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軍官蘇萊曼尼多少歲

伊朗軍官蘇萊曼尼多少歲

發布時間:2025-09-07 14:50:18

1. 敘利亞戰爭原因

敘利亞東古塔的戰事臨近尾聲,眼看和平在望,卻出人意料的傳來化武攻擊的消息,歐美主流媒體大肆渲染,各國政客也添油加醋,大放狠話。自從敘反對派控制地區杜馬鎮遭疑似化學武器攻擊之後,籠罩在敘利亞上空的戰爭陰雲迅速積聚:西方各國強烈譴責巴沙爾政權、特朗普警告24小時到48小時內做出回應,將發動軍事打擊;美、英、法元首通電話,協調行動,要聯合對巴沙爾進行強力回擊;同時特朗普中止對拉美的訪問,放棄出席「美洲國家領導人」會議,美軍航母戰斗群大規模向地中海集結;另一面俄羅斯總參謀部宣布俄羅斯軍隊進入一級戰備,同時俄羅斯在敘的防空導彈系統提高戰備等級……
與此同時,俄羅斯的股市和匯市崩盤,歐美對俄羅斯的金融攻擊讓俄羅斯損失慘重。就在世界猜測美國或法國會不會對敘利亞大打出手,美俄大戰一觸之發之際,敘利亞政府軍的一處空軍基地遭到導彈襲擊,八枚導彈被防空導彈摧毀了五枚,剩餘三枚命中目標,基地內據稱有俄羅斯和伊朗的軍人,共有四名伊朗軍人和三名俄羅斯軍人喪生,襲擊者是以色列,行動事先徵得了美國同意。這場襲擊可能是美國更大規模轟炸的路演。戰爭烏雲密布,美國和俄羅斯真的要在敘利亞大打出手嗎?美國和西方僅僅是泄憤還是真的要鑽進敘利亞的帝國墳場?拋開這些紛紜錯綜的表象,我們先來看看敘利亞發生了什麼,揭開背後的戰爭邏輯。
一、俄敘聯軍贏得東古塔戰役
我們都知道敘利亞是一個只有2000多萬人的小國,但是敘利亞戰爭卻不是一場小規模的戰爭,由於外部勢力的捲入,歷時七年的敘利亞戰爭被打成了一次小型的「世界大戰」。相信大家都應該還記得2016年11結束的阿勒坡戰役,當時的形勢就是幾乎所有在中東有重大戰略利益的國家都捲入了其中,包括我們中國。
在阿勒坡戰役中,中國、俄羅斯、敘利亞政府軍、伊朗、伊拉克、朝鮮、黎巴嫩真主黨等國家結成一方,美國、法國、英國、沙特、約旦、以色列、敘利亞反對派、庫爾德、ISIS、摩洛哥等為另一方,打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小型「世界戰爭」。最終,中國抓住了美國政府換屆的戰略契機,果斷派出了軍事顧問團訪問敘利亞,直接提供戰略戰術的指導,輸送大量戰略資源,快刀斬亂麻,迅速結束了纏斗四年多的阿勒坡戰役。阿勒坡戰役號稱是敘利亞戰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就此徹底扭轉了敘利亞政府軍被動挨打的局面,而中國軍隊出手,也展現了「陸戰之王」的風采。
而最近接近尾聲的東古塔戰役,我們可以看作是俄敘聯軍「攻克柏林」的戰役。東古塔雖然不像阿勒坡(敘利亞第一大城市,擁有近200萬人口)那樣是一個大城市,但是它卻臨近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可是說是威脅敘利亞政權心臟的尖刀。東古塔位於大馬士革東部郊區,為海拔600米的高地,包括眾多小城鎮和村莊,戰前擁有200萬居民,目前大約還有數十萬居民。敘利亞內戰爆發後不久,恐怖組織拉赫曼旅於2012年占據了東古塔,隨後敘利亞政府軍對東古塔進行了長達五年的包圍,可始終未能攻入東古塔。
並且隨著敘利亞政府軍在各個戰場上的節節勝利,東古塔地區成了反政府武裝在大馬士革郊區的最重要據點,最後的堡壘。許多在其它戰場被擊潰的叛軍也向東古塔地區集結,當地除了「伊斯蘭軍」、「沙姆自由人組織」、「拉赫曼軍團」等反政府武裝外,還有與「基地」組織有關聯的極端組織「征服陣線」等。
這些叛軍並非全是烏合之眾,其中許多都是原來敘利亞政府軍中的遜尼派武裝,這個跟伊拉克的伊斯蘭國也聚攏了大批原薩達姆政府軍中遜尼派武裝是一樣的。所以有比較強的戰鬥力,也很懂得軍事斗爭,他們早早地把東古塔地下挖空,變成了一個由地堡交織而成的堡壘,所以敘利亞政府軍一時也拿它沒有辦法。
事實上,政府軍對於東古塔的圍剿從未間斷,但是由於敘利亞政府軍的精銳都在外地征戰,根本奈何不了東古塔的叛軍。例如從2017年6月至9月,敘利亞政府軍對東古塔發動大規模的進攻,結果卻是以損失了1700多人,36輛坦克被擊毀而告終,根本就沒能攻入東古塔。
今年以來,由於敘利亞戰局大體已經穩定,政府軍已經消滅了除庫爾德武裝以外的絕大部分叛軍。2月18日敘利亞政府軍集結了6個師又三個旅,輔以地方民兵部隊再加上俄軍「顧問」和空軍支援,共計6萬餘人的精銳力量包圍了東古塔,決心拔掉大馬士革近郊這個最後的「釘子」。
