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勝利果實怎麼樣

伊朗勝利果實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4-13 23:56:00

『壹』 伊朗和伊拉克,誰是最後的勝利者

西亞地區是當今世界上地區局勢最為復雜的地區,這里集中了宗教矛盾、領土矛盾、資源矛盾、歷史矛盾、大國矛盾等多種矛盾,可謂是當今世界的火葯桶,最近美國和伊朗在西亞地區矛盾沖突,大有山雨欲來的感覺。從宗教方面來看,西亞地區最終的宗教是伊斯蘭教,所以第一層宗教矛盾是伊斯蘭教和其他宗教,特別是以色列的猶太教之間的矛盾,所以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幾乎就是世仇。

『貳』 伊朗革命衛隊是否相當於中國武警呢

伊朗革命衛隊的全稱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成立於1979年。當時,流亡國外的宗教領袖霍梅尼已經返回伊朗,國王的軍隊也宣布倒戈,伊朗政權完全轉歸革命者之手。但是,新政權不僅面臨保皇派的反撲,而且面臨同樣反對國王的其他派別的挑戰。

革命衛隊當時只是一支維持治安的部隊,其首要任務就是要捍衛革命的勝利果實。狂熱支持霍梅尼的城市無產者和邊遠鄉鎮的青年紛紛加入革命衛隊,他們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端著從軍械庫搶來的沖鋒槍,把巴列維王朝的軍政要員投進監獄,同時日夜守衛革命政權的重要機構,成為新政權的堅強支柱。

1979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那天,德黑蘭15000名婦女集會示威,反對新政權要求婦女在公共場合佩戴頭巾,但被革命衛隊成員對空鳴槍驅散。1980年4月,為了使全國的高等教育實現伊斯蘭化,新政權對所有大學開展「清校」運動。革命衛隊一馬當先,迅速包圍、佔領和關閉了大學,接著查封了60所研究機構。如果沒有1980年~1988年的兩伊戰爭,革命衛隊也許充其量只是一支三四萬人的治安部隊。突如其來的兩伊戰爭把伊朗的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同時送上戰場。革命衛隊的人員和裝備不斷擴張,迅速發展成為伊朗的主要作戰力量之一。

當時,霍梅尼對前王朝的舊軍隊始終不放心,不僅對其進行人員清洗,還向其派去大量領袖代表進行改造和控制。而與此同時,革命衛隊在兩伊戰爭中沖鋒陷陣、視死如歸,在國內斗爭中惟命是從、雷厲風行,深得霍梅尼的信任和贊賞。1985年9月,為了擴大、加強革命衛隊,霍梅尼下令建立革命衛隊的陸軍、海軍和空軍。從此,伊朗成了世界上為數極少同時擁有兩支陸海空編制軍隊的國家。

裝備精良,政治影響巨大伊朗革命衛隊發展到今天,兵力約13萬人,擁有自己的陸、海、空軍和特種部隊等,主要在國外活動的特別部隊「聖城軍」和民兵組織「巴斯基」也受其領導。與伊朗正規軍相比,以捍衛革命政權、維護國內穩定為宗旨的革命衛隊在伊朗政權中擁有極其重要的政治影響,享受著很多正規軍所沒有的特權。

在政治上,伊朗現任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曾在革命衛隊成立之初擔任過衛隊司令,總統內賈德曾作為衛隊軍官參加過兩伊戰爭。現政府內閣中,有5名成員曾是衛隊成員。此外,伊朗議會相當數量的保守派議員在革命衛隊工作過。革命衛隊在國內政壇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在軍事方面,革命衛隊可說是掌握了伊朗「最高端」和「最低端」的軍事力量。一方面,伊朗的戰略性威懾武器——包括「流星-3」在內的彈道導彈以及生化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幾乎全部歸革命衛隊所有。另一方面,革命衛隊統管著龐大的民兵組織「巴斯基」,這支隊伍僅裝備輕武器,平時約40萬人,戰時估計可動員至100萬人,伊朗官員曾宣稱可動員1100萬人。「巴斯基」成員遍布伊朗各地,深入到各行各業,被認為是發動游擊戰和巷戰的主力部隊之一。

