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為什麼遮面

伊朗為什麼遮面

發布時間:2025-09-05 14:00:16

1. 全球穆斯林女性大多穿長袍戴面紗,為何有的會露出整個臉,但是有一些確實只露出

穆斯林女性穿長衣是根據伊斯蘭教法的規定而穿戴的,要求是遮蓋包括頭發到腳下的羞體,除臉和手可以露出外,其他肢體肌膚要求遮蓋的,而且禁止穿戴緊身衣,透明衣服,所以才穿長袍之類的衣服。露臉與否是根據地區不同的習慣,不是已婚未婚的區別。女孩是以成年後要求的,也就是來月經期後開始要求這樣穿戴。
也不是因為教派不同,只是有的國家或者地區要求嚴格些,比如沙特或者伊朗大多數帶面紗。其他地區比如中國,馬來西亞等不帶面紗就可以露臉了。

2. 為什麼伊朗的婦女要包頭巾呢

服飾禮儀
伊朗國內的民族很多,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服裝,但其樣式大多比較簡單,而且寬大,以適應溫暖的氣候。伊朗的男人一般穿不超過膝蓋的長衫,腰圍至腳面以上的圍褲,頭裹長長的包頭巾。土庫曼民族的女性穿著燈籠褲,這種褲子褲腳很小,以防風沙進入。在德黑蘭庫姆一帶,婦女普遍穿伊斯蘭的標准服飾,用一塊大黑布從頭遮到腳,只露出眼睛和鼻子。

儀態禮儀
在伊朗,人們言談舉止是很有講究的,在說話或跟對方正面而坐時,應將兩手平放而不可雙手交叉,雙手交叉著說話,就會被認為態度傲慢,甚至被視為有意挑釁。在伊朗微笑和點頭實際上只是主人的一種禮貌的表示,並不一定是表示同意。另外,由於他們潔身時多用左手,因而認為左手是不幹凈的,所以在接觸取物時不能用左手。

相見禮儀
注重打招呼時的禮貌用語,是體現伊朗人良好素養的一個方面。人們相見時一般都要說"薩拉姆"(你好),甚至素不相識的人相見也是如此。他們喜歡別人在打招呼時稱他們的姓並加上學術或職務的頭銜。伊朗人取名字的范圍非常廣泛,幾乎沒有任何限制,一般與伊斯蘭教有關的名字較多,如馬哈穆德,拉蘇爾,阿里等。婦女的名字多用茲芭,法拉赫等。女子出嫁後多保留娘家的姓名,現在稱呼某某夫人時,也可用丈夫的姓。伊朗人在與賓客相見時,一般習慣以握手為禮,然後親吻對方的雙頰。由於等級觀念很強,見面禮節也有區別,身份相同的人以互吻嘴唇為禮;身份稍低的人以吻面頰為禮;身份差距很大的人,則以一方俯在另一方面前為禮。

餐飲禮儀
伊朗人的餐飲習俗獨具風格。總體而言,他們愛吃麵食,也吃米飯。對中國的大餅等比較喜愛。游牧地區的人們以牛奶、黃油為主食;農業區的人們主食有面餅、米飯等。喝茶是伊朗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大多愛喝紅茶,並喜歡在茶中加糖。按當地傳統,土庫曼人唱歌前必喝紅茶,每逢節慶喜事,人們必定先喝紅茶,然後載歌載舞。

喜喪禮儀
根據穆斯林習俗,相親相愛的男女雙方,必須由男方提出求婚,經女方正式同意後,便可舉行結婚儀式,他們從定婚到結婚要經過十幾道程序。信奉伊斯蘭教的土庫曼民族,定親時,男方要用30隻羊送給女方作為聘禮。定親後到結婚的前一天,男女雙方不能見面,成婚一周後,新娘就回娘家,一旦知道懷孕了,則立即回夫家。伊朗伊斯蘭教徒去世後,人們將其屍體移入清真寺的停屍房。在埋葬過程中,人們又為死者祈禱,埋葬後人們要為死者定期舉行各種儀式,以示悼念。
節日來臨之際,婦女忙著大掃除。除夕到來,合家歡聚,各家各戶用乾草點起"祝火",人們都從上面跳過去,意為免災求和平。初一到初三,人們走訪親友,互祝新年快樂。最後一天,則是全家人外出郊遊,這時大小公園里遊客如雲。