此次東古塔參戰序列包括敘利亞政府軍的勁旅「老虎師」和敘利亞第一裝甲師。除了這兩支在內戰中一直活躍的精銳部隊以外,被抽調來參加東古塔圍攻戰役的部隊還有:敘利亞第14特種作戰師,第4機械化步兵師,第七裝甲師,第9裝甲師,共和國衛隊104空降旅,共和國衛隊105旅,共和國衛隊106旅,以及敘利亞空軍,俄羅斯空天軍,俄羅斯陸軍特種部隊,伊朗革命衛隊以及敘利亞民兵和伊拉克援軍。參戰兵力超過6萬人,並攜帶有超過500門榴彈炮和火箭炮進行火力壓制。
但是對於俄羅斯和敘利亞政府軍而言,最大的敵人並不是被包圍的反對派武裝,以六萬多人的精銳之師,配以重型裝備和空軍支援,要消滅盤踞在東古塔的不足兩萬人的叛軍,無疑是一場小刀切黃油的戰爭。問題是只要俄敘聯軍擺出決戰的姿態或將要獲得勝利時,帝國主義分子就要站出來搗亂。
東古塔開戰才沒有幾天,眼看著敘利亞政府軍的節節勝利,美國等西方國家就坐不住了。2018年2月24日,美國、英國和法國推動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2401號決議,要求敘全境連續停火至少30天,呼籲解除對東古塔地區等4個區域的圍困,以維持對這些區域居民食品和葯品等物資供應,就是為了給叛軍解圍,然而沖突各方均無意遵守這一決議。
只是迫於西方的壓力,也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政府軍開辟了兩條供平民逃生的通道。2018年3月17日,俄羅斯駐敘利亞停火協調中心表示,已有1.7萬余名敘利亞平民從敘東古塔地區撤離。次日,敘政府軍坦克出現在東古塔地區的薩格巴鎮,宣告政府軍已收復東古塔百分之八十土地。剩餘的叛軍聚集在杜馬鎮等少數地區,成為瓮中之鱉。
3月18日,也就是敘利亞政府軍收復薩格巴鎮的當天,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視察東古塔前線,受到了將士們的熱烈歡迎。巴沙爾登上了一輛坦克,向政府軍官兵發表了鼓舞人心的講話,他說「你們射向恐怖分子的每一顆子彈都在改變地緣平衡,你們駕駛坦克每前進一米都在改變世界的政治版圖。」
而與此同時,在敘利亞的北部戰場,土耳其大軍也於3月18日開進了阿芙林城,佔領了阿芙林地區,可以說這一天是敘利亞戰場的又一個轉折點,其戰略意義相當於當年的蘇聯紅軍和盟軍分別攻破了納粹德國的首都柏林。標志著敘利亞戰場已經接近尾聲,如果美國和法國不加以大規模干涉,直接參戰的話,敘利亞戰爭將就此劃上句號。
二、美國、法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不甘心失敗
從敘利亞南部戰場和北部戰場的態勢來看,我們就會發現,美國又被俄羅斯給坑了。當初土耳其悍然發動橄欖枝行動,進攻阿芙林地區的庫爾德武裝時,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感覺很詭異,甚至一些國內的公知給北約捧臭腳,說土耳其進攻阿芙林,最難受的是俄羅斯、伊朗和巴沙爾政府,北約勢力再次進入敘利亞,將會不斷地打壓伊朗,切割巴沙爾,吞食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地盤。北約是兵不厭詐,將要板回一局,取得敘利亞戰爭的勝利。
那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在面對國家核心利益上,土耳其寧願背叛或退出北約。土耳其擁有1800多萬庫爾德人,如果任由美國扶持庫爾德裝備在敘利亞北部建立邪惡走廊,將對土耳其後患無窮,可能將導致土耳其長期的分裂和內戰,因為敘利亞的庫爾德武裝就是由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工人黨控制的。
所以,我們從戰爭的結果來看,簡直就是土耳其與俄羅斯、敘利亞政府軍和伊朗天文無縫的配合作戰,消滅了西方在敘利亞扶持的最後兩支叛軍。當然庫爾德武裝還談不上消滅,但是如果美國和法國不對敘利亞展開大規模干涉的話,殘余的庫爾德武裝向俄羅斯和敘利亞政府軍投誠,將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事實上,隨著東古塔戰役的勝利,大馬士革南部地區的叛軍已經紛紛向政府軍投降了。
