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一聲巨響怎麼回事

伊朗一聲巨響怎麼回事

發布時間:2025-09-23 01:26:20

Ⅰ 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宣稱原因和實際原因各是什麼

來自「天然盟友」的災難

「如果劍已出鞘,你就投入戰斗吧,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凱旋迴家 !」這是一首 古老的阿富汗民謠,在剛剛過去的一段歷史中,這首民謠像是戰斗的號角,激勵著無 數阿富汗人民投入反抗蘇聯入侵者的斗爭中去,譜寫一篇篇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1979年12月27日晚上,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市中心的高級國際旅館里,正在舉行 著一次盛大的招待宴會,賓主頻頻舉杯,為他們的「友誼和合作」一醉方休,好一派 「友誼合作」的動人場景。酒過數巡,突然,一聲巨響震耳欲聾,整個大樓都在搖晃。 到底是怎麼回事 ?出席宴會的阿明政府軍政要員無不驚慌失措,倒是出席宴會的客人 們一個個顯得鎮定自若,好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或者說他們知道要發生什麼事,他 們是蘇聯農業代表團的成員們。 原來,喀布爾市中心廣場附近的中央電訊大樓被炸,與此同時,市內幾處油庫也 火光沖天。阿富汗的軍政要員預感大事不好,急忙拿起電話機詢問情況,無奈,通訊 聯絡早已被切斷,人們唯一可以聽到的是大炮的轟鳴、機槍的吼叫和坦克碾過街道發 出的隆隆巨響。電台中斷了播音,可是片刻之後又恢復播送阿富汗的民族音樂,而電 視中斷以後沒有再播映。喀布爾市內到處漆黑一片,政府首腦機關、交通要道周圍, 到處是一群群身穿臃腫棕色外衣、頭戴皮帽的人,他們手持自動步槍四處掃射。坦克 和裝甲車一輛接著一輛開進來,一路肆無忌憚地吐出長長的火舌。人們借著火光,終 於看清了坦克上的標記,原來製造這場災難的不是別人,正是阿富汗的「天然盟友」 蘇聯。 細心的國際時政分析家可能還記得,早在幾個月之前,美國《新聞周刊》駐莫斯 科的記者科爾曼曾有報道,他在蘇聯土庫曼共和國看到了令人不解的一幕,已是盛夏 的阿什哈馬德大街上,有兩種裝束完全不同的士兵,一種身著單衣,另一種頭戴皮帽、 身穿大衣。顯然,後者是剛從寒冷的北方調來的。那時,估計沒有多少人會料到,這 是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前奏。但是科爾曼以其記者所特有的敏銳的政治眼光意識到,這 是蘇聯軍隊在其南部集結的一個明顯跡象。也許,除了定位於蘇聯領空之上的美國軍 用偵察衛星之外,科爾曼是第一個察覺到蘇聯軍隊在南部的這次重要的軍事集結的外 國人,他就此作出的有關推測也相當有道理。

