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為什麼受制裁
伊朗受制裁的主要原因包括其核計劃、地區影響力增長以及人權問題。
一、核計劃
伊朗曾引發國際社會對其核計劃的擔憂,這成為其受到制裁的主要理由之一。國際社會擔心伊朗可能尋求核武器,違反了國際核不擴散條約。盡管伊朗一直堅稱自己的核計劃是出於和平目的,但國際社會對其透明度和實際意圖仍存在疑慮。因此,國際社會通過制裁來限制伊朗的核活動,以遏制其潛在的風險。
二、地區影響力增長
伊朗在地區影響力的增長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擔憂。作為一個重要的地區大國,伊朗在周邊國家的影響力逐漸增強,引發了周邊國家及國際社會的關注。國際社會擔心伊朗的影響力增長可能會引發地區不穩定,甚至威脅到國際安全和秩序。因此,為了遏制伊朗的地區影響力增長,國際社會對其採取了制裁措施。
三、人權問題
此外,伊朗的人權問題也是其受到制裁的原因之一。國際社會多次指出伊朗存在人權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包括言論自由受限、司法不公等問題。這些問題引發了國際社會對於伊朗民主和人權狀況的擔憂。為了引起伊朗政府對人權問題的關注並促使其改善,國際社會對其實施了制裁。
綜上所述,伊朗受制裁的原因主要包括其核計劃、地區影響力增長以及人權問題。這些原因引發了國際社會對伊朗的擔憂和質疑,從而採取了制裁措施。然而,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雙方的努力,希望未來伊朗與國際社會之間的關系能夠得到改善,實現和平穩定的發展。
Ⅱ 伊朗與中國的關系怎麼樣
中伊兩國是全面戰略夥伴關系,但關系發展存在復雜性。
從積極方面看,雙方有諸多合作與支持。在政治上,伊朗重視與中國發展全面戰略夥伴關系,將其作為對外政策優先方向,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支持中國在涉疆、涉藏、人權等核心利益問題上的立場。中國支持伊朗維護國家主權和正當權益,呼籲通過對話解決問題,在國際社會為伊朗主持公道,譴責以色列侵犯伊朗領土主權和安全的行徑,積極勸和促談。在經濟上,中國曾頂著美國壓力幫伊朗搞石油人民幣結算。
不過,兩國關系也存在一些不和諧因素。伊朗在一些事務上的做法令中國不滿,如拿石油人民幣結算的錢給印度開信用證,在中國與巴基斯坦共建瓜達爾港時,不阻止印度建港搗亂甚至提供幫助;在武器采購上,准備購買中國殲 - 10CE 戰機卻突然變卦;在波斯灣三島問題上,對保持中立的中國進行抗議,還要求中國歸還石油並指責中國「沒有履行保管責任」。此外,2024 年 7 月上台的伊朗新任總統代表親美派勢力,上台後想與西方談判解除制裁,轉頭與英法德、美國談核問題和解除制裁等事宜。
未來中伊關系走向受中東局勢發展和伊朗與西方談判結果影響。若伊朗與西方談好,解除制裁、改善關系,中伊關系可能在新形勢下繼續發展;若談判不順,伊朗可能更依賴與中國等國家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