敘利亞戰爭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可以說,美國、以色列和西方在敘利亞下了這么一盤大棋,已經到了滿盤皆輸的地步了。3月2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從敘利亞撤軍,確實,如果再不撤軍,美國在敘利亞的幾千人的武裝就會被包了餃子,前年阿坡坡戰役結束時,也有幾百名來自美國、法國和以色列的軍事教練、顧問和情報人士被俘。面對俄羅斯、土耳其、伊朗和敘利亞的聯合圍毆,美國也是強龍難壓地頭蛇。
然而現實總是那麼富有戲劇性,就在特朗普宣布美國將要撤軍的當天,敘利亞前殖民地宗主國法國站了出來,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接見庫爾德領導人時承諾說將派遣軍隊進入敘利亞曼比季,與當地庫爾德武裝並肩戰斗,以抵禦土耳其的進攻。據法國《巴黎人報》報道,由庫爾德武裝主導的「敘利亞民主軍」代表團29日會見了法國總統馬克龍,代表團代表稱,馬克龍承諾將支持其對抗極端組織和抵禦土耳其進攻的斗爭,打算「盡快」向曼比季派遣法國特種部隊,部隊人數尚未透露,法國此次派兵將與美國方面協同行動。這則消息讓世人感到法國骨子裡的「大國情結」。
我們要知道法國已經太久沒有打仗了,如果我們不算利比亞戰爭(主要是薩科奇主導的空襲),法國軍隊的上一次戰爭還是越南戰爭。我們都知道,在越南戰場上,中國派出了以陳賡大將為代表團長的軍事顧問團,指導越南打贏了奠邊府等著名戰役,徹底把高盧雄雞給打焉了,此後半個多世紀再也不敢胡亂囂張了。那麼,又是什麼力量促使馬克龍作出了參戰的決定呢?
首先是現實利益。我們都知道,馬克龍在當選總統前,曾經在羅斯柴爾德集團下面的投行工作,並積累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所以,馬克龍就是以羅斯柴爾德為代表的猶太金融資本的一個棋子,眼見庫爾德人撐不住了,著急的不僅是以色列和美國,歐洲的猶太金融資本集團也坐不住了。所以才會有馬克龍的參戰。當然,曾經以「奧斯曼的巴掌」怒懟美國的埃爾多安也不是省油的燈,埃爾多安以前所未有的措辭譴責法國支持恐怖組織。
其次是歷史原因。此次法國試圖派兵進入敘利亞,看似是「半路殺出程咬金」,但如果向前追溯的話,就並不顯得過於突兀。十字軍東征那會兒太過久遠,就不說了。法國在近代與敘利亞也關系也頗深,拿破崙曾於1799年率軍攻打過敘利亞。1861年法國以「人道主義使命」為由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中的馬龍派基督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1916年5月,法國通過與英國簽署的「賽克斯-皮科特」協議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亞洲部分領土「大敘利亞」(包括敘利亞和黎巴嫩)等納入勢力范圍,成為敘利亞的宗主國。
既然歐洲猶太資本要參戰,就要把敘利亞的水攪渾,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這幾天關於敘利亞的化武攻擊的新聞。在輿論戰場充當急先鋒的卻是英國媒體,4月8日,英國BBC率先披露,敘利亞反對派武裝頑強堅守東古塔地區的最大城鎮杜馬(Douma)曝出遭到沙林毒氣攻擊,據當地醫療人員、救援人員表示,杜馬鎮上方出現毒氣向下飄進鎮里,造成至少70人喪命。臭名昭著的敘利亞救援組織「白頭盔」(The White Helmets)在推特上發出一張杜馬鎮照片,照片中可看出地下室內有多達數十具遺體。該組織發文表示,死亡人數可能再繼續攀升。
一時間,歐美主流媒體爭相報道,美國國務院也跳出來說,「敘利亞政權對自己的人民使用化學武器早有先例,而俄羅斯最終必須承擔對無數敘利亞人展開野蠻襲擊的責任。」這種情形我們曾經在科沃戰爭前聞到過熟悉的味道。
這說明了美國、法國和英國並不甘心在敘利亞戰場的失敗,他們想要板回一局。很可能會大打出手,只是可惜的很,現在的局面對他們非常不利。
三、美國會鑽進敘利亞的帝國墳場嗎?
我在前面的文章里就已經說過了,現在的敘利亞戰場,隨著土耳其的倒戈,事實上已經進入到了中東戰爭的第二階段,即中東地區諸強爭霸的階段。土耳其、伊朗、沙特和以色列、埃及等地區強國將要一決雌雄,展開爭霸賽。目前來看,斗爭的主線是土耳其聯手伊朗、敘利亞對付以色列和庫爾德、沙特。
