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伊朗什麼海峽最重要
伊朗最重要的海峽是霍爾木茲海峽。
這一海峽位於伊朗南部與阿曼之間的波斯灣入口處,被稱為全球能源運輸的「咽喉」。全球約20%-30%的石油貿易經此通過,每天運輸量超過2100萬桶石油,直接影響國際油價和經濟穩定。
為何它如此關鍵?
1. 地理位置不可替代:波斯灣沿岸國家(如沙特、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幾乎全部依賴這條狹窄水道,最窄處僅33公里寬,航道安全極易受地區局勢影響。
2. 經濟命脈作用:伊朗曾多次通過軍演、扣押油輪等行動展示其對此海峽的控制力,這種「能源杠桿」成為該國應對外部壓力的重要籌碼。
過去三年間,該區域因美國制裁、伊朗與西方國家的緊張關系多次出現油輪遇襲事件。2023年1月,伊朗軍艦在霍爾木茲海峽攔截兩艘希臘油輪,導致國際油價當日上漲3%,凸顯其對全球能源市場的牽動力。
目前伊朗與阿曼對霍爾木茲海峽實行共管,但主要航道更靠近伊朗一側。雖然沙特、阿聯酋等國嘗試修建繞過該海峽的陸地輸油管道,但運輸成本遠超海運,短期內無法改變現有格局。
『貳』 「稱霸中東、建立什葉派走廊」,伊朗憑什麼有這么大的「野心」
因為伊朗以前就是一個霸主。
到目前為止,伊朗一直支持葉門的胡塞武裝部隊,索馬里青年黨,黎巴嫩的真主黨,哈馬斯等。最終目標是在這些國家建立什葉派國家宗教統一組織,一旦這些武裝團體能夠做到這一點,就很容易控制伊斯蘭教,控制能源成為世界大國。伊朗的最終雄心是實現民族復興,成為世界強國。這也是其持續進行核試驗和核武器的基礎,因為伊朗認為存在核武器,這是力量的標志。因此,伊朗控制伊斯蘭教的目的是控制世界能源,波斯灣最初是由伊朗控制的。一旦有了伊斯蘭,世界的能量就掌握在伊朗手中。
『叄』 伊拉克與伊朗為何在1984年的戰爭經過是怎樣的
1984年4月,伊拉克為了改變地面戰場的被動局面,向伊朗的海上石油運輸線發動了空中攻勢,大批赴伊朗運輸石油的外國油輪被擊沉。伊朗隨之採取報復行動,波斯灣襲船戰全面展開和逐步升級。伊拉克海軍遠遠不如伊朗海軍,兩伊戰爭爆發後不久,伊朗海軍就封鎖了阿拉伯河口,使船隻不能進出伊拉克的惟一港口巴士拉。但伊拉克的石油除了海運外,還可以經過約旦、沙烏地阿拉伯、豐耳其的石油運輸管道外運,海灣石油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由於僧恨伊朗革命,源源不斷地用自己的石油美元來幫助伊拉克。在這種情況下,伊朗海軍的襲船戰的目標主要指向了前往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運輸石油的油輪。
1987年伊朗海軍在波斯灣航線上佈雷,美國出動直升飛機掃雷,但成效甚微。
1987年4月,科威特租運3艘蘇聯油輪運油。5月,美國讓科威特油輪統統掛上美國國旗,並把更多的美國軍艦開人波斯灣。5月16日,一艘蘇聯輪船遭伊朗炮艇攻擊,另一艘觸雷。5月17日,美國導彈驅逐艦遭到一枚法國造的飛魚式空對艦導彈的襲擊,37人死亡,但發射這枚導彈的飛機不是伊朗而是伊拉克的。7月,改掛美國國旗並由美國軍艦護航的科威特油輪觸雷。美國以此為借口,從8月起在波斯灣大舉開展針對伊朗的護航行動,英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隨後參加。
『肆』 伊朗或在波斯灣大規模軍演嗎
美媒:最快未來48小時內 ,伊朗或在波斯灣大規模軍演。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號援引美國軍方消息源報道稱,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將可能在波斯灣舉行軍演,目的是為了彰顯伊朗有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能力。對此,伊朗方面目前還沒有回應。
報道稱,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最快將在未來48小時內,在波斯灣舉行大規模軍演,可能出動超過100艘艦艇參與,目的是展現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能力。伊朗扼守的霍爾木茲海峽,號稱中東海上咽喉,全球約三分之一的海上石油貿易需取道於此。根據美軍對伊朗革命衛隊的動向評估,伊朗革命衛隊已經集結大批戰艦,主要是中小型快速艦艇,預計空中和地面部隊也會參與演習。
據美國能源信息局2016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每天通過曼德海峽的原油及石油產品數量達到480萬桶。如果這一海峽無法通航,石油運輸成本將大幅提高。
