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美國在伊朗空襲什麼時候

美國在伊朗空襲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2025-08-12 08:53:02

A. 伊朗為何從美國的堅定盟友,變成了頭號公敵

2000年的第二個十年剛剛過去,波斯灣上空戰雲密布。1月3日,美國無人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發動空襲,打死伊朗革命衛隊精英“聖城部隊”指揮官、伊朗強大派系第二號人物卡西姆·蘇萊馬尼少將。西方媒體對此事評論說:“這不意味著戰爭,不導致戰爭,不製造戰爭風險。這就是戰爭本身。” 從西方國家的後花園到美國眼中的邪惡軸心 說起伊朗,美麗富饒的德黑蘭一年四季鮮花盛開,征服了歐、亞、非三大洲的波斯帝國,美、英、蘇三國首腦在此發表了具有重大轉折意義的《德黑蘭宣言》。

同年10月,伊朗國王流亡美國。德黑蘭的穆斯林群眾佔領了美國大使館並拘留了使館人員。歷史稱之為“伊朗人質危機”,兩國正式斷交。 然後美國和整個西方世界實行孤立和敵對的政策。 兩伊戰爭期間,美國、蘇聯和大多數阿拉伯國家為推翻伊朗向伊拉克提供了大規模援助。911事件後,華盛頓說伊朗是“邪惡軸心”。

B. 美國打伊朗,會出現全世界都去拖美國後腿的狀況嗎

美國若是與伊朗開戰,它的國際盟友大多數可能會去助攻。美國在國際上的盟友多數是發達國家,在政治、軍事、科技、經濟等層面都屬於高級層,美國作為它們的盟友,一旦與伊朗開戰,他們是不會故意拖美國的後腿,因為同為盟友的利益是相關的。

美國在現有戰爭中一般使用的是高科技武器,時間較短,且火力猛攻較大。所以戰爭並不會拖延的時間較長。即使出現自己的盟友拖後腿的情況,也可以及時調轉精力來收拾國內情況,美國的大多數盟友只會“抱緊”美國大腿,不存在故意拖後腿的情況。

C. 美國會向伊朗開戰嗎

美國是否會向伊朗開戰存在不確定性

從美國方面看,有開戰的可能性。2025年6月,特朗普宣稱對伊朗進行空襲,後美國聯合參謀長稱實施「午夜之錘」行動打擊伊朗核設施。且美媒報道,美軍已將所有具備作戰能力的B - 2轟炸機前沿部署至關島和迪戈加西亞基地,特朗普也持續威脅伊朗,若不妥協將繼續打擊,甚至號召推翻伊朗現政權,顯示出美國有進一步軍事行動的姿態。

然而,美國也面臨諸多限制。美國的空襲未達成「以炸促談」的目的,反而加強了伊朗國內凝聚力,伊朗官方放話「絕不妥協」。並且,美國實力今非昔比,已無力支撐一場大規模地面戰爭,如打擊胡塞武裝和伊朗已使美軍亞太航母和海空力量彈葯庫存幾乎抽干。同時,若開戰可能使美國陷入像伊拉克戰爭那樣的長期泥潭,空耗國力並加速霸權崩潰。

從伊朗方面看,其反制能力不可小覷。伊朗擁有完整軍工體系,可對美國進行報復。例如,伊朗向以色列發射導彈和無人機,還可能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將嚴重影響全球能源市場,沖擊美國經濟;也可能使用臟彈打擊以色列,造成毀滅性結果,讓美國難以承受。所以,伊朗的強硬態度和反制手段對美國開戰起到了一定的威懾作用。