按照中東戰爭發展的邏輯,應該是等到地區爭霸賽結束了以後,中國和美國兩個全球性大國才能介入。對於中美而言,不管是誰,如果沒有戰略定力,率先捲入敘利亞戰場,敘利亞都有可能變成其「帝國墳場」。所以現在許多人都在擔心,美國要在敘利亞大打出手了,俄羅斯要撐不住了,然後唇亡齒寒,俄羅斯倒了,中國也會倒大霉了。這些都是無稽之談,敘利亞戰場就是一個陷阱,中國和美國,誰先掉進去,就會變成誰的帝國墳場。
目前來看,中國是不太可能早早捲入其中的,土耳其和伊朗這兩個中東雙雄都會站在中國這邊,再加上俄羅斯,在中東撐個兩三年,一點問題也沒有。土耳其已經徹底與美國和西方鬧翻天了,法國的介入雖然可以嚇阻土耳其軍隊前進的步伐,但是並不能阻擋埃爾多安剿滅庫爾德武裝的決心。對於土耳其來說,誰支持庫爾德武裝,支持庫爾德獨立,就是它的敵人。顯然它現在與以色列、法國和美國已經勢不兩力,而與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和俄羅斯則是天然的同盟了。所以現在的土耳其現在已經不能視為一個北約國家了,雖然它是北約第二軍事大國。
伊朗這幾年一直都是低調的潛行,但是論綜合國力,伊朗卻絲毫不遜色於土耳其。他的第一號敵人是以色列,第二號的敵人則是沙特。表面上看,在敘利亞戰場上,頻頻露臉的是俄羅斯和土耳其,但是伊朗才是真正的重量級國家。因為伊朗掌握了經伊拉克到敘利亞和黎巴嫩的什葉派之弧,背後有俄羅斯和東方神秘大國的撐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勢單力孤的土耳其更強,也比外來戶俄羅斯更強。俄羅斯本身也是伊朗請君入瓮給請過來的,就是方便伊朗躲在俄羅斯巨人的後面,背地裡動手。俄羅斯派到敘利亞來的軍隊不過一兩萬人,但是伊朗卻在敘利亞部署了十萬大軍,其中大多是精銳的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
在這一輪剿滅ISIS頭號恐怖組織的戰爭中,我們只看到了普京在全球媒體上大出風頭。然而,我們卻很少有人聽說過蘇萊曼尼。事實上,他起到的作用絲毫不遜色於普京大帝。蘇萊曼尼被稱作「伊朗的隆美爾」,「中東最強大的個體」,白宮前安全官員理查德·克拉則稱,蘇萊曼尼擁有「魔鬼般的天才能力」。當伊拉克軍隊剿滅ISIS以後,伊拉克北部的許多村莊的牆壁上都寫著「從摩蘇爾到拜阿季,感謝蘇萊曼尼」。以表彰他在戰勝伊斯蘭國的傑出貢獻。
但是很搞笑的是,蘇萊曼尼正是從兩伊戰爭中成長起來的軍事天才,年僅三十歲就被任命為伊朗革命衛隊第一塔拉赫師的師長,譽為少年將軍,2011年被授予伊朗最高軍銜「少將」,這幾年他統帥大名鼎鼎的「聖城旅」和伊斯蘭革命衛隊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所向披靡,立下了赫赫戰功。只不過國內很少有媒體報道他,低調的蘇萊曼尼就是低調的伊朗的真實寫照。
美國總統特朗普8發推譴責敘政府軍,「被施加暴行的地區已被敘利亞軍隊封鎖,外界完全無法進入。俄羅斯、阿薩德及伊朗要對這場暴行負責,他們將付出巨大代價。」
4月9日晚23時,特朗普在內閣會議上譴責了敘利亞化學武器行為,並表示他將會在「接下來24—48小時內」,決定是否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而敘利亞政府則向媒體表示,針對敘利亞政府以化武攻擊平民指控「百分之百是捏造」,捏造這些故事只是為讓美國轟炸敘利亞行動合理化。但是弱國無外交,敘利亞的話沒有人聽,面對西方的栽臟陷害,俄羅斯都百口莫辯,何況敘利亞。事實任何明眼人都能看出,敘利亞完全沒有必要在東古塔戰役已經取得勝利的情況下使用化武。
與此同時,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外交斗爭也在緊張進行,由於美國和俄羅斯提交的三份草案,均未能通過。美國起草的決議草案,要求授權各國對誰是敘利亞化武襲擊的責任方展開獨立調查,俄羅斯投了反對票。俄羅斯起草的兩份草案,同樣要求進行對化武襲擊的調查,但反對獨立調查。一份草案要求,調查組織向聯合國作報告,由聯合國決定責任方,美國反對。另一份要求,總部在荷蘭海牙的「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前往敘利亞疑似化武襲擊事發地展開調查,美國也反對。