商務禮儀
在伊朗,進行商業性會面,遞交名片是必要的,最好要用波斯文,實在不得已,也可用英文。伊朗工商界人士好禮而講究正式禮節。在商務會談時直截了當,往往效果不佳,他們不習慣於對事情立刻作出抉擇。不要以洋娃娃作為禮物,否則會被誤認為瞧不起他們信仰的宗教。

旅遊禮儀
在公歷3月到伊朗旅行是最好的季節。德里蘭的美景往往使人陶醉,若北上黑海或南下波斯灣,那裡風光更是迷人,碧波萬頃。但外出旅行在大城市交通較擁護,如趕上穆斯林節日和星期五祈禱日,更是如此。即便這樣,也應給老人讓座。當地不許婦女與丈夫以外的男人同行。夫妻外出必須帶上結婚證書。參觀清真寺必須脫鞋,頭上必須有一樣東西,如帽子或手帕。

主要禁忌
伊朗人嬰兒的眼睛特別第三,最忌諱別人議論嬰兒的眼睛。他們忌諱左手遞交物品,稱左手為下賤的手。禁食豬肉,不食自死的牲口,也不吃外形可憎或不端正的動物的肉,忌吃無鱗的魚。

3. 伊朗總統內賈德多次攜夫人外出訪問,為何外界卻不知道第一夫人長什麼樣

伊朗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總統雖然是伊朗最高元首,但是總統沒有多少實權,實權都掌握在宗教手中,根據伊朗國內的伊斯蘭教規定,女人是不可以隨意拋頭露面的,但是內賈德的夫人談吐不凡,而且根據國際禮儀,元首出國訪問一般都會攜帶夫人,內賈德才多次攜夫人外出訪問,但是第一夫人每次都按照伊斯蘭教的規定,包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兩隻眼睛在外面,所以外界根本無法窺探到這位前第一夫人的真容。

後來內賈德也多次攜夫人參與政治事務,但是至始至終,內賈德夫人為了不影響內賈德的執政,不讓一些宗教人士指責自己的丈夫,始終都是長袍遮面,將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所以無論是伊朗媒體還是外界媒體,從來沒有拍到內賈德夫人的真容過,這也成了媒體的一大遺憾了。

4. 伊朗靠近中國哪裡

伊朗位於西亞的中東地區,其地理位置獨特,東部與中國接壤。最接近中國的邊境省份是呼羅珊省的洞珊,與中國的塔什庫爾干縣的達坂相隔約1230公里,這一地區在中國地圖上的新疆地區。

伊朗的周邊國家有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在其東部,土庫曼在東北部,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在西北部,土耳其和伊拉克在西部,而中北部則鄰近裏海。南部靠近波斯灣和阿拉伯海,這些海域對於伊朗的貿易和地理位置具有重要影響。

在伊朗,有著獨特的風俗習慣。女性在公共場合通常需要佩戴頭巾和長袍,有時還會用面紗遮面,而男性則穿著長袍和長圍褲,頭巾包裹嚴密。在德黑蘭和庫姆等地區,女性的服飾更為保守,通常全身覆蓋黑色大布,只露出眼睛和鼻子。

在社會交往中,伊朗人注重禮節。交談時應注意言辭和肢體語言,避免雙手交叉,這可能被解讀為不尊重。由於習慣用左手清潔,左手被視為不潔,接觸他人或遞物時應避免使用。握手是常見的問候方式,根據雙方身份,可能僅限於嘴唇親吻或面頰互吻,甚至對於等級較高的場合,可能涉及鞠躬禮節。

