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朗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與哪片水域連接
是阿拉伯灣,通稱海灣。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高原之間。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東南至霍爾木茲海峽,長約990公里,寬56~338公里。面積24萬平方公里。水深:伊朗一側大部深於80米,阿拉伯半島一側一般淺於35米,灣口處最深達110米。灣內有眾多島嶼,大都為珊瑚島。灣底與沿岸為世界上石油蘊藏最多的地區之一。淡水絕大部分來自西北面的阿拉伯河與卡侖河。因蒸發量超過注入量,故西北部鹽度(38-41‰)仍比東南海口(37-38‰)高。西北部水溫 16-32℃,東南部24-32℃。自古為海上交通要道。沿海居民從事航海、商業、漁業與采珍珠業者較多。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阿拉伯半島和伊朗的石油主要經波斯灣外運。海灣地區為世界最大石油產地和供應地,已探明石油儲量佔全世界總儲量的一半以上,年產量佔全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所產石油,經霍爾木茲海峽運往世界各地。素有「石油寶庫」之稱。
2. 湖泊⑦的南部是西亞地區主要的石油生產國伊朗,伊朗國土的西南部瀕臨一個海灣,這個海灣是世界上石油儲量
波斯灣又稱海灣,它的沿岸和海底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波斯灣的惟一出口是霍爾木茲海峽.海峽長150千米,最窄處僅38.9千米.它是世界上石油運輸最繁忙的海峽,平均每5分鍾就有1艘油輪進出海峽,進入阿拉伯海.每年有佔世界出口總量一半以上的石油從這里運出.如果將這一海峽封鎖住,西方世界的主要石油來源就被切斷了,西方經濟就會陷入癱瘓狀態.因此,人們稱霍爾木茲海峽為「西方的生命線」,也被稱為「世界油閥」.根據題意.
故選:A.
3. 波斯灣地理
位於印度洋邊緣的波斯灣,阿拉伯語名阿拉伯灣,簡稱海灣。它坐落在阿拉伯半島與伊朗高原以及兩河流域之間,是一個半封閉的西北部海域。海灣的長軸自西北的阿拉伯河河口起,向東南延伸至霍爾木茲海峽,全長約為970千米,寬度變化在56至338千米之間,面積達到24.1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40米,最深處可達104米。海灣中散布著眾多島嶼,如珊瑚島,巴林島、格什姆島和阿布阿里島等是其中較大的島嶼。
在北部,由於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帶來的泥沙堆積,以及地殼緩慢上升,海灣的水深逐漸變淺。這一現象導致海灣北部岸線以每年56米的速度向內陸推進,使得海灣的面積正在逐漸縮小。波斯灣地區的氣候特徵為降水稀少,日照強烈,且兩岸多為副熱帶乾旱荒漠,因此水溫非常高,西北部在16~32℃,東南部則為24~32℃,夏季淺海區水溫甚至可達35.6℃,是全球最熱的海區之一。這里的高溫和乾燥條件促使海面蒸發強烈,年蒸發量超過2000毫米,遠超年降水量300毫米和河流注入量的總和,因此海水鹽度較高,東南部為37~38,西北部為38~41,高於阿拉伯海的東南部。由於鹽度差異,阿拉伯海的海水從霍爾木茲海峽表層流入波斯灣,而波斯灣鹽度較大的海水則從底層流入阿拉伯海。
波斯灣及其周邊地區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富集地,擁有世界石油儲量的53%~58%,產量佔全球總量的1/3,其石油出口量佔全球總出口量的60%,主要供應美國、日本和西歐等經濟發達國家。此外,這里還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多種魚類豐富,珍珠和珍珠母採集業也十分知名。阿巴丹、哈爾克島、布希爾、巴士拉、法奧、科威特港、阿布扎比和迪拜等都是重要的沿岸和灣內港口。
波斯灣(Persian Gulf)阿拉伯語作Bahr Faris,波斯語作Khalij-e Fars。 波斯灣源於波斯。斯特拉波是公元一世紀的地理學家,是他第一次用波斯灣來定義這一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