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聽說伊朗要封鎖那個什麼海峽,它能做到嗎
伊朗革命衛隊在霍爾木茲海峽地區進行了海上軍事演習,革命衛隊發言人拉米贊·謝里夫表示,這場演習的目的是「控制和保障海灣和霍爾木茲海峽的安全,應對敵人的威脅和潛在風險。演習在革命衛隊年度軍事演習的框架中進行。」 美軍官員表示約有100艘各型艦船參加此次演習,其中大部分是小型艦船或者快艇。
這還是上世紀80年代的地圖,隨著海灣地區石油管道不斷增加,霍爾木茲海峽的地位也隨之下滑,封堵海峽的意義越來越小
再加上今年以來伊朗國內局勢並不穩定,百姓希望改善對外關系的呼聲不斷,很難想像伊朗官方是以認真的態度在作出威脅。筆者看來,伊朗方面的舉動和東北亞半島某國有幾分相似處,就是雖然調子很高、聲勢很大,但高層的實際態度卻可能是「以進為退」,希望保留一個面子然後和各方講和,這才是於國家利益最大化的方案。眼下伊核協議的麻煩尚有一定挽救餘地,中國還可以在經濟層面上通過一帶一路拉伊朗一大把。伊朗真正需要做的,恰恰是避免再和中國撕破臉,對美國的舉動以拖待變讓歐盟、中俄出面,這才是真正有宏觀眼光的選擇。
⑵ 霍爾木茲海峽的控制權
霍爾木茲海峽的實際控制權由伊朗主導,但涉及多國利益博弈。
1. 控制權歸屬:
霍爾木茲海峽的主權屬於沿岸國家伊朗和阿曼,其中北岸由伊朗控制,南岸分屬阿曼和阿聯酋。但伊朗因地理位置和軍事部署(如部署反艦導彈、快艇部隊等),實際掌控了海峽的通行話語權。
2. 核心爭議點:
這里是全球石油運輸的咽喉,約21%的石油貿易經此通過。伊朗曾多次威脅封鎖海峽以應對國際制裁(如2019年扣押英國油輪事件),而美國及其盟友長期通過軍事聯盟(如海灣聯合巡邏)制衡伊朗,形成長期拉鋸。
3. 替代運輸方案的發展:
為減少對海峽的依賴,沙烏地阿拉伯啟用東西原油管道(繞過海峽),阿聯酋則擴建富查伊拉港儲存原油。中國參與的瓜達爾港(巴基斯坦)和中緬油氣管道等項目,也間接分散了風險。
4. 環境與安全隱憂:
密集的油輪通行導致泄漏風險,但2020年後暫無重大事故。同時,地區沖突(如胡塞武裝襲擊阿聯酋港口)可能波及海峽穩定,需持續關注國際調解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