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以色列摩薩最高德指揮官遭槍擊身亡,官方對此有何表示
以色列摩薩德指揮官遭槍擊身亡引起世界的轟動,伊朗報復行動來的太迅速。結果以色列辟謠了,這完全是假消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情了?很多人非常關心,我一直在跟蹤摩薩德指揮官被暗殺的消息,看了非常多的報道,說說我的看法,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伊朗和以色列之間可能是中東最不穩定的因素,兩國之間不斷暗殺更增加了他們的仇恨,希望這些暗殺不會升級成戰爭,否則中東會再次進入動盪時期。
② 伊朗綠色革命後的最大危機是如何爆發的
原油投資者對於近期油價的飆漲一定印象深刻。而其背後,始於去年年末的伊朗大規模抗議,對油價的利多影響明顯。伊朗此次爆發的抗議遊行其規模是2009年綠色革命以來最大的。那麼,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雞蛋價格一周漲5倍
伊朗官方譴責此次抗議活動受到外部勢力煽動,某些國家在發動「代理人戰爭」。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一小撮」暴徒和違法分子利用了人們出於對經濟狀況不滿而在伊朗一些城市舉行的抗議活動。
誠然,任何抗議活動都不太可能是單純的「民心」的體現。但「人們對經濟狀況的不滿」也是真切存在的。比如,伊朗雞蛋價格一周漲5倍,這算什麼事呢?
在遊行的前一周,伊朗一個雞蛋的價格從約合人民幣0.2元漲到1.2元。雖然根據伊朗官方數據,伊朗2017年的通貨膨脹率在10%左右。美聯社報道稱,伊朗近來主要食品的價格都上漲了40%以上。
除了雞蛋外,作為伊朗人每天必需的主食,饢的價格也從一年前的5000伊朗里亞爾上漲至了如今的1萬伊朗里亞爾。
而通脹大幅上升的背後是匯率的重挫。去年9月至12月期間,伊朗里亞爾從原本的3.7萬里亞爾兌1美元跌至了4.3萬里亞爾兌1美元。
匯率重挫,通脹高企,導致伊朗人們生活水平下降。從伊朗前總統內賈德時期開始,伊朗政府就向所有國民發放補貼,每人每月45萬里亞爾,當時約合50美元。而現在,該補貼只能摺合12美元。
比通脹高企更為糟糕的或許是伊朗就業市場的崩潰。美聯社的數據顯示,伊朗人口總數為8000萬,其中失業人數高達300多萬。35%以上的伊朗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更糟糕的是,外媒指出伊朗年輕人失業率為28.8%,甚至有媒體稱高達40%。基本就是畢業=失業的狀況。
很多碩士畢業生不得已只能去德黑蘭的商場里做售貨員。甚至還有碩士畢業生去做大樓保安的。作為伊朗最好的大學,德黑蘭大學法律系不少碩士畢業生卻只能待業在家,因為律師事務所不招人。
在德黑蘭,有一款名為Snapp的打車軟體發展迅速。該公司的司機有前工程師、前程序員、前銷售員。但他們要麼失業,要麼賺得不如開車多,轉而當起了伊朗的「滴滴司機」。
以上這些經濟問題的確是「大問題」。但即便是在西方人士看來,這也無法完全解釋伊朗當前的事件規模。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馬洛尼表示,經濟問題不足以完全解釋伊朗人的這一輪「情緒大爆發」。其表示,「這是長期存在的擔憂,我還沒看到哪個時期的伊朗人認為經濟發展對他們有益」。
③ 美國大使館遭到沖擊,伊拉克到底發生了什麼
由於一名美國軍火承包商多次遇襲導致喪生,美國從而空襲了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多處軍事設施導致有25人傷亡,對此數百名伊拉克示威者沖擊美國大使館。
④ 伊朗多地爆發示威沖突傷亡如何
伊朗多地爆發示威沖突。伊朗國家電視台2日報道,伊斯法罕省前一天晚上的示威沖突導致9人身亡,包括一名伊斯蘭革命衛隊隊員。至此,沖突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20人。
