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朗有哪些城市
德黑蘭:伊朗首都和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市中有許多的手工藝作坊和「比比皆是」的清真寺。德黑蘭有許多古跡和博物館,最著名的是考古博物館、戈萊斯坦宮和大理石宮、珍寶博物館以及專門展覽馳名世界的波斯地毯博物館等。
伊斯法罕:歷史名城,地毯業發達,有「伊斯法罕半天下」的美稱,名勝古跡有皇家廣場、伊馬姆霍梅尼清真寺、阿里卡普宮、謝赫魯特福清真寺、巴扎、十四柱宮、23孔橋、卡珠橋、社會清真寺等。
庫姆:位於德黑蘭西南125千米,宗教聖城。伊斯蘭什葉派中十二伊馬姆教派的活動中心,是伊朗各地和鄰國的教徒們的朝聖之地。現保存著150多座風格各異、規模不等的清真寺,其中一些是清真寺建築的珍品。
阿巴丹:位於阿拉伯河三角洲的阿巴丹島上。著名的石油城。四季分明,有不少旅遊勝地,兩伊戰爭中,受到嚴重破壞。
大不里士:西北邊陲古城,距德黑蘭530千米。8世紀曾長期為首都。以織毯、製革等手工業著名,城內的藍色清真寺宏偉壯觀。烏爾米耶湖風景秀麗。
馬什哈德:市內有許多宗教寺院,伊斯蘭世界最大的建築物之一列茲維聖墓和清真寺就在這里。伊朗著名詩人菲爾多西的墓地距市內23千米。
克爾曼沙阿:西部古城。市內多文物古跡,歷史上各個朝代的雕像和墓地,還有希雷英宮殿遺址、拜火教教堂、伊斯蘭清真寺等。
設拉子:古波斯文化中心。素以玫瑰和夜鶯之城及詩人的故鄉文明於世。有2500年前波斯首領居魯士大帝的陵墓和宮殿、魯斯坦姆壁畫、埃拉姆花園等。
波斯波利斯:古城。位於設拉子市東北部60千米處的盆地中。公元前518年始建,城中的宮殿用堅硬的石頭建造。其中以百拄廳最為著名,廳中有11米多高的石柱100根。還保留著碑、墓穴、雕刻等古跡。
2. 什葉派聖城馬什哈德
伊朗的第三大城市,也是呼羅珊省的首府,馬什哈德,又被稱為麥什德,坐落在國境東北部的卡沙夫河河谷之中。這座城市佔地約40平方千米,人口超過147萬,坐落在馬什哈德盆地,海拔985米,地勢平坦,氣候以溫和乾燥著稱。城市的水源依賴於坎兒井和水渠系統。
馬什哈德的歷史深遠,起源於古代圖斯城,809年以後,這里發展成為什葉派伊斯蘭教的重要朝覲中心。1220年,盡管曾被蒙古人摧毀,但隨後得到了重建,成為了伊朗北部通往中亞和阿富汗的重要商隊通道,同時也是地區貿易的核心區域。作為農業富庶的地帶,馬什哈德還是北部羊毛貿易的中心。
馬什哈德的經濟以香料、染料、皮革製品、地毯和絲織品的生產和貿易為主,是伊朗的政治和宗教中心。著名的伊朗現任最高領袖阿亞圖拉賽義德·阿里·哈梅內伊出生在這里,每年有超過十萬的朝聖者聚集於此。作為交通節點,它位於橫貫伊朗北部鐵路的東部終點,還擁有一個機場。城市結構分為老區和新區,老區主要以宗教建築為主,新區則集中了商業街和住宅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什葉派第八伊瑪目阿里·里達的陵墓就位於馬什哈德,對於信徒們具有極高的宗教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