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直在旅行的人,錢從哪裡來
我來講一個我親眼看見的整年旅行的人的旅行生活吧。
我在伊朗旅行的時候,遇見一個日本人,已經在路上13年了,看起來大約35歲多,皮膚棕黑粗糙,渾身灰綠色的沖鋒衣褲,裡面的抓絨衣從領口看,已經磨的光滑了。兩個80升的大山包,塞得滿滿當當,密度極高,前面背一個,後面背一個,背上的時候我只能看見他的頭。由於他的行程幾乎跟我一樣,而我們又都是窮游,所以每一站都正好碰見他,旅舍也經常訂到同一家,也聊了不少。
窮游到什麼地步呢?舉幾個具體的例子。
伊朗有多便宜呢,12年,我們住四星級酒店標准間,只需要300左右人民幣,而青旅,古典老宅改的那種級別,標間18美元。這位日本先生,從來都是坐夜班大巴,晚上12點左右上車,早上4點到目的地也行,能少住店就少住店,我有次在公園看見他在長椅上補眠。伊朗的大巴我從德黑蘭坐到卡尚,好像也要5,6小時,兩個人居然是70塊錢人民幣,還包一頓飯。
實在要住店,他都是訂最大的混住間,好像才十幾塊一晚,有時候乾脆就借宿青旅大廳打地鋪,不要錢。我在設拉子車站碰到日本先生,發現訂的同一家青旅,於是拼的士去旅舍,總共合12元人民幣,他到了旅舍以後就再也沒提過要給我車錢的事啦。
伊朗景點門票經常是,自己人才2塊錢,外賓得30塊,日本先生,每次都要講價,按伊朗人的價格買票,伊朗人隨性,經常會通過,要麼甚至不收門票就放人進去了,說實話,我也干過,兩個人,他們可以只收一個人的門票錢。就算只要2塊錢門票,這個日本先生也有成套的逃票攻略,他曾經很熱心給我們傳授過,某清真寺的禱室有一個側門,盡量不要帶相機之類一看就像遊客的行頭,把鞋脫掉,拎著進去,沒有人看著,從裡面進大廳的門以後再穿上,就可以隨意玩了。
還有伊朗有很多給傳統手藝店拉客的野導游,跟著去可以看到手工做地毯,印花布等,可以隨意購買,他從來都是只看不買的,這種地方賣的貴,不過就算不是窮,也不會買,他根本沒有空間放旅行紀念品了。
由於長年在外,他理發也是自己來,隨身有一個手動推子,所以雖然行頭看起來很舊,但還是體面的。大山包里有睡袋帳篷,如果在環境氣候溫和的旅行地,他就直接扎營過夜。
據我所知,12年當年,他已經旅行第13年了,專業是搞金融的,他說,他每年要回國干1到2個月,具體怎麼工作不太清楚,這2個月賺的錢,夠他窮游至少10個月。他說,在日本有很多他這樣的旅行者,常年在外旅行,沒有家庭,也不具體工作。
很多人誤會他是流浪漢形象,特意補一張照片。可以看的出來,雖然很舊很樸素,但是還是很得體,普通的一套徒步裝。為人也開朗,正在跟來自日本的老鄉打招呼呢。
後來我在南美洲也碰到很多常年在外旅行的人,其中大多數人給我的感覺就是嬉皮士,一頭臟辮,傍晚就在各種廣場賣藝,有彈琴的,有表演雜技的,有倒賣紀念品的,有賣自己做的手工的,有在街頭給人有償編辮子的,比較讓我吃驚的一個男生,居然自己帶著一隻雞,估計是下蛋吃,那個雞就站在他肩膀上,然後衣服上還掛著雞屎……這些人,各個都想盡辦法掙錢,但是依舊只能住最便宜的旅舍,最便宜的床鋪。
我不得不提我在一家超便宜旅舍見到的一位男士,那個旅舍一個標間,只要30一晚,可以想像嗎,標間里牆皮脫落嚴重,床看起來……大概半拉月沒洗,我看了以後沒想訂,走之前,發現一堆行李居然是綁在一個輪椅上的,我忍不住回頭在旅舍里找了找,發現一個,只有一條腿的矮矮的胖男生,駐雙拐,看行李量,也是長時間旅行的。要知道,南美洲可是山城為主,每個城市都在不停的上坡下坡,這種旅行對他來說,何其艱難。我一直很遺憾,沒有去跟他聊幾句,沒有了解他多一點點。
純粹窮游才是正常態,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旅行體驗師,給雜志寫稿,供圖,對吧。連那個獨腿的男生都能做到,其實旅行也是一件,只要吃的了苦,就能達成的事情。但是想整年旅行,還奢華愜意,那……反正我是做不到。
最後補一點,評論里看到不少知友覺得這屬於流浪,辛苦,無謂。但是我所接觸過的這些窮遊客,苦行旅人吧,其實是很快樂的,相談的時候只感覺到他們的自在愉悅。
也許他們雖然在事業上不求上進,又不願組成家庭,旅行得又累又辛苦,但是這種流浪的生活才讓他們覺得舒適呢?
