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的農業等經濟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伊朗的農業對國民經濟至關重要,占據其30%以上的國土面積可用於耕作。全國可耕地面積超過5200萬公頃,其中已耕面積達到1800萬公頃。大約830萬公頃的土地可以通過灌溉進行耕作,而剩餘的940萬公頃為旱田。農業勞動力占總人口的43%,平均每個農業勞動力管理5.1公頃土地。盡管農業機械化程度有待提高,伊朗政府依然通過政策支持,致力於將糧食生產自給率提升至90%。主要農業區域位於裏海和波斯灣沿岸的平原地帶,這些地區雖然乾旱缺水,但政府通過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科研支持,持續改善農耕條件。
伊朗的工業部門以石油開采為主,同時涉及煉油、鋼鐵、電力、紡織等多個領域。盡管工業基礎相對薄弱,依賴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但伊朗在汽車製造等領域已取得顯著成就。伊朗汽車製造業以Iran Khodro和Saipa兩家公司為主導,占據了本地市場的94%。自2001年以來,伊朗汽車產量穩步增長,2010年成為全球第12大汽車生產國。
在服務業方面,伊朗的服務業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超過25%,其中公共服務、教育、商業、個人服務和旅遊業是重要的服務行業。盡管受到國際經濟制裁的影響,伊朗依然在科技、醫療、航天、國防和重工業等領域取得了快速發展。
旅遊業作為伊朗的另一個重要行業,在經歷兩伊戰爭的破壞後逐漸恢復。2011年,遊客人數達到300萬,旅遊收入超過20億美元。伊朗豐富的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遺產吸引了眾多遊客,其中德黑蘭、伊斯法汗等城市是主要的旅遊目的地。
在國際貿易方面,伊朗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石油和天然氣、金屬礦石、皮革、地毯、水果、乾果和魚子醬等。而進口商品則以糧食、葯品、運輸工具、機械設備等為主。盡管受到國際制裁的影響,伊朗的進出口貿易總額仍在2012年達到了約1787億美元。
⑵ 伊朗的農業等經濟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伊朗的農業對國民經濟至關重要,占據其30%以上的國土面積可用於耕作。全國可耕地面積超過5200萬公頃,其中已耕面積達到1800萬公頃。盡管面臨乾旱缺水的挑戰,伊朗政府依然致力於農業發展,確保糧食自給自足率達到90%。農業機械化水平有待提高,綜合收割機和拖拉機的保有量分別約為1.3萬台和36萬台。
伊朗的工業部門以石油開采業為主導,但也涵蓋了煉油、鋼鐵、電力、紡織、汽車製造等多個領域。汽車製造業是其中的亮點,伊朗擁有多家汽車製造商,其中Iran Khodro和Saipa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伊朗的工業生產在過去幾年中有了顯著增長,其全球工業排名從第69位上升至第28位。
服務業在伊朗經濟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尤其是公共服務、教育、商業、個人服務和旅遊業。服務業的增長受到城市化的積極推動。伊朗擁有豐富的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遺產,旅遊業是其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盡管曾受到戰爭的影響,旅遊業已經逐漸復甦,2011年的遊客人數達到了300萬。
伊朗的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石油和天然氣、金屬礦石、皮革、地毯、水果、乾果和魚子醬等。進口產品則有糧油食品、葯品、運輸工具、機械設備、牲畜、化工原料、飲料及煙草等。盡管受到國際制裁的影響,伊朗的進出口貿易總額仍在2012年達到了約1787億美元。
⑶ 伊朗成功試射新型國產衛星運載火箭,這一成功對該國有何意義
伊朗成功試射
運載火箭在高空以極快的速度飛行,可以快速地觀察地面情況,為軍事行動提供可靠的信息;
運載火箭的飛行不受國界的限制,可以飛到任何國家的上空進行投放武器或衛星;
可以長期不斷地進行軍事行動。因此,在未來的戰爭中誰控制了空間,誰將控制世界 。
並且,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為以後自主衛星的發射,自主空間站的建立邁出了第一步。伊朗火箭的發射,也是打破美國霸權網路封鎖的首例,對美國的掣肘,走出了堅實的一步。