目前,革命衛隊的陸軍約10萬人,大部分是配備輕武器的步兵,主要負責維護國內安全。革命衛隊陸軍編有2個裝甲師、5個機械化師、10個步兵師、1個特種部隊師和15~20個獨立旅。面對美國的軍事威脅,革命衛隊陸軍近年來越來越注重於「非傳統」軍事任務,積極為「不對稱戰爭」做准備,加強游擊戰和巷戰能力。在演習中,革命衛隊曾用國產的肩扛式地對空導彈模擬襲擊美製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並利用地雷和簡易爆炸裝置(類似伊拉克戰場上所謂的「路邊炸彈」)襲擊裝甲部隊。

革命衛隊的海軍大約有2萬人,在海灣地區擁有若干基地,有能力攻擊海灣的船隻和海灣南岸國家。外界對革命衛隊空軍了解不多,這支部隊往往與正規軍共享空軍基地,為革命衛隊的快速反應部隊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和空運能力。

進軍商界,締造「商業帝國」

近年來,革命衛隊在伊朗的影響力不斷向經濟領域滲透,特別是曾在革命衛隊任職的內賈德當選總統以後,革命衛隊更是大舉進入商界,涉足的經濟領域五花八門,儼然成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早在伊斯蘭革命之後和兩伊戰爭期間,由於西方國家對伊朗實行武器禁運,伊朗被迫重組和發展本國的軍事工業,這項工作主要交由革命衛隊負責,因此,革命衛隊很早就涉足伊朗的國防工業。

兩伊戰爭結束後,為了加快國家的重建,同時為了安置部分退伍的革命衛隊士兵,伊朗又決定允許革命衛隊成立包括民用范圍的各種公司。據報道,當時第一家公司是由時任革命衛隊情報局局長的里多伊少將建立的,這家公司成立後修理了數千輛被毀壞的軍用汽車和一些軍用設備。

目前名氣最大的革命衛隊公司戈爾博集團成立於1990年,其前身是伊朗革命衛隊的工程部隊。這支部隊在兩伊戰爭中主要負責挖戰壕、修碉堡。而在戰後,它一躍成為一家涉足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礦業、金融業、農業、設計和咨詢業等領域的大公司。目前,戈爾博集團的總裁由革命衛隊副司令阿貝德准將兼任。

戈爾博集團近年從政府部門獲得了一大批利潤豐厚的合同,其中包括將近23億美元的南帕爾斯天然氣田第15和第16期開發項目、13億美元的波斯灣至巴基斯坦邊境天然氣管道項目、12億美元的德黑蘭地鐵7號線項目和3.5億美元的地鐵4號線土木工程項目。

據沙烏地阿拉伯《中東報》稱,革命衛隊控制著伊朗南部60個邊界通道,控制著伊朗除石油以外57%的進口和30%的出口,在境外還有560多家下屬貿易公司。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的中東問題專家塔克伊說:「從制葯、電信到石油行業,革命衛隊深深捲入了伊朗的經濟生活。他們是一個龐大的商業壟斷組織。」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成立於1975年5月5日,其使命是保護伊朗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保衛伊朗革命和維護伊斯蘭教義。革命衛隊還負責維持其國內秩序,監控國內的敵對勢力,並建立了龐大的情報網路。

革命衛隊:約125,000人陸軍:約100,000人空軍:4,000~5,000人海軍:約20,000人(含海軍陸戰隊:5,000人)艦艇:巡防艦3艘、護衛艦2艘、小型艇1,500艘以上特殊作戰部隊:約15,000人民兵、義勇兵部隊正規士兵:約9萬人預備役士兵:約30萬人戰爭時可擴充至1,100萬人。(伊朗正規軍規模)

