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美國因為什麼開戰

伊朗美國因為什麼開戰

發布時間:2025-10-13 10:26:51

A. 為什麼說美國要對伊朗開戰,必須要看俄羅斯的臉色呢

好戰必亡,美國建國只有243年,美國的成長非常順利,建國100多年後,成功擺脫了大英帝國的殖民,實現了南北的統一,實現了領土的擴張,並藉助兩次世界大戰獨善其身,把世界各國的黃金洗劫一空,美國的黃金儲備全世界第一,美國順勢推出美元,把美元和黃金掛鉤,建立美元霸權,有了美元霸權,再加上美國的軍事霸權,美國成為世界老大。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戰爭可以成就美國霸權,戰爭同樣可以毀掉美國霸權,美國的這幾十年已經達到了鼎盛時期,並開始走下坡路,最近幾十年以來,美國的GDP雖然全世界第一,無人能及,但是美國的財政卻出現了問題,美國的財政赤字已經持續了一二十年,美國政府出於缺錢的狀態,靠借錢為生,拆東牆補西牆,導致美國的國債債務突破22萬億美元,一旦美國的債務危機爆發,美國的江山不穩,霸權不穩。

多行不義必自斃,伊朗「去美元化」,是美國掠奪成性導致的,實際各國支持伊朗「去美元化」,也是美國經常掠奪世界各國導致的,世界各國只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美國要對伊朗開戰,特朗普想學柯林頓和小布希,必須看俄羅斯的臉色,看世界各國的臉色,伊朗是非美國家的一道屏障,伊朗不能倒,非美國家不會讓伊朗倒下!

B. 伊拉克戰爭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美國等國對伊拉克開戰的主要原因是認為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伊拉克當局政府踐踏人權。據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表示,這場戰爭的主要目的為:
1,鏟除薩達姆獨裁政權,幫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個自由、民主的政權;
2,搜尋並銷毀隱藏在伊拉克境內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剿滅恐怖分子;
3,結束獨裁統治,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4,保護伊拉克的石油及其他天然資源。
基本簡介:
伊拉克戰爭,是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在2003年3月20日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實質上是借反恐時機,以伊拉克拒絕交出子虛烏有的生化武器為借口,趁機清除反美政權的一戰爭。由於這次戰爭實際上是1990年海灣戰爭的繼續,所以,這次戰爭也被稱為「第二次海灣戰爭」。

C. 美國要打伊朗為什麼

美國攻打伊朗的潛在原因和策略深度解析
近期,伊朗核問題持續緊張,美國和以色列領導人頻頻發出強硬言論,暗示不排除使用武力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與此同時,伊朗也在加強軍備,地區局勢日趨緊張。那麼,美國是否已經制定了針對伊朗的作戰計劃?如果開戰,美國將如何進行攻擊?它能確保迅速而決定性地取得勝利嗎?對此,美國全球軍事情報網近日發表文章,揭示了部分軍事內幕。
文章指出,空中打擊是美國對伊朗可能採取的首選策略。借鑒伊拉克戰爭的教訓,美國可能會首先打擊伊朗的關鍵基礎設施,如指揮控制中心、雷達站和核武器研發設施。專家表示,美軍將利用精確制導武器,如B-2隱形轟炸機和F-117A隱形戰斗機,對伊朗的「重要目標」進行毀滅性打擊。
在軍事基地部署方面,美國在波斯灣地區擁有多個軍事基地,部署了包括F-15E攻擊鷹戰斗轟炸機、F-16戰斗機以及航空母艦戰斗群等力量。這些力量足以對伊朗實施有效打擊,並且可以在必要時迅速重新部署。
然而,軍事專家也警告,對伊朗的軍事行動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伊朗擁有較為完善的防空系統,能夠通過彈道導彈攻擊美國及其盟友的關鍵設施。此外,美國和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的情報掌握並不充分,而伊朗可能隱藏了真正的核設施,使得打擊效果大打折扣。
在伊朗軍事實力方面,伊朗擁有中東地區最強大的導彈庫和武裝部隊之一。伊朗的國防力量不僅包括正規軍,還有革命軍衛隊和准軍事部隊。這些部隊在第一次海灣戰爭後得到了顯著發展,使得伊朗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覷。
在國際輿論方面,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員達爾德和戈登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文章,反對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他們認為,軍事打擊可能無法徹底摧毀伊朗的核計劃,並且可能引發伊朗民眾對政府的支持,加劇地區不穩定。此外,軍事行動還可能引發伊朗的報復,對美國在海灣地區的利益構成威脅。