值得注意的是,伊朗的性別規范嚴格,男性和女性之間的接觸有特定的界限,例如男性不會與女性握手,這些文化細節在與伊朗人交往時需要特別留意。

5. 大食意思和來源是什麼

大食一詞源自波斯語(Tay)的音譯,最初是指伊朗的一個部落名稱。在唐朝時期,中國開始使用大食來指代阿拉伯帝國。據唐杜環的《經行記·大食國》記載,大食國的國王名為暮門,其都城位於該國境內。大食國的男女外觀皆顯非凡,穿著整潔,舉止優雅。《新唐書·西域傳下·大食》中描述,大食國的男子鼻樑高挺,皮膚黝黑且蓄有胡須,女子則膚色白皙,外出時會遮面。每日需朝拜五次。唐永徽年間,大食國開始頻繁向唐朝進貢,其國王之前被稱為白衣大食,後來則被稱為黑衣大食。

此外,大食一詞也被用於指稱南海某地。《新唐書·南蠻傳下·訶陵》記載,上元年間,訶陵國推舉一位女子為王,名為『悉莫』,其治國嚴謹,道路暢通無阻。大食君得知後,攜帶一袋金幣放置在訶陵國的郊外,行人見狀紛紛避讓。《宋史·外國傳五·闍婆》中提到,從闍婆國往西航行四十五日,往南航行三日,泛海五日即可到達大食國。據考證,馬來語中的「tajik」意為海,而「Tumasik」則是新加坡與今馬來西亞柔佛州的合稱,因此大食可能指的是這一區域。

大食國在歷史上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其文化和經濟活動對周邊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些記載不僅反映了當時中外交往的盛況,也揭示了大食國獨特的地理與人文特徵。大食國的繁榮吸引了諸多鄰國的注意,這也促進了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

通過對大食一詞的深入探究,我們得以窺見唐朝時期中國與阿拉伯帝國以及其他周邊國家之間的復雜關系。這些歷史資料不僅豐富了我們對古代世界地理知識的理解,也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古代文化交流的寶貴資源。

總而言之,大食作為一個歷史名詞,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意義。無論是作為伊朗部落的名稱,還是指代阿拉伯帝國,亦或是南海某地的代稱,大食都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多元文化面貌。其背後所蘊含的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值得我們深入挖掘與研究。

6. 為什麼伊朗女足球員戴頭巾

伊朗的國家歷史、政治、宗教有密切聯系。根據查詢相關信息顯示,1979年,霍梅尼進行了伊斯蘭革命,重新建立了以伊斯蘭教為政教的國家,從此後伊朗以宗悄基教執政政教合一,伊斯蘭教教義認為女人露出皮膚臉龐會誘惑出人世間租運豎的罪惡所以傳統流傳下來女人要弊大以頭巾、面紗遮面。

閱讀全文

與伊朗為什麼遮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會安有什麼特點 瀏覽:18
越南人說什麼都聽不進去 瀏覽:942
伊朗為什麼收到中國的試劑盒 瀏覽:883
印尼菠蘿格地板龍骨用什麼材料 瀏覽:887
英國的牛肉怎麼了 瀏覽:162
印度素菜怎麼做好吃 瀏覽:221
印尼傢具為什麼便宜 瀏覽:990
印尼雅加達按摩店叫什麼 瀏覽:445
伊朗教士叫什麼 瀏覽:894
印度為什麼一直增兵 瀏覽:197
什麼時候可以進入英國國籍 瀏覽:825
去伊朗的餐廳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587
在印尼哪裡有賣海天蚝油 瀏覽:829
中國文化寺在哪裡 瀏覽:713
如何彰顯中國人的文明自信 瀏覽:860
美國援助英國多少武器 瀏覽:136
中國水龍怎麼吃 瀏覽:317
印度尼西亞的海岸線約多少 瀏覽:253
義大利烤麵包怎麼吃 瀏覽:331
義大利一歐可以買什麼 瀏覽: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