總兵力:約42萬人陸軍:約35萬人海軍:約18,000人(含海軍陸戰隊2,600人)空軍:約52,000人

革命衛隊的海外行動接受海外情報委員會和海外行動委員會的共同指揮,由小分隊和非政府組織的成員共同落實。目前,這支部隊在伊朗和蘇丹進行訓練,在海灣地區具有重要影響。

2005年被美國政府定性為「國際恐怖組織」。

『叄』 作為戰勝國的中國,沒能在巴黎和會上分到應有的勝利果實,這給你什麼啟示

中國之所以戰勝而沒有得到好處的根本原因是中國並沒有憑自己的實力取得戰爭的勝利,大戰中的中國節節敗退,損失慘重。而且對協約國的勝利幾乎沒有任何的貢獻,反觀日本在攻打德國佔領的膠洲灣對協約國在亞洲的勝利邁出十分重要的一步。 中國只是選擇了正確的陣營,但是改變不了做為列強『陪襯國』的地位。所以,當世界各強國各自瓜分勝利果實的時候,軟弱的中國是絕對不可能分享到任何好處的。

『肆』 伊思蘭革命衛隊是什麼(軍隊嗎

宗教保安部隊
伊斯蘭革命衛隊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武裝力量中一個特殊兵種,它獨立於軍隊之外,與伊朗軍隊同屬正規軍事力量。但革命衛隊與軍隊產生的背景不同,"血緣"也不一樣 。

伊斯蘭革命勝利後,霍梅尼等伊朗領導人為了鞏固"勝利果實",意欲成立一支獨立於軍隊之外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因為霍梅尼清楚地看到,1953年在美國中情局支持下推翻通過選舉上台的摩薩台政府的是這支軍隊,而10年後向遊行隊伍開槍鎮壓的仍是這支軍隊。如果依靠這支由國王建立起來的"舊軍隊",同樣的悲劇也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於是1979年5月5日,伊斯蘭革命委員會決定,在反對巴列維政權的各種准軍事武裝基礎上成立一支治安隊伍--"伊斯蘭革命衛隊",它直接聽命於最高精神領袖。

『伍』 美國為什麼總是打中東國家什麼伊拉克敘利亞伊朗阿富汗,除了為了石油遏制中國和俄羅斯還為了什麼

阿富汗:本來俄羅斯想要侵佔阿富汗,英國人出兵援助,後來美國人供給大量的物資和武器,阿富汗人贏得了對俄戰爭的勝利。但戰後美國想要阿富汗作為自己對中、俄軍事包圍圈的據點,於是就在阿富汗推行民主、駐兵阿富汗。但戰爭是本拉登這些人打贏的,他們不想和美國人分享勝利的果實,於是就開始驅逐美國人,美國派兵鎮壓,平息了動亂,然後很多年後就被911了。美國人怒了,決心鏟除自己當年扶持起來的基地組織。
伊拉克:第一次海灣戰爭是由於薩達姆入侵鄰國科威特,想要意圖吞拼科威特,其次薩達姆屠殺本國的少數民族。所以是聯合國出兵,不是美國單方面。中國的報道和實際出入比較大。第二次出兵伊拉克,因為薩達姆公開支持反美勢力,並且提供實際援助。
敘利亞:最近不讀政治,不大清楚,但應該是反美勢力的殘黨。
有人說美國打中東是為了石油,都是扯淡,世界石油儲備量第一的是沙特,其次是加拿大、委內瑞拉,都是美國控制的。而且石油公司不是美國國企,你要賣石油只能賣給美孚、雪佛龍、殼牌或者中石化。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貿易是用錢解決不了的,你把石油賣給其他國家,其他國家能給你什麼。美國要糧食有糧食,要科技有科技,要汽車有汽車,要電影有電影。不賣給美國賣給誰?美國每年軍費開支7000億美元,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一年生產總值有人家一個零頭么,一桶油才100美金。
而且美國人開發的中東,當年那地方都是沙漠、土房子,今天有錢了,像阿聯酋沙漠金城,沙特老皇帝出去旅遊,不希望別人打擾,臨時租下那個小鎮,付當地人一年工資,3個月離家不準回來。有錢了想法多了,中東想自己主貿易,把石油賣給中國、俄羅斯,可能么?這是他們說了算的么。中國希望美國打中東為了石油,但其實人家不是為了石油。一年戰爭費用2000億美元外額開銷,到哪兒買不到石油。

『陸』 蒙古軍為什麼打到東歐就停止了為什麼不打下全歐洲呢

成吉思汗曾坦言:「人類最大的幸福在勝利之中:征服你的敵人,追逐他們,奪取他們的財產,使他們的親人流淚,騎他們的馬,擁抱他們的女人!」

成吉思汗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從他登上汗位到去世的21年中(1206~1227),蒙古鐵騎踏遍了中北亞大地,而他最終也如一個追日的誇父,渴死途中。