D. 美伊戰爭簡介

背景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時間),美國以伊拉克隱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借口,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公然單方面決定對伊拉克實施大規模軍事打擊。伊拉克戰爭是一場引發爭議,遭到世界大多數國家和民眾質疑和反對的戰爭。這場戰爭在整個世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產生2003年3月遭遇空襲的巴格達被煙霧籠罩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也帶給我們多方面的啟示和思考,包括政治、軍事、經濟、外交和文化等許多方面。研究這場戰爭,不僅可以擴大我們看待當今世界的視角,而且,也會使我們更深刻地領悟現實的人類社會所面臨的戰爭威脅,這對於我們解決紛紜復雜的各種問題和謀求發展不無意義。推動美國對全球戰略擴張的重要步驟冷戰結束後,國際力量對比嚴重失衡,美國在軍事、科技和經濟等諸多領域擁有超群優勢,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確立了以維護美國霸權為總目標的國家安全戰略,即霸權戰略。同時制定了三大具體目標,即維護美國及盟國的安全;擴展美國經濟;在世界推進美式民主。冷戰後,美國的對外政策就是圍繞這「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展開的。美利用冷戰後舊格局已被打破,新格局尚未確立這一「空前絕後」的「戰略機遇期」,加緊全球戰略擴張,企圖按照自己的意願建立單極世界。通過第一次海灣戰爭,美打擊了伊拉克地區霸權主義,主導和控制了海灣地區的局勢;通過北約東擴和科索沃戰爭,擠壓了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布希政府上台後,受共和黨保守主義的影響,開始調整美國安全戰備和對外政策,突出維護國家安全,將俄羅斯和中國作為潛在的戰略競爭對手。「9·11事件」後,強硬的共和黨新保守主義集團得勢,布希政府將維護國內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上,打擊恐怖主義成了第一要務,將反恐與防擴結合起來,為此出台了「布希主義」,「先發制人」理論。「9·11事件」後,美以反恐怖為名,通過阿富汗戰爭實現了首次進駐中亞,增加了對南亞局勢的影響力。這次對伊拉克戰爭,是美推行全球戰略擴張的又一重要步驟,在布希的心目中,發動這場戰爭關繫到美國的眼前和長遠安全,關繫到美國的世界霸權或准霸權地位。通過戰爭,不僅可以拔掉他恨之入骨的伊拉克這個釘子,在伊斯蘭世界建立維護美國利益的戰略同盟;還可以控制歐亞大陸的核心地帶,控制了伊拉克,還可以擺脫嚴重依賴沙烏地阿拉伯石油的局面和控制世界石油供應的主動權都有極大的戰略意義;實現對俄、歐、中、印等大國的戰略牽制這一箭雙雕的作用。基於地緣政治的戰略考慮美國《國家利益》季刊2002年秋刊登了麻省理工學院政
治學博士喬治·理博伊等人寫的一篇文章:「應該根據各國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的可能性來確定重點關注的國家。它們對美國安全構成威脅程度各不相同,威脅並不是單單來自一個潛在的『匹敵的競爭對手』。在2001年9月11日前,這是對的。但是,由於美國的資源是有限的,政策制定者必須確定標准來決定哪些資源應該投入到哪些地方。」這實際是為美國政府構劃了確定下一個目標的標准,即這個目標是否具有地緣政治的戰略地位和戰略價值,是否具有市場價值和資源價值,執
掌這個地區(國家)的政權對美國威脅程度,其他國際主要力量是否具有控制這一地區(國家)的戰略意圖,以及美國是否有合適的時機和條件來消除這種威脅。眾所周知,亞太地區是全球地緣戰略力量最集中的區域,美國在亞太地區有著廣泛而巨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安全利益。美歷來認為,自己在中東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利益。2002年夏,美國防部向布希總統和國會提交的《國防報告》中,將中東列入美國重點保護的關鍵地區之一。"9·11"事件後,美國把鏟除中東的原教旨主義溫床、遏制恐怖主義威脅作為自己在中東追求的又一戰略目標。隨著布希政府以維護美國「唯一超級大國」地位為核心的國際安全戰略的確立,中東地區在美對外戰略中的地位進一步上升。伊拉克是地區大國,處於中東的中心地帶,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二,在中東的地緣政治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在這個極具地緣政治經濟意義的區域,鏟除一大強烈反美的地區性強國,對美來說具有長遠的戰略利益,當然不會錯過機會。美國有官員曾公開聲稱:伊拉克是美國在中東建立軍事基地的最佳位置。