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海灣戰爭期間伊朗是什麼態度

海灣戰爭期間伊朗是什麼態度

發布時間:2025-09-05 22:25:34

『壹』 伊朗為什麼要把中國視為朋友:只有中國能

伊朗為什麼要把中國視為朋友:只有中國能夠出手相助
人們通常將印度空軍的裝備稱為「萬國造」,其實伊朗空軍更符合「萬國造」的標准,目前伊朗空軍擁有400架以上的各式飛機,其中,作戰飛機為300架,分屬於4個體系:美式、俄式、中式、法式,不同的是,印度屬於挑花了眼,看到什麼好就買什麼,伊朗更多屬於無奈,受西方禁運影響,有錢也買不到戰機。

閱辦式上的伊朗戰機編隊,四架飛機四個型號,分屬美系與俄系
長期被制裁的經歷,讓伊朗強烈的自力更生夢想,也讓伊朗與中國之間建立起不小的友情,無論從民間,還是官方都對中國表現出相當友好的態度,為什麼要把中國視為朋友?原因就是,只有中國能夠出手相助其發展,往往在關鍵時,解了其急需。目前伊朗軍工產品的話,不難發現帶有中國血統的型號太多了,比如:反艦導彈完全為中國製造。
經過多年的建設,伊朗航空工業已相當有水平,先後研製了雷電、閃電戰斗機,在舊機升級改造方面也是碩果累累,這也是它不急於大量外購戰機的原因,這其中就涉及到與中國的合作,比如:F4的升級工作就有中國企業參與。
不久前,伊朗空軍剛剛補充了17架新戰機,竟是35年以前出廠的法制幻影F1。該機為法國達索公司在沒有政府支持的情況下,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自費研發的型號。為了降低成本,它盡可能多的採用幻影III的部件,但放棄了無尾三角翼的布局,改為常規後掠翼布局。為幻影家族中唯一採用常規氣動布局的型號。

其空重達740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16200公斤,使用一台阿塔9K50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2.2馬赫,實用升限20000米,最大航程3300公里,因安裝了火控雷達等航電設備,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武器系統為:前機身下側裝兩門30毫米德發機炮,以及7個外掛點。可以使用R550、R530、「響尾蛇」空空導統戰,以及各種常規炸彈火箭發射器和1200升的副油箱。
1973年,該機加入法國空軍服役,同時為多國引進,但是不包括伊朗。伊朗空軍擁有的幻影F1來自於伊拉克空軍。1983年起,法國向伊拉克提供了一批幻影F1EQ5、EQ6,曾經做為主力機型使用,曾經與伊朗空軍的F-14戰斗機多次交峰,更次掛載飛魚反艦導彈實施反艦攻擊,攻擊美國軍艦斯塔克號為其最著名的戰例。

上世紀90年代的海灣戰爭期間,先後有120架伊拉克戰機逃往伊朗避難,其中包括25架「幻影」F1戰機,後為伊朗空軍接收,可是伊朗沒有法制戰機的配套體系,也沒有相關的零部件,也正是中國出手相助才能讓伊朗空軍可以使用它們。比如:中國的霹靂7空對空導彈,可以直接加掛到「幻影」F1上,中國也為維護這些戰機提供了技術方面的支援,畢竟中國有機會接觸到法式戰機。
由於伊朗實在缺少相關的零備件,該批戰機在使用數年後就被封存起來,如今這批飛機重新投入服役。只能說明,伊朗解決了相關的維護技術問題,可能對其進行了不少技術升級。這批幻影F1也許為世界上,最後一批現役的幻影F1,以伊朗歷史記錄,估計可以使用相當長的時間。

