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伊朗戰爭是哪一年
兩伊戰爭,又稱第一次波斯灣戰爭,始於1980年9月22日,持續至1988年8月20日,是伊朗與伊拉克之間長達8年的邊境沖突。兩國1200公里的共同邊界和阿拉伯河的自然分界長期引發爭端。宗教因素同樣至關重要,伊朗的什葉派政權和伊拉克的什葉派人口成為沖突的導火索。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兩國關系緊張加劇,伊拉克不滿伊朗未履行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定》,遂在1980年向伊朗發動進攻,引發戰爭。
美國在戰爭中扮演了支持伊拉克的角色,試圖遏制反美的伊朗政權。同時,伊拉克和阿拉伯國家獲得蘇聯和美國的軍事支持,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提供經濟援助。戰爭期間,雙方均使用了極端的戰術,包括人海戰術和化學武器。1982年,伊朗反攻成功,但伊拉克並未被徹底打敗,戰爭因此繼續了六年。
1987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停戰,伊拉克和伊朗分別在1988年接受該決議,並於同年8月20日實現全面停戰。戰爭結束時,兩國邊界恢復至戰前狀態。這場持續近八年的戰爭造成巨大的人員和經濟損失,兩國經濟均受到嚴重拖累。
兩伊戰爭總計造成約270萬人傷亡,其中死亡約100萬,經濟損失高達8,000億美元,使得兩國經濟倒退至少20年。這場戰爭沒有贏家,雙方均承受了巨大的損失。
Ⅱ 兩伊戰爭為什麼會爆發
兩伊戰爭為什麼會爆發_兩伊戰爭爆發的歷史原因
兩伊戰爭的時間是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伊朗稱為伊拉克入侵戰爭,伊拉克稱為薩達姆的卡迪西亞,戰爭打了8年,雙方都稱勝利,國際上評價很差,高科技武器打了一場糟糕的戰爭。戰後,兩國經濟衰退,人員銳減,國力倒退。伊朗人員死傷約60多萬,伊拉克則為40多萬。幾個大國爭相把武器賣給這兩個國家,兩國在戰爭中至少損失高達9000億美元。
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屬於西亞。都有豐富的石油,大戰前,都是地區強國。伊朗有大量的美式裝備,伊拉克號稱中東霸主,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霍梅尼上台,趁他立足未穩之際,薩達姆發動戰爭,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出兵伊朗,短短時間內,伊拉克軍隊佔領伊朗約2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1982年4月,伊朗站穩腳跟,霍梅尼的宗教精神凝聚人心,伊朗空前團結,憑借不怕死的精神和先進的飛機大舉反攻,收復了大部分領土。自1984年年初,戰爭進入相持階段。1987年7月20日,安理會通過第598號決議,要求兩國立即停火,1988年8月20日,伊拉克、伊朗正式停火。
戰爭爆發的原因主要有三,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是關於阿拉伯河的歸屬問題。
伊拉克和伊朗有著1200多公里陸上邊界,南部100多公里長的阿拉伯河是兩國的界河。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兩河發源於土耳其,在伊拉克的古爾奈鎮匯銀嫌流後叫阿拉伯河,最後注入波斯灣。
該河是伊拉克通向波斯灣的唯一水上通道,伊拉克的石油船源源不斷駛向波斯灣,該河對伊拉克非常重要,注入波斯灣的河流是伊朗和伊拉克的邊界,一邊是伊朗,一邊是伊拉克。這就很麻煩,伊拉克主張全部河流都屬於伊拉克,伊朗反對。
1975年3月,雙方簽署《阿爾及爾協定》,伊拉克同意以阿拉伯河主航道的中心線為兩國邊界敗散,伊察搏氏朗則答應將其境內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伊拉克作為補償。但是,伊朗一直沒有履行,不捨得300平方公里土地。幾年後,伊朗爆發革命。薩達姆於1980年9月17日宣布廢止阿爾及爾協定,收回全部阿拉伯河主權,這,直接導致兩伊戰爭爆發。
Ⅲ 伊朗戰爭多少年了啊
涉及伊朗的主要戰爭有兩場,兩伊戰爭持續了8年,截至2025年6月19日,伊以沖突持續了一周。
兩伊戰爭於1980年9月爆發,1988年8月停火。1980年9月,因阿拉伯河主權等問題,伊拉克對伊朗發動進攻,戰爭爆發。1988年7月20日,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宣布無條件接受聯合國停火協議,1988年8月20日,雙方正式停火,這場戰爭持續了約8年。兩伊戰爭是20世紀持續最久的局部戰爭之一,因領土爭端、宗教矛盾及政權對抗引發,造成約100萬人陣亡、170萬人受傷,兩國直接經濟損失超6500億美元,從石油富國淪為債務國。
伊以沖突截至2025年6月19日已持續一周,沖突始於2025年6月13日伊朗對以色列的報復行動。截至6月19日,伊朗境內585人死亡、1326人受傷,以色列24人死亡、超1300人受傷,美國第三艘航母正部署至以色列附近,局勢緊張,暫未明確戰爭持續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