莫斯科向南望

科爾曼將1979年 4月初在土庫曼看到的那一幕以「莫斯科向南望」為題在美國《 新聞周刊》發了一篇報道。人們不禁要問,阿富汗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內陸國家,人口 僅1500萬,身為超級大國的蘇聯為什麼要和這樣一個國家過不去,竟要鬧到大軍壓境 的地步 ?如果人們分析一下前因後果,就不難找到答案了。據說俄國最著名的沙皇彼 得大帝曾經有一份一直保存在保險櫃中的遺囑,直到他死後50年,即1775年才公布於 世。彼得大帝在這份遺囑中說,不論誰繼承他的王位,都應該向南推進到君士坦丁堡 和印度。因為在他看來,「不管誰在那裡統治,誰就將統治世界。」他揚言:「當俄 國可以自由進入印度洋的時候,它就能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的軍事和政治統治。」彼得 為他的後代設想了俄國南下的 3條路線:一條是從黑海經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到 地中海;第二條是從南高加索經伊朗到波斯灣;第三條是從中亞經阿富汗到阿拉伯海。 人們翻開地圖就會發現,在這三條路線中,經阿富汗這條通道為最近。 彼得大帝的後繼者們可以說是不負先皇使命,拚命向印度洋方向擴張。在19世紀 下半葉和20世紀初,老沙皇們曾與老牌殖民帝國英國為爭奪阿富汗險些大戰一場。本 世紀初,由於新生的德國像一隻餓狼對英俄都虎視眈眈,英俄才在1907年達成了著名 的《英俄協約》,形成協約國與德國為首的同盟國的抗衡。然而,沙皇妄圖奪取阿富 汗的野心並未泯滅。1907年 3月,沙皇政府的參謀長毫不掩飾地說,對於沙俄來說, 在中亞具有最大戰略意義的不是阿富汗,而是伊朗和巴基斯坦。沙俄的意圖昭然若揭, 他們要以阿富汗為跳板,然後直指伊朗和巴基斯坦,進而南下印度洋。 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基本上一直和阿富汗保持著友好的關系。隨著蘇聯逐步成 為超級大國,在世界各地都和美國展開爭奪,阿富汗也成了蘇聯與美國爭霸的一個棋 子。50年代,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圍繞著普什圖尼斯坦問題發生了嚴重的爭執,兩國火 並一觸即發。蘇聯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表示堅決支持阿富汗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趁 機打擊親美的巴基斯坦,一下子把阿富汗拉入了蘇聯的懷抱。勃列日涅夫上台後,更 加強了對阿富汗的滲透和控制,向阿富汗提供大量的武器裝備,使阿富汗的軍隊基本 上蘇式化。蘇聯還加強對阿富汗政權的干預和控制,要求阿富汗政權聽任蘇聯的擺布, 當阿富汗領導人稍微表現出某些獨立傾向或向美國暗送秋波時,克里姆林宮會立即支 持更加忠實的走狗發動政變,確保阿富汗政權掌握在親蘇派手中。但是,阿富汗的局 勢並不總是順遂克里姆林宮的意願。到70年代末,蘇阿關系鬧到了要刀兵相見的地步。 那麼,阿富汗對於蘇聯究竟有多麼重要的戰略地位呢 ?如果蘇聯處於守勢,阿富 汗是蘇聯南部的一道屏障,是一個緩沖區;如果蘇聯處於攻勢,阿富汗則是南下的一 個前進基地。在70年代,美蘇爭霸出現了蘇攻美守的棋局。蘇聯繼承老沙皇南下戰略 的衣缽,企圖以阿富汗為南下的基地,進而打通陸上通道直下印度洋,威脅中東產油 區和迂迴包圍歐洲,並與其太平洋戰略互相呼應,最終實現其世界稱霸的目的。可見, 蘇聯悍然入侵阿富汗決不是偶然和局部的行動,而是它全球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

Ⅱ 伊朗民航客機慘案是意外嗎

時間:1988年7月3日

地點:霍爾木茲海峽附近

難情:274名乘客和16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民航客機被偵察機擊落造成空難已經不是一兩起了,只是我們都不明白,他們的犧牲到底是政治軍事的必然結果,還是只是一場簡單的意外?

1988年一架由伊朗阿巴斯港飛往阿聯酋迪拜港的A-300型伊朗客機飛至霍爾木茲海峽附近時,被美國海軍「文森斯」號巡洋艦擊中,機上274名乘客和16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1988年7月3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當地時間上午10時47分,伊朗民航公司的655次航班從阿巴斯港機場起飛,准備飛往阿聯酋的迪拜機場。這架民航客機是歐洲空中客車的A-300,飛機上除了16名機組人員外,還有274名乘客。當地時間上午10時55分,A-300正飛行在海灣南部地區上空,其航線正好與美國海軍「文森斯」號導彈巡彈艦的航線相交叉。就在此時,悲劇發生了,在伊朗客機距「文森斯」號約14公里時,「文森斯」號突然發射兩枚「標准」防空導彈,其中一枚直接命中A-300,客機隨即起火,墜落於大海之中,機上290人全部遇難,無一生還,其中還包括六十幾名12歲以下的兒童。消息一經傳開,舉世皆驚。