『貳』 伊朗和伊拉克現在關系怎麼樣

從兩伊關系變化看伊拉克戰爭

一、兩伊關系由敵對到友國
伊拉克與伊朗是海灣地區國家關系中最重要的關系之一,對本地區局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20世紀80年代,持續8年之久的兩伊戰爭影響了整個海灣地區,兩伊敵對關繫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隨著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爆發,海灣地區國際關系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兩伊關系也發生了由敵對到友國的重大轉變。美國在9·11事件後,推出「先發制人」的戰爭理論,該理論針對三個敵對目標:伊拉克、伊朗和朝鮮。隨著什葉派在伊拉克掌權,什葉派勢力在中東明顯增強,從伊朗到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什葉派勢力一路走強。什葉派在伊拉克掌權後,真主黨和哈馬斯等強硬勢力在阿拉伯政壇崛起,這一系列的變化都以伊朗為中心,伊朗的勢力明顯在增強,而伊朗是美國圈定的「邪惡軸心」國家,內賈德在伊朗執政後堅持強硬的政策,這些新形勢使美國尷尬不已,無疑對美國的中東政策形成了嚴峻挑戰,可以說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導致了什葉派崛起,這是美國先發制人戰爭政策的最大失策之一。
二、兩伊化敵為友令美國不安
1991年海灣戰爭之前,美國奉行「以伊制伊」的海灣地區戰略,即通過伊拉克與伊朗相互制約,保持一種地區平衡並從中漁利。1993年美國推出「雙重遏制兩伊」政策,在對伊拉克進行遏制的同時,對伊朗也加以遏制,目的是保持美國霸權優勢地位不受挑戰。現在,兩伊這一對被美國遏制的冤家已經變成了朋友加兄弟關系。薩達姆政權被推翻後,取而代之的是什葉派掌握了伊拉克國家大權,什葉派與遜尼派權力和地位角色發生轉換。戰爭改變了伊拉克國家政治權力結構,什葉派成為現今政治權力結構的基礎,伊拉克與伊朗由敵對變為朋友關系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這嚴重影響了美國在海灣地區乃至全球的戰略,也與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目標背道而馳。伊拉克戰爭後,什葉派政權增多了,中東地區出現了什葉派弧形地帶,這令美國如坐針氈。
三、伊拉克離內戰越來越近
伊拉克戰爭結束三年多了,但它仍是戰亂國家,無穩定下來的任何跡象。不論美國或伊拉克政府是否敢於承認伊拉克已經陷入內戰,伊拉克局勢的現實是越來越糟。2006年以來教派沖突慘烈,每天都有數十人甚至數百人集體死於教派仇殺或教派沖突。值得注意的是,伊拉克境內各類暴力活動還在呈擴大趨勢。除反美、反政府襲擊以及什葉派與遜尼派的教派沖突外,阿拉伯人與庫爾德人、什葉派內部派別之間的爭斗也在逐漸惡化,波及北部基爾庫克和摩蘇爾及南部一些城市,這進一步加劇了伊拉克局勢的惡化程度。美軍對於改善伊拉克安全局勢的行動經常招致更猛烈的反抗和襲擊。伊拉克離陷入內戰的危險越來越大。亂象叢生的伊拉克局勢迫使布希政府不得不考慮調整對伊策略,以擺脫困境。這其中包括與伊朗私下談判,要求伊朗參與伊拉克戰後重建,一同討論解決伊拉克問題,以使教派沖突平息下來。美國的這一舉動只能表明布希政府對治理伊拉克亂局已力不從心,處於一種無奈的尷尬境地,已被動到求助伊朗的地步。
四、美國有求於伊朗
美國有求於伊朗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伊拉克什葉派政治上得勢,伊朗的鄰國不再是威脅性極強的薩達姆政權,而是換上了一脈相承的什葉派兄弟執政,伊拉克戰後兩屆總理都來自於什葉派政黨「達瓦黨」,該黨與伊朗關系密切。其二是在伊拉克當今領導層中,多數人都曾在伊朗避過難,他們與伊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兩國的政治合作日益增多。其三是伊拉克什葉派穆斯林的精神領袖西斯塔尼是伊朗人,至今是伊朗國籍。於是,伊朗對伊拉克的影響力是顯而易見的,在伊拉克內政外交等問題上不僅有影響力,還有發言權。
雖然伊拉克不會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權政體,但同為什葉派政權的密切聯系足以使兩伊關系更加親密。一個什葉派的伊朗政府已足夠美國頭痛,再加上另一個什葉派政府的伊拉克,這令美國痛上加痛。美國原本以為推翻了薩達姆,海灣地區的事情就好辦多了,但事與願違,事情反而越來越棘手。伊拉克戰後安全問題和伊朗核問題一直困擾布希不得安寧,美國在伊朗核問題上難有作為,伊朗的強硬態度令美國拿不出有效的良策,在伊拉克戰後局勢問題上更是一籌莫展,眼下不得不有求於伊朗幫忙。
由此,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成敗,結果已顯現。這場師出無名的戰爭的確錯了。美國深陷伊拉克戰後泥潭難以自拔,不僅偏離了反恐戰爭的軌道,而且還招致全球恐怖活動越來越多,伊拉克變成了恐怖分子活動的重要場所。不僅如此,美國本土也越來越不安全。布希總統本人因此不斷遭到國內輿論的譴責。眼下,布希對制止伊拉克的暴力活動已經無牌可出,求助伊朗幫忙勢必也要調整對伊朗的政策,這等於宣布美國對伊拉克的影響力削弱了,同時也暴露了美國力量的局限性,而且,求助伊朗的結果會是,美國將被迫與伊朗分享其對伊拉克的影響力。

