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重磅:伊朗總統競選,鐵腕風雲人物內賈德缺席!
伊朗政壇震撼消息,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宣布參選下一屆伊朗總統,全球矚目,內賈德參選被視為對美國霸權的有力挑戰。
隨著伊朗第14屆總統選舉臨近,候選人名單公布,內賈德名字未現其中,引發公眾熱議與伊朗政治生態的復雜敏感性。
內賈德,伊朗強硬派鐵腕人物,曾多次表示要將以色列從地圖抹去,堅持發展伊朗核計劃,與美國及以色列關系緊張。他復出參選,意圖成為美國霸權的掘墓人。
內賈德曾兩屆擔任伊朗總統,於2024年6月2日登記參選,是自2013年下台後第三次參選。他強調伊朗社會面臨的問題比2013年更為嚴峻,希望尋求與世界的「建設性接觸」,改善與各國經濟關系。
內賈德政治生涯豐富多彩,從軍旅生涯到市長,再到總統,每一步都留下深刻印記。他的強硬立場與鮮明個性,使他成為國際政治舞台上重要角色。如果再當選,對世界格局影響巨大。
內賈德軍旅生涯始於1980年兩伊戰爭,加入伊朗革命衛隊特種兵,迅速晉升為司令。這段經歷鍛煉了意志與領導能力,深刻理解國家與民族命運。
2003年,內賈德當選德黑蘭市市長,通過高效低成本措施改善交通、物價,贏得市民贊譽,樹立樸素廉政形象,為總統競選奠定基礎。
2005年,內賈德成功當選伊朗總統,公開抨擊美國與歐盟,強調伊朗絕不受干涉,堅持掌握核技術權利,強硬立場引起西方反感。
內賈德在國內積極推動改革,承諾加大對中低收入者補貼,重視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生,贏得廣大民眾支持與認可。
假如內賈德再次當選,將對世界格局產生顯而易見的影響,繼續堅持強硬外交政策,對抗美國與西方壓力,可能進一步強化伊朗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
從國際角度看,內賈德參選對美國霸權構成挑戰,美國長期以來試圖通過干涉與制裁削弱伊朗實力,內賈德作為堅定反美派代表,將進一步強化伊朗獨立自主地位,爭取更多國際話語權與影響力。
然而,內賈德在第一道門檻上被篩選下來,猶如武林高手報名參加擂台賽卻無緣上台。伊朗內政部公布通過資格審查的6名總統候選人名單,內賈德不在其中,命運似乎已註定。
6月9日,伊朗內政部公布通過伊朗憲法監護委員會資格審查的6名候選人名單,包括伊朗議會議長卡利巴夫、副總統哈希米、德黑蘭市長扎卡尼、前首席核談判代表賈利利、前內政部長普爾-穆罕默迪、前衛生部長佩澤什基安。
內賈德作為傳奇人物,以其堅定反美立場與強硬外交政策,贏得廣泛支持。他再次缺席,對伊朗外交政策與國際關系蒙上陰影,但美國或許暗自慶幸,感到釋然。
㈡ 美軍為什麼要殺蘇萊瑪尼
2020年1月3日凌晨,剛從巴格達國際機場降落的Iran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統帥蘇萊曼尼將軍被美國炸死,蘇萊曼尼軍方的第二號人物、是伊朗軍神一般的人物、美國中情局前官員曾稱:「巴沙爾政權之所以沒有倒台,甚至能夠反攻,因為其主要防禦和進攻戰役,都是由蘇協調以及參與策劃和指揮的。」而敘利亞報紙給他的評價更為直白:「蘇國王」。
㈢ 伊朗軍隊的總司令和革命衛隊總司令相比,誰更厲害
1. 伊朗武裝力量總司令的職位由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擔任,他在伊朗軍事體系中擁有最高指揮權。
2. 伊朗軍隊和革命衛隊從行政架構上看是平級單位,雙方職責相仿。然而,在實際權力分配上,革命衛隊通常被視為擁有更大的影響力。
3. 在伊朗民眾心中,革命衛隊享有極高的聲望,被視為信仰和革命的象徵。自霍梅尼時代起,革命衛隊便開始擴張,並經過精心的選拔和領導層的代表改造,逐步建立起強大的組織體系。
4. 在兩伊戰爭中,革命衛隊表現出色,贏得了霍梅尼的信任和贊譽。1985年,霍梅尼下令成立革命衛隊的陸海空三軍分支,使伊朗成為少數同時擁有兩支完整海陸空編制軍隊的國家。
5. 革命衛隊不僅負責國防,還承擔維護教師集團統治的角色。它擁有自己的企業集團和龐大的民兵組織作為支撐,這些是伊朗軍隊所不具備的。
6. 革命衛隊總司令的權力在多個層面上均超過伊朗軍隊總司令。例如,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蘇萊曼尼遇刺後,伊朗的強烈反應便凸顯了革命衛隊在伊朗國內的重要地位。
7. 無論是伊朗軍隊的總司令還是革命衛隊的總司令,他們在伊朗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是國家軍事架構中的關鍵人物。
㈣ 新冠疫情肆虐伊朗,衛隊總司令為何將矛頭指向美國
伊朗的新冠疫情形勢十分緊急,連政府中樞的第一副總統都沒有倖免,成為病毒的宿主。而伊朗革命衛隊總司令更是對媒體表態:“肆虐的新冠肺炎或許是美國發動的生物攻擊。”結合之前美伊不斷緊張的局勢,以及因為疫情逐漸陷入困境的伊朗政府,很容易就能理解他這番言論的背後因由——將國內矛盾轉嫁到國際上來 ,以此穩定國內的局勢。
03.這是矛盾的轉嫁,也是仇恨的轉移
伊朗政府對疫情的遏制比較有限,伴隨著疫情擴散的,還有伊朗國民的恐慌,而恐慌會使人們失去理智,輕則哄搶商品,重則破壞社會秩序,危害社會穩定,總之,伊朗國內矛盾日益增長,日漸尖銳。失去理智的國民沖擊到了伊朗政府的統治,而伊朗由於之前歐美的制裁,加上本身底子差,無法完全處理好國內的各種問題,無法妥善處理好國內矛盾。於是,伊朗政府嘗試將矛盾轉移到美伊沖突上,試圖激起或者深化國民對美國的仇恨,以此減輕他們對政府防治不力的怨言。
伊朗政府自己也知道自己在說瞎話,但是萬一成功了呢?畢竟美國剛和伊朗結下樑子,兩國的民族矛盾在疫情前就十分尖銳,說不定海珊的這個說法真的會被伊朗國民所認可,真的能穩固伊朗政府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