上校指令羅傑斯退回去,但文森斯號直升機機師馬克?科利爾一直跟隨向北撤的伊朗快艇,終於交火。
文森斯號隨即加入到混戰中,他駛向伊朗多艘炮艇,但找不到一個清晰目標。而且伊朗炮艇當時不過是在本國水域內緩慢繞圈。雖然各種信息表明文森斯號已經犯了錯,但羅傑斯仍然報告美軍指揮部,說:伊朗炮艇在加速並且懷有敵意,並最終,向民航客機發射了導彈。
事件發生後3年,威廉?克勞海軍上將在美國一檔電視節目中承認,文森斯號發射導彈時在伊朗水域內,與之前的海軍聲明相反。
1996年2月22日,美國答應支付6180萬美元,作為對248名遇難伊朗人的賠償,但美國沒有為被擊落客機支付任何賠償。這是雙方同意的和解,以撤消伊朗1989年在國際法院向美國提出的起訴。美國明確標明這筆賠償為特惠金,不肯承認要對事件負責或負有法律責任。
⑦ 伊朗25秒內兩枚導彈擊落烏客機,伊朗政府有何回應
2020年1月8日,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一架從伊朗首都飛往烏首都基輔的波音737型客機,起飛後不久便遭到伊朗的導彈攻擊,在德黑蘭霍梅尼國際機場附近墜毀,機上167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共計176人無一生還,其中包括15名兒童。對於這次造成國際影響十分嚴重的災難,迫於國際社會的壓力,伊朗方面表示無意中擊落了烏克蘭客機,將此次災難歸咎於"人為失誤"。
根據伊朗發布的聲明表示,該航班在飛行過程中靠近了伊斯蘭革命衛隊的敏感軍事禁區,當時伊朗和美國正處於緊張對峙階段,在人員輪換之後,該客機被誤認為是敵機,所以才被人為錯誤的擊中。
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表示:"將會承擔擊落烏客機全部責任",伊朗外長扎里夫更新推特更是發表公開道歉稱“(這是)悲傷的一天。武裝部隊內部調查得出初步結論:美國冒險主義引發危機時的人為失誤導致了災難。我們向我國人民、所有受害者的家屬和其他受影響國家深表遺憾、道歉和慰問。”
隨後,伊朗一直在與烏克蘭、加拿大和其他有公民在被擊落飛機上的國家進行談判,這些國家要求對這一事件進行徹底調查。伊朗和烏克蘭雙方官員就遇難者家屬的賠償問題曾舉行會談,新一輪會談將於10月舉行。
⑧ 為什麼那麼多人知道蘇聯擊落韓國客機,美國擊落伊朗客機事件卻鮮...
是1988年,不是1987年
一樓到底懂不懂,1996年美國方面給伊朗方面支付6180萬美元,以賠償遇難者,不過,飛機損失沒賠
⑨ 伊朗25秒內兩枚導彈擊落烏客機,是人為還是誤傷
據美聯社剛剛消息,伊朗國家電視台援引軍方聲明說,伊朗無意中擊落了失事的烏克蘭客機。聲明於當地時間11日早上發布,並將飛機被擊落歸咎於「人為失誤」。
聲明中表示,當時該航班離開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靠近了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一個敏感的軍事中心。當時正值輪換,且該中心處於高級警戒狀態。在此情況下,飛機被意外的人為錯誤擊中。
伊朗軍方承認意外擊落烏克蘭客機後,剛剛,伊朗外長扎里夫更新推特說,「(這是)悲傷的一天。武裝部隊內部調查得出初步結論:美國冒險主義引發危機時的人為失誤導致了災難。我們向我國人民、所有受害者的家屬和其他受影響國家深表遺憾、道歉和慰問。」
(9)伊朗誤擊飛機怎麼賠償擴展閱讀:
伊斯蘭革命衛隊高官:我個人承擔擊落客機全部責任
據俄羅斯RT電視台11日消息,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報道提到,該名指揮官為伊斯蘭革命衛隊航空航天部隊司令阿米爾·阿里·哈吉扎德。他表示,「我個人對無意擊中烏克蘭客機承擔全部責任」。
「在聽到烏克蘭客機墜毀的消息後,我希望去死。」哈吉扎德在1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希望死的是我,而沒有目睹這樣的事故」。
⑩ 2011年,伊朗擊落的美無人機最後怎麼樣了,歸還了沒有
答案是沒有。
伊朗軍方聲稱擊落一架美國無人偵察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隨後承認,美國在阿富汗邊境地帶「丟失」一架無人偵察機。
不過,美國官員否認伊朗軍方擊落美國無人偵察機的說法。
這件事最後不了了之,美媒後來還稱中國戰斗機的部分技術就來自於這架無人機。
伊朗國家廣播台7日報道稱,美軍RQ-170隱形無人機是在飛入伊朗東部城鎮卡什馬爾時被監測到並被擊落的,該地距伊朗與阿富汗交界處約225公里。
美聯社同日下午援引匿名美國官員的話稱,該隱形機隸屬於長期在伊朗從事偵查任務的隱形無人機隊,該機隊從美軍部署在阿富汗境內的美軍基地起飛。
報道稱,該官員透露,美軍在阿富汗境內建立空軍基地,長期對伊朗進行監視,並准備在「有需要時採取特殊作戰行動」。雖然目前尚未接受作戰指令,但軍方已擬定秘密應急計劃。
此前一天,美國媒體披露有官員承認這架無人機是中央情報局用於秘密行動的隱形飛機。但並未透露其具體執行任務。
伊朗4日宣稱,在其東部邊境擊落了一架美國RQ-170隱形無人機,但沒有透露細節。美國官方隨後否認了伊朗的說法,對外宣稱,一架隱形無人機在伊朗境內失蹤,但沒有跡象顯示飛機是被伊朗擊落的,飛機可能是由於機械故障墜毀。
RQ-170隱形無人機是美軍新型隱形偵查機,用於為前線戰斗部隊提供偵查及監控支援,被證實曾在巴基斯坦境內擊斃本•拉登的行動中執行偵查任務。美方擔心如果基本完好的飛機被伊朗繳獲或轉賣給第三方,其技術機密可能泄露。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為找回這架隱形無人機,美國官方考慮了各種秘密行動計劃,包括派一支隊伍潛入伊朗,炸掉飛機,或者通過空襲將其摧毀。但美方同時擔心,任何找回或摧毀無人機的行動都可能被伊朗發現。
同時也有消息稱,墜毀的飛機可能具備自動銷毀的技術。亦有美方官員認為,該飛機的技術不容易通過逆向工程輕易破解。此前伊朗也曾數次宣稱擊落來自美、英或以色列的無人機,但美方一直沒有回應。
西方媒體報稱,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司令賈法里已下令部隊提高戰備等級,以應對潛在的外來打擊和秘密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