不過呢,相對來講,我挺慶幸沒有常年流浪在我們國家的嬉皮士,個人還是有點影響市容和工作氣氛的。
『貳』 鄭州網友丟失手機根據定位調查發現在伊朗,這是什麼情況
可能是倒賣手機的把偷來的手機賣給了外國人,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叄』 伊朗40年首次允許女性進足球場看球賽,還有哪些國家男子獨大
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盃,伊朗和西班牙在賽場上激烈的角逐,一番操作之後西班牙非常不容易的以微小差距拿到了勝利。但比起比賽結果,有一件事情更能引起波瀾和在場所有人的注意力:第一次在足球賽場上,看到了伊朗女性的身影。
所以我們常常都能聽見類似「咱們的小伙花錢娶緬甸新娘」,當然買賣人口是犯法並且是應該遭受嚴厲譴責的,但是在緬甸,很多女性都希望能夠嫁到咱們這兒,至於原因非常簡單粗暴:咱們有錢,環境較為平等。
『肆』 《小鞋子》中有哪些隱喻
《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是一部早期的伊朗兒童電影,導演是被譽為伊朗天才導演的馬基·馬吉迪。也是比較經典的一部電影。
它的經典程度,無需多言。伊朗首部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豆瓣10萬+的評價,9.1的高分。一個看似平常的故事,我仍然記得電影落幕時帶給我的感動,回憶如潮水般湧起,內心卻獨得一份寧靜。哪怕最堅硬的心,也能喚起柔軟。
阿里和妹妹雖然只能共同擁有一雙破6舊的鞋子,可是他們一起洗鞋子,吹泡泡時的那份快樂,無可替代。童年的我們也曾一樣歡快過,現在我們渴望這樣快樂,卻不能。 哎
阿里和妹妹的煩惱是想要一雙新鞋而不能。那我們呢?我們想要的是什麼?童年時的我們,只要有好玩的,好吃的,就能快樂。可現在,我們什麼都有了,卻不快樂。阿里和妹妹那天真無邪的笑,多麼讓人懷念我們年幼時的美好和小幸福啊!
盡管出生在貧窮的家庭,但是阿里和妹妹莎拉從不缺乏愛和溫暖。爸爸對媽媽的愛,媽媽對爸爸的尊重,使得兩個孩子從小就耳濡目染感受到家的溫暖氣息。很溫馨,不會覺得窮就會自卑。
影片中兩個孩子不停奔跑地姿態,不僅充滿著童趣,也感動著我們生生不息的去克服困難,努力前行。
結合整部電影而言,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清新、質朴還有真誠。雖然阿里一家人生活窘迫,但無論是他的爸爸,媽媽,還是妹妹,阿里自己,他們一家人所體現出的人性之美,如春雨般,滋潤著我們的心田。阿里和莎拉對父母順從的心,夫妻間的彼此尊重,爸爸媽媽待人接物的真誠友好,無不讓人感慨人性的真善美。即使生活窘迫,他們從沒想過從他人那裡索取一分一毫。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爸爸幫寺廟將糖搗碎,病重的母親叫莎拉給父親倒一杯糖水。
莎拉拿了一杯水遞給爸爸。
爸爸問:「為什麼不加糖?」
妹妹問:「爸爸那裡不是有糖么,幹嘛拿家裡的?」
父親生氣地回答道:「它們是清真寺的,只是暫由我們保管。」
或許年幼的莎拉並沒聽懂爸爸話語里的意思,但是當時,爸爸說了什麼,她願意全都照做。年幼時的我們,其實和莎拉是一樣的,爸媽說什麼,我們便會做什麼。可如今呢?父母的話似乎變成了嘮叨,究竟是他們老糊塗了,還是我們變傻了,大概連我們自己都辨不清了吧。只是後來,我們會常常感慨,當初,還是應該聽爸媽的啊。當時還是不太理解
妹妹鞋子丟了,阿里害怕讓爸爸知道,所以選擇隱瞞。他不是害怕爸爸責備,而是擔心爸爸根本沒有錢給妹妹買鞋子。恰逢學校要選人去縣里參加跑步比賽。看到比賽獎品上有一雙球鞋,阿里選擇再次欺騙老師,對老師承諾一定在跑步比賽中拿第一名。可他內心所想的,是拿第三名,因為只有第三名的獎品是一雙球鞋。
電影的主旨始終是讓人心存希望,讓孩子不斷的奔跑,不斷的超越,雖說最終並沒有達到那個微不足道的心願,但也沒有讓孩子被貧窮擊垮。電影中看到的既不是膚淺的勵志,也不是廉價的同情,而是閃爍著生命最初的光芒、樸素又美好的力量看著是部電影其實告訴人們的是 一種力量
「貧困會讓人陷入困境,但也是一種激勵,為生活打拚的激勵。」電影的主人公都是有信仰的人,貧窮從來不曾改變他們,也從不曾磨滅兒童世界的純真。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可能有很多東西都已經被弄丟了,小姐姐想,不妨來這部電影里找一找。你會收獲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