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卡西姆·蘇萊曼尼的經歷
1. 蘇萊曼尼於1957年3月11日在伊朗克爾曼省的拉波爾村出生,從小就接受宗教教育,這塑造了他忍辱負重和堅韌不拔的性格。
2. 在伊朗國王巴列維的統治下,蘇萊曼尼從事過多種勞動工作,包括泥瓦匠和紡織工人,這些經歷使他的思想傾向於霍梅尼,後者主張用宗教來改變社會。
3.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成功後,蘇萊曼尼作為革命積極分子加入了霍梅尼創立的「500人團」,也就是伊朗革命衛隊的前身,負責保護霍梅尼的安全。
4. 在他的領導下,成功挫敗了多起保王黨的叛亂企圖,特別是1980年的「諾傑空軍基地叛亂」。
5. 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蘇萊曼尼以中尉身份加入新成立的革命衛隊並參與了戰斗。他積極請纓執行危險的特務偵察任務,為伊朗獲取了伊拉克軍隊的部署信息,因戰功被提升為第41旅指揮官。
6. 1988年兩伊戰爭即將停火前六天,薩達姆支持伊朗流亡者組成的「民族解放軍」進攻伊朗邊境小鎮,蘇萊曼尼指揮革命衛隊反擊,幾乎全殲敵軍。
7. 20世紀90年代,蘇萊曼尼被任命為克爾曼市的革命衛隊指揮官,在打擊阿富汗戰爭和毒品走私方面採取了強硬手段,包括動用戰斗機打擊販毒商隊。
8. 2000年,蘇萊曼尼成為革命衛隊特種部隊——耶路撒冷旅(後改稱聖城旅)的旅長,加強了部隊特種訓練,並設計了多種假身份以供特工使用。
9. 2003年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後,蘇萊曼尼利用伊拉克權力真空的機會,派遣聖城旅特工支持伊拉克南部的「馬赫迪軍」,並向遜尼派抵抗運動提供武器。
10. 2007年3月,美國推動聯合國通過第1747號決議制裁伊朗軍政高官,蘇萊曼尼名列其中,但他對此並不擔心。
11. 2008年3月,蘇萊曼尼成功調解了伊拉克政府軍和「馬赫迪軍」的沖突,促成了美國佔領軍多年未能實現的停火。
12. 2011年,蘇萊曼尼因涉嫌暗殺沙特駐美大使而受到美國財政部的制裁,隨後在2011年至2012年間,又因涉嫌向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的安全部隊提供武器援助而被美國財政部制裁。
㈡ 伊朗副總統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曾在內閣開會,究竟會有多少人被感染
近期在伊朗負責女性事務和家庭事務的女副總統被確認感染新冠肺炎,此前她還出席了內閣會議,全程並未戴口罩。而她坐的位置離總統魯哈尼非常近,在這場平均年齡為60歲的開會人群中,也無一人佩戴口罩,可以想像帶有病毒的飛沫在密閉空間中傳播的速度有多可怕,簡直令人不寒而慄。
當地的華人也盡量囤積食物,減少出門保護好自己的安全,又稱返回國內的航班的機票翻了好幾倍。巴基斯坦等鄰國也紛紛關閉了與伊朗接壤的邊境。
前期對疫情的不重視,導致周邊國家的輸入型病例的人數增加,伊朗也成為了一個病毒的載體,相關各國也已經阻止有伊朗的公民進入國家。相比於其他州的國家,中東國家由於宗教的性質的不一樣,控制疫情的難度要大得多。
㈢ 「說最狠的話,挨最毒的打」伊朗的這句話有何意義
伊朗少將蘇萊曼尼被美軍擊斃,本想著伊朗會來次猛烈報復,但伊朗卻遲遲不見動靜。反而伊朗被美國和以以色列輪流攻擊,國內接連死人,被虐得毫無反手之力。6月26日,伊朗首都德黑蘭附近帕爾欽軍事基地的一個軍火庫爆炸,緊接著6月30日,德黑蘭中部的一家診所爆炸,導致19人死亡。7月23日,美軍的兩架f35戰斗機直接向伊朗的民航客機沖了過去,差點導致機內150人全部殞命於敘利亞。
伊朗在面臨美國和以色列的輪流羞辱之後,卻選擇了沉默,因為它的武器裝備實在落後,根本進不了這兩個國家的身。最可笑的是,伊朗近年來受到了連續乾旱天氣的影響,伊朗總統居然把這個事情怪罪到以色列人頭上,說是以色列人把伊朗雨水都給偷走了,這樣的領導人領導伊朗真是讓人無語。如果伊朗繼續升級嘴炮功夫,而不費心於軍事科技實力的提升,那麼它始終對嘴邊的這個僅有900萬人口的以色列無從下手,自身確實擁有8,100萬人口的大國,何等恥辱。
