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伊朗不用管道運輸運送石油到中國呢
伊朗若建造輸油、輸氣管道到中國,首先必須要通過巴基斯坦西部的某解放陣線的控制區,也是也是塔利班和宗教極端分子最活躍最不安全的地區,他們少數民族的解放陣線也是在巴基斯坦和印度搞恐怖爆炸活動最頻繁的地區,在這一地區搞輸油輸氣管道首先最頭疼的不是伊朗而是巴基斯坦政府。除非從伊朗直接把輸油輸氣管道直接修到瓜達爾港,然後再直接沿著瓜達爾港的鐵路貫穿整個巴基斯坦全境直接修到新疆喀什。從伊朗產油氣的源頭一直到貫通整個巴基斯坦全境再到中國的喀什,管道的總長度超過了四千六百多公里,裡面處處布滿了被暴恐分子隨時破壞和截斷的危險。
B. 伊朗什麼海峽最重要
伊朗最重要的海峽是霍爾木茲海峽。
這一海峽位於伊朗南部與阿曼之間的波斯灣入口處,被稱為全球能源運輸的「咽喉」。全球約20%-30%的石油貿易經此通過,每天運輸量超過2100萬桶石油,直接影響國際油價和經濟穩定。
為何它如此關鍵?
1. 地理位置不可替代:波斯灣沿岸國家(如沙特、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幾乎全部依賴這條狹窄水道,最窄處僅33公里寬,航道安全極易受地區局勢影響。
2. 經濟命脈作用:伊朗曾多次通過軍演、扣押油輪等行動展示其對此海峽的控制力,這種「能源杠桿」成為該國應對外部壓力的重要籌碼。
過去三年間,該區域因美國制裁、伊朗與西方國家的緊張關系多次出現油輪遇襲事件。2023年1月,伊朗軍艦在霍爾木茲海峽攔截兩艘希臘油輪,導致國際油價當日上漲3%,凸顯其對全球能源市場的牽動力。
目前伊朗與阿曼對霍爾木茲海峽實行共管,但主要航道更靠近伊朗一側。雖然沙特、阿聯酋等國嘗試修建繞過該海峽的陸地輸油管道,但運輸成本遠超海運,短期內無法改變現有格局。
C. 跪求我國石油運輸管道的幾條線路
中哈石油運輸管道已正式啟用,為中國提供了穩定的陸路能源供應,同時連接了中哈俄三國的石油管道網路,推動了中國與中亞及俄羅斯的能源合作。這條線路每年為中國輸送至少4000萬噸原油,提升了我國石油進口渠道和運輸方式的多樣性。
除此之外,我國周邊還有多個備受關注的潛在石油運輸線路。例如,從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通往新疆的輸油線路,瓜達爾港位於波斯灣出口,距離中東產油區較近,這將使中國能夠直接獲得中東及海灣地區的石油。
中緬天然氣管線同樣值得關注,這條線路從雲南昆明出發,途經緬甸瑞麗至時兌港,緬甸是世界第十大天然氣儲藏國,這條管道可以繞過馬六甲海峽,使原油運輸距離減少1200公里,並且更為安全。與中哈石油管道相比,這條線路的鋪設更為容易,雲南省可以藉此機會建設配套石化基地。
另外,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設計的IPI管線全長2775公里,雖然途經不穩定的地區,但其年輸氣量可達8.57億立方米。如果該管線能夠延伸到印度,將增加640公里,耗資6億美元。然而,由於印巴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該項目能否順利實施仍存疑。
中俄印管道設想中,印度設想了三條從俄羅斯途經中國的油氣管道。其中兩條從西伯利亞出發,分別為西伯利亞—秋明—鄂木斯克—塞梅伊—德魯茲巴—烏魯木齊—庫爾勒—庫車—阿克蘇—喀什—塔里木—印度;西伯利亞—秋明—阿斯塔納—卡拉干達—比什凱克—伊蘇庫爾—喀什—印度。還有一條從東西伯利亞出發,即伊爾庫茨克—烏蘭巴托—玉門—敦煌—和田—印度。這些線路均需以我國的烏魯木齊和喀什作為樞紐,才能到達印度。
印度的能源戰略專家認為,通過該計劃,中國不僅可以通過中轉收取高額費用,還能推動中國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中國與南亞諸鄰國的經貿合作。作為合作回報,印度可以為中國的石油進口提供通往海灣地區的通道。
然而,印度設想的這三條管道在進入印度前幾乎全部集中在新疆的喀什、和田地區,出口單一。同時,這一管道體系的建設成本也是一大挑戰。
D. 近在咫尺的伊朗和敘利亞,為何伊朗向其石油出口還要繞道萬里經直布羅陀
因為陸上被封鎖了,所以就只能繞道走海上了。雖然陸上的路很方便,但是已經不能用了,所以為了利益,只能繞道走海上。
後來美國進行了經濟制裁,伊朗不得不把石油賣給俄羅斯。伊朗的想法就是,俄羅斯作為中間人,伊朗把石油賣給俄羅斯,俄羅斯再轉手把石油賣給其他人。後來伊朗就和俄羅斯簽了協議,伊朗終於還是能有一定的外來收入了,現在俄羅斯和伊朗都還在進行這項合作。
E. 伊朗自身困難重重,為什麼還要玩命的幫助敘利亞
1. 伊朗在地理上被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敘利亞和葉門所包圍,這些國家主要是什葉派穆斯林居住的地區,形成了一個被稱為「什葉派之弧」的格局。這種地緣政治環境使得沙烏地阿拉伯感到不安,因此伊朗需要支持敘利亞,以維持該地區的平衡,同時也保護自身的安全。
2. 從經濟角度來看,沙烏地阿拉伯是一個主要的石油生產國,而歐洲是主要的石油消費國。通過在敘利亞建設輸油管道,可以實現從波斯灣到地中海的直接石油運輸路線,避免通過蘇伊士運河和霍爾木茲海峽等繁忙的水域,從而節省時間和成本。如果敘利亞與伊朗保持盟友關系,這條輸油管道可能永遠無法建成。反之,如果敘利亞政權更迭,輸油管道建成,將削弱伊朗對霍爾木茲海峽的控制能力,這是伊朗手中的一張重要牌。
3. 在地區政治層面,中東地區需要一個主導國家,目前的主要競爭者包括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埃及和土耳其。由於埃及經濟困難,已經退出了競爭。而土耳其由於歷史上的奧斯曼帝國統治,阿拉伯國家對其持有戒心。目前的中東地區,主要是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的競爭,伊朗發展核武器技術,不僅是為了威懾以色列,也是為了展示其擁有足夠的工業能力來成為中東地區的領導者。
F. 伊朗的石油能夠從陸路運到我們中國嗎
對於伊朗的石油,個人覺得要實現從陸路到中國的話,難度還是很大的,當然隨著科技的進步,技術的提高,相信這一天應該會到來。
對於伊朗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在這個國家它的資源是相當的豐富,特別是對於石油來說是作為一個重要的產業和發展的資源。需求量很大,而且每年的石油出口量是非常大的。
而且從需求的角度來考慮,中國是需求量非常大的一個國家。所以在這樣的一種背景下,國內和伊朗之間的合作就顯得相當的緊密。
畢竟在國內的這幾年發展過程當中,也越來越注重周邊國家的一些合作,尤其一帶一路的政策也更進一步地提升了鼓勵,加強了國家之間的交流,從而讓資源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利用。
讓自己的優勢來彌補對方的不足,從而獲得資源上的互利互補,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民享受到更大的權益。
而且中國作為伊朗石油出口的大國來說,也是希望在這一方面得到最大的改善,相信這一天會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