從20世紀70年代以後,美國基本上失去了控制世界石油市場供應的主動權。西方國家主要通過國際能源組織和節能技術消極地應對世界石油市場的波動,反制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配額生產機制。而此次「倒薩」戰爭的勝利使美國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控制了世界石油市場主動權。伊拉克石油資源儲量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位於世界第二,是世界石油市場舉足輕重的供應者。20世紀60年代末(1968年7月革命後)至70年代初,伊拉克對該國石油資源進行國有化,西方石油公司基本上退出了對伊拉克的石油資源的控制與開發。伊拉克在此後積極參與「製造」了阿拉伯國家「石油武器」,多次通過對石油的限產、提價和禁運企圖實現政治目的。直至2002年還通過停止石油出口一個月聲援巴勒斯坦人反對以色列的斗爭。此次美國「倒薩」戰爭的勝利無疑使伊拉克的石油資源重新回到西方(特別是美國)的控制之下。掌握伊拉克的石油權必將對控制整個海灣地區的石油供應、甚至對OPEC成員國的石油政策也將產生重要抑製作用。
海灣國家的石油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2/3,出口量約佔世界石油出口總量的44.5%。而這一地區的石油生產國佔了OPEC成員的2/3,是OPEC最主要的石油輸出國,OPEC控制著世界石油出口的80%,而沙烏地阿拉伯一國就佔OPEC日產量的1/2左右。海灣地區最重要的產油國伊拉克、伊朗是美國指控的「邪惡軸心」成員(還包括反美的利比亞),沙烏地阿拉伯在「9·11」事件後與美國的關系產生了嚴重的信任危機。美國擔心自己與整個世界嚴重依賴於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政策將是相當脆弱的。因此,控制了伊拉克,對於擺脫嚴重依賴沙烏地阿拉伯石油的局面和控制世界石油供應的主動權有極大的戰略意義。美國前中央情報局局長伍爾西(此人被美國國防部推為在伊拉克戰後重建上擔任重要角色)不久前對德國《明鏡》雜志發表的談話充分地反映了美國的這一戰略意圖。伍爾西說:「……但是這(指對伊戰爭)不僅僅關繫到美國對石油的依賴,而且還關繫到全世界對石油的依賴。從短期看,我們的最根本的薄弱之處在於沙特人有可能很快削減或提高石油的開采量……沙特人對油價的升降起著決定性的影響。我們必須把石油武器從中東搶過來。」(註:[美]詹姆斯·伍爾西:《我們必須把石油武器從中東搶過來》)伊拉克戰爭對美國從中東人手中搶過「石油武器」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有了親美的新伊拉克政權,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和利比亞將失去決定世界石油價格的重要能力。美國如果能進一步遏制伊朗(這將是美國在這次「倒薩」戰爭後要解決的問題),世界石油將重新回到20世紀70年代以前西方控制的時代,但不同的是此次美國具有單獨的控制權。這對另外的世界產油大國如委內瑞拉、俄羅斯也將產生重要的經濟制約,這種制約對這些國家的政治和外交走向也可能產生制衡作用。委內瑞拉的查韋斯被認為是拉美的第二個卡斯特羅,有著強烈的反美和平民主義的傾向,美國能控制世界石油市場,至少查韋斯政權的作用將被進一步削弱;而俄羅斯盡管在近年來與美國拉近了關系,但美國如能在石油上有效地制約俄羅斯,這對今後迫使俄在重要國際問題上支持美國將增加了籌碼。最後,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油價對世界其他經濟體仍具有重要影響,其他經濟體不穩定也會波及美國經濟。如果美國能控制世界原油的供應,不僅可以減少美國經濟受石油影響的不確定性,而且還可以在這種控制下從世界政治經濟中獲得巨大的權力與租金,有助於控制未來的競爭者。2002年下半年,美國以伊拉克支持恐怖主義作為理由,研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美在中東的利益構成了「潛在威脅」,稱美國掌握了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確鑿證據,對伊政權一再隱瞞事實、欺騙國際社會的行為已經失去了耐心,公開表示將以武力推翻薩達姆政權,鼓吹的建立自由民主的伊拉克,並隨之大量陳兵海灣。2003年3月20日上午,北京時間10:35,美英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開始侵略伊拉克,4月9日,美軍入侵巴格達,薩達姆政權垮台。戰後的伊拉克雖然滿目瘡痍,暴力襲擊事件不斷,安全局勢動盪不安,美軍鼓吹的建立自由民主的伊拉克已經初見雛形。
戰爭代價美方
■4471名軍
2010.8.29部分駐伊美軍戰斗部隊返回華盛頓
人死亡
■3.2萬名軍人受傷
■7630億美元戰爭開支
■500億美元重建伊方■8000名士兵死亡
■10-100萬平民死亡
■480萬難民

