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伊朗核問題的由來
伊朗的核計劃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其核技術大部分從與當時關系密切的美國及西方國家引進。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其核能項目陷於停滯狀態。90年代初,伊朗開始與俄羅斯商談恢復修建有關核電站問題,並與俄簽署《和平利用核能協議》。
1980年與伊朗斷交的美國對伊俄核合作十分不滿,曾多次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並一直對其採取「遏制」政策。「9·11」事件之後,美國將伊朗視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和「邪惡軸心」國家之一。
2003年2月,伊朗宣布發現並提煉出鈾後,其核計劃立即遭到美國的「嚴重質疑」,並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同年9月12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通過決議,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開核計劃,以澄清其全部核活動,盡快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其進行更為嚴格的突擊檢查,終止提煉濃縮鈾試驗。
在法德英三國的斡旋下,伊朗於2003年12月18日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
❷ 為什麼不允許伊朗有核
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主要有以下原因:
❸ 險些下令開打,海峽處於開戰狀態,戰爭無法避免!俄:這不是警告
伊朗原子能組織發言人卡邁勒萬迪正式宣布,作為第三階段中止履行伊核協議措施,伊朗已啟動先進離心機,以增加濃縮鈾儲量。這也把霍爾木茲海峽拉到了開戰的前夜。美國已經宣布制裁與伊朗 *** 革命衛隊相關的石油運輸網路,將針對伊朗 *** 革命衛隊及旗下「聖城旅」進行新一輪制裁。並懸賞1500萬美元破壞該組織的金融業務。
當伊朗宣布將退出《全面聯合行動計劃》的關鍵條款時,意味著伊朗距發展核武器越來越近。該協議要求伊朗貯存的低濃鈾要少於300千克,豐度為3.67%。然而,伊朗就在本月初打破了這兩條限制。
伊朗可以在最多6個月內,獲得足夠的可供製造一枚核武器級的90%以上高濃縮鈾。而這正是歐洲最擔心的,因為伊朗有中程導彈可覆蓋歐洲。而核武器,將是美國,以色列等國對伊朗開戰的底線。內塔尼亞胡強調,對伊朗核設施可能發動的襲擊絕不是虛張聲勢,而是真正的「最後警告」。這已經是差一點就下令開火了。
以色列和美國,以及沙特等國,絕不會容忍,伊朗擁有發達的中程和遠程彈道導彈,還有大批核彈。對此,有俄羅斯專家稱:已不是警告,如果雙方無法處理緊張態勢,戰爭就無可避免。
《 *** 》網站9月6日報道稱,美國和以色列已經加緊進行戰備。美軍正在測試13.6噸級的GBU-57型巨型鑽地彈,這種鑽地彈的爆炸威力為110噸TNT,威力非常強大。美軍使用B-52戰略轟炸機在本土測試了這種炸彈攻擊假想當中的地下核基地,取得了非常驚人的效果。
其實,早在2012年,美國就在美國西部建立了一些模擬伊朗目標。這些目標都是根據衛星照片和人工情報,來構建起來的,與伊朗真實軍事目標已經非常近似。包括了伊朗各種核設施,地下導彈基地等等目標。
美國和以色列戰機反復使用這些目標進行演練。可以說,只要下定決心,美國和以色列隨時可以對伊朗核設施進行打擊。甚至,只要伊朗核導彈計劃有了眉目,以色列就會搶先動手。以色列已經從亞塞拜然出動無人機,在隨時監控伊朗境內的核設施。
美聯社報道稱,伊朗國家電視台公布的視頻顯示,伊朗已開始向福爾多(Fordo)地下核設施基地附近部署俄制S-300防空系統。據報道,福爾多地下核設施基地位於伊朗首都德黑蘭南部100多公里處90多米深的地下。
另據伊朗國家電視台報道,伊朗日前已啟動新雷達系統「納齊爾」。該系統能夠探測隱形飛機。一旦,伊朗核設施遭到攻擊,勢必將會對以色列目標,進行報復行動。這也是為什麼,以色列近期頻繁對黎巴嫩,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伊朗基地發動空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