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為什麼伊朗朝鮮不能有核

為什麼伊朗朝鮮不能有核

發布時間:2025-09-18 01:35:43

❶ 為什麼不能給伊朗製做核武器

1. 核武器的擴散風險:向伊朗提供核武器可能導致這些武器最終落入恐怖組織手中,或者技術被傳遞給如同朝鮮這樣的反美國家。
2. 國際關系與實力政治:盡管國際社會禁止伊朗發展核武器,但以色列和美國等國家擁有核武器並未受到同樣的限制。在國際政治中,實力往往是決定話語權的關鍵因素。強國能夠制定並維持國際規則,而弱國往往只能接受這些規則。
3. 伊朗的潛在威脅:一些國家擔心,如果伊朗獲得足夠的軍事力量,它可能會對美國等國家構成威脅,並可能採取制裁等手段來施加影響力。
4. 道德與國際法規的相對性:在國際政治中,對與錯的界限並不總是清晰。國家的行為往往受到其自身利益和國際實力對比的驅動。

❷ 為什麼美國中國俄國等大國可以有核武器,而伊朗朝鮮等卻不允許有

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規定,無核國保證不研製、不接受和不謀求獲取核武器。

美國中國俄國等大國是國際法認可的擁核國家,朝鮮和伊研製核武器違背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原則。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共有11條規定,主要內容是:有核國家不得向任何無核國家直接或間接轉讓核武器或核爆炸裝置,不幫助無核國家製造核武器,無核國保證不研製、不接受和不謀求獲取核武器。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於1985年12月12日正式加入,於1993年3月12日宣布退出意向,但後又撤回,朝鮮於2003年1月10日宣布退出意向,於2003年4月10日正式退出。

1968年伊朗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伊朗繼承了締約國身份,並在2003年正式簽署該條約的附加議定書。

(2)為什麼伊朗朝鮮不能有核擴展閱讀

中國於1991年12月28日決定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1992年3月9日遞交加入書,同時對中國生效。

1992年1月27日,法國決定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1992年8月3日正式把參加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批准文件遞交美、英、俄3個簽字國。

2005年5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議大會在聯合國總部舉行,來自187個締約國的代表參加會議。由於與會各方在核裁軍、防擴散和中東無核武器區等問題上分歧嚴重,大會最終未能就《最後文件》草案達成一致。

❸ 伊朗為什麼不能擁有核武

伊朗不能擁有核武,主要與其內部決策、外部環境等因素有關。

  1. 內部決策不堅定:伊朗政府內部存在「親美派」和「強硬派」,在處理國際關系事務上意見不合,使國家決策猶豫不決。例如在核問題上,伊朗政策搖擺不定,更多傾向於與西方國家談判溝通緩解制裁壓力,還多次主動邀請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與朝鮮強硬態度和嚴格保密措施形成鮮明對比。雖然伊朗堅持不在核問題上徹底讓步,但這種搖擺的決策讓其核研究難以順利推進。
  2. 機密信息易泄露:內部斗爭給西方國家滲透機會,伊朗很多「機密」信息不再機密,核試驗幾乎處於「公開狀態」。這使得美國等西方國家能更清晰掌握其核研究動態,增加了伊朗核研究的外部壓力。
  3. 外部制裁與打擊:和朝鮮一樣,伊朗核研究遭到美國等西方國家密切監視和諸多制裁,嚴重影響其經濟發展。國際原子能機構認定伊朗違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後,以色列對其境內目標發動大規模空襲,阻礙了伊朗核研究進程。
  4. 外交支持不足:伊朗近些年外交政策使其與「抵抗之弧運動」國家關系逐漸疏遠,在核談判進程中得不到其他中東國家支持,甚至被孤立,在國際上處於不利地位,進一步限制了其擁有核武的可能性。

❹ 為什麼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具有核設施,卻不允許伊朗朝鮮他們擁有呢

伊朗朝鮮沒有加入或者已經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以及《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 ,不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和巴黎統籌委員會及「倫敦核供應俱樂部」等重要國際核管理組織對其核利用的監控。美國及歐洲能西方國家認為伊朗朝鮮核設施不是為了和平利用核能,只為了發展核武

1967年8月24日美國與蘇聯聯名向聯合國裁軍委員會提出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 NPT)的聯合草案。只承認美、俄、法、英、中5國為核國家。以後擁有核武器一律視為非法。1968年1月7日由英國、美國、蘇聯等59個國家分別在倫敦、華盛頓和莫斯科締結簽署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共有11條規定,主要內容是:有核國家不得向任何無核國家直接或間接轉讓核武器或核爆炸裝置,不幫助無核國家製造核武器;無核國保證不研製、不接受和不謀求獲取核武器;停止核軍備競賽,推動核裁軍;把和平核設施置於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國際保障之下,並在和平使用核能方面提供技術合作。 該條約1970年3月正式生效。截至2003年1月,條約締約國共有186個。

