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313用的是什麼發動機

伊朗313用的是什麼發動機

發布時間:2025-10-12 21:01:51

『壹』 從外觀上如何評價伊朗戰機Qaher-313

伊朗通過其國家電視台宣布其新型戰斗機「征服者313」(Qaher-313)研製成功。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報道,伊朗2日公布了一款代號為「征服者313」的新型國產戰斗機。報道援引伊朗國防部長艾哈邁德·瓦希迪的話說,這款伊朗自主設計和生產的戰斗機具有低空作戰和一定的反雷達偵察能力,可搭載國產武器進行空對空、空對地作戰。qaher313戰斗機反向工程的J85渦輪噴氣發動機,已知有效載荷能力:攜帶兩顆2000磅炸彈,或智能導彈,或至少6枚空空導彈/PL-12。伊朗這款新型戰機採用了先進的隱形設計,外觀具備第4/第5代戰斗機的某些特徵,例如機體表面刷塗了灰黑色的隱形塗料、採用前置鴨翼氣動布局、V型垂尾、隱形尾噴設計等。不過更吸引人眼球的是,該機的進氣道位於機身前緣的上方,還有就是主翼面在末端處有一段下折。

『貳』 伊朗航空工業站新起點

伊朗航空工業站新起點

伊朗軍方在德黑蘭為新一代國產「亞辛」教練機及其生產線舉行揭幕儀式。伊朗軍方表示,「亞辛」教練機最大特點是高度國產化,飛機主要部件均由伊朗國內製造。未來量產後,不僅可以作為教練機使用,還可以改造為用於實戰的輕型戰斗機,此舉將有助於提高伊朗空軍的作戰能力。

放眼全球,能夠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從噴氣式飛機關鍵部件配套研發,到整機設計生產的國家並不多。雖然「亞辛」只是一款教練機,但對伊朗航空工業來說意義非凡。長期以來,伊朗遭受美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和單邊制裁,但依靠本國公司和技術人才的努力,伊朗航空工業取得長足進步,通過逆向仿製、自主研發,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在輕型戰斗機、中型運輸機、教練機、無人機以及機載彈葯等領域取得不俗成績。

可以說,新一代「亞辛」教練機的誕生,激發了伊朗國產武器裝備研發的動力,也為推進航空工業國產化積累信心、奠定基礎。

在制裁下艱難前行,在戰爭中浴火重生

伊朗國防工業發展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伊朗愷加王朝開始引進西方國家武器製造技術並組建軍工產業,之後的巴列維王朝更是依靠不斷積累的石油財富換取西方國家支持,大力扶持國防工業發展。

1979年伊斯蘭革命爆發後,伊朗與西方國家決裂,新生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大力推動國防工業發展,建立了軍方領導、軍地結合的國防工業體系,最大程度保證防務獨立,並打造出多個軍工復合體。兩伊戰爭爆發後,美西方國家開始制裁伊朗,伊朗武器裝備極度匱乏。在此情況下,伊朗通過改組軍工體系,成立具有統領性質的國防工業組織,全面發展軍工產業。

短短數年間,伊朗成立了上萬家企業從事軍工生產。這些軍工企業,對提高伊朗國防實力、完成戰時軍貿訂單起到關鍵作用。可以說,兩伊戰爭雖然讓伊朗遭受巨大損失,但也推動了伊朗國防工業快速發展。

伊朗航空工業正是在這一時期發展起來的,通過維修保障現有機型,維持伊朗空軍較強的戰鬥力。比如,伊朗航空企業在戰爭中保障了F-14A「雄貓」、F-4D「鬼怪」等美製戰斗機的高效出勤;將「霍克」地空導彈掛載到F-14A戰斗機上充當遠程空空導彈;將「小牛」空對地導彈掛載到「眼鏡蛇」武裝直升機上,以解彈葯匱乏難題……戰爭中積累的經驗,為伊朗研製國產戰斗機打下基礎。

戰爭結束後,伊朗不斷完善國防工業體系,對航空工業組織進行多輪重組,促進軍用飛機的高效研發和生產。

伊朗航空工業組織下屬有伊朗航空製造工業公司、伊朗飛機製造工業公司、伊朗庫茲航空公司、伊朗直升機支援和革新公司等。這些企業長期在美西方國家技術封鎖和單邊制裁的名錄中,但伊朗通過合理規劃高效利用本國公司和技術人才,讓航空工業不斷取得進步。

其中,伊朗航空製造工業公司作為伊朗最重要的航空企業之一,配備停機棚和跑道,可以實現對多種機型的研製、試飛、量產的全流程閉環,此次公布的「亞辛」教練機正是由該公司牽頭研製;伊朗飛機製造工業公司則是主要負責對空軍的美製飛機維修保障和延壽升級;伊朗直升機支援和革新公司重點開展各類直升機的現代化升級,並嘗試研發國產直升機。

除了整機生產外,伊朗高度重視航空技術的應用研究。比如,伊朗某軍工企業研製的碳纖維復合材料已在多型國產戰斗機上使用。

近年來,伊朗加大對風洞技術的研究,開展多種戰斗機和機載武器的風洞試驗。2014年,由伊朗某科研機構研製並投入使用的高超聲速風洞,解決了因空氣動力基礎設施缺乏制約伊朗航空工業發展的難題。