㈣ 如果哈梅內伊感染新冠離世,伊朗對美態度是否會軟化
如果哈梅內伊感染新冠離世,伊朗對美態度是否會軟化?哈梅內伊是伊朗的宗教領袖,他的地位非常高,如果哈梅內伊出現意外的話,那麼很可能形勢會更加復雜,下面內容大家參考:
三、伊朗民間的力量,會擴大仇視美國動能:
哈梅內伊是伊朗的宗教領袖,他一旦因為新冠狀病毒去世的話,那麼伊朗的老百姓會聯想到美國的制裁,因此民間的力量,也會促使伊朗新領導人更加仇視美國。
㈤ 哈梅內伊嚴厲打擊改革派,但伊朗總統為何還多出自改革派呢
因為改革派的政治手段更得民心,有國內人民的支持。而哈梅內伊作為頑固派代表,更加固執。不能真正考慮到老百姓的需求。所以人民擁護改革派。
因此,從伊斯蘭革命以後開始,改革派的背後有對年輕人和生活不滿的伊朗國民的大力支持,而且主要是城市貧民和農民。因此,如果不顧哈梅內伊的鎮壓舉行大選,改革派將取得勝利。由此可見,伊朗人的心在背對背。看得出改個派更得人心.
㈥ 為什麼說伊朗最大的敵人在內部
伊朗最大的敵人被認為在內部,主要源於其內部存在的深層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㈦ 美國財政部制裁伊朗央行行長:列入恐怖分子名單,大家覺得美國有這樣的權力嗎
有這個權利,因為美國在中東現在屬於霸權地位。並且美國也是聯合國五常之一。
伊朗外長扎里夫5月15日正在布魯塞爾與歐盟官員就伊核協議問題進行會談之際,美國財政部當天公布了新的對伊朗制裁名單。
扎里夫表示,除美國外,目前伊核協議其他各方在確保共同利益特別是伊朗利益方面「處在正確軌道上」。
扎里夫13日開始接連訪問中國、俄羅斯和部分歐洲國家,就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的一系列問題與其他各方進行磋商。
美國總統特朗普5月8日宣布,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因伊核協議而豁免的對伊朗制裁。伊朗方面表示將暫時留在伊核協議中並與協議其他各方磋商。
2015年7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同時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國際社會解除對伊朗的制裁措施。
㈧ 美國制裁伊朗高官是怎麼制裁的
美國財政部10日宣布制裁伊朗8名高官和礦業公司等,以回應此前伊朗對駐有美軍的伊拉克軍事基地實施導彈襲擊,進一步減少伊朗資金來源。
美國財政部發表聲明說,被制裁的8名伊朗高官包括伊朗最高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阿里·沙姆哈尼和伊朗武裝部隊副總參謀長穆罕默德·禮薩·阿什蒂亞尼等人。制裁還涉及17家伊朗金屬生產商和礦業公司等。
美財政部長姆努欽當天在白宮記者會上說,被制裁高官均涉嫌參與此前伊朗導彈襲擊駐有美軍的伊拉克軍事基地事件,對伊朗金屬礦業等實施制裁會大幅減少伊朗政府的資金來源。
根據美方相關規定,受制裁對象在美國境內的資產將被凍結,美國公民不得與其進行交易。
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說,總統特朗普當天簽署行政令,授權財政部制裁包括建築、礦業、製造業和紡織業在內的多個伊朗經濟行業。聲明稱,此舉旨在進一步減少伊朗可用於發展核項目、資助「恐怖主義」、施加「惡意地區影響力」的資金來源。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在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外遭美軍空襲身亡。據伊朗媒體報道,伊斯蘭革命衛隊8日凌晨向駐有美軍的兩個伊拉克軍事基地發射了數十枚導彈以示報復。特朗普隨後表示,伊朗襲擊並未造成美方人員傷亡,美國將對伊朗實施新的經濟
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