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石油貿易都是用美元支付,朝鮮用朝鮮元買伊朗石油,伊朗會不會同意 怎樣理解
伊朗在石油貿易中已經放棄美元,而是改用歐元來定價和結算了。
而朝鮮好像在對外交易時也是只接收歐元的。所以,他們兩國之間應該是除了實物易貨外,只要是需要貨幣結算時都採用的歐元。
如果雙方單獨達成貨幣互換協議,來接收並定期交換結算,與其多費這一道手,還不如使用歐元呢。或者使用比特幣這種加密幣,反正伊朗和朝鮮好像都搞了不少比特幣在手裡一輩不時之需的。
『貳』 朝鮮和伊朗之間是怎樣開展彈道導彈技術交流的
朝鮮和伊朗之間是怎樣開展彈道導彈技術交流的
閱兵式上的朝鮮KN-08戰略導彈
例如此次伊朗試射的「支柱」彈頭設計尚屬首次在兩國的彈道導彈上出現,能夠提高彈頭末端再入時的機動效率,改善突防能力,以後朝鮮新型導彈也有可能應用。而本次朝鮮閱兵上展出的KN-08戰略導彈的改進思路同樣有可能讓伊朗未來的彈道導彈受益。在伊朗核問題協議達成後,由於部分精密技術制裁有望解除,一旦伊朗有條件獲得更多相關技術,兩國的彈道導彈技術還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叄』 伊朗為啥還向朝鮮買導彈技術,伊朗比朝鮮大多了,難道連這個都不如朝鮮
並不是伊朗向朝鮮購買導彈技術,確切的說只是購買導彈。
因為伊朗目前只有中短程導彈,射程一般都在2000公里內,而朝鮮已經擁有了超過4000公里遠程導彈,而且從朝鮮發射運載火箭(雖然偏離了軌道)可以認定,朝鮮已經在實質上擁有洲際導彈。
所以有傳聞伊朗曾經從朝鮮購買了BM-25型地對地導彈,這種導彈射程2500公里,是一種中程導彈。
這算是受到國際社會孤立的兩個難兄難弟之間的軍事合作吧,他們的導彈也就是三流水平,雖然射程唬人,但性能精度都達不到美俄上世紀70年代的水平,放出去即使在不被攔截的情況下能不能命中目前還是個問題。
『肆』 伊朗和韓國關系怎麼樣
伊朗和朝鮮有軍事貿易關系,也算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都是反美國家
而韓國與朝鮮是死對頭,韓國又與美國是軍事同盟,所以顯而易見,伊朗和韓國的關系是非常不好的
『伍』 伊朗和以色列哪個厲害
兩者相比較,以色列的實力更強:
伊朗武裝力量由兩支軍隊組成: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軍隊和伊斯蘭革命衛隊。 這兩支軍隊的總兵力約為52萬人。伊朗全部陸軍部隊加起來共有45萬人左右,海軍超過4萬人,空軍和防空部隊約3萬人。此外,預備役部隊35萬人,各強力部門工作人員5-6萬人。伊朗國防還有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000-1200萬名民兵。
伊朗兩支軍隊的陸軍共有約1700輛各型坦克,其中最新型號是蘇聯的T-72坦克(超過400輛)和國產的「佐勒菲卡爾」(以美國裝甲車為原型,超過100輛)。裝甲輸送車和步兵戰車約1200輛。8000門各型身管火炮。
伊朗空軍擁有蘇聯、法國、美國等國製造的飛機。截至2010年,其殲擊航空兵的主力是美國的F-14(44架)和蘇聯的米格-29(35架),另有少量的中國版米格-21——F-7M(24架)、美國的F-5(純殲擊型,20架)及法國達索公司的「幻影F1」(10架)。伊朗空軍的轟炸機部隊有3種機型:美國的F-4「鬼怪II」(65架)、F-5殲擊轟炸機(60架)和蘇聯的蘇-24轟炸機(30架)。軍事運輸航空兵有10種型號共86架飛機:從安-24和伊爾-76到波音727和C-130。
伊朗的防空部隊隸屬於空軍,有6種型號的防空系統——從老舊的蘇聯S-75到最新的「托爾-1M」。數量最多的是防空導彈系統是美國MIM-23「霍克」——超過150套。不久前,伊朗還開始生產以「霍克」為原型的「沙拉姆恰」導彈。