《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omprehensive Nuclear-Test-Ban Treaty,CNTBT)是一項由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Comprehensive Nuclear-Test-Ban Treaty Organization,CNTBTO)領導的、旨在促進全面防止核武器擴散與促進核裁軍進程,從而增進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條約。
宗旨和目標是:全面禁止核武器試驗爆炸及其他任何核爆炸,有效促進全面防止核武器擴散及核裁軍進程,從而增進國際和平與安全。
根據《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規定,《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在其所列的44個有核能力國家全部交存批准書後第180天起生效。44國是美、俄、英、法、中五個核國家及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等「核門檻」國家和其他有核能力的國家。

巴基斯坦1972年進行了首次核試驗,98年5月進行2組裂變核裝置試驗,98年爆炸5枚核彈;印度1974年首次核試驗,98年5月小型化純裂變鈈彈5次核試驗成功。當時聯合國已經制裁了他們,後取消,兩國最終成為事實上的核國家,被迫被國際承認。

以色列是世界上一般認為擁有核武的國家,但是沒有公開承認和否認。

與以色列合作開發核武的南非在進行了一次核試爆後放棄核武。

日本的核技術在世界前列,他的工業能力和核燃料存量有潛力在5年內裝備出實戰用的核彈。

❺ 朝鮮.伊朗等國家為什麼不能研製核武器

因為根據1968年7月1日簽定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第二條的規定,當時沒有核武器的國家不準發展核核武器,當時朝鮮和伊朗都沒有核武器.這是表面的理由。
而且在國際社會上,許多國家都需要發展經濟,都需要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不希望朝鮮和伊朗擁有了核武器而與美國,或者敵對國家進行戰爭,破壞了自己的發展。比如,伊朗與以色列的戰爭必定影響整個中東社會的穩定與發展;朝鮮與日本的戰爭必定影響整個東亞的穩定。
人人都有核武器是好事?不壟斷,不要地球了?大家不要活了?多年來,禁止核武器擴散,銷毀核武器庫存,一直都是世界各國的明智選擇。但是,在聯合國「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精神原則下,究竟誰該擁有核武器和誰不該擁有核武器的權利上,卻從來都沒有明確的定論。所以,當那個超級大國認為與他明顯作對的國家擁有核武器時,不是給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戴上「邪惡軸心國」的帽子,就劃上「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黑名單,進而以「顛覆而後快」為目的使用各種手段進行「定點清楚核武器」的舉動,以達到最大限度減少對自己的核威脅。說到底還是那個超級大國「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霸權行徑在作祟。