戰爭如同生意,投入的資金越多,獲利越容易。第二次西征,成吉思汗子孫不虛此行,首先保加爾人的卡馬突厥國被盪平;其次俄羅斯草原上的欽察人望風而逃,來不及逃走者舉手投降;再則,阿蘭人蔑怯思城被攻陷,俄羅斯公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全被摧毀;最後,就連波蘭、匈牙利也慘遭蹂躪。而正當蒙古大軍如火如荼攻城掠地、歐洲大地瑟瑟發抖之時,元太宗窩闊台去世,於是大軍核心成員一窩蜂回故鄉奔喪、奪權。如此一來,歐洲人又迎來喘息的機會。

三、旭烈兀西征

1252年,元憲宗蒙哥派五弟旭烈兀再次西征,一路上諸如今伊朗、巴格達、敘利亞等地區的國家不戰而降。唯一拒不投降的阿拔斯王朝,都城遭屠。隨後,蒙古大軍橫掃大馬士革,整個西亞匍匐在蒙古鐵騎蹄下,致使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焦土千里,一片廢墟。而就在旭烈兀高哥猛進的時候,同時在攻打四川釣魚城的蒙哥陣亡。由此,蒙古朝廷內部又產生了新一輪的權力爭奪戰。旭烈兀考慮再三,決定從巴勒斯坦與埃及戰場撤軍,率主力東歸,參與角逐。同時命先鋒怯的不花率五千人馬繼續於當地作戰。

『柒』 現在的伊朗怎麼樣了

內賈德很牛啊!

僅僅6個月前,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這個名字幾乎不為世界所知,如今他已經是被全球媒體關注最多的人物之一。

僅僅6個月,這位伊朗總統已經以他強硬的姿態改變了伊朗核談判的態勢,並在逐步爭奪中東地區的主導權,迫使白宮懇求他回到談判桌上來。

當西方分析家們把目光都投在了那些消費著西方文化、樂於參加德黑蘭北部歐式風格俱樂部的德黑蘭知識分子身上時,他們沒有看到德黑蘭南部的中低收入居民區,他們也忽視了伊朗貧窮的農村,正是這些人使內賈德在2005年6月的伊朗總統大選中打敗了有著豐富政治經驗、頗具知名度的伊朗政治家拉夫桑賈尼,獲得了壓倒性勝利。而內賈德就一直生活在他們中間。

同樣,內賈德在一周內第二次說出「納粹大屠殺是個神話」的時候,他也恰恰是在前往伊朗南部三省視察工作的途中。

在德黑蘭東部的工薪階層低收入街區納爾馬克區,有一幢毫不起眼的兩層樓,這個只有90平米的公寓樓就是內賈德的家。在這里,他和他的子女住在底層,二層則住著他的父親,一位鐵匠。即使當了總統後,他也執意要留在原來的這幢公寓樓內,最後才不得不因為安全原因而離開。這一小小的細節,也許恰恰可以從一個側面解開內賈德之謎。

如果說美國總統布希試圖用快人快語博得國內民眾追捧的話,那麼內賈德就任總統以來在伊朗國內的每一步舉措也同樣走得自信而有個性。

與人民在一起,是內賈德的口號。作為一個虔誠的穆斯林,他第一次內閣會議是在瑪什哈德的伊瑪姆禮薩清真寺舉行的。他命令把總統官邸內所有絢麗的波斯地毯全部拿走,而這絕不是做秀。他還允諾要把伊朗的石油收入送到每個老百姓的餐桌上,並縮小經理階層與普通民眾之間的收入差距。

「他是個有點怪異的傢伙」。這是美國總統布希最近在接受美國公眾電視台采訪時針對內賈德有關以色列的一番驚人之語做出的最有味道的評論。對於美國來說,內賈德讓美國人感到琢磨不透,他們更熟悉拉夫桑賈尼、哈塔米等等這些與西方保持著良好關系的伊朗政治家。內賈德的當選使美國感到憂心忡忡。