伊朗海軍既有水面部隊,也有潛艇部隊。潛艇部隊包括3艘蘇制877ЭКМ型柴電潛艇和一些國產的Al-Sabehat 15和Al-Ghadir級小型潛艇。2009年底,美國海軍情報部門聲稱,伊朗從朝鮮購買了一些 Kajami和 Gahjae型潛艇。伊朗對此未予證實。
伊朗的水面艦隊包括:1艘「賈馬蘭」級驅逐艦,5艘「阿勒萬德」(Alvand)和「波浪」(Mowaj)級護衛艦,3艘「巴揚多爾」(Bayandor)和「哈姆澤」(Hamzeh)級輕型護衛艦。伊朗海軍還擁有超過10艘「卡曼」(Kaman)級導彈艇和一些「帕文」(Parvin)級護衛艇。伊朗海軍還有各種級別的登陸艦,包括能運輸坦克的登陸艦和氣墊登陸艇。除戰艦外,伊朗海軍還有30-35艘輔助船(油船,干貨船等)。
以色列國防軍總兵力17萬5千人,預備役人員近50萬人,還能動員超過250萬人。陸軍12萬5千人,空軍和防空部隊約3萬5千人,海軍1萬2千至1萬5千人。
以色列陸軍有3600輛坦克(國產「梅卡瓦」、美製M-60等)、超過1萬輛裝甲輸送車、步兵戰車及其他輕型裝甲車輛。陸軍還有212套火箭炮、450門各種口徑的火炮和超過1200套反坦克系統。
以色列空軍的主力是350多架F-15和F-16戰斗機。還有100多架AH-1和AH-64武裝直升機。運輸任務由約230架飛機和直升機承擔(主要是美國產品)。以色列空軍還有數十種型號的國產和外國產無人駕駛飛行器。
以色列防空部隊也隸屬於空軍,大約有2萬人。以色列防空部隊擁有從「毒刺」攜帶型防空導彈系統到「貨真價實」的MIM-23「霍克」和MIM-104「愛國者」在內的防空導彈系統。同時,與伊朗的「霍克」不同,以色列的「霍克」已經升級至最新改型。以色列防空部隊還裝備了用於攔截戰術彈道導彈的「箭」式反導系統。
以色列海軍規模相對較小,包括4艘德國造「海豚」級潛艇,3艘「薩爾5」輕型護衛艦,10艘「薩爾4」和「薩爾4.5」導彈艇以及超過30艘各型護衛艇。這些艦艇是在以色列、美國和南非建造的。
從兩國軍隊以上數量和質量指標可以看出,以色列在航空兵和裝甲技術裝備方面具有優勢,而伊朗在有生力量方面具有優勢。這樣,2003-2004年在伊拉克發生的事情最有可能成為兩國之間的戰爭場景。也就是說,以色列的航空兵將先「烙平」伊朗的陣地,然後坦克和步兵開始進攻。進攻將十分猛烈,但最後會在城市邊界止步,在這里,「梅卡瓦」坦克、「澤爾達」和「阿赫扎里特」裝甲輸送車將遇到建築物中的大量伏擊。如果能成功地奪取居民點,誰也不能保證在後方有平靜的生活——120萬伊朗民兵會開展游擊戰。而如果真是這樣,那麼雙方不可避免都會遭受巨大損失。
『陸』 伊朗朝鮮兩個都是經常被美國制裁,兩國是不是關系很好經常合作
1、是的,朝鮮和伊朗關系一直相當不錯,但是沒有到鐵桿盟友的程度,就是沒有在軍事上結盟,原因主要是地緣因素,雙方離得較遠
2、雙方的交流上主要是軍事上的,上個世紀80年代,朝鮮以極低價格出售給了伊朗袖珍潛艇,整個潛艇製造技術全部是蘇聯提供給朝鮮的,所以說潛艇還是可以不錯的,只是不能用於大型水上艦艇作戰,航程和火力不夠,除了潛艇還有導彈,朝鮮給中東的敘利亞、伊朗、利比亞等國家持續提供成品導彈和導彈技術轉移,伊朗80年代一次性購買了一百多枚飛毛腿2型導彈,朝鮮後期將大浦洞導彈的設計圖紙直接提供給伊朗以供研究,伊朗稱為中東地區導彈技術最先進的國家,朝鮮功不可沒
3、除了軍事上,雙方在經濟上往來主要是政府式的利益輸送,朝鮮的貿易量很小,伊朗用石油和美元跟朝鮮進行結算,朝鮮在制裁之下用了多種方法逃避制裁,再加上中東國家對這種非法黑賬戶來的資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導致朝鮮至今海外資金流動一直是個迷
4、第四次中東戰爭時期,朝鮮是實際派遣了優秀的飛行員和教官對阿拉伯國家進行了培訓,更是直接派遣了數名飛行員參與了空襲以色列的戰斗,也是造成以色列方在四次戰爭中的空軍戰損比遠高於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