⑷ 伊朗的導彈沒有GPS,那他們是如何實現制導的
1. 伊朗的導彈制導系統並不依賴GPS。例如,泥石-2導彈使用了捷聯慣性導航技術,它通過計算實現精準制導。
2. 缺乏GPS導航能力意味著導彈的精確打擊能力將受到限制,可能會降低其效能。
3. GPS是全球定位系統中最廣為人知的類型,它對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並在現代戰爭中成為美國用以制約對手的一個重要工具。
4. 導彈技術的發展歷程表明,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在沒有GPS概念的情況下,人類已經能夠研發出具備打擊能力的導彈。
5. 導彈制導技術包括多種方法,其中慣性制導是最基礎的一種。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但其缺點是誤差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累積。
6. 即便沒有GPS,藉助高精度的陀螺儀,如美國的洲際導彈,僅憑慣性制導和星光輔助,也能實現超過10,000公里的精準打擊。
7. 俄羅斯雖然擁有開發導航系統的高技術能力,但受限於資金,其系統正在嘗試與中國的北斗系統實現兼容。
8. 資金有限的國家通常會採用復合制導系統,將慣性制導、遙控制導、GPS制導等多種方法結合使用。
9. 伊朗的遠程導彈採用了非GPS的制導技術,以確保其能夠發揮作用,不會受到美國的干擾。
10. 泥石-2導彈配備了包括環形激光陀螺儀和加速度計在內的捷聯慣性導航技術,以及火控計算機在飛行結束時進行的快速修正,這些確保了其高精度的最終打擊能力。
⑸ 伊朗的農業等經濟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農業在伊朗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伊朗農耕資源豐富,全國可耕地面積超過5200萬公頃,占其國土面積的30%以上,已耕面積1800萬公頃,其中可灌溉耕地830萬公頃,旱田940萬公頃。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3%,農民人均耕地5.1公頃。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其綜合收割機與拖拉機保有量分別為1.3萬台和36萬台。伊政府高度重視、大力發展農業,糧食生產已實現90%自給自足。
受到經濟自由以及政府支出影響,包括政府所設立的基金已耗盡。估計服務行業的收益超越25%GDP的支出主要來自政府日常開支,包括軍事、薪金以及社會服務。
市區化對於服務業帶來了刺激。重要服務行業為公共服務,包括教育、商業、個人服務及旅遊業。伊朗科學的收益達9億美元(2005年),但過去15年未有顯著的增長。2000年代早期伊朗將研發的國民生產總值調至0.4%,落後於已發展國家的平均值1.4%。2009年將會占國民生經總值0.87%以及將會達到2.5%。
交通及通訊的GDP總值預計在2013年提升至460億美元,佔全國6.8%。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在1996年建議伊朗在交通及通訊僱用340萬人,在2008年增至20.5%的勞動人口。
伊朗擁有數千年文明史,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遺產豐富。伊斯蘭革命前,每年到伊旅遊都有數百萬人。兩伊戰爭後,旅遊業遭到極大破壞。1979~1994年,到伊旅遊人數年均不足10萬。從1991年起,政府開始致力發展旅遊業,旅遊業逐漸復甦,2011年遊客人數達300萬,旅遊收入20億美元。伊全國有各類旅遊組織、旅行社約3000個。德黑蘭、伊斯法汗、設拉子、亞茲德、克爾曼、馬什哈德是伊主要旅遊地區。1980年代受兩伊戰爭的影響,旅遊業蕭條,但近年有復甦跡象。2004年約1,659,000人前往伊朗觀光,多數來自亞洲國家,主要包括中亞,另外有少數遊客來自歐洲聯盟及北美洲。最多人到訪的旅遊壞點是伊斯法汗、馬什哈德及設拉子。有來自德國、法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前往伊朗的古跡進行考古。伊朗在旅遊業收益拉68位。主要因為自然環境及史跡被評為十大最值得旅遊的地方約1.8%在職人士是從事旅遊業,在未來五年將會以10%增長。
伊朗主要出口商品為油氣、金屬礦石、皮革、地毯、水果、乾果及魚子醬等,主要進口產品有糧油食品、葯品、運輸工具、機械設備、牲畜、化工原料、飲料及煙草等。2012年,伊進出口總額約1787億美元,其中出口額1117億美元、同比下降21%,進口額670億美元、同比下降7%。受制裁因素影響,2011年底以來,伊朗原油出口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