在伊朗大選結果剛剛公布後不久,美國國務院立刻發表聲明,指責伊朗大選既不公正也缺少自由。隨後,又有當年的美國人質出來指認內賈德參與了1979年伊朗扣押美國使館人員的事件。甚至在內賈德於2005年9月即將第一次在國際舞台亮相參加聯合國大會時,還傳出了美國可能不會給他發放簽證的消息。

然而伊拉克的政治天平微妙地改變了美國和伊朗兩方的政治砝碼。現在美國要依賴伊朗維持伊拉克的穩定,而這反過來給了伊朗在核談判桌上與美國叫板的籌碼。內賈德當選後,伊拉克過渡政府總理和總統紛紛出訪伊朗,這兩位薩達姆的宿敵與內賈德的相會似乎有點「老戰友相逢」的意味,伊拉克的政治天平也越來越向伊朗傾斜了。而當內賈德口出「應該把以色列從地圖中抹去」,在一周內兩次拋出「納粹大屠殺是個神話」言論時,西方政治分析家似乎從他的話語中讀出了更多的意味。

2005年5月,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赴以色列調查其核武庫引起了阿拉伯國家的廣泛關注,一些西方評論家認為,內賈德的反以言論是在爭取國內年輕人和阿拉伯世界的支持。

處於西亞通往歐洲和中亞通往印度洋十字路口的伊朗高原,多次遭到強悍的外族入侵,山河幾度破碎,數不清的操著各種語言、信仰和習俗的部落、民族在這里生存。在以民族國家為基礎的現代國際關系結構中,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國內的統一信仰、團結和鄰國的睦鄰友好,伊朗能夠在美國、以色列的重重包圍和威脅下實現發展經濟和民族復興的夢想。

如果不認識到這一點,也就很難理解為什麼內賈德是個「有點怪異的傢伙」。

而未來,這位出身平民的鐵匠之子將把伊朗帶向何方,將會給世界政治帶來怎樣的影響呢?人們將拭目以待

『捌』 為什麼說伊拉克戰爭是美國佔大便宜吃小虧的事!

伊拉克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之前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 這還不算天然氣資源 其全國包括絕症都實現了免費醫療 而這還是在伊拉克的油氣資源並沒有全面勘探的情況下 所以 可見伊拉克的油氣資源之豐富

而且伊拉克還具備一個天然優勢 就是境內有河流 是中東地區少數幾個既擁有石油 又擁有淡水資源的國家 像沙烏地阿拉伯 雖然是有豐富 但是不得不斥巨資修建海水淡化工廠 或者乾脆進口淡水 這對於需要大量水資源回填油田的石油開采業來說 是一種額外的成本 而伊拉克的優勢十分明顯

再加上伊拉克的政治格局特殊 人口多為阿拉伯人 但是主要教派是親伊朗的什葉派 這一直讓其他遜尼派為主的阿拉伯國家頭疼 薩達姆那種遜尼派獨裁政權必然與伊朗交惡 如果讓什葉派掌權就更加麻煩 所以伊拉克在政治上被美國人控制 雖然阿拉伯人不情願 但在他們心中至少認為這樣的情況比伊拉克全面倒向伊朗要強 這也使得伊拉克成為美國在中東可以直接控制而不產生過大的外交風險的好地方

再者 將伊拉克樹立為中東的民主樣板非常容易成功 只要什葉派政府可以穩定局勢 憑借伊拉克豐富的資源 就算是個弱智執政 伊拉克也會成為一個富足的國家 這對於美國樹立民主優越性尤為重要 很可能以此為樣板 創造一個美國控制下的自由中東

當然 以上都是美國人的算盤 從現在來看 伊拉克的穩定是不太可能了 石油產區又被庫爾德人趁亂占據 伊拉克局勢日益復雜 庫爾德一旦獨立 將對土耳其的庫爾德人地區產生很大影響 這會直接導致土耳其參與到伊拉克的爭端中來 而伊朗也不是傻子 必然積極的扶植伊拉克境內的代理人 遜尼派原教旨主義者本來就反美 再加上要重新奪取政權……總之 說美國佔大便宜吃小虧只是美國人的一廂情願 美國人現在確實佔領了一個寶庫 但是卻無法利用或者吃掉 現在存在嚴重的消化不良 表面看是美國人佔了大便宜 但是如果美國被自己的勝利果實噎死 或者以後不得不將他再吐出來 最後投入大量的金錢和人命 不過是白忙一場 值得一提的是 到現在美國從伊拉克獲得的石油收入仍然要低於其維持戰爭的投入 納稅人的錢變相的流入了軍火商和石化企業的口袋 對於美國整體來說 換來的卻只能是赤字