D.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一、推行全球戰略擴張的重要步驟

冷戰結束後,國際力量對比嚴重失衡,美國在軍事、科技和經濟等諸多領域擁有超群優勢,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確立了以維護美國霸權為總目標的國家安全戰略,即霸權戰略。同時制定了三大具體目標,即維護美國及盟國的安全;擴展美國經濟;在世界推進美式民主。冷戰後,美國的對外政策就是圍繞這"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展開的。美利用冷戰後舊格局已被打破,新格局尚未確立這一"空前絕後"的"戰略機遇期",加緊全球戰略擴張,企圖按照自己的意願建立單極世界。通過第一次海灣戰爭,美打擊了伊拉克地區霸權主義,主導和控制了海灣地區的局勢;通過北約東擴和科索沃戰爭,擠壓了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布希政府上台後,受共和黨保守主義的影響,開始調整美國安全戰備和對外政策,突出維護國家安全,將俄羅斯和中國作為潛在的戰略競爭對手。"9·11"事件後,強硬的共和黨新保守主義集團得勢,布希政府將維護國內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上,打擊恐怖主義成了第一要務,將反恐與防擴結合起來,為此出台了"布希主義","先發制人"理論。「9·11事件」後,美以反恐怖為名,通過阿富汗戰爭實現了首次進駐中亞,增加了對南亞局勢的影響力。這次對伊拉克戰爭,是美推行全球戰略擴張的又一重要步驟,在布希的心目中,發動這場戰爭關繫到美國的眼前和長遠安全,關繫到美國的世界霸權或准霸權地位。通過戰爭,不僅可以拔掉他恨之入骨的伊拉克這個釘子,在伊斯蘭世界建立維護美國利益的戰略走廊;還可以通過控制歐亞大陸的核心地帶,實現對俄、歐、中、印等大國的戰略牽制這一箭雙雕的作用。

二、基於地緣政治的戰略考慮
美國《國家利益》季刊2002年秋刊登了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博士喬治·理博伊等人寫的一篇文章:"應該根據各國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的可能性來確定重點關注的國家。它們對美國安全構成威脅程度各不相同,威脅並不是單單來自一個潛在的『匹敵的競爭對手'。在2001年9月11日前,這是對的。但是,由於美國的資源是有限的,政策制定者必須確定標准來決定哪些資源應該投入到哪些地方。"這實際是為美國政府構劃了確定下一個目標的標准,即這個目標是否具有地緣政治的戰略地位和戰略價值,是否具有市場價值和資源價值,執掌這個地區(國家)的政權對美國威脅程度,其他國際主要力量是否具有控制這一地區(國家)的戰略意圖,以及美國是否有合適的時機和條件來消除這種威脅。眾所周知,亞太地區是全球地緣戰略力量最集中的區域,美國在亞太地區有著廣泛而巨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安全利益。美歷來認為,自己在中東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利益。2002年夏,美國防部向布希總統和國會提交的《國防報告》中,將中東列入美國重點保護的關鍵地區之一。"9·11"事件後,美國把鏟除中東的原教旨主義溫床、遏制恐怖主義威脅作為自己在中東追求的又一戰略目標。隨著布希政府以維護美國"唯一超級大國"地位為核心的國際安全戰略的確立,中東地區在美對外戰略中的地位進一步上升。伊拉克是地區大國,處於中東的中心地帶,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二,在中東的地緣政治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在這個極具地緣政治經濟意義的區域,鏟除一大強烈反美的地區性強國,對美來說具有長遠的戰略利益,當然不會錯過機會。美國有官員曾公開聲稱:伊拉克是美國在中東建立軍事基地的最佳位置。