❻ 朝鮮是獨立完整的國家,憑什麼不能發展核武器

2016年3月2日,聯合國安理會全票通過了新一輪的對朝制裁決議,這是史上最嚴厲的制裁措施,針對的是朝鮮於1月6日進行的氫彈試驗及2月7日使用彈道導彈技術從事的發射活動。 自1994年朝鮮核危機爆發以來,聯合國已經出台了多項制裁措施,針對的都是朝鮮的核計劃和核活動;朝鮮目前的孤立處境,根本原因就是其堅持進行核活動,違背了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原則。
而在2015年7月,在經過漫長的談判和討價還價之後,伊朗和六國(安理會五常加德國)就核問題達成框架協議,伊朗以停止和削減核計劃為代價,換取國際社會取消對其進行的長達10年的經濟制裁。
應該說,朝鮮半島無核化和伊朗核協議是大勢所趨,凝聚了國際社會的共識,也是世界上大多數民眾希望看到的,為它們叫屈辯解的始終是極少數人。但在這眾口一詞背後,有一些更為根本的問題還需要被釐清,那就是:朝鮮伊朗為什麼要發展核武器?國際社會又為什麼不讓它發展?為什麼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可以合法地擁有核武器,其他國家卻不能?這是否是一種不公平和歧視?
自1945年7月16日美國在新墨西哥州試驗成功人類第一顆原子彈開始,世界進入了核時代,其後美國在廣島、長崎使用原子彈,其巨大威力引發了全世界對核武器濫用和擴散的擔憂。1960年和1964年,法國和中國先後成功地爆炸了核裝置,美蘇極為擔心將會有更多的國家擁有核武器,於是在1967年8月向聯合國裁軍委員會提出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聯合草案,1970年3月,該條約正式生效,它將世界上的國家分為兩類,一類是1967年1月1日前掌握核武器的國家,稱為有核國家,也就是美、蘇、英、法、中;另一類是1967年1月1目前尚未掌握核武器的國家,稱為無核國家。條約的核心是要求無核國家不再發展核武器,同時,有核國家也要承擔相應的義務:幫助無核武器國家發展核工業,進行核裁軍。
以上可以看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是大國政治的產物,是對五國擁有核武器這一事實的合法化和對小國發展核力量的排斥。而因為核武器的巨大威力,原來就已經有了核武器的幾個大國更顯示出擁有核武器的優勢,原來沒有核武器的國家則不能發展核武器,就使得他們的地位更加不利。
但是,《核不擴散條約》的作用是不容抹殺的,最直接的一點是:它遏制了各國發展核武器的沖動。隨著科技的發展,核武器的神秘面紗早已揭去,其基本原理早已為科技界熟知,某些製造核武器部件的軍民兩用設備也可以在國際市場上買到。在這種情況下,發展核武器已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願不願意的問題了。根據測算,如果沒有《核不擴散條約》,目前世界上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就不是只有9個(原來的5個,加上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朝鮮),而是近30個。再考慮到恐怖分子對核武器的覬覦,世界將再無寧日,甚至面臨毀滅的危險。
顯然,《核不擴散條約》下的核秩序,是一個不公平但相對安全的狀態;而讓各國公平地享有發展核武器的權利,是一個公平但危機四伏的狀態,危險性太大,人類根本無法承受。權衡之下,人們更願意接受前一種狀態,以一定程度的不公平為代價換取最大程度的安全。這就是朝鮮伊朗不能發展核武器的根本原因。
但是,原則歸原則,核武器在提升國家實力方面確實能起到四兩拔千斤的作用。眾所周知,中國目前的國際地位,和中國擁有核力量密不可分。冷戰後,俄羅斯在經濟實力上早已淪為二、三流國家,但加上它龐大的核武庫,俄羅斯至今是國際格局中的重要力量。這就對某些缺乏安全感的無核國家構成了現實的誘惑。
朝鮮核危機的一再發生正是緣於朝鮮領導層的極度不安全感。對內,朝鮮在經濟和民生方面一塌糊塗,對外,朝鮮自外於國際社會,處境孤立。加之朝鮮領導層在長期封閉性狀態下形成的非理性思維,導致了種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舉動。伊朗的情形也是如此,伊朗在1970年代末和美國交惡,又處於遜尼派掌權的阿拉伯國家的包圍之中,這些使得伊朗覺得必須成為核大國才能保護自己。同理,以色列和中國的核武器,同樣是在缺乏安全感的國際環境下出台的。而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樣是在將對方視為最大敵人的情況下跨國了核門檻。可以作為反證的是,當年南非因為種族隔離制度被國際孤立而發展核武,種族隔離廢除後,南非就放棄了核計劃。
顯然,在一個「失敗國家」比比皆是、善治和民主遠未普及的世界裡,追求核武器以求以小博大的沖動絕不會停止。正如國際原子能機構前總幹事巴拉迪所說,「單靠對技術進行控制不足以制止進一步的核擴散」。因此,對於朝鮮伊朗發展核武器的企圖,人們可以給予理解,但為了全人類的利益,它們的行為必須被遏止。

❼ 為什麼美國不允許朝鮮伊朗越南等國家擁有核

1. 美國的立場並非孤立,而是反映了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防止核武器擴散是國際社會的共同目標,這一目標的法律基礎就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
2.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於1968年締結,並於1970年生效。該條約旨在阻止核武器的進一步擴散,促進核裁軍,並推動和平利用核能的國際合作。
3. 截至當前,除了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和中國這五個核武器國家外,其餘絕大多數國家均已成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締約國。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鮮是未簽署該條約的國家。
4. 伊朗和越南都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簽署國,並承諾遵守條約規定,沒有公開表明尋求核武器的意圖。美國對伊朗的核計劃表示擔憂,但伊朗政府堅稱其核活動旨在和平利用核能。
5. 國際社會為禁止核武器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包括1996年通過的《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該條約得到了包括五個核武器國家在內的多數國家的支持,並禁止任何形式的核試驗。
6. 除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外,國際社會還在繼續努力推動全面銷毀和禁止核武器。201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呼籲所有有核國家銷毀核武器,並禁止任何國家或組織擁有核武器。這一決議體現了國際社會對於無核武器世界的共同追求。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伊朗朝鮮不能有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的文化能存活多久 瀏覽:734
義大利面為什麼扁 瀏覽:82
去英國一般讓帶幾個行李多少公斤 瀏覽:298
印度電子商務和中國哪個好 瀏覽:900
印尼向中國手機發簡訊需要加什麼區別 瀏覽:676
越南正必佛靈油多少元一瓶 瀏覽:804
伊朗現在發生了什麼事情 瀏覽:653
印尼酸枝屬於什麼檔次的 瀏覽:190
印尼落地簽姓名怎麼寫 瀏覽:209
義大利當地人哪裡買房 瀏覽:466
為什麼伊朗朝鮮不能有核 瀏覽:485
美國為什麼打伊朗的少將 瀏覽:504
英國大地主有多少地 瀏覽:907
一億伊朗里拉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487
印度醫療資源有多少 瀏覽:296
義大利面怎麼煮才能不變色 瀏覽:997
到越南需帶多少人民幣 瀏覽:962
100美元對伊朗錢多少錢 瀏覽:774
伊朗什麼時候過春節 瀏覽:810
去越南點外賣多少錢 瀏覽: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