『玖』 教士階層富得流油,底層百姓一貧如洗,伊朗為何會這樣

因為教士階層在鬧革命的時候,講非常好聽,打著為老百姓謀取福利旗幟行事,因此擁有大量的百姓擁護,可惜是革命勝利之後,教士階層不顧百姓死活,只管內部自己分配利益,最過分是在伊朗做生意,還必須將利潤的20%捐獻清真寺做慈善,所以伊朗老百姓才生活那麼苦。


但是這部分錢,根本就沒有花在伊朗老百姓身上,最後一樣是入了教會的口袋,他們還一如既往洗腦伊朗普通老百姓,久而久之伊朗的老百姓日子越過越苦,苦就算,關鍵還看不到未來。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可以擺脫教會的壓榨,正如內賈德說:“伊朗300教士就掌握了國家60%的財富......”

『拾』 地區性大國是如何在國際中博弈的

小國也分不同的小國。有的小國雖然地方小,但實力極其雄厚,可以視作一個大點的國家來看待。
比如以色列,以色列背靠國際金融巨頭。以色列之父愛德華·羅斯柴爾德爵士便是鼎鼎大名的羅家財團的重要人物。以色列的靠山是美國,原因很簡單,猶太資本家在美國賺錢,然後控制美國給以色列各種保護和資金。並且,以色列所在的位置,也對美國很重要。因為,以色列的存在,是中東的不穩定因素。只要以色列存在一天,中東就隨時可能爆發戰爭。如果不明白原因,自己去網路知道查巴以過去的恩怨把~因為中東不穩定,所以,中東各出口石油的國家,對於大宗石油貿易,都不敢接對方的貨幣。而只用美元來結算石油貿易。如此一來,以色列站在中東——中東不穩定——石油貿易用美元——美元霸權得以奠定——美國再給以色列提供保護形成了對於美以有利的循環。而且,羅家在二戰期間的少掌門戴維·羅斯柴爾德曾效力於曼哈頓工程,後來以色列在羅家的鼎力支持下,自己也研製成功核彈。於是,以色列的黑臉作風加上擁有核彈的中東絕對優勢,使得以色列得以生存,並且猶太人的人脈極廣:巴菲特、格林斯潘、沃伯格家族、索羅斯等國際響當當的大人物都是猶太人。這國家別看小,實力絕對不容小視。
但最近,以色列收到了威脅,因為伊朗也在研究核彈。畢竟以色列地方太小了,用不了幾顆核彈就能炸過來一遍。以色列是黑臉,伊朗同樣也是黑臉。以色列以後的前途就要看能不能阻止中東的核擴散。如果搞得中東人人都有核,以色列就危險了。

伊朗這個國家,屬於政教合一的國家。你別看內賈德天天老挨美國人罵,實際上,內賈德只是個前台。不過內賈德很聰明的。真正控制伊朗的,是伊朗那個什葉派教主。你就想吧。內賈德當了總統之後,要舉行的儀式,是要親吻那個人的腳,你就可想而知那個教主多牛了。伊朗想造核武的主意,基本就是那個白鬍子教主的意思。就算美國人把內賈德踢了,換上來得人,也得乖乖聽教主的。而美國可惹不起那個教主。伊斯蘭內部兩大教派之一什葉派的絕對領袖。美國人是不敢對她說什麼做什麼的。美國小布希時代的大中東計劃,就是先盪平伊拉克,在用從伊拉克賣石油的錢,把伊朗打下來,這樣美國一家獨佔中東。此舉在打完伊拉克後,開始找伊朗麻煩的時候,便引起了中、俄、歐盟、阿盟的重視。於是,形成了聯合國內,大夥齊努力,一起救伊朗的態勢。一方面大夥在聯合國伊朗制裁案上,替伊朗減壓,另一方面,各國暗中支持、贊助伊拉克持續混亂,讓美國賺不到錢。就這樣美國從04年到08年一直解決不掉伊朗,直到美國金融危機。我說內賈德聰明,主要是在之前大夥救伊朗的過程中,內賈德說話都恰到好處,利益計算精妙准確,大勢判斷也基本正確。算得上是世界領導人里,一個比較聰明的領導。

