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政府為什麼要支持什葉派民兵組織
1. 伊朗支持什葉派民兵組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這與其自身的宗教信仰和地緣政治利益相吻合。伊朗政府也是什葉派穆斯林的政權,與伊拉克的什葉派民兵組織在宗教上有著共同點,這促進了兩國什葉派之間的親近感。
2. 伊拉克的什葉派民兵組織表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和影響力,伊朗支持這些組織在戰略上可以視為為自己培養潛在的盟友,同時也是對伊拉克政府的一種平衡力量。
3. 什葉派民兵組織反對伊拉克政府的態度,與伊朗的利益相契合。由於伊朗與伊拉克之間存在長期的不和,支持反對派組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伊拉克政府的力量,從而為伊朗帶來戰略優勢。
4. 最關鍵的是,什葉派民兵組織在美國問題上持有強硬的立場,這與伊朗的反美政策一致。在美國對伊朗施加嚴厲制裁的背景下,支持那些反美的什葉派民兵組織,對伊朗來說是一種對抗外部壓力的有效方式。
通過支持這些組織,伊朗不僅鞏固了自身的宗教影響力,還增強了自己在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地位。盡管這種支持可能會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和批評,但伊朗政府認為這是維護國家利益和地區平衡的必要手段。
㈡ 伊朗總統有軍權嗎
伊朗總統沒有軍權。
伊朗是實行總統共和制的國家,但在軍事權力分配上,伊朗最高領袖才是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掌握著國家的最高軍權。現任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在實際權力上幾乎沒有任何軍權,充其量只是個「管家」。
從伊朗內部權力架構來看,雖然總統在國家行政事務方面有較大話語權,可在軍事決策、軍隊調動等關鍵軍事領域,總統影響力有限。像伊斯蘭革命衛隊等重要軍事力量,直接聽命於最高領袖。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關鍵時刻能對軍事行動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即使伊朗政府與伊斯蘭革命衛隊在反擊以色列等軍事行動上存在分歧,也能憑借最高領袖的權威進行協調與掌控。
所以,在伊朗的政治體系裡,總統主要負責國家行政和日常管理等事務,軍事大權由最高領袖掌握。
㈢ 伊朗是什麼政體
伊朗的政體是政教合一。
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較強。伊朗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地區,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
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發達,還有電子工業、核工業、計算機軟硬體業。2015年7月14日,經過多年艱苦談判,伊朗核問題最後階段談判終於達成歷史性的全面協議。伊朗承諾永不尋求獲取核武器,並稱贊伊核協議是「歷史性時刻」。
2017年9月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最新旅遊禁令,伊朗在新版旅行禁令名單中。
(3)伊朗是什麼政府擴展閱讀:
美國《華盛頓季刊》日前發文稱,由內賈德領導的伊朗,其軍隊的勢力再日益增大。1978-1979年伊朗革命形成的政教合一、神權高於一切的政治體制受到嚴重挑戰。
自1989年起,每年的6月4日,伊朗政府都會舉行隆重儀式,緬懷該國前最高領袖霍梅尼。2010年,伊朗革命衛隊首次負責組織紀念活動。霍梅尼的孫子教士哈桑登台進行佈道演說,但是被政府支持者們發出的陣陣噓聲轟下了台。
哈桑的遭遇展現了伊朗的統治基礎已經改變。伊朗的正式國名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屬政教合一政體。其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以神權作為統治基礎。但是,現在軍隊的勢力越來越大。
2009年6月,伊朗大選時眾多抗議示威和激烈爭斗表明了充滿生氣的伊朗國民很希望公平選舉,但是伊朗現在已是軍隊領導的體制了。
從這個角度上講,6月12日的大選引發的政局動盪可以看做是改革派和強硬派爭斗的結果,也可以說是由內賈德領導的事實上的「軍事政變」,改變了1978-1979年伊朗革命帶來的政教合一、神權高於一切的政治體制。
㈣ 伊朗是穆斯林國家嗎
伊朗是穆斯林國家。
伊朗於1979年伊斯蘭革命勝利推翻巴列維國王後,同年4月1日成立伊斯蘭共和政府,改國號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伊朗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為國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中91%為什葉派,7.8%為遜尼派。
(4)伊朗是什麼政府擴展閱讀:
伊斯蘭共和國歷史
