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生產大米嗎
伊朗的農業發展相對滯後,盡管如此,政府依然投入大量資源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和提升農業科技水平。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包括小麥、大麥、水稻和玉米,而油料作物則有向日葵、大豆和油菜籽。然而,由於單產水平較低,伊朗的農業產量無法滿足國內需求,大部分糧食如小麥、大米、菜籽油和食糖等需要依賴進口。據資料,1999年度(1999年3月到2000年3月),伊朗進口了約600萬噸小麥和100多萬噸大米。此外,進口的菜籽油和食糖分別佔40%和97%。小麥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阿根廷和法國,大麥則主要從澳大利亞、哈薩克和俄羅斯進口,而稻米則主要從泰國、印度和越南購入,玉米主要進口自中國、阿根廷和加拿大,食用油則主要從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和巴西采購。
盡管農業面臨諸多挑戰,伊朗也擁有幾種具有出口潛力的產品,例如開心果、石榴、獼猴桃、柑桔、棗和蘋果等干鮮果類。蔬菜和花卉也有一定的出口量,主要出口市場為西亞各國。1998年,伊朗農產品出口創匯額超過5億美元,顯示了其農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伊朗的農業體系主要依賴市場機制,政府僅對小麥實行統購統銷,其他農產品則完全由市場調節。這種政策框架鼓勵了農民根據市場需求種植作物,同時也促進了農產品的多樣化。
⑵ 波菜從哪個國家傳入我國
波菜是從波斯傳入我國。
詳細解釋如下:
波菜,也稱為菠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其原產地為波斯,也就是現今的伊朗地區。在歷史的長河中,波菜通過絲綢之路逐漸傳入其他國家和地區。中國是波菜傳入的重要國家之一。據歷史記載,波菜傳入我國已有千年歷史。在唐朝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波菜從波斯傳入我國,逐漸在國內各地廣泛種植,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蔬菜之一。
波菜富含鐵、鈣、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在我國,波菜已經成為常見的蔬菜品種之一,廣泛應用於各種烹飪方法中。此外,波菜還有很高的葯用價值,能夠滋陰養血、助消化、延緩衰老等。因此,波菜在我國的種植和食用一直非常普及。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各國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密切。在這樣的背景下,波菜作為一種重要的蔬菜品種,不僅在國內得到了廣泛的種植和食用,也為我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今天,波菜已經成為世界各地人們餐桌上的常見菜餚之一,其獨特的口感和營養價值也深受人們的喜愛。
綜上所述,波菜是從波斯傳入我國的蔬菜品種之一,在我國已有千年歷史。波菜不僅具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和食用價值,也為我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⑶ 伊朗的農業結構以什麼為主
伊朗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伊歷1393年(2014年3月-2015年3月),伊朗農業產值為1009萬億里亞爾元,佔GDP的9.3%。
主要農產品包括:小麥、大米、大麥、棉花、茶葉、甜菜、水果、乾果、奶製品、魚子醬、羊毛等。伊朗是中東地區主要的干鮮果品生產和出口國,其中,開心果、核桃、檸檬、桔、柑、獼猴桃、無花果和石榴是主要出口產品。此外,伊朗還是世界第一大藏紅花生產國,總產量佔世界總量的95%。
伊朗農耕資源豐富,全國可耕地面積超過5200萬公頃,占其國土面積的30%以上,已耕面積1800萬公頃,其中可灌溉耕地830萬公頃,旱田940萬公頃。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3%,農民人均耕地5.1公頃。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其綜合收割機與拖拉機保有量分別為1.3萬台和36萬台。伊政府高度重視、大力發展農業,糧食生產已實現90%自給自足。
農業主產區集中在裏海和波斯灣沿岸平原地帶,大部分地區乾旱缺水。自2003年以來,伊朗政府逐年加大農業扶持力度,重點支持水利灌溉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業科研、信貸與自然環境保護,以便改良農耕環境,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力爭實現政府第四個五年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制定的13.5%的行業增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