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有多少人民農民

伊朗有多少人民農民

發布時間:2025-08-11 07:37:49

Ⅰ 伊朗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伊朗,全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是一個位於西亞的中東國家,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以下是對該國的具體介紹:
1. **地理與鄰國**:
- 伊朗位於亞洲的西南部,北靠裏海,南臨波斯灣和阿曼灣,東西兩側分別與多個國家接壤,包括土庫曼、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 國土面積約為1648195平方公里,是世界排名第十八的國家。
2. **歷史與文化**:
- 伊朗是文明古國,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領土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波斯帝國。
- 1925年建立巴列維王朝,1979年成立共和國,實行政教合一制度。
- 伊朗的文化深受其古老宗教和哲學傳統的影響,尤其是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教義對其社會政治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
3. **經濟與資源**:
- 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之一,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國。
- 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發達,同時伊朗也是傳統的農牧業國家,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3%,農民人均耕地5.1公頃。
4. **國際地位與外交**:
- 伊朗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之一,在國際舞台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中東地區的事務中。
5. **政治體制與政策**:
- 實行的是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什葉派的伊斯蘭教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占據核心地位。
6. **社會結構與教育**:
- 伊朗社會結構復雜,由多種民族和語言組成,但波斯語是國家的官方語言。
- 教育體系完善,強調宗教教育和科技教育的結合,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人才。
綜上所述,伊朗是一個地理位置獨特、歷史悠久、文化豐富、經濟發展迅速且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國家。

Ⅱ 伊朗最高軍銜的人

伊朗現役軍人最高軍銜一般為少將,擁有該軍銜的代表人物是蘇萊曼尼。

蘇萊曼尼於1957年出生於伊朗貧困農民家庭,早年是建築工人。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後,他追隨霍梅尼加入伊斯蘭革命衛隊,被派往前線與伊拉克軍隊作戰。因其能力出眾、擅長情報偵查,很快升任旅長。2003年,美軍和伊拉克戰爭爆發,蘇萊曼尼組建「什葉派新月帶」部隊。2011年,他晉升為少將,成為伊朗軍界有實權的人物、強硬派代表,在內政外交方面有重要話語權,影響力僅次於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2020年,蘇萊曼尼被美軍暗殺,此事引發國際廣泛關注,加劇了美伊關系的緊張程度。

Ⅲ 伊朗的農業結構以什麼為主

伊朗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伊歷1393年(2014年3月-2015年3月),伊朗農業產值為1009萬億里亞爾元,佔GDP的9.3%。
主要農產品包括:小麥、大米、大麥、棉花、茶葉、甜菜、水果、乾果、奶製品、魚子醬、羊毛等。伊朗是中東地區主要的干鮮果品生產和出口國,其中,開心果、核桃、檸檬、桔、柑、獼猴桃、無花果和石榴是主要出口產品。此外,伊朗還是世界第一大藏紅花生產國,總產量佔世界總量的95%。
伊朗農耕資源豐富,全國可耕地面積超過5200萬公頃,占其國土面積的30%以上,已耕面積1800萬公頃,其中可灌溉耕地830萬公頃,旱田940萬公頃。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3%,農民人均耕地5.1公頃。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其綜合收割機與拖拉機保有量分別為1.3萬台和36萬台。伊政府高度重視、大力發展農業,糧食生產已實現90%自給自足。
農業主產區集中在裏海和波斯灣沿岸平原地帶,大部分地區乾旱缺水。自2003年以來,伊朗政府逐年加大農業扶持力度,重點支持水利灌溉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業科研、信貸與自然環境保護,以便改良農耕環境,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力爭實現政府第四個五年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制定的13.5%的行業增長目標。

Ⅳ 伊朗生產大米嗎

伊朗的農業發展相對滯後,盡管如此,政府依然投入大量資源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和提升農業科技水平。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包括小麥、大麥、水稻和玉米,而油料作物則有向日葵、大豆和油菜籽。然而,由於單產水平較低,伊朗的農業產量無法滿足國內需求,大部分糧食如小麥、大米、菜籽油和食糖等需要依賴進口。據資料,1999年度(1999年3月到2000年3月),伊朗進口了約600萬噸小麥和100多萬噸大米。此外,進口的菜籽油和食糖分別佔40%和97%。小麥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阿根廷和法國,大麥則主要從澳大利亞、哈薩克和俄羅斯進口,而稻米則主要從泰國、印度和越南購入,玉米主要進口自中國、阿根廷和加拿大,食用油則主要從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和巴西采購。

盡管農業面臨諸多挑戰,伊朗也擁有幾種具有出口潛力的產品,例如開心果、石榴、獼猴桃、柑桔、棗和蘋果等干鮮果類。蔬菜和花卉也有一定的出口量,主要出口市場為西亞各國。1998年,伊朗農產品出口創匯額超過5億美元,顯示了其農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伊朗的農業體系主要依賴市場機制,政府僅對小麥實行統購統銷,其他農產品則完全由市場調節。這種政策框架鼓勵了農民根據市場需求種植作物,同時也促進了農產品的多樣化。