當然,我們都知道的,在西方大國眼裡,聯合國就昌個擺設,所謂的聯合國決議只是走一個過場,此前美俄均表示要對對方草案予以否決。現在我們就能明白,為什麼這一次博鰲亞洲論壇期間,聯合國秘書長古鐵雷斯要來華訪問並參加博鰲論壇了,因為聯合國五常只有中國是真心實意地尊重聯合國的。
針對所謂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一事,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妮基·黑莉比當年拿著洗衣粉的國務卿鮑威爾還要霸道。當地時間周一(9日)她對聯合國安理會表示,無論聯合國允不允許,美國都將對敘利亞政府採取行動,並指責俄羅斯對此「蓄意阻撓」。確實,對於美國來說,現在萬事俱備,只欠下令。
從各方面消息來看,美國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依靠「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事件,輿論准備已經完成,無論事件真實與否,美國都擁有了對敘動武的道義理由。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與當年指控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如出一轍,現如今伊拉克戰爭已經過去15年,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影子都還沒找到。只留下鮑威爾的洗衣粉,成為江湖的傳說。
與輿論戰同時展開的是西方國家的密切溝通,協調立場。
4月10日19時,在與特朗普進行溝通後,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回應稱,敘利亞發生的攻擊事件是野蠻的,我們正在與盟國一起努力評估到底發生了什麼。4月10日22時,法國總理菲利普稱,沒有對化武攻擊的回應的話,外交手段是不可信的,並將與美國就敘利亞問題密切合作。4月10日2時,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稱,法國將繼續與英國、美國的盟友就敘利亞問題進行溝通,並承諾法國對敘利亞地區的空襲目標均是化工廠。而據外媒報道,針對「敘利亞化武事件」,法國總統馬克龍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兩次舉行電話會談,要求國際社會堅決應對。
與此同時,為了更好應對敘利亞的問題,除了積極與盟友溝通外,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取消4月12日至14日訪問拉美,並參加「美洲國家首腦會議」的行程。此外美國唐納德·庫克號導彈驅逐艦目前就位於地中海東部,離塔爾圖斯僅100公里,可能率先使用60枚戰斧巡航導彈對敘利亞實施打擊。
而美國方面也在加緊調兵譴將,以「杜魯門」號航空母艦為首的戰斗群4月11號離開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前往地中海執行任務。「杜魯門」號航母戰斗群包括「諾曼底」號導彈巡洋艦(USS NORMANDY),「阿利·伯克」、「巴爾克利」、「福萊斯特·謝爾曼」和「法拉格特」號導彈驅逐艦,「賈森·鄧納姆」和「蘇利文」號導彈驅逐艦將於晚些時候加入戰斗群,共計有七艘配備宙斯盾的戰艦,整個戰斗群約有6500名官兵。而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月10日報道稱,德國「黑森」號護衛艦也加入戰斗群。
短短的一個月時間,美國和西方世界與俄羅斯之間就上演了從外交大戰到金融大戰,再到軍事沖突的戲碼。想想3月20日特朗普還親自打電話給普京,祝賀他當選,並稱兩人將很快會面,這還不到一個月,就走到了戰爭邊緣。面對美國的戰爭威脅,俄羅斯也毫不示弱,宣稱俄羅斯海陸空三軍全面戰備。現在的問題是,美國和西方是僅僅空襲一翻泄憤,還是真的要奪回推動的敘利亞戰場?鑽進敘利亞帝國墳場?讓我們拭目以待。
感謝我們的先烈們浴血奮戰,建立了這個強大的國家,讓我們遠離戰爭與災難。感謝我們強大的黨,我們強大的人民軍隊,讓一切敵人不敢染指。珍惜我們現在寶貴的和平吧,和平不是理所當然的,而是稀缺的,正是那些長眠地下的英烈們,用生命替我們換來了和平。