此次示威於上月28日始發於伊朗第二大城市馬什哈德,隨後蔓延至包括首都德黑蘭在內的多個城市。示威者起初抗議經濟困難和腐敗,後來把矛頭指向政府,反對伊朗的中東政策。
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1日連續第二天呼籲民眾應對「暴徒和違法者」。魯哈尼此前譴責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伊朗示威發表干涉性言論,稱特朗普幾個月前還污衊伊朗支持恐怖主義,是徹頭徹尾的反伊朗分子,無權對伊朗人民品頭論足。
特朗普則於1日再次發表推文,聲援支持者之餘,抨擊伊朗「方方面面都失敗」,除了與奧巴馬政府達成一份「可怕協議」。特朗普政府一再對此前達成的伊核協議嗤之以鼻,並威脅撕毀協議。
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國際社會將解除對伊制裁,國際原子能機構負責督查伊朗履行協議情況。協議執行以來,伊朗經濟狀況有所好轉,伊朗石油恢復出口國際市場,伊朗航空公司還簽署了大筆買入波音客機和空中客車飛機的訂購合同。
然而,普通民眾生活尚未得到立竿見影的改善。伊朗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官方公布的通貨膨脹率再次突破10%,尤其是蛋和肉類價格漲幅高達40%,令民眾感到不滿。此外,伊朗政府還在計劃削減社會福利、上調燃油價格。
⑤ 伊朗伊斯蘭革命的政權鞏固
從1979年至1982年(一說1983年),伊朗正處於「革命危機狀態」,經濟及政府機關均瓦解,軍方及保安部隊無法履行職務。到1982年,霍梅尼及他的支持者粉碎了其他派系,鞏固了權力。伊朗人質危機、伊拉克薩達姆·海珊入侵伊朗以及阿伯爾哈桑·巴尼薩德爾就任總統等事件交織出這一段危機與緩和的時期。 一些觀察員認為「開始時由眾多反國王勢力組成的真誠、反獨裁的群眾革命,不久後卻轉而成為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的奪權行動」。除了霍梅尼的忠實支持者,反國王聯盟認為霍梅尼只打算成為精神領袖,而不是要成為統治者,因為霍梅尼已年過70歲,沒有出任過公職,又在伊朗境外流亡了超過十年,他又曾經說過「宗教領袖不是要去統治別人」。
另一種觀點認為霍梅尼「在意識形態、政治及組織領導權上佔了壓倒性的優勢」,而非神權的派系也未有真正對霍梅尼的運動提出挑戰和得到群眾支持。霍梅尼政權的支持者則聲言反對霍梅尼的人就是外國的「第五縱隊」,指控他們試圖推翻伊朗政府。
霍梅尼及他的支持者在革命組織里實施伊斯蘭共和國所應用的「法基赫的監護」,利用他們的盟友(如伊朗臨時政府的邁赫迪·巴扎爾甘)使霍梅尼成為最高領袖,之後逐一把這些對手趕下政治舞台。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是最主要的革命組織。
溫和的巴扎爾甘政府安撫中產階級,使他們明顯地沒有足夠的勢力蓋過霍梅尼的革命組織,特別是革命議會(革命國家的「實權」)及後來的伊斯蘭共和黨。雖然霍梅尼同時承認巴扎爾甘政府及革命議會(具有通過法案的權利),但是兩者的權利重疊不可避免地形成沖突。
不過這種沖突只維持了多個月,美國大使館的官員在1979年11月4日被扣留為人質。巴扎爾甘向霍梅尼請辭,霍梅尼沒有怪責他,並接納了他的請辭,霍梅尼說道「巴扎爾甘先生感到有些疲累……希望可以退出一會兒」,霍梅尼後來又形容他當初任命巴扎爾甘是一個「過失」。
霍梅尼在1979年5月5日成立革命衛隊,以抗衡左翼武裝分子及國王的軍事力量。革命衛隊最終成為了「完全的」軍事部隊及「革命最強大的機關」。
在革命衛隊之下還有巴斯基(字面解為「動員抵抗力量」),他們會在緊急時期動員起來攻擊敵對的示威者及報章辦公室。
伊斯蘭共和黨則致力於以法基赫的監護建立神權政府。
革命委員會的數千名成員成為了新政權的耳目,評論家相信他們與「許多姿意的拘捕、死刑及充公財產」有關。
真主黨執行政權的意志,這些「暴徒」襲擊示威者及那些批評霍梅尼的報章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