Ⅳ 伊朗的農業等經濟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農業在伊朗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伊朗農耕資源豐富,全國可耕地面積超過5200萬公頃,占其國土面積的30%以上,已耕面積1800萬公頃,其中可灌溉耕地830萬公頃,旱田940萬公頃。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3%,農民人均耕地5.1公頃。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其綜合收割機與拖拉機保有量分別為1.3萬台和36萬台。伊政府高度重視、大力發展農業,糧食生產已實現90%自給自足。

受到經濟自由以及政府支出影響,包括政府所設立的基金已耗盡。估計服務行業的收益超越25%GDP的支出主要來自政府日常開支,包括軍事、薪金以及社會服務。

市區化對於服務業帶來了刺激。重要服務行業為公共服務,包括教育、商業、個人服務及旅遊業。伊朗科學的收益達9億美元(2005年),但過去15年未有顯著的增長。2000年代早期伊朗將研發的國民生產總值調至0.4%,落後於已發展國家的平均值1.4%。2009年將會占國民生經總值0.87%以及將會達到2.5%。

交通及通訊的GDP總值預計在2013年提升至460億美元,佔全國6.8%。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在1996年建議伊朗在交通及通訊僱用340萬人,在2008年增至20.5%的勞動人口。

伊朗擁有數千年文明史,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遺產豐富。伊斯蘭革命前,每年到伊旅遊都有數百萬人。兩伊戰爭後,旅遊業遭到極大破壞。1979~1994年,到伊旅遊人數年均不足10萬。從1991年起,政府開始致力發展旅遊業,旅遊業逐漸復甦,2011年遊客人數達300萬,旅遊收入20億美元。伊全國有各類旅遊組織、旅行社約3000個。德黑蘭、伊斯法汗、設拉子、亞茲德、克爾曼、馬什哈德是伊主要旅遊地區。1980年代受兩伊戰爭的影響,旅遊業蕭條,但近年有復甦跡象。2004年約1,659,000人前往伊朗觀光,多數來自亞洲國家,主要包括中亞,另外有少數遊客來自歐洲聯盟及北美洲。最多人到訪的旅遊壞點是伊斯法汗、馬什哈德及設拉子。有來自德國、法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前往伊朗的古跡進行考古。伊朗在旅遊業收益拉68位。主要因為自然環境及史跡被評為十大最值得旅遊的地方約1.8%在職人士是從事旅遊業,在未來五年將會以10%增長。

伊朗主要出口商品為油氣、金屬礦石、皮革、地毯、水果、乾果及魚子醬等,主要進口產品有糧油食品、葯品、運輸工具、機械設備、牲畜、化工原料、飲料及煙草等。2012年,伊進出口總額約1787億美元,其中出口額1117億美元、同比下降21%,進口額670億美元、同比下降7%。受制裁因素影響,2011年底以來,伊朗原油出口大幅下降。

Ⅵ 伊朗曾經有「一千家」的說法,這個說法是怎麼回事

伊朗曾經的“一千家”就是一群大地主,一千家的大地主。簡要說明了當時地主權利佔了大部分地主們的農業資源佔了全國農業資源的百分之四十,農民自己的土地才佔到百分之十四。

還好當時的國王看清了問題,在1951年成立了“土地出售和分配委員會”,1952年還成立了向農民提供地代劵的鄉村合作和開發銀行。將國有土地分配給農民,之後發動了白色革命。看名字其實很好猜吧就是為了對抗黑色革命。白色革命的改革項目都是有利於國家發展的,但這場資本主義改造失敗了,未能成功實現現代化。非常遺憾。

可能是因為這場改革沒有給農民,工人帶來實惠,只是著重削弱“一千家”的地主的權利,沒有得到任何一方的支持,才導致這場革命以失敗告終。

Ⅶ 伊朗城鎮化率是多少

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是即按戶籍人口計算的城鎮化率。是相對於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概念。中國51.3%的城鎮化率,是按城鎮常住人口統計的,其中還包括了1.6億的農民工群...

閱讀全文

與伊朗有多少人民農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叫荷屬東印度 瀏覽:714
在印度蘭博基尼小牛要多少錢 瀏覽:316
越南語c有哪些用法 瀏覽:628
英國霧氣持續多少年 瀏覽:650
中國幫助哪個國家抗擊疫情 瀏覽:784
中國古代還有哪些創世人 瀏覽:379
印尼的海域屬於什麼洋 瀏覽:370
今年世界盃為什麼沒荷蘭和義大利 瀏覽:454
中國如何打造北海灣 瀏覽:833
印尼錫礦什麼時候枯竭 瀏覽:444
印尼賽林丹怎麼了 瀏覽:180
文山跟越南哪個城市交界 瀏覽:185
越南駐中國有哪些領事館 瀏覽:34
這是哪裡來的一個印度美女 瀏覽:607
中國最強的科學是什麼 瀏覽:653
南非世界盃中國隊在哪裡 瀏覽:89
越南五十萬相當於人民幣多少錢啊 瀏覽:300
秦始皇做了哪些中國貢獻 瀏覽:56
越南旅遊一個月需要多少人民幣 瀏覽:358
伊朗對c羅做什麼 瀏覽: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