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只有中國敢買伊朗石油
中國敢買伊朗石油,是基於商業利益驅動、戰略需求支撐及外交原則指引,具體原因如下。
一是經濟利益與能源安全需求。伊朗石油價格較國際基準價低2.5 - 3.5美元/桶,且支持人民幣結算,可降低中國煉油成本,減少對美元依賴。同時,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日均消耗超1500萬桶,伊朗石油占進口量約10%,能平衡中東、俄羅斯等供應源。而且2021年中伊簽署25年全面合作協議,2024年貿易額達133.72億美元,有長期合作基礎。
二是突破外部制裁的能力與路徑。中國有獨立結算體系,可通過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及昆侖銀行繞開美元結算,伊朗央行人民幣儲備已達1800億元。運輸方面採用「暗池交易」「第三國中轉」及中伊鐵路(2025年5月貫通,運輸時間縮短至15天),規避美國海上封鎖。
三是外交原則與全球格局考量。中國堅持不幹涉內政原則,反對單邊制裁,與伊朗合作基於平等互利,並非政治依附。在中東「不選邊站」,通過能源合作推動地區穩定,為被制裁國家提供替代合作選項,削弱美國霸權影響力。
四是國際環境與市場地位支撐。美國制裁使伊朗石油出口一度「休克」,中國龐大市場能消化其90%出口量,成為伊朗經濟「穩定器」。中國經濟與軍事影響力提升,有能力應對外部壓力,堅持自主能源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