2. 伊朗向特朗普等30多人發逮捕令,這是怎麼回事

據伊朗學生通訊社和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等多家外國媒體報道,近日,伊朗司法機構對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內的30多人發出逮捕令,罪名是襲擊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並向國際刑警組織提出協助請求。對這一事件,美國負責伊朗事務的特別代表胡克在同一天回應說,“沒有人會認真對待這件事”;國際刑警組織表示,暫時不會考慮伊朗的請求。

據美聯社報道稱,國際刑警組織隨後回應了伊朗的請求,稱根據組織章程,國際刑警組織不會參與任何有關政治等的活動,因此也不會考慮伊朗所提出的相關請求。

3. 為什麼伊朗要向特朗普發出逮捕令國際刑警如何回應

1. 伊朗針對特朗普發出逮捕令的背景是特朗普下令暗殺了伊朗高級軍官蘇萊曼尼。
2. 伊朗採取的報復行動包括對駐伊拉克的兩座美軍基地發射導彈。
3. 伊朗逮捕令中對特朗普的指控包括處罰、罰款和公開譴責。
4. 美國在伊拉克境內製造的襲擊事件是美伊矛盾升級的關鍵導火索。
5. 伊朗將軍蘇萊曼尼在巴格達機場遭遇暗殺,這一事件直接引發了伊朗對美國的報復。
6. 伊朗對美國軍事基地的襲擊造成了美軍的重大損失,進一步加劇了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
7. 伊朗人民的申訴可能效果有限,國際刑警組織尚未對伊朗的逮捕令做出正式回應。
8. 特朗普對伊朗軍方的挑釁行為包括公開承認下令空襲蘇萊曼尼,並聲稱他涉嫌與武裝分子有聯系。
9. 全世界人民都希望和平能夠持久,避免無謂的生命損失。

4. 伊朗向特朗普等30多人發逮捕令是怎麼回事

當地時間29日,伊朗司法機構就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遇襲事件,向美國總統特朗普等30多人發出逮捕令,並請求國際刑警組織提供協助。對此,美國伊朗事務特別代表胡克當天回應稱,「沒人會把它當回事」;國際刑警組織則表示暫不考慮伊朗的請求。

報道稱,德黑蘭檢察官阿里·阿爾卡西梅爾29日表示,特朗普等30多人參與了針對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高級軍官蘇萊曼尼的襲擊事件,將面臨「謀殺和恐怖主義指控」。伊朗方面要求國際刑警組織對特朗普等人發出最高級別的「紅色通緝令」。美國伊朗事務特別代表胡克對此回應稱,「沒人會把它當回事」。胡克還提出,要求聯合國延長對伊朗的武器禁運。

(4)伊朗軍官蘇萊曼尼多少歲擴展閱讀

卡西姆·蘇萊曼尼簡介

卡西姆·蘇萊曼尼(1957年3月11日—— 2020年1月3日)男,伊朗軍事人物,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前旅長,主要負責審核伊朗對所有反以色列武裝的培訓與支援,並操控向敘利亞輸送軍事物資,集軍事、外交、情報等大權於一身。

他曾指揮伊拉克境內的反美戰,並涉嫌派人暗殺沙特駐美大使,他的行動左右著中東局勢,被稱為伊朗的間諜王。

2020年1月3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遭美軍三枚導彈襲擊,卡西姆·蘇萊曼尼在襲擊中死亡。

美國國防部在一份聲明中說,蘇萊曼尼是此前襲擊在伊拉克和地區內的美國外交官和軍方人士的幕後主使,他和「聖城旅」造成數百名美國和國際聯盟軍人死亡、數千人受傷。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實施了此次針對蘇萊曼尼的襲擊任務。

伊朗對蘇萊曼尼被炸身亡反應強烈,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總統魯哈尼、外長扎里夫均對美發出強硬警告。哈梅內伊稱,等待美國的將是「嚴厲的報復」。魯哈尼也表示將要「復仇」,並稱蘇萊曼尼之死使伊朗更加堅定地抵抗美國。扎里夫則說,美國將為其「冒險主義」舉動承擔一切後果。

5. 一代反美將星蘇萊曼尼,他究竟有著怎樣傳奇的反美經歷

他挫敗美國的企圖,提升了伊朗的國際影響力。

理由很簡單蘇萊曼尼從軍事司令官成長為美國可怕的敵人。他憑借才智和勇氣打敗了中東和北非的許多伊朗敵人,這其中也包含了打倒美國,促進伊朗的嘗試。國際影響大家都知道,美國人說他是伊朗的傀儡大師,而ISIS在美國、歐盟、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大力支持下,是眾多武裝組織中最極端的。這些組織的戰斗效果在歷史上已經被證明,在伊朗和蘇萊曼尼率領的軍隊及其同盟的領導下,一個一個地打倒他們花了10年以上的時間。

