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伊朗允許私企出口原油嗎
1. 美國國務院的一位高級官員在6月27日的報道中透露,美國正推動全球各國在11月4日之前停止進口伊朗的石油,否則將遭遇美國的制裁。
2. 美方計劃派遣一個代表團前往中東地區,預計將在下周抵達,目的是要求該地區的原油出口國確保全球市場的石油供應不受影響。
3. 根據美國銀行美林集團的一份報告,由於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可能導致其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可能會因此飆升至每桶90美元。
4. 伊朗總統賈漢吉里在同一天表示,伊朗政府已經制定計劃,將通過國內市場和私有企業來出口原油,以此來抵禦美國試圖減少伊朗石油出口的影響。
5. 賈漢吉里還警告稱,如果其他產油國試圖填補因伊朗石油供應減少而產生的市場空缺,這將被視為對伊朗的「背叛」,並且這些國家將不得不承擔相應的「代價」。
6. 伊朗石油部部長贊伽內在6月30日宣布,伊朗新建的精煉石油項目將有助於該國抵禦美國的制裁。
7. 美國政府對伊朗的強硬立場並未因此動搖。據7月1日的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采訪中表示,美國將對那些繼續與伊朗進行商業交易的歐洲企業實施制裁。
8.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在5月曾表示,美國不排除對那些堅持執行伊核協議的歐洲國家實施制裁,這取決於這些國家的後續行動。
9. 此外,特朗普因其決定對來自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及其他國家的鋼鐵、鋁和其他產品徵收高額關稅而受到國內外廣泛批評。
❷ 伊朗能源交易所是如何讓伊朗石油突破美國制裁的
關於最近的伊朗石油被美國制裁問題已經延續了一段時間了,美國政府也表示實施全面的對伊朗石油的控制出口,幾乎是禁止一切伊朗原油運出海外。這對於伊朗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眾所周知,中亞西亞等地生產石油,而這些國家也正是依靠石油出口來發展自己的經濟,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
面對美國全方位的石油制裁,伊朗能源交易積極嘗試新的方式幫助政府渡過難關。在積極發展新設備的同時也帶動了本國經濟的發展,給伊朗帶來了實質性的經濟效益,伊朗能夠突破重重包圍的關鍵因素在於勇於創新,突破了美國對自己的石油制裁,積極聯系其他國家獲得幫助,沒有被困難所嚇到,最終順利將石油運出海外,增加了本國的經濟收入。
❸ 中國買伊朗石油美國怎麼不制裁
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季莫費耶夫對媒體表示,美國不會將中國公司列入對伊制裁名單。他說:「中國將繼續購買伊朗石油。美國將中國公司列入對伊制裁名單的任何企圖,都將成為中美之間非常嚴重的政治問題。」
懷疑季莫費耶夫這番話有點挑畔離間不懷好意。認為美國不會對中國企業進行制裁的想法是有些天真。中國可以拿對美國油氣的進口作為牌,這也是很有力量的;中石油那是相當不怕美國制裁,美國制裁只會制裁自己不向中國賣油。當然,中國採取規避制裁的保底手段不容忽視。不要過分剌激特朗普,一定要低調低調再低調,悶頭發大財。
有人說,「伊朗根本就看不起中國,不過是沒辦法了而已,一旦取消制裁,馬上撲到西方懷抱。」這次特朗普給它上了一堂生動的政治課。對於我們說,能賺錢能獲利才是王道。
看多了美國的大棒外交新聞,有時候會有一種天真的想法:不僅僅是我們的外交工作做得好,還有我們愚蠢的對手太過慷慨,將權力利益拱手相讓。我們現在收獲的,是開國領袖留下的獨立自主外交大政方針的紅利。
❹ 現在伊朗的石油還出口嗎有哪幾個國家進口伊朗的石油
現在伊朗的石油還會繼續出口,因為美國對於一些國家採取了豁免權的政策。比如說像中國,日本,韓國,英國,法國這些國家。因為這些國家都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工業國家或者是發達國家,需要大量的石油資源來發展經濟,維持社會的穩定。更重要的是這些國家的利益也和美國的利益息息相關,所以才會對這些國家採取了豁免權政策。
伊朗始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出口國,雖然它現在面臨著非常嚴重的制裁,然而他在全世界的石油市場份額中卻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完全替代的。
❺ 和美國沒有生意往來,沒有瓜葛的公司可以進口伊朗的石油嗎