E. 伊朗和美國之間最大的軍事沖突是什麼

1. 美國和伊朗之間最大的軍事沖突之一是2020年1月3日,美軍在伊拉克的一次空襲中擊斃了伊朗高級將領卡西姆·蘇萊曼尼。作為回應,伊朗在1月8日對駐伊拉克的美國軍事基地發動了導彈襲擊。
2. 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美國和伊朗之間的關系一直緊張。兩國斷絕了外交關系,並在中東地區的沖突中持續對抗了超過四十年。
3. 美國的中東政策受到了損害,因為伊朗努力建立和擴大其在中東的影響力,包括在伊拉克。伊朗在伊拉克的影響力超出了美國的控制范圍。
4. 2018年,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議,並重新實施對伊朗的制裁,試圖通過經濟壓力和軍事高壓來阻止伊朗的核計劃和地區影響力擴張。
5. 盡管面臨美國的嚴格制裁,伊朗並未屈服。伊朗重啟了鈾濃縮計劃,並在2019年6月擊落了美國無人機,這被視為對美國在中東行動的直接挑戰。
6. 2020年1月,美軍在伊拉克的一次行動導致蘇萊曼尼被殺,伊朗隨後對美國在伊拉克的兩個軍事基地發動導彈襲擊,這標志著美伊緊張關系的高潮。
7. 美國在評估了報復行動的後果後,選擇了不進一步升級沖突,而是尋求和平解決方案。然而,伊朗在中東的影響力持續增強,這對美國在中東的盟友,如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構成了挑戰。
8. 伊朗的外交政策,包括支持黎巴嫩的真主黨、葉門的胡塞武裝和巴勒斯坦的哈馬斯等什葉派組織,進一步加劇了與美國的緊張關系。
9. 盡管存在緊張關系,美國仍然尋求解決伊朗核問題,並阻止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輸出。美國對伊朗的政策目標是迫使伊朗改變其行為,並確保其核計劃不會威脅到地區安全。
10. 展望未來,美伊之間的軍事沖突可能不會結束,而是以更低級別的對抗和外交努力繼續進行。美國可能會繼續對其在中東的策略進行調整,以應對伊朗的挑戰。

F. 伊朗發射導彈的原因是什麼

伊朗發射導彈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反擊美國空襲:美國出動B - 2A空襲伊朗核設施,伊朗發射導彈是對這種侵犯行為的直接回應。如當地時間2025年6月23日晚間,伊朗對美國駐卡達烏代德基地發射10多枚彈道導彈。且伊朗早在遭遇空襲之前就將關鍵核材料秘密轉移,美軍攻擊大多是已被棄用或空置的外圍設備,未能動搖伊朗核計劃根基,這使伊朗有底氣進行導彈發射以反擊美國輿論與威懾政策。
  2. 展示軍事力量與態度:伊朗高調試射「霍拉姆沙赫爾 - 4」型遠程彈道導彈,該導彈射程2000公里以上,覆蓋以色列全境及美軍在中東主要基地,還採用新型復合材料殼體以及更先進的分導式彈頭技術,可單彈多目標打擊,具備極強突防能力。這是向美國、以色列乃至整個西方世界公開宣示其軍事力量和強硬態度。
  3. 爭取停戰有利解釋:伊朗和以色列實際已難持續沖突,美國也不願真下場,各方都有停戰需求。伊朗發射導彈後各方都宣稱「贏了」,本質上是對內解釋停戰原因,伊朗看似猶豫,實則已准備接受停戰,發射導彈可作為一種「贏」的表現來體面停戰。
  4. 團結地區力量:黎巴嫩真主黨、胡塞武裝、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等與伊朗有密切聯系的地區武裝,已公開表示「支持伊朗反擊行動」,部分力量還調動部署至以色列邊境地區。伊朗發射導彈可以團結這些地區武裝力量,共同應對外部壓力。
  5. 威懾對手:伊朗發射導彈對美國和以色列形成威懾。美國在中東的後勤保障存在問題,遠距離大規模兵力投送與持續高烈度作戰能力逐年下降;以色列本土防禦能力吃緊,且面臨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和重啟核計劃的潛在威脅。

與美國在伊朗空襲什麼時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首都的著名大橋叫什麼 瀏覽:389
印度的飛機能坐多少人 瀏覽:714
伊朗為什麼要承認炸了飛機 瀏覽:742
越南買芒果多少錢一斤 瀏覽:739
義大利導游怎麼樣 瀏覽:203
印度嬰兒醫院多少錢 瀏覽:822
中國的的英語怎麼讀 瀏覽:623
ac義大利語怎麼讀 瀏覽:240
對中國慰問和支持有多少個國家 瀏覽:90
印尼isu是什麼 瀏覽:206
中國最北點在哪裡 瀏覽:909
印尼疫苗接種什麼時候 瀏覽:838
印度大爺電費多少錢 瀏覽:756
人民幣對印尼盧比怎麼計算 瀏覽:772
孔雀城英國宮前景如何 瀏覽:186
英國人是如何准備高考 瀏覽:583
伊朗最厲害的武器是什麼彈 瀏覽:37
印度搶了多少土地 瀏覽:619
中國衣服有哪些牌子 瀏覽:417
為什麼伊朗石油只有中國買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