1、巴基斯坦(當時包括東巴基斯坦,後獨立為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從英帝國獨立後,於1956年3月23日頒布憲法,改自治領為共和國,國號「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2、茅利塔尼亞於1958年11月28日建國號為「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但當時仍未完全獨立,是法蘭西共同體內的一個「半自治共和國」。
3、伊朗於1979年伊斯蘭革命勝利推翻巴列維國王後,同年4月1日成立伊斯蘭共和政府,改國號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4、阿富汗在塔利班政權(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於2001年倒台後先後成立臨時政府和過渡政府,2004年1月26日過渡政府總統卡爾扎伊簽署頒布新憲法,定國號為「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
㈤ 伊朗是伊斯蘭政權的國家嗎
是啊。伊朗是一個由什葉派主導的伊斯蘭共和制國家。伊斯蘭教在伊朗擁有至高無上的道德權威,是公共生活的最高准則。伊朗的建國領袖即明確拒絕西方民主體制,霍梅尼清楚地表示,在理想的政體中,國家權力應該由阿訇執掌,議會僅有有限的權力。伊朗的穆斯林激進派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將本國歸入「意識形態指導型」國家(Ideological state),同蘇聯並列。 然而,和多數極權政體不同的是,伊朗自稱是中東(或者是西亞地區)最民主的國家。伊朗是一個多黨制的國家,有著較為發達的選舉制度,選舉結果能在相當程度上反應真實民意。類似威權政府,伊朗在一定限度內容忍公民生活方式的多元選擇權。這種將神權統治和民主選舉相結合的「伊斯蘭共和制」迄今仍是獨一無二的政治體制。 和其他中東國家不同,伊朗有著較為開放的媒體政策。出版檢查制度在1989年後逐漸放鬆。盡管在20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伊朗的輿論政策一度從緊,但若公正而言,仍較其他阿拉伯國家(如美國的盟友沙特)寬松。 伊朗與伊拉克有著長期的邊界、教派、民族爭端。1980年9月更爆發了兩伊戰爭。經國際多方調解,1988年8月停火。1989年6月3日霍梅尼病逝,翌日專家會議推舉總統阿里·哈梅內伊為最高精神領袖。7月28日,拉夫桑賈尼當選為總統。1997年5月23日穆罕默德·哈塔米繼任。 2005年6月25日,德黑蘭市長艾哈邁迪-內賈德當選伊朗新一屆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已於公元2005年8月6日宣誓就任總統一職。艾哈邁迪-內賈德根據伊拉克戰爭的結局認為伊拉克「西化、腐敗」的結局就是遭到美國的「侵略」,於是大力提倡遵從伊斯蘭教旨的生活。 伊朗政教合一,缺乏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侵犯人權的情況嚴重,並多將此解釋為伊朗長期與西方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然而,正如美國前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一書中指出的,美國與伊朗的緊張關系其實與其重要的地緣政治位置有很大關聯。 謝謝採納
㈥ 伊朗是穆斯林國家嗎
伊朗是穆斯林國家。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成功推翻巴列維王朝之後,伊朗於同年4月1日建立了伊斯蘭共和國政府,並將其國名改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朗將伊斯蘭教(主要是什葉派)定為國教,全國98.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中91%是什葉派,7.8%是遜尼派。
巴基斯坦在1956年3月23日獨立後,頒布憲法,將自治領轉變為共和國,並將其國名定為「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茅利塔尼亞在1958年11月28日建國,將其國名定為「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但當時它仍然是法蘭西共同體內一個「半自治共和國」。
阿富汗在2001年塔利班政權(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倒台後,成立了臨時政府和過渡政府。2004年1月26日,過渡政府總統哈桑·卡爾扎伊簽署新憲法,將國名定為「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
以上信息來源於網路-伊斯蘭國家。
㈦ 伊朗在巴黎有一個流亡政府,總統是女性,這是怎麼回事
這個政府叫做伊朗過度政府,以女總統被廣為關注。也不是因為這個女總統多麼的魅力無限,而是因為伊朗從來沒有女性當權,這個流亡政府宣傳人人平等和男女平等,將宗教和政權分開管理。可以說是跟上了世界的思想潮流。
她還是一名優秀的領導人!伊朗本國的伊斯蘭政府將其列入恐怖組織中,對這些人圍追堵截,欲殺之而後快!這就是我知道的關於流亡政府所有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