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979年伊朗人質危機的起因是什麼事件
主要原因是伊斯蘭革命的勝利。
起因事件:
1、伊斯蘭革命:
1951年,穆罕默德·摩薩台成為伊朗民選首相,把被美國與英國佔有的石油資源,實現了國有化,歸伊朗人們所有。
英美豈能白白讓自己利益受損,於是,英國軍情六處和美國中央情報局共同策動了一場『阿賈克斯行動』,成功在1953年推翻時任總統摩薩台,讓巴列維國王重新上台。
巴列維上台後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國藍圖來進行改革,同時打壓國內宗教勢力,還簽下了美國軍事人員在伊朗的治外法權。
那時的德黑蘭儼然成了西方文化大都市,婦女著裝西化,可口可樂大廣告牌隨處佇立。這引起民族、宗教人士的極度不滿。
伊朗開始爆發大規模的反對國王的群眾運動,政府出動軍警鎮壓,在德黑蘭,有數萬示威者被打死,
1979年,宗教領袖發動伊斯蘭革命,全國各地大規模示威和罷工,交通中斷,伊朗軍方宣布中立,巴列維被迫流亡,巴列維王朝覆亡。
2、美伊斷交
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舉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
同年10月,流亡國王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瘤的消息被傳回國內,憤怒的德黑蘭穆斯林群眾沖入了做滑美國大使館,扣留了使館人員,自此美國與伊朗斷交。
這場人質危機始於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續到1981年的1月20日,長達444天。
電影《逃離德黑蘭》講述的就是這一伊朗人質危機事件。
(1)1979年伊朗為什麼會革命擴展閱讀:
美國制裁對伊朗的制裁:
路透社稱,為遏制伊朗導彈與核計劃並削弱伊朗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特朗普5月宣布退出伊核協議,8月重啟對伊非能源領域制裁,現在又宣布新制裁,試圖用一系列「組合拳」令伊朗最終屈服。
美國財政部發布通告稱,從5日起對涉及伊朗金融、航運、航空、能源等領域超過700個個人、實體、飛機和船隻實施制裁,其中包括50家伊朗銀行及其境內外分支機構、伊朗國有航空公司及旗下67架飛機和巧喊伊朗原子能機構。
此次制裁重點瞄準伊朗石油出口。伊朗石油蘊藏量位居世界第四,是石油輸出國組織中僅次於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產油國。按特朗普所說,制裁是要「迫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以限制伊朗介入葉門、敘利亞等國,並迫使伊朗同意就核問題重新談判。
此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5日宣布,美國將暫時允許8個國家或地區在美對伊朗制孝胡野裁後繼續購買伊朗石油。這些國家或地區包括:中國、印度、義大利、希臘、日本、韓國、土耳其和中國台灣地區。豁免期限只有180天,到期後不會延長。
另據報道,為展示高大形象,特朗普在宣布對伊朗新制裁時,模仿美劇《權力的游戲》「凜冬將至」橋段,在「推特」上發布一張海報圖。圖中他從層層迷霧中走來,配以「制裁將至,11月5日」字樣。
對此,《權力的游戲》製作方美國HBO電視網迅速聲明「不希望商標被用於政治用途」。接下來,美國網友輪番斗圖,以相同底圖繪制「訴訟書將至」「米勒將至」(註:米勒是負責調查特朗普團隊「通俄門」的特別檢察官),甚至「牢獄將至」。
『貳』 伊朗巴列維是如何覆滅的霍梅尼為何要革命
說起伊朗,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這是中東地區最大的國家之一,自古以來就是中東世界的大國。而且經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新興的巴列維王朝也是發展的風生水起的,非常的富饒,比沙特還要富裕,算是伊朗歷史上非常成功的一個王朝了。
而現在的伊朗整體社會倒退,宗教重新掌權,經濟發展倒退。而這一切都開始於霍梅尼,在1978年,伊朗國內爆發反抗巴列維的遊行示威後,其秘密回到了伊朗,領導了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革命勝利後,霍梅尼走上了與美國對抗的道路,同時實行政教合一,恢復伊斯蘭教法,重新禁錮百姓。
白色革命,巴列維家族腐敗
伊朗巴列維國王只注意經濟改革的白色革命,最大的特點就是經濟的發展明顯與社會發展相脫節,伊朗社會貪污盛行,造成整個社會道德的頹敗;貧富懸殊與日加劇。但國王拒絕政治體制改革,最後導致各種社會矛盾激化。巴列維王朝的專制現代化造成的令人窒息的政治專制、觸目驚心的腐敗和驚人的經濟兩極分化,老百姓對白色革命的失望和不滿是顯而易見的。霍梅尼把握住了機會,教士集團和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中下層群眾結成了聯盟。在伊斯蘭革命中,以霍梅尼為領袖的教會理所當然地成為眾望所歸,終於引發黑色革命,巴列維王朝自此終結。1979年巴列維被迫出走,流亡在外的什葉派領袖霍梅尼返回國內執政。
