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男籃慘敗伊朗原因何在
昨晚,在亞錦賽男籃決賽中,面對伊朗隊,中國隊以52:70慘敗。在家門口被人家教訓了一番。真是羞愧難當。讓在比賽期間支持國籃的球迷不知說什麼好。分析失利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關鍵的不外乎是二點。一是戰術單調。中國隊全場僅得到52分,可見進攻多麼乏力,這背後體現的是中國隊進攻戰術體系的單調。男籃的進攻主導權是內線的王治郅和易建聯,上半場他們得到中國隊全部25分中的16分,這可是中國隊20次出手中的17次,內線得分雖然不少,但消耗同樣很大。正是郭仕強過於偏重「郅聯組合」一旦內線「熄火」其他隊員難以提供戰術體系內的火力。這樣以往中國隊犀利的進攻手段如朱芳雨的3分,王仕鵬的突破都很難看到。二是鬥志缺失。如果說戰術體系不完善是因為這次沒有了姚明這個中國隊的核心人物,那麼在昨天晚上中國隊的士氣,都不知到哪裡去了?昨晚的中國隊在場上不是患得患失,就是渾若夢游,鬥志缺失是昨天慘敗的根本原因。上半場,中國隊沒有一個罰球得分,這說明場上隊員大多害怕受傷,沒有沖擊籃下的勇氣,還有一個數據,首節中伊的籃板數比為3:12。拼搶籃板20%靠能力,80%靠意願,國籃的鬥志低迷由此可見一斑。這怎麼能贏下比賽?比賽中常見的是伊朗隊的小個子隊員在中國隊的「重兵」保護下的後場搶得籃板。事實上,整個亞錦賽中國隊平均每場比賽都要讓對方多搶3.6個前場籃板,這是很不正常的。看來,要想恢復往日的輝煌,內部整風是到時候了。當然,是比賽總會有輸贏,輸一次沒什麼,關鍵是要總結失利的教訓,為下一次的崛起作準備。馬上要進行斯杯的比賽了,希望國籃在失利的陰影中走出來,打出好成績,證明自己。
Ⅱ 伊朗為什麼不敢反擊以色列
伊朗並非不敢反擊以色列,只是反擊會有所顧慮,主要有以下原因:
Ⅲ 2015亞洲杯1/4決賽伊朗VS伊拉克獨贏是什麼意思
獨贏 (Single): 選擇一個事件中獲勝方的投注
防守穩健,是這兩支球隊小組賽的最大特點。三場比賽,伊拉克只在衛冕冠軍日本身上丟掉一球,伊朗則保持著不失球金身。除了對手實力有限或保存實力的原因,兩隊後防的貢獻居功至偉。伊朗在與卡達、阿聯酋的兩場小組賽,都曾面臨巨大的防守壓力,球門前一度風聲鶴唳,但最終力保球門不失則要仰仗門將哈吉吉與中衛侯賽尼。這兩人都經受過巴西世界盃的洗禮,亞洲杯上的挑戰只是小菜一碟。
從打法上看,葡萄牙人奎羅斯上任四年來,為這支球隊注入了整體足球的元素,首先立足於不敗之地,這一點伊朗在世界盃上也有所體現。盡管有德賈加等悍將,但波斯軍團在比賽中陣地進攻能力有限,通常依靠單兵速度形成突破製造機會。
如果說伊朗「下三路」的穩固乃風格所致,伊拉克在亞洲杯目前為止丟球少的原因則要歸結於眾志成城加上些許運氣。首輪和次輪面對明顯不在狀態的約旦、日本,伊拉克的射門都要遜於對手,特別是日本全場14次起腳只有一球入賬。最後一輪迎戰16強中實力叨陪末座的巴勒斯坦,2007年亞洲杯的冠軍基本沒有受到對手的威脅。
因此,都強調防守的兩支球隊在淘汰賽上相遇時,很可能形成一場苦戰。畢竟無論強隊弱隊,在進入淘汰賽後都難免把防守放在顯著位置。況且這兩支球隊的攻堅能力本就不強,進球數在8強中都位列倒數,意味著屆時即使能夠創造機會也不一定能把握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