三、推進美式民主、價值觀
在世界范圍內推進美式民主、價值觀,一直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戰後,美國成功地對納粹德國和軍國主義的日本進行了改造,並因此深受鼓舞。布希政府更是將推行美國民主、價值觀作為他這屆政府的一大根本國策,並寫入了2002年9月發表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之中,布希本人對推行美式民主具有一種近乎宗教式的狂熱。開戰之前,布希就宣稱他的目的是要為中東地區樹立一個"民主"的樣板,進而向整個阿拉伯世界實行民主輻射,為建立一個美國治下的世界新秩序開辟道路。支持布希戰爭的國防部副部長沃爾福威茨更是露骨地說:"伊拉克戰爭是為了實現政權改變,一個民主、自由的伊拉克將為中東國家的人民樹立一種典型,伊朗、敘利亞人民將從中得到啟示,沙特等國也會為政權形式而不安,從而實行改革。這充分暴露了布希政府不惜一切代價發動戰爭的真實用意。

四、控制中東的石油
伊拉克石油資源豐富,1993年已探明了石油儲量達1120億桶,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約佔世界已探明總儲量的10%,美政府官員從不諱言他們這一目的:控制伊拉克石油。白官鷹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國防部助理國務卿沃爾弗維茨公開聲稱,對伊動武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石油。據《世界日報》報道,美國防部副部長沃爾福威茨在新加坡參加亞洲安全會議期間,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讓我們簡單地看這個問題,伊位克與朝鮮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經濟資源,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別無選擇,伊拉克這個國家到處都是石油。"在接受《名利場》雜志采訪時又講道:"由於美國政府官僚政治的原因,我們就把這一問題歸結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另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資源,國防部組成了由伊拉克前石油官員和美國公司的執行官參加的一個委員會,負責監督伊拉克油田管理和盡快出售伊拉克石油。這一事實說明,美國想一手壟斷伊拉克石油的圖謀已成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五、項庄舞劍,意在暗算歐洲
這是歐洲經濟界流傳的一種觀點,認為美發動戰爭的真正目的,在於通過控制伊拉克和中東地區石油的出海口,鉗制歐洲的石油來源,削弱歐洲經濟,震懾歐洲資本大量進入美國,從而打擊歐元,甚至使其破產,以維護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的霸主地位。歐洲的經濟規模和金融市場的規模與美國相當,如果未來不出現其他主要貨幣挑戰美元地位的情況下,歐元的確可能與美元平分秋色。那麼,歐元的挑戰會給美國帶來多大損失呢?有人進行了計算,美國的損失最高可達到2.5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人均1萬美元左右。與伊拉克戰爭做比較,戰爭及戰後經濟重建所需費用,盡管各方的估計很不相同,但最高的估計是2000億美元。這樣看來,通過伊拉克戰爭打垮歐元,從成本效益的角度看,暗算歐元的動機確實可以成立的。但我認為現實的可能性比較小,盡管中東地區的石油儲量大約佔世界的70%,但其出口卻是佔世界石油交易的40%,中東之外的俄羅斯、墨西哥和委內瑞拉等都是石油大國,因此,即使歐洲一夜之間無法從中東進口石油,仍然可以從其他地區獲得部分石油,不至於使自己的經濟癱瘓。況且在自由經濟條件下,管制世界石油貿易比根除毒品還難,即使歐洲無法從中東直接進口石油,它還可以通過提高油價的方式,輕易地讓本來駛往其他地區的油船改駛歐洲。

此外,為小布希撈取政治資本,借伊拉克戰爭提高自己威望,以便能在2004年的總統大選中連任。同時,對伊位克開戰可以從沙烏地阿拉伯撤軍,由此解決美沙等國因基地組織而產生的主要裂痕,也無不是美國對伊動武的一個次要因素。

E. 為什麼說美國要對伊朗開戰,必須要看俄羅斯的臉色呢

有網友認為,按理說伊朗現在軍力應該比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要強,但是又能抵抗多久呢?其實真正論實力,現在的伊朗不如海灣戰爭時期的薩達姆,要知道,在兩伊戰爭,薩達姆殺傷了伊朗100萬軍隊,海灣戰爭時期的薩達姆軍隊是很強的。