印度可不是一個小國啊~~咱們國家領土面積世界第三,印度第七,印度要是小國,那世界上,大國也太少了。而且印度人口現在也10億,可耕地面積比中國都大(人家都是平原地),還有開放的出海港口,毗鄰波斯灣,而且靠近赤道(靠近赤道,有理由太空發射)。這個位置,可不比中國站的位置差。
如果中國不強,那麼印度就會被世界各大國圍追堵截。而現在正因為中國發展太快,引起西方國家的警覺,這才給了印度以機會。西方國家一直是這樣,一旦一個他們視為潛在敵人的國家,就會在其周圍,物色能替他們抗刀子,實力能跟這個國家有一拼的國家,然後培養他,讓潛在敵對國與這個國家鬧矛盾。這樣西方國家就安全了。過去他們想對付蘇聯,所以從1974年到1989年,西方一直技術經濟方面都支持中國。結果蘇聯解體了之後,中國因為太低調,所以歐美一直在處理中東問題。等回過神來,才發現中國已經和平發展快30年了。於是開始支持印度。印度領導其實很聰明的。他們在態度上,極力跟中國鬧矛盾,但做的基本都是虛招,完全沒有實招(他們其實也沒把握真打起來能贏中國)。什麼總理訪問臧邊,拉臧邊百姓投票,國內報紙渲染中國微鞋倫等等。弄得印度上到軍方,下到百姓對中國都態度很差。結果是印度可以在世界各國的軍火商中任意選擇想要的武器。自己國家的國防工業,也可以順利得到ZF撥款,而老百姓還很支持。這樣印度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也在進行快速發展。

小國要想過得好,一定要找大國靠。大國間博弈的時候,往往事情都發生在小國家。有資源的小國,就絕對不能搞中立,必須全身投靠。否則反而一直亂。大國為你爭取利益時,不能急著拿勝利果實,而要先看你的靠山想分多少給你。說白了,你一個前台賺的錢是要上交公司的,最後你只能拿工資,至多老闆給你點提成、獎金什麼的。然後就要放聰明點,大國不想惹事的時候,小國就要安靜,大國想拿你當牌打得時候,也要表現的穩准狠才行。

小國里,我覺得最近幾年玩的不錯的,有以色列、伊朗、馬來西亞、哈薩克、巴基斯坦。玩的差勁的,看不清形勢,導致自己又丟面子,發展又慢的,有韓國、新加坡、菲律賓、吉爾吉斯斯坦。北韓挺會跟中國合作打牌的,但自己經濟遲遲搞不上去~~

閱讀全文

與伊朗勝利果實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女性為什麼地位低 瀏覽:815
去義大利怎麼去打工 瀏覽:265
英國學生公寓產權多久 瀏覽:151
印尼紅珊瑚質量怎麼樣 瀏覽:925
越南黃花梨筆筒龜裂怎麼治 瀏覽:159
美國無人機怎麼進入伊朗的 瀏覽:473
印度文明怎麼傳播的 瀏覽:515
旅遊簽證在印尼生孩子了怎麼回國 瀏覽:272
中國舞為什麼要練習能力素質 瀏覽:850
義大利英語單詞怎麼發音 瀏覽:206
越南寮國有多少個陸路口岸 瀏覽:365
8兆越南盾兌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941
印尼有什麼地方買手錶 瀏覽:604
英國簽證要求多久 瀏覽:817
中國一年從印尼進口多少鎳 瀏覽:970
去印尼待多少現金合適 瀏覽:280
去印尼最多帶多少香煙 瀏覽:730
印尼臭豆腐為什麼很臭 瀏覽:992
伊朗有什麼軍事發展 瀏覽:712
在中國英國的東西怎麼網購 瀏覽: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