『叄』 伊拉克和伊朗打8年兩伊戰爭都不倒,為何在海灣戰爭中簡值不堪一擊

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被以美國為首的32國聯軍輕松擊潰,很大原因是因為伊拉克經過長大八年的兩伊戰爭,早已經筋疲力盡,國內經濟停滯不前,武器也是大部分處於損耗維修狀態,其次聯軍不論是戰術方面,還是實力方面都是遠遠強於伊拉克方面。當然還有更多細節,這些也決定了伊拉克在這場戰爭中處於劣勢,以下只是列舉個人認為能起到決定作用的原因。

最後伊拉克對於聯軍實力的存在低估的可能性,畢竟在兩伊戰爭過後,伊拉克的確有點自信心膨脹。其實兩伊戰爭中對戰雙方實力相差不多,而且在聯軍眼裡,伊拉克的戰術也是被摸得一清二楚,毫無秘密可言。

『肆』 海灣戰爭中國幫了沙特什麼忙

中國跟沙特其實關系一直不錯。但是,在海灣戰爭中,中國幫了沙特什麼忙沒了解過。我知道的是,伊朗政變之後,對伊拉克、沙特等非常仇視,在兩伊戰爭期間,伊朗一直想削弱沙特在穆斯林世界的影響力,也展開了針沙特的敵對宣傳運動。伊朗的這些新領導人斷然拒絕了當時沙特法赫德國王的友好表示,企圖貶低沙特在穆斯林世界的地位,削弱沙特作為聖地守衛者的作用。這個危險隨著1980年兩伊戰爭的爆發而變得愈加嚴重,而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帶有把其他海灣國家都拖入沖突的威脅。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時兩伊戰爭時,世界幾乎一邊倒的支持伊拉克的原因,我們中國也是。伊朗在1982年和1983年,運用人海戰術,同伊拉克發動了一次次進攻,企圖攫取南部港口巴士拉,切斷巴士拉一巴格達的公路,直逼巴格達。在這些進攻中,成千上萬人的生命被白白地犧牲了。1984年2月,伊朗又一次發動了進攻,這一次奪取了幼發拉底河下游沼澤地的馬吉努恩沙洲。此次進攻之後,伊拉克提出停火,但是伊朗拒絕予以考慮。後來,伊朗人又發動了所謂的「油輪戰」,攻擊海灣中沙特和科威特的油輪。而且也不斷的挑釁沙特的領海領空,這個使得沙特非常惱火。沙特才下定決心,需要一種能夠提高他們武裝部隊和人民的士氣的武器;一袖一般不打算動用,除非萬不得已才用來實施決定性的沉重打擊以摧垮敵人士氣的戎懾性武器;一種一旦發射,就不能被干戔.不能被攔截的武器;一種使敵人在對我們進行攻擊之前必須掂量掂量的武器。而又不會提出限制性條件的國家。選擇落到中國身上,這個決定不久以後沙特派出專人前往我們北京,就是購買我們中國的東風導彈啊,當時還是中將的曹gang,chuan也參與這些軍火交易。直到1988年才被世人知曉,為此有5名美國中情局的人被解僱(沒有及早發現這個情報)。 我知道的也就這些,希望能幫到你。