1. 是否可以繞過美國直接進口伊朗的原油,主要取決於是否願意承擔美國制裁的風險。全球大部分貿易結算仍使用美元,這本身就構成了限制。若進口量較小,是否值得通過伊朗渠道進口,需要仔細考量。
2. 若進口量較大,從伊朗的角度看可能值得冒險,但美國絕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去年各國的反應,如韓國、日本、印度減少或暫停進口伊朗原油,顯示出即使是國家也會在面臨美國制裁時退讓。
3. 理論上,想要進口伊朗原油是可行的,但需要維持在一個相對小量的范圍,或一個美國可以默認的范圍內。伊朗雖然在美國制裁下原油出口大幅下滑,但仍在暗中維持出口,這需要一定官方背景的允許。
4. 雖然美國目前在制裁伊朗,但並不意味著伊朗不接受其他資產。歷史上曾有「以茶換油」和「黃金換油」的例子,因此並非無法進口伊朗原油,但需要承受很大風險,並具備相應實力。
5. 如果只做伊朗生意,不使用美元付款,且沒有其他國際貿易業務,更沒有美元資產,那麼當然可以進口伊朗石油,並接受美帝的制裁。這體現了美元霸權和美國金融實力對全球的影響。
6. 雖然理論上可以不使用美元和在美國有業務的銀行進行交易,但在實際操作中,這非常難以實現。現在國際物流公司因擔心受到美國制裁,而拒絕涉及伊朗石油的相關業務。
7. 規避美元制裁的方式之一是開展易貨貿易,或繞開Swift美元結算體系,採用歐盟的instex結算體系,但這需要滿足特定條件。
8. 特朗普政府禁止任何國家從伊朗進口原油,這嚴重打擊了伊朗的經濟命脈。理論上,若企業與美國沒有商業往來,可以進口伊朗石油,但美國有能力監控企業是否與伊朗有貿易往來。
9. 美國通過支付系統,如SWIFT,掌握有關國家、機構或個人的金融交易信息,並據此實施制裁。因此,即便不使用Swift系統,美國也有能力從其他系統獲得所需信息。
❻ 為什麼只有中國敢買伊朗石油
中國敢買伊朗石油,是基於商業利益驅動、戰略需求支撐及外交原則指引,具體原因如下。
一是經濟利益與能源安全需求。伊朗石油價格較國際基準價低2.5 - 3.5美元/桶,且支持人民幣結算,可降低中國煉油成本,減少對美元依賴。同時,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日均消耗超1500萬桶,伊朗石油占進口量約10%,能平衡中東、俄羅斯等供應源。而且2021年中伊簽署25年全面合作協議,2024年貿易額達133.72億美元,有長期合作基礎。
二是突破外部制裁的能力與路徑。中國有獨立結算體系,可通過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及昆侖銀行繞開美元結算,伊朗央行人民幣儲備已達1800億元。運輸方面採用「暗池交易」「第三國中轉」及中伊鐵路(2025年5月貫通,運輸時間縮短至15天),規避美國海上封鎖。
三是外交原則與全球格局考量。中國堅持不幹涉內政原則,反對單邊制裁,與伊朗合作基於平等互利,並非政治依附。在中東「不選邊站」,通過能源合作推動地區穩定,為被制裁國家提供替代合作選項,削弱美國霸權影響力。
四是國際環境與市場地位支撐。美國制裁使伊朗石油出口一度「休克」,中國龐大市場能消化其90%出口量,成為伊朗經濟「穩定器」。中國經濟與軍事影響力提升,有能力應對外部壓力,堅持自主能源戰略。
❼ 中國與伊朗的關系
: 伊朗和中國是什麼關系, 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生命要繼續
2019-04-09
中國與伊朗的關系,不可否認「石油」是兩國聯系的命脈。中國目前每天原油需求量巨大,其中近60%多的原油都需要進口,伊朗每天出口中國的石油更是高的可怕。如果中國跟隨美國的戰略,伊朗一旦限制對華石油出口,對於中國經濟的打擊可想而知,最後是美國制裁伊朗的目的達到了,中國卻為此付出了沉重的經濟代價。
正是基於如此的推論,美國政府希望阿聯酋、沙特等國加大對中國石油的供應,甚至鼓勵中國石油企業參與伊拉克的油氣開采,從而減小中國對伊朗石油資源的依賴。
首先,中國經濟的發展,對石油的需求將進一步大幅增加,決定了中國不會冒然參與到對伊朗核計劃的制裁中去。美國雖然敦促沙特、阿聯酋等國增加對中國的石油供應,但是這些國家增加的供應量不可能彌補伊朗的供應量。中國的石油消耗量預期到2030年將增長至每天兩千萬桶左右,無論是沙特、阿聯酋都不可能擔負起對中國石油的供應。對於伊朗這樣的石油出口大國,中國冒然與之割斷關系,伊朗始終有資源在手,受到的傷害是短暫的,對中國的影響則是波及到社會、經濟,乃至政治穩定的方方面面,除非世界上其它國家能夠完全取代伊朗對中國的石油供應量。
其次,意識形態決定了中伊是一對孿生兄弟。美國透過石油利益鏈條來拉攏與中國的關系,但是美國忽略了中國對於意識形態的重視。雖然中國在國際關系事務中,逐漸淡化意識形態,但是歐美國家對中國進行民主機制的滲透,將直接影響到中國的政權體制。中國政府出於對自身權力的維護,決定了只能和歐美保持一種表面的友好關系,對其提出制裁伊朗的措施即使不公開反對,也會自覺或不自覺的敬而遠之。這一點在中國處理朝鮮關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中國如果疏遠伊朗,很大程度上就是對伊朗目前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的否認,對其自身政權黨政合一也是巨大的沖擊。涉及到政治體制這一原則,中國當局是絕不會讓步的。
