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當年伊朗為何放棄世俗化,而非要選擇政教合一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對於國家來說,最大的發展和邏輯,其實就是不斷強大國家,富裕百姓,這是根本的職責。所以只要是能夠強大國家,只要是能夠富裕百姓的道路,都是好的道路。這一點那是毋庸置疑的 ,這也是世界各國不斷探索自己的發展道路的主要原因了,而且一旦探索好,必然堅持發展下去。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伊朗,伊朗其實探索出了強國富民的道路,最終卻放棄了。為此,很多人其實不明白了,當年伊朗為何拋棄世俗化,而非要選擇政教合一呢?根本原因只有一條。
對於教士階層來說,要想恢復自己的地位,世俗化那是絕對不行的,只有政教合一才能保證教士的地位和財富,這是核心。所以當年伊朗為何放棄世俗化,而非要選擇政教合一,其實就是教士的私利,教士為了奪取權力和財富,而不顧國家發展的結果,這才是根本原因。
Ⅱ 伊朗的政教合一是怎麼來的,是百姓的選擇還是誰的選擇
我覺得伊朗也比較神奇,人家的國家都是不斷的發展進步,從那些舊政權變成了新的政權,變得更加的民主。而伊朗卻恰恰相反,他本來可以成為發達國家,但是後來卻走上了政教合一的道路。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在教士的教唆和指揮下,伊朗有大批的男性穆斯林發動了政變取得了政權。而他們之所以選擇政教合一很簡單,因為他們不想被世俗化,如果世俗化的話,自己就要被殺死,只有不世俗化,他們才能夠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還有就是家庭的破壞,男人群體的失落。世俗化的伊朗也開啟了西方的價值觀,男女平等,一夫一妻。這個使得那些一夫多妻的男性群體,也非常的失落。尤其是那些中下層的男性,可能連妻子都沒有。所以他們不願意自己的權力失去,所以他們也成為社會不穩定力量。正是因為傳教士和那些男的穆斯林最終才導致本來可以成為發達國家的伊朗變成現在的這個樣子。
Ⅲ 為什麼許多伊斯蘭國家的世俗化會失敗
兩個原因,一個是工業不發達,使得人有時間去從事宗教;另一個是有強大的、中心化的宗教組織。經濟因素就不多說了。下面主要說宗教因素。
世俗化最好的都是古代的宗教被破壞的國家,如美國、英國、德國、中國、蘇聯。前三者是新教立國,不依賴舊的天主教。中國的儒教建立在科舉上,科舉停止了儒教就垮了。蘇聯是靠人力壓制宗教的。這些國家的政治幾乎不受宗教影響。
其次是宗教還在,但是宗教組織被破壞,或者沒有中心化的。例如土耳其、法國、印度、泰國。土耳其的哈里發制度被打破了,法國則通過大革命打破了教會權力。印度教和泰國的佛教天生沒有向心性。這些國家的宗教依然影響政治,但是宗教完整地掌握國家權力、制定成法律的情況並不多。
最後是存在中心化的宗教組織的國家,如伊朗、沙特。伊朗有精神領袖,不過因為以前的國王壓制過神權,所以還稍微世俗一點。沙特一直是政教合一的,因此世俗化最艱難。
越遲出現的宗教,控制力越強,組織性越好。伊斯蘭教相對其他宗教出現的較晚,因此中心化的特點鮮明,難以打破,所以就難以世俗化。當然它並不是組織性最好的。摩門教的控制力甚至超過伊斯蘭,如果有一天成為一個國家,其世俗化將更為艱難。
Ⅳ 伊朗巴列維王朝為什麼被推翻
伊朗巴列維王朝被推翻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Ⅳ 同為伊斯蘭國的土耳其與伊朗,為何土耳其的世俗化能成功
因為伊朗和土耳其的國家本質有著根本上的區別,伊朗是傳統的政教合一國家,土耳其則是現代民主國家,所以土耳其的政治和教派改革會成功,而伊朗則失敗。土耳其作為一個現代民主的國家,實行著政治與教派分離的治理方式,而且他們和西方的強國保持著良好的關系,這也是導致伊朗改革不成功而土耳其改革成功的一方面原因,因為伊朗與西方國家的關系很糟糕。
後來由於伊朗越來越富有,導致伊朗政府開始揮霍不計成本。例如他們將每年的軍費從9億美元增加到了100億美元,之後的伊朗雖然也在發展著經濟,不過卻慢慢脫離了他們原先設定的軌道,經濟發展出現了失衡現象,而且沒有人可以站出來主導拯救經濟發展失衡的問題,所以到了最後伊朗回到了從前,也就是說伊朗的改革失敗了。
Ⅵ 伊朗女性剪頭發、燒頭巾,伊朗宗教警察高壓下的伊朗社會該何去何從
我認為伊朗社會未來會朝著極端化、宗教化以及保守化的方向發展。
在看到伊朗女性遭到不公正對待之後,很多國家都開始關注起了伊朗女性的權益問題,如果伊朗不能夠保護好女性的地位,那麼必然會導致伊朗在國際社會上遭到很多國家的批評以及指責。
由於伊朗是一個宗教化的國家,這使得法律在伊朗的國家地位當中要低於宗教,要知道這是一種很可怕的現象。因為在法律不能約束宗教教義的情況下,那麼必然會導致伊朗朝著極端化的方向發展,甚至有可能會產生一些極端思想的民眾。
我希望伊朗社會能夠進行一些全面改革,努力提升伊朗女性的地位,如果女性地位得不到有效提高,那麼必然會導致伊朗的國家潛力根本無法激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