6. 美國炸死了伊朗的軍官,但是為什麼伊拉克也開始怒懟美國

1. 伊朗高級軍官蘇萊曼尼在巴格達機場被美國無人機襲擊身亡,該機場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市。因此,美國在伊拉克領土上對伊朗將領實施了暗殺行動,這一行為在伊拉克政府和民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2. 由於美國在伊拉克首都實施此類行動,無疑讓伊拉克政府感到擔憂。這種擔憂源於一個事實:如果美國可以對伊朗高級將領在伊拉克實施暗殺,那麼理論上伊朗或其他國家也可以對美國在伊拉克的目標採取類似行動。這對於目前已經在美伊緊張關系中處於微妙位置的伊拉克來說,無異於一場災難。
3. 伊拉克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要求美國撤軍的決定可以從這一角度來理解:美國撤軍將有助於避免美伊沖突進一步波及伊拉克,對伊拉克而言,這是避免捲入更大規模沖突的最佳方式。對美國來說,繼續留在伊拉克意味著必須時刻警惕類似的暗殺事件,這可能會影響美國在伊拉克的戰略利益。
4. 從伊拉克的角度看,只有美國撤軍,才能有效將伊拉克從美伊沖突中解脫出來。畢竟,伊拉克並不希望自己的國家成為美伊爭斗的戰場。因此,盡管表面上伊拉克對美國的行動表示憤怒,但實際上,伊拉克更希望美國能夠採取實際行動,避免將伊拉克推向更加危險的境地。
總結:美國在伊拉克首都暗殺伊朗高級軍官的行為,不僅激化了美伊矛盾,也讓伊拉克政府感到壓力巨大。從伊拉克的角度出發,美國撤軍是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有助於保護伊拉克的主權和穩定,同時也減少了美伊沖突對伊拉克的直接影響。

7. 蘇萊曼尼是恐怖分子嗎

62歲的卡西姆·索萊曼尼將軍指揮聖城(波斯的耶路撒冷)僅僅20年,聖城是由阿亞圖拉·霍梅尼創建的革命衛隊特種部隊中一個有聲望的單位,負責對外行動。
華盛頓已經淘汰了一位魅力非凡的人物
對他的手下來說,他是偶像,是行動中的神話。 但是他的光環遠遠超出了軍隊。 伊朗革命的最高領袖阿里·哈梅內伊給他起了個綽號」活著的烈士「革命。 盡管不如黎巴嫩真主黨的一位強大領袖哈桑·納斯魯拉廣為人知,但他仍然是他所支持事業的伊斯蘭共和國的代言人之一。
根據一項由伊朗民意測驗和馬里蘭大學在2018年發表並由迪迪埃·比隆在本周五下午的RFI上引用的研究,83%被調查的伊朗人對蘇萊曼尼有好感,更喜歡溫和派哈桑·羅哈尼總統或已故外交官商務外國人部長賈瓦德·扎里夫。
"要理解蘇萊曼尼在伊朗的受歡迎程度,你必須知道,這個國家的許多人都認為他是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打敗伊斯蘭國,從而捍衛伊朗國家領土的人「,分析了JDD聯系的研究員文森特·艾夫林。 被一大群人戲稱為,他甚至是社交網路Instagram上的明星。
但是殺死蘇萊曼尼不是殺死恐怖組織的頭目。 這就像殺死一個恐怖組織的首腦和一個國家元首。 你必須這樣對待它,美國幾十年來沒有直接參與過這種程度的暗殺。
正是在他的第一個戰場伊拉克,蘇萊曼尼的生命戛然而止。 像他那一代的許多軍官一樣,蘇萊曼尼是科曼的孩子,科曼是一個多山的農業地區,出身卑微,很小就開始工作。1980年至1988年,在鄰國伊拉克發動的戰爭中,蘇萊曼尼拿著武器。在前線,他參加了敵後偵察行動。
蘇萊曼尼是伊朗在中東的戰略家
他的勇敢行為不僅塑造了他的光環,也塑造了他的長期職業生涯,這種職業生涯一直持續發光,直到周五無人機襲擊奪去了他的生命。 也是在這些年裡,他對西方列強形成了深刻的意識形態敵意,西方列強當時支持伊拉克獨裁者薩達姆·海珊。
蘇萊曼尼迅速崛起,繼續在所有戰區瘋狂行動:2000年的阿富汗、2006年的黎巴嫩、2011年的葉門和敘利亞——他建議堅定的盟友巴沙爾·阿薩德和他的俄羅斯支持者,並推動莫斯科參與進來。 在數千名民兵的帶領下,蘇萊曼尼允許大馬士革遏制被聖戰分子鎮壓的革命運動。
它的使命是:增加伊朗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他的手段是:在伊拉克和黎巴嫩等地,由什葉派武裝民兵組成的有組織的團體,為德黑蘭服務,他是德黑蘭的偉大授權官員。
他的戰術才能受到盟友的欽佩,也得到敵人的認可。 在不同的時期,復雜的現實政治這個地區的領導人,當然虔誠,但也務實,與他最大的敵人,美國「大撒旦」結盟。 例如,在21世紀初,當他努力向美國人提供情報,在阿富汗打擊遜尼派原教旨主義者塔利班時。 美國軍隊抵達喀布爾後不久結束的和解。
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萊曼尼穿上了更具政治色彩的外衣,成為波斯進攻性外交的重要工匠。 他是組建未來伊拉克政府的主要對話者。 接近最高領袖阿里·哈梅內伊——他現在呼籲報復——他支持強硬路線,不像總統羅漢尼,他被認為是懶惰的。 謠言甚至認為他是後者的繼任者,但他簡短地重申了他獨特的制服職業。
索萊曼尼是美國人的剋星,造成數千人死亡
不同外國勢力的特權目標,從以色列開始,他逃脫了幾次暗殺企圖,這和阿拉法特在其他時期一樣,有助於鞏固他的地位,與他的身材成比例地相反。 據華盛頓方面稱,自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來,蘇萊曼尼已經殺害或重傷了數千名美國或聯軍士兵。周五早上,美國國務卿麥克·龐貝保證說,蘇萊曼尼正在准備一個「軍事演習」按比例行動「威脅」數百名美國人的生活。
唐納德·特朗普認為,蘇萊曼尼應該被殺」多年前「。 此外,是美國總統本人下令對伊朗將軍的車隊和哈契德·查阿比的二號人物阿布·梅迪·穆漢迪斯發動空襲。 兩個人在同一輛車里。
這次暗殺是唐納德·特朗普當選和退出與德黑蘭的核協議以來,美國和伊朗之間不斷升級的最新行動。 上周,真主黨在伊拉克對美國軍事基地發動火箭襲擊,美國對同一個准軍事派別發動致命襲擊進行報復,示威遊行,以及同一批哈契德·沙拉比及其支持者襲擊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這些都使局勢升級。
唐納德·特朗普正在嘗試一場政治政變,即使它會將該地區推向懸崖邊緣,而該地區已經非常危險地傾向懸崖邊緣。 作為紐約時報召回喬治·布希和巴拉克·奧巴馬拒絕下令進行這種有針對性的暗殺,因為他們擔心這一行動會導致美國和伊朗之間的戰爭。
如果要求克制的呼聲越來越多,包括在伊拉克辭職的總理,或者更明顯的是偉大的阿亞圖拉阿里·西斯坦尼的聲音,伊拉克人在伊拉克大多數什葉派伊斯蘭教中都非常受尊重和傾聽,那麼有針對性地暗殺蘇萊曼尼將軍將很快產生後果,在許多觀察家看來,後果的規模是無法估量的。