其三,中國方面其實是希望伊朗與美國這種對峙關系的長期存在。中美之間的發展註定是一對遏制與反遏制的關系,雖然雙方都表示對對方的發展予以認同,那不過是表面上的功夫,誰都不希望看到對方一家獨大控制整個國際局勢。中國在中美關繫上,目前一直處於弱勢地位,恰恰是因為有伊朗、朝鮮等這樣的政權存在,才給中國有了反制美國的機會和平台。中國如果與美國聯手制裁伊朗,一旦這些在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都與中國較為趨同的政權垮台,必將給中國的體制和政權穩定帶來致命性的沖擊。在伊朗問題上,中國的立場不會輕易改變,中美在伊朗問題上全面合作是不符合中國政治、經濟利益。中國是伊朗石油的第二大買家,中國已經承諾未來幾年要在伊朗的石油天然氣基礎設施上新增投資數百億美元。中國在伊朗問題上,政治和經濟利益錯綜復雜的關系,中國可以是伊朗核計劃制裁的旁觀者,而不是參與和主導者。
❽ 我國在伊朗進口石油那麼便宜為啥我們自己這么貴
我國在伊朗進口石油價格較為便宜,但國內油價相對較貴的原因涉及多個方面。
首先,國內油價的定價機制復雜。國內油價的漲跌不僅受到進口石油成本的影響,還受到國際原油市場的價格波動、國內煉油成本、稅費、運輸費用以及市場供需關系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即使從伊朗進口的石油價格較低,這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導致國內油價上漲。
其次,伊朗石油出口受限。由於伊朗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制裁,其石油出口受到一定限制。這可能導致伊朗石油在國際市場上的流通性受限,進而影響其對我國出口石油的價格和數量。此外,制裁還可能增加運輸成本和保險費用等,間接推高國內油價。
再者,我國石油需求量大。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之一,我國對石油的需求量巨大。為了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石油需求,需要從多個國家進口石油,而不僅僅是伊朗。因此,國際原油市場的供需關系、地緣政治風險等多種因素都可能影響國內油價的漲跌。
綜上所述,盡管我國在伊朗進口了價格相對低廉的石油,但國內油價仍然受到多種復雜因素的影響而保持較高水平。為了降低國內油價,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的因素,並採取有效的措施來優化石油進口結構、降低煉油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❾ 伊朗石油(禁止伊朗向中國提供石油)
伊朗並未被禁止向中國提供石油,且實際上伊朗一直在努力增加其石油出口。
一、伊朗石油出口現狀
盡管美國對伊朗的原油銷售實施了限制,但伊朗石油部長表示,伊朗決心增加石油出口。近年來,伊朗的原油出口量大幅下降,但最近幾個月已有所回升。伊朗正在通過多種方式沖破美元的限制,增加石油出口。
二、伊朗與中國石油貿易
伊朗與中國之間的石油貿易並未受到美國制裁的嚴重影響。伊朗此前在運輸並出口石油過程中,相當一部分交易都用到了人民幣。此外,伊朗國家石油公司還曾將大量原油儲存在中國的保稅倉庫中,再決定將這些石油賣給哪些買家。這些石油交易基本是用人民幣和歐元完成的,顯示了伊朗與中國之間石油貿易的穩定性和靈活性。
三、伊朗應對制裁的措施
為了應對美國的制裁,伊朗正在部署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加密貨幣,以幫助避免制裁和對抗美國銀行的金融力量。伊朗央行已經宣布要發行自己的加密數字貨幣,並將原油、黃金等戰略資源作為實物抵押。此外,伊朗還與多個發達國家開展數字貨幣的經貿合作,試圖用加密貨幣的方式繞開美元限制,進行石油等商品的交易。
四、全球貨幣體系的變化
伊朗與中國之間的石油貿易以及伊朗應對制裁的措施,反映了全球貨幣體系正在發生變化。隨著美元地位的下降,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尋求替代貨幣進行貿易結算。加密貨幣作為一種新興的支付方式,正逐漸成為一些國家繞過美元限制、進行國際貿易的重要手段。這一趨勢可能會對未來的全球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