可以說,伊朗航空工業發展一路走來坎坷不斷。在美西方國家制裁的重壓之下,伊朗不得不依靠自身技術努力發展軍工產業,以形成獨立完整的現代化航空工業體系。正如伊朗航空工業組織一名負責人所言,盡管制裁造成很多困難,但也激發了伊朗研發國產裝備的動力。

從翻新升級起步,實現仿製生產、自研開發

與其他國家不同,伊朗航空工業是從翻新升級老舊戰機起步,進而實現仿製生產、自研開發,最終形成了一條以自身技術力量為基礎,引進技術為補充的航空工業發展閉環。

翻新升級。伊朗擁有數量較大的美製戰斗機群,以F-4D「鬼怪」戰斗機、F-5E/F「虎」戰斗機、F-14A「雄貓」戰斗機、C-130「大力神」運輸機、AH-1J「眼鏡蛇」武裝直升機等為代表。此外,海灣戰爭期間,伊朗還獲得了一批來自伊拉克空軍逃亡的蘇-22「裝配匠」、蘇-24「擊劍手」、「幻影」F-1等俄制和法制戰斗機。伊朗航空工業的一個重要任務,是保持這些戰斗機和機載武器的戰鬥力。

以F-14A戰斗機為例,2006年,伊朗飛機製造工業公司抓住美國海軍退役該機的機會,利用各種渠道購買並囤積零部件,使得F-14A戰斗機可出勤數量從2005年的6架增至2018年的24架。

仿製生產。伊朗航空工業在維修保障過程中不斷吃透美製戰斗機的技術特性,隨後進行全機仿製,為研發國產戰斗機打下基礎。

2006年,伊朗航空製造工業公司接手F-5戰斗機仿製任務。該項目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實施,先後研製出三代機型,分別是測繪仿製的「閃電」戰斗機、雙垂尾改進型「閃電」80戰斗機以及改進型「霹靂」戰斗機。最新的「霹靂」戰斗機配備先進航電和火控系統,於2018年開始量產。

此外,伊朗航空工業還測繪仿製先進直升機。比如,伊朗直升機支援和革新公司仿製美製AH-1J「眼鏡蛇」武裝直升機後,推出國產「風暴」武裝直升機;伊朗航空製造工業公司仿製貝爾-206直升機,推出OH-78偵察武裝直升機。

自研開發。近年來,通過軍工企業的不懈努力,伊朗航空工業已具備一定獨立研發能力,並重點圍繞教練機、輕型戰斗機、直升機、無人機等開展自主設計研發。

伊朗航空工業從較為簡單的噴氣式教練機入手,先後研製出「雲雀」中高級教練機、「野雞」中級教練機、「霹靂」88中級教練機等多種型號。雖然這些機型均未量產,但為伊朗航空工業新機型研發積累了經驗。此次公布的「亞辛」教練機是「霹靂」88的升級改進型,隨著生產線的建立,伊朗噴氣式教練機終於在歷經20餘年發展積淀後成功升空。

在教練機研發的基礎上,伊朗航空製造工業公司於2013年展示了「征服者」F-313輕型戰斗機。該機採用鴨式氣動布局、雙發雙垂尾、主翼末端下垂後掠翼等設計,目前仍處於測試階段。同時,該公司在直升機領域也進行探索,2009年公開展示了AH-85「國際眼鏡蛇」輕型直升機,能夠攜帶反坦克導彈、反艦導彈等武器。

在無人機研發方面,伊朗航空工業表現同樣搶眼。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伊朗高度重視軍用無人機研發工作,其國產無人機在兩伊戰爭期間共執行了600餘次作戰任務。可以說,正是那段經歷為伊朗發展新型無人機奠定了厚實基礎。

近年來,伊朗航空工業推出多種型號國產無人機,既有單純的偵察無人機,也有察打一體無人機,基本涵蓋了現代無人機所有類型。比如「目擊者」-171是根據美國RQ-170無人機逆向仿製而成;「閃電」系列則是RQ-170無人機的縮小仿製版;「卡曼」-22無人機具備攜帶射程200千米「海達爾」巡航導彈的能力。

伊朗航空工業在型號發展過程中注重實用主義,從較為簡單的教練機、輕型戰斗機、輕型直升機入手,逐漸摸索和積累現代戰斗機設計研發、批量生產的經驗,為未來航空工業發展築牢根基。

在逆境中求發展,努力實現自給自足

「亞辛」教練機成功下線,是伊朗航空工業發展的縮影。其中,部件國產化是該機得以量產的關鍵。長期以來,伊朗受到美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和單邊制裁,但依靠本國公司和技術人才的努力,航空工業取得的進步有目共睹。

那麼,伊朗航空工業是如何在逆境中求發展,攻克諸多關鍵技術的?這些年,伊朗重點圍繞以下3個方面進行攻關:

一是突破動力瓶頸。航空發動機是戰機的「心臟」,是最為核心的部件。2016年,伊朗成功研製出「頂點」渦輪噴氣發動機,該型發動機是伊朗航空工業歷史上生產的最復雜的產品之一。「頂點」發動機的成功量產,對伊朗航空工業發展起到極大促進作用。「閃電」戰斗機、「征服者」F-313輕型戰斗機以及「亞辛」教練機都採用了這款國產發動機,讓伊朗航空工業初步解決了戰斗機「心臟」問題。

此外,伊朗還在無人機使用的小型活塞、渦噴、渦扇發動機領域取得突破,最新型「飛躍」-700小型渦扇發動機被應用到一系列噴氣式無人機和巡飛彈。

二是推動航電發展。自2008年起,伊朗開始實施「巴貝伊工程」,對F-14A戰斗機機載武器火控系統和機載雷達進行升級。同時,在新型戰斗機航電系統方面,伊朗航空工業緊跟世界先進國家步伐。比如,「閃電」戰斗機使用了「標槍」機載雷達系統和座艙綜合顯示系統;大中型無人機開始搭載合成孔徑雷達和電子干擾吊艙等航電設備。

三是豐富機載彈葯。近年來,伊朗航空工業加快空空導彈的研製步伐。伊朗航空製造工業公司對AIM-54遠程空空導彈進行測繪仿製,研製出國產空空導彈搭載到F-14A戰斗機。此外,伊朗還對美製「響尾蛇」空空導彈等進行仿製。

縱觀航空工業發展史,伊朗長期在逆境中求發展,通過自身努力在研發國產新型武器裝備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可以說,以「亞辛」教練機為代表的新型武器裝備成功下線,是對美西方國家制裁的有力一擊,也預示著伊朗航空工業站上新起點,開始新發展。

『叄』 為何研究F14四十多年後,伊朗仍然只能仿製「不死鳥」導彈的殼子

自1970年代伊朗引進F-14戰斗機以來,這款早已退役的美國軍機至今仍是伊朗空軍的中堅力量,歷經四十餘年仍在使用。然而,伊朗在航空技術的吸收和應用上,並未實現外界預期的深度發展。盡管伊朗在F-5戰斗機的基礎上,成功地對「閃電虎II」進行了技術改造,採用了大邊條設計和外傾雙垂尾,顯示出對F-5技術的深刻理解,但這並不等同於掌握了第三代戰斗機的內核技術。
伊朗自稱研發的「五代機」F-313,雖然嘗試了鴨翼加後掠翼的創新布局,但其存在的問題暴露了伊朗在高階氣動設計方面的局限性。例如,F-313的進氣道設計存在缺陷,與高速和機動性的需求產生沖突,這顯示了伊朗在氣動布局方面的不足,無法達到殲-20等第五代戰斗機的性能平衡。此外,F-313的發動機推力不足和機體設計上的不足,進一步突顯了伊朗在技術上的瓶頸。
相比之下,F-14作為世界上首款艦載第三代戰斗機,其無級自動變後掠翼技術和垂直斜切進氣道等先進技術,是伊朗目前難以達到的。變後掠翼設計連蘇聯都未能解決,進氣道技術對伊朗來說更是難以掌握。即便在發動機領域,伊朗仿製的Jet Propulsion Ojj發動機,也僅停留在F-5的J85水平,且在軍用推力上遠不及殲-7所使用的渦噴-7。
在更深層次的技術挑戰上,如材料科學、精密製造技術(例如鈦合金翼盒的焊接技術),以及復雜火控雷達(例如AWG-9)的研發上,伊朗同樣缺乏相關能力。即便是仿製F-14的「不死鳥」導彈,伊朗也僅停留在殼子層面,這表明在關鍵核心技術的學習和吸收上,伊朗與F-14的技術層次仍有明顯差距。
綜上所述,盡管伊朗在一些領域進行了嘗試,但F-14所代表的重型艦載戰斗機技術的深度和復雜性,使得伊朗至今僅能仿製導彈的殼體,而無法復制其全面的技術內容和性能。這反映了伊朗與先進國家在戰斗機技術領域的差距,並非僅僅是一代或兩代機的技術差距。

閱讀全文

與伊朗313用的是什麼發動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警察曾經叫什麼 瀏覽:107
印度金牌標槍標了多少米 瀏覽:289
中國攝影團有哪些 瀏覽:648
越南香料有哪些 瀏覽:296
義大利移民方式有哪些 瀏覽:437
哪些國家派人去義大利 瀏覽:658
英國啤酒多少元 瀏覽:169
印尼河裡面有什麼魚 瀏覽:432
義大利對面是什麼國家 瀏覽:211
警察局義大利文怎麼寫 瀏覽:305
為什麼英國男人多 瀏覽:670
成都到英國要多少時間 瀏覽:969
三明治義大利文怎麼寫 瀏覽:288
英國沃夫德爾怎麼樣 瀏覽:678
越南和三沙市有什麼不同 瀏覽:343
伊朗有多少種軍隊 瀏覽:620
英國最好的山是哪裡 瀏覽:123
中國有嘻哈在哪裡看不要錢 瀏覽:422
伊朗313用的是什麼發動機 瀏覽:107
越南為什麼不建地鐵 瀏覽: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