『伍』 海灣戰爭中伊拉克飛機為何飛往伊朗

1991年1月17日,海灣戰爭爆發。以美國為代表的多國部隊針對伊拉克的軍事目標,每天出動7000架次的飛機進行狂轟濫炸。伊拉克首府巴格達是重點轟炸對象,這座歷史名城很快在炸彈的摧殘下變得滿目瘡痍。伊拉克的實力本也不弱,擁有號稱「世界上第五支最強大的軍隊」以及700多架先進的戰機。海灣戰爭爆發前夕,伊拉克擁有各種類型飛機1300餘架,其中作戰飛機700餘架。主要戰機有米格一2l、米格一25、米格一29殲擊機、米格一23和法國幻影Fl戰斗轟炸機等,不過僅憑這些,在面對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強大的空軍優勢時,仍然力不從心。

『陸』 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的起因,經過,結果。。

兩伊戰爭起因
長期以來,兩伊存在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1971年初,雙方發生邊境沖突。1975年在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的斡旋下,兩伊簽訂《國界和睦鄰條約》(即《阿爾及爾協定》),規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為界,伊朗同意將克爾曼沙赫省的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伊拉克。兩國矛盾有所緩和,但未真正解決。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諾。1979 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執政後,兩伊關系急劇惡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稱要廢除邊界協定,雙方邊境沖突逐步升級。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伊斯蘭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伊斯蘭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伊斯蘭革命」,推翻伊拉克現政權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至此兩伊戰爭就全面爆發了。自從戰爭爆發後,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密切關注。

伊拉克戰爭起因是美國因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疑似)而發動的全面戰爭,共有4國參與作戰.但是沒有得到聯合國的統一擅自發動的,是違法的

『柒』 海灣戰爭時期 為什麼伊朗沒有參戰

伊拉克原來是美國的盟友,對伊朗來說伊拉克和美國都是敵人.一個近在眼前,一個是幽靈,陰魂不散.他們火拚,最好誰也不要贏,不然伊朗就難辦了.

閱讀全文

與海灣戰爭期間伊朗是什麼態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為什麼收到中國的試劑盒 瀏覽:883
印尼菠蘿格地板龍骨用什麼材料 瀏覽:887
英國的牛肉怎麼了 瀏覽:162
印度素菜怎麼做好吃 瀏覽:221
印尼傢具為什麼便宜 瀏覽:990
印尼雅加達按摩店叫什麼 瀏覽:445
伊朗教士叫什麼 瀏覽:894
印度為什麼一直增兵 瀏覽:197
什麼時候可以進入英國國籍 瀏覽:825
去伊朗的餐廳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587
在印尼哪裡有賣海天蚝油 瀏覽:829
中國文化寺在哪裡 瀏覽:713
如何彰顯中國人的文明自信 瀏覽:860
美國援助英國多少武器 瀏覽:136
中國水龍怎麼吃 瀏覽:317
印度尼西亞的海岸線約多少 瀏覽:253
義大利烤麵包怎麼吃 瀏覽:331
義大利一歐可以買什麼 瀏覽:871
伊朗匯過來的人民幣怎麼接收 瀏覽:420
伊朗為什麼把石油存放在中國 瀏覽: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