來源:央視網
『伍』 伊朗自身困難重重,為什麼還要玩命的幫助敘利亞
1. 伊朗在地理上被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敘利亞和葉門所包圍,這些國家主要是什葉派穆斯林居住的地區,形成了一個被稱為「什葉派之弧」的格局。這種地緣政治環境使得沙烏地阿拉伯感到不安,因此伊朗需要支持敘利亞,以維持該地區的平衡,同時也保護自身的安全。
2. 從經濟角度來看,沙烏地阿拉伯是一個主要的石油生產國,而歐洲是主要的石油消費國。通過在敘利亞建設輸油管道,可以實現從波斯灣到地中海的直接石油運輸路線,避免通過蘇伊士運河和霍爾木茲海峽等繁忙的水域,從而節省時間和成本。如果敘利亞與伊朗保持盟友關系,這條輸油管道可能永遠無法建成。反之,如果敘利亞政權更迭,輸油管道建成,將削弱伊朗對霍爾木茲海峽的控制能力,這是伊朗手中的一張重要牌。
3. 在地區政治層面,中東地區需要一個主導國家,目前的主要競爭者包括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埃及和土耳其。由於埃及經濟困難,已經退出了競爭。而土耳其由於歷史上的奧斯曼帝國統治,阿拉伯國家對其持有戒心。目前的中東地區,主要是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的競爭,伊朗發展核武器技術,不僅是為了威懾以色列,也是為了展示其擁有足夠的工業能力來成為中東地區的領導者。
『陸』 為什麼伊朗被認為是中東地區的霸主,而不是沙特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 ),1935年以前稱為波斯,位於亞洲西南部,屬中東國家。伊朗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北部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
伊朗國土面積163萬平方公里,是中東地區面積第二大的國家,比沙烏地阿拉伯(225萬平方公里)略小。伊朗是中東地區最大的人口大國,擁有近9000萬人口。伊朗是一個以波斯人為主的國家,官方語言為波斯語,波斯人佔66%,其次是亞塞拜然人佔25%,庫爾德人佔5%。所以,在中東地區9國中,伊朗是唯一一個非阿拉伯國家。但是,伊朗人98.8%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
伊朗是世界石油大國,其外匯收入的90%依靠石油。伊朗的石油儲量世界第三,石油出口世界第五,天然氣儲量世界第二,是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的世界最重要的石油大國。並且伊朗擁有自己獨立的工業體系及自主研發能力。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發達,還有電子工業、核工業、計算機軟硬體業。
伊朗是中東地區最大的軍事強國,是個有著強悍意志的國家,多年來,美國通過政治孤立、經濟制裁、技術封鎖、軍事威脅、戰爭威脅等手段,全方位打壓伊朗,但是,面對世界頭號大國的威脅,伊朗從來沒有屈服。由於地處波斯灣,波斯灣狹窄的出海口——霍爾木茲海峽又處在伊朗軍隊的打擊范圍之內,因此伊朗控制著波斯灣的咽喉。一旦有必要,伊朗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那麼海灣國家的石油就無法運出,世界經濟就會崩潰。伊朗擁有如此重要戰略地位的國家,沒有一個國家集團能忽視他的影響。
沙特本身是阿拉伯人,伊朗則是波斯人,兩個民族在歷史上就戰爭不斷,有歷史糾紛,雖然兩個民族都是穆斯林,但是穆斯林內部不同教派的沖突甚至超越了國家與國家的沖突。沙特一直依靠西方不能獨立自主,什麼東西都不能自己生產完全靠進口,這樣其實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個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
沙烏地阿拉伯並不是一個國家。它只是一個獨裁的家族企業,如果不是美國的支持,沙烏地阿拉伯分分鍾會崩塌的。沙特連葉門都打不過。沙特雖然有軍隊,但沙特的軍隊就像是僱傭軍,大家參軍只是為了錢。沙特有5000位王子,還有一堆部落小集團,還有差不多2500萬的窮苦人民,他們都不熱愛他們的獨裁君主。而且,沙特的國土面積大部分是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