美國主要的全球政策之一就是石油美元,通過石油定價鎖定美元價值。伊朗是美國全球石油政策的攪屎棍。美國操作石油價格,一旦拉高價格,伊朗就乘機大量出貨。一旦,美國拉低石油價格,伊朗就在霍爾木茲海峽找事,刺激石油價格。

F. 2012年1月24日這天美國對伊朗開戰的原因是什麼不要以前的粘貼的,要真實細致的分析,分析好的多加分

沒開戰呢,美國只是威脅說不允許任何封鎖國際航道的行為並把3艘航空母艦開到了波斯灣海域火葯味很濃,其實還是對伊朗的不滿對伊朗進行威脅,之前相信大家都知道伊朗的核設施和技術的發展一直是在美國這大佬的阻止之下發展的,美國一直宣稱要對伊朗實施制裁,但到最後也沒個像樣的結果,伊朗總是平安無事,這應該讓美國很傷面子,美國其實是忍了好長時間了,這次只是發難了而已,談到原因我也不是專家,但我認為應該有這1條:眾所周知伊朗是一個強硬的反美國家,他不懼怕美國,敢於反對美國霸權主義,伊朗在中東的實力其實已經很厲害了,他還拉攏其他國家一起反美,而這影響了美國的稱霸世界的進程,在中東這個資源豐富的地域非常緊張,美國當然想拿他開刀了。至於在這個時機我感覺是因為伊朗在核還有導彈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突破和進展。但我認為美國只是想威脅嚇唬伊朗,不可能再和伊朗開戰。第一,美軍剛從伊拉克戰場上撤下,看背後的原因是美國的經濟不允許再繼續這場無休止的戰爭了。第二,美軍當初在伊拉克的打算可不是7年零5個月這么個漫長的時間,到最後奧巴馬大總統才從伊拉克撤軍,想想,伊朗的疆域可是比伊拉克大不少啊,再一個伊朗的武器裝備也要比伊拉克好。如果戰爭打起來絕對比伊拉克戰爭要費勁。第三,白宮想要對伊朗宣戰,那麼首先要通過外交手段擺平北京和莫斯科方面。想想,我們中國在伊朗擁有三座大型油氣田,每年從伊朗進口石油佔到總量的百分之十!所以北京方面肯定會反對這場戰爭阻止這場戰爭,再看莫斯科方面,如果看地圖的話會發現,中東對於俄羅斯的戰略意義還是很重要的,自古就是俄羅斯的「後院」,在冷戰時代,前蘇聯就曾經出兵佔領伊拉克,可見中東對於俄方的重要性,所以俄羅斯也是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後院起火的。根據這兩點,美國如果發動了戰爭,中俄出兵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給伊朗提供武器的話,那就非常可能了。美國對付有了武器支持的伊朗,勢必將更加艱難。所以綜合上述三點我認為美國發動「伊朗戰爭」的可能性不大。雖然不專業,但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伊朗美國因為什麼開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從英國帶回的包能退多少的稅 瀏覽:727
如何評價越南戰爭中國的貢獻 瀏覽:14
越南旅遊包車一天多少錢 瀏覽:280
去伊朗買什麼最好 瀏覽:64
越南酸奶為什麼那麼好吃 瀏覽:258
印度尼西亞房子多少錢 瀏覽:509
西紅柿義大利面怎麼做好吃竅門 瀏覽:280
新加坡飛機多久到中國 瀏覽:161
印尼血管堵塞怎麼治療 瀏覽:409
特朗普為什麼總喜歡說中國 瀏覽:371
中國人創造了什麼 瀏覽:438
印度多少人被餓死 瀏覽:323
印尼龍蝦大約多少錢一斤 瀏覽:935
印度和奧運會有什麼關系 瀏覽:608
越南工廠用的什麼電動車 瀏覽:993
伊朗美國因為什麼開戰 瀏覽:680
義大利語r怎麼練 瀏覽:945
如何管理印度俘虜對中國的影響 瀏覽:755
能帶多少錢去伊朗 瀏覽:171
中國為什麼開通義大利直航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