兒子被殘殺
霍梅尼有個長子叫做穆斯塔法,是霍梅尼最喜歡的兒子,也是當時伊朗著名的宗教專家,導師,是霍梅尼最寄予厚望的繼承人。但是,這個兒子卻被巴列維政府給殺了,這仇恨是殺子之痛,苦大仇深,所以霍梅尼為了私仇那也是要革命的。
千年地位的失去
從古代歷史來說,舊勢力被新勢力取代,他們是不會善罷甘休的,而伊朗那是幾千年的伊斯蘭教傳統,也就是宗教領袖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是可惜的是霍梅尼時代,在巴列維的改革中,徹底的在世俗化,教士階層整體的在退出國家權力中心。所以對於霍梅尼這個領袖來說,絕對不甘心失去權力,這是從公仇來說的。
因此公仇私恨,共同引起了霍梅尼在1977年指揮幾百位國內教士階層遊行示威反抗,而這幾百位教士,不斷煽動社會情緒,不斷跟社會的那些無業遊民,失去工作的不滿人群合流,還有政府裁員中失去工作的人一起,使得整個的遊行隊伍不斷的擴大。最終在1988年達到幾十萬人,幾百萬人,這個聲勢巴列維政府再也壓制不住了。
倒退是全面的。首先是對人性的全面禁錮。1983年伊朗議會通過一項法案,恢復了伊斯蘭傳統刑法,多妻制重新合法化;婚姻年齡由男女18歲改為男性十五歲,女性九歲;婦女被要求嚴格遵從的中世紀的伊斯蘭教規,婦女重新又黑紗蒙面。此外,舞廳和酒吧被禁,音樂和影視方面也不得違背伊斯蘭價值標准,等等。其次強調國家對經濟的控制。
1983年伊朗議會還通過一項法案,強調經濟國有化、價格實施國家管制、限制自由貿易等。此外,霍梅尼為了在教育系統的伊斯蘭化旨在保障整個社會伊斯蘭化及其延續,教士取代了世俗知識分子教師,學校的意識形態教育則以伊斯蘭主義取代了所謂西方的文化帝國主義為此,教會和激進伊斯蘭學生組織在大學搞文化革命,1980年5月,霍梅尼下令成立文化革命委員會領導運動,該委員會在高校大規模清洗非伊斯蘭分子,甚至一度關閉了所有大專院校。
恢復伊斯蘭教法切切實實讓伊朗社會發展倒退,這是不爭的事實。在巴列維王朝時期,伊朗女子可以隨意拋頭露面,但是現在反而還要面帶黑紗,重新禁錮起來。而且在西方長期的封鎖下,伊朗經濟長期困難,百姓長期過苦日子,這也是罪過。霍梅尼唯一的貢獻是至少讓伊朗獨立自主,不再是美國的小弟,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而且還能進行研製核武器,這些當然也是進步。
『叄』 1979年伊斯蘭革命是怎麼回事
1979年1月26日,巴列維被迫出走。首都德黑蘭萬人空巷,男女老少一齊湧上街頭伊斯蘭革命」運動結束了巴列維家族對伊朗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取而代之的是以
『肆』 伊朗1979年革命發生了什麼事情
1979年伊朗革命,又稱伊朗伊斯蘭革命,是一場推翻巴列維王朝統治、建立政教合一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革命。
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確立了法基赫政治體系,以伊斯蘭教法為國家法律基礎。
事件影響『伍』 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是在哪年
伊朗伊斯蘭革命(波斯文: ;拉丁轉寫:Enghelābe Eslāmi)爆發於1979年,該革命中,中東國家伊朗的巴列維王室遭人民推翻,並成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 伊斯蘭教革命遠因起於1963年伊朗巴列維國王宣布施行之白色革命。該革命依照美國的藍圖來進行伊朗的農業與工業改革。例如土地改革、給予婦女選舉權、森林水源收歸國有、工人參加分紅並限制宗教勢力等措施。另外還簽下了在伊朗的美國軍事人員可以享受許多特權和司法豁免權的不平等條約,例如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審判,而是交給美國人處理。 該改革遭到伊斯蘭教宗教領袖賽義德·魯霍拉·霍梅尼大力反對,批評說:「我們面臨的所有問題都是美國和以色列造成的!」為了使改革順利,巴列維國王逮捕了霍梅尼,將他移送到監獄、軍事基地等地,伊朗人民為此發生了大規模抗議與暴動。巴列維國王在強大的民眾壓力下只有釋放霍梅尼,最後於1964年11月4日將霍梅尼強迫驅逐出境。而經過多年醞釀後,1979年,以人民為主的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同年,霍梅尼回國並舉行公民投票,廢除君主制度,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建立了伊斯蘭教共和制度,並在翌年修改國旗。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