A-300客機是由法國製造的大型客機,它是要進行伊朗655次班機航行,於伊朗時間上午10點10分離開阿巴斯港,到達阿聯酋海港城市迪拜只需20分鍾。10點17分,飛機飛臨亨加姆島上空時,機體忽然嚴重地抖動了一下,還沒等機上的人員反應過來,只聽一聲巨響,飛機隨著爆炸聲直墜大海。飛機墜毀後,在霍爾木茲海峽,伊朗普什姆島東南海域,漂浮的屍體、行李以及飛機殘骸碎片足有三四英里長。經過艱辛的打撈,救援人員共從大海中撈出150具屍體,包括38名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的人。面對這一慘案,伊朗通訊社第一個向全世界播發了這條信息。面對這樣的事實,華盛頓起初不承認,白宮發言人稱這種說法「不真實」、「美國不會捲入這樣的事情」,然而隨著事態的發展,華盛頓終於承認擊落伊朗飛機。

7月4日美國軍界首腦人物稱7月3日,美國巡洋艦「文森斯」號和護衛艦「蒙哥馬利」號在霍爾木茲海峽巡邏。當地時間10點10分,「文森斯」號軍艦上的一架直升機起飛後不久,突然遭到炮擊。正在這時,「文森斯」號發現頭頂不遠處,還有一飛機正向它飛來。「文森斯」號不敢怠慢,連續幾次發出警告,讓它離開。但這架飛機並沒有作出反應,也不改變航向,眼看對美艦已構成威脅,於是「文森斯」號發射兩枚導彈,其中一枚擊中目標,釀成大禍。但是對於此說法,有人表示異議。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客機使用的「宙斯盾」的對空導彈系統,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海上作戰系統。這一系統能在400公里的范圍內跟蹤200個以上的目標,並能同時襲擊15到20個目標。因此,對於擁有最先進的雷達和電子探測設備的美國現代化導彈巡洋艦「文森斯」號來說,「誤認為」的說法顯然不能令人信服。伊朗駐聯合國代表也對此予以反駁:655號班機根本未離開正常航道。

另外,這架巨型飛機上配備一個自動詢問器,它會向「文森斯」號發出信號,說明自己是民航機,而不是戰斗機。眾所周知,當時正處於兩伊戰爭期間,海外的局勢異常緊張。美軍於1987年7月決定派軍艦去海灣護航後,多次與伊朗發生軍事沖突,軍事緊張局勢不斷升級。襲擊客機事發生前,雙方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另有消息說,在客機被擊落前,美海灣部隊曾得到情報稱,伊空軍F-14戰斗機正在海灣地區加強活動,可能要對美軍採取行動。由此看來,美國雖然不是存心故意,但也不能說是完全無意。然而,不管事實真相如何,有意還是誤傷,美國擊落民航客機,造成290名無辜者喪命的責任是推脫不了的,理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譴責。

空中的客機

Ⅲ 兩伊戰爭中,伊朗軍隊是如何採用摩托車作為反坦克武器的

我國古代流傳著這樣一首民歌:“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兄弟倆因奪田產、家財、王位而互相殘殺的,在歷史上的確不勝枚舉。

伊拉克裝甲部隊對伊朗這支出沒無常的摩托車輕騎隊很傷腦筋,不得不把對付摩托車隊的襲擊和有關注意事項寫在各級指揮員的作戰日記里,下達在各項作戰命令中。

閱讀全文

與伊朗一聲巨響怎麼回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個越南美食最好吃 瀏覽:925
義大利面用什麼淡奶油 瀏覽:818
英國人午餐吃什麼 瀏覽:752
中國第一宜居城市是哪個 瀏覽:724
英國哪裡有賣轉換器 瀏覽:340
為什麼宋朝之後無中國 瀏覽:839
伊朗疫情為什麼多嚴重 瀏覽:344
中國隊和越南隊哪個強 瀏覽:280
印尼國王是什麼樣的人 瀏覽:523
在越南如何看中國地圖 瀏覽:33
現在中國還有哪些地區使用繁體字 瀏覽:414
面見義大利人臨走怎麼說 瀏覽:925
義大利溫度控制器怎麼設置 瀏覽:364
伊朗一聲巨響怎麼回事 瀏覽:553
印度為什麼不能放鞭炮 瀏覽:583
伊朗怎麼會感染新冠 瀏覽:1004
空運到印尼多少錢 瀏覽:446
印度喜歡什麼車 瀏覽:762
為什麼英國有那麼多中國小孩 瀏覽:675
越南盾5十萬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