8. 美軍為什麼會空襲巴格達機場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

美軍空襲巴格達機場造成的後果是十分嚴重的,近幾年來,盡管美國首先撕毀了伊核協議,對伊朗實施了各種政治和經濟的制裁,但是伊朗還是想通過政治談判來解決美國與伊朗之間的矛盾。然而這是美國謀殺蘇萊曼尼,就讓伊朗與美國維持的一線希望徹底給幻滅了。

其實蘇萊曼尼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美國已經威脅到門口了,還這么大張旗鼓的出現,不得不說是太麻痹大意,以前美國只說不動手,是因為不願意將事情鬧得沒有退路,但是攻擊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被對方拿出來和西班牙事變相提並論,就可見對方的重視程度,伊朗竟然還按照以往的思路,當然會出大問題。因此盡管美國暫時取得了勝利,但是這位伊朗標志性人物的死亡意味著美國很有可能再次出現戰爭的陰霾。

閱讀全文

與伊朗軍官蘇萊曼尼多少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和義大利分別屬於什麼國家 瀏覽:329
怎麼做好吃義大利面 瀏覽:187
越南平陽什麼時候有中國疫苗 瀏覽:132
印尼駐廣州大使館在哪裡 瀏覽:774
中國怎麼轉賬到印尼 瀏覽:524
義大利女孩喜歡什麼樣的中國人 瀏覽:154
義大利語琴碼怎麼說 瀏覽:764
英國短貓到新家需要適應多久 瀏覽:615
去越南打工有什麼政策 瀏覽:577
印尼主要做什麼的 瀏覽:718
雜交水稻養活了多少中國人 瀏覽:938
英國為什麼不能幹涉普法戰爭 瀏覽:135
伊朗為什麼用美國石油 瀏覽:921
泰國寄中國哪個快遞最便宜 瀏覽:591
義大利的護照有什麼用 瀏覽:300
印尼總理和總統有什麼區別 瀏覽:703
義大利面加什麼調料好吃 瀏覽:334
印度斯坦是什麼 瀏覽:529
愛他美四段英國版怎麼沖泡 瀏覽:107
英國一般在門口種什麼樹 瀏覽: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