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綜合國力世界排名
伊朗綜合國力全球排名缺乏統一數據,但從各維度評估可大致判斷其處於世界中游偏上位置(約25-30名之間)。
1. 經濟實力
伊朗經濟體量受衡量標准差異影響較大:
- 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排名全球第22位(1.444萬億美元)
- 按GDP總值計算則降至第42位
能源領域優勢突出:油氣總儲量全球第3,石油日均產量超300萬桶保持全球前10。不過國際制裁導致其經濟波動明顯。
2. 人口資源基礎
- 8855萬人口全球第17位
- 164.5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同列第17
- 鋅礦、銅礦等戰略礦產儲量均位居全球前15
3. 工業製造能力
中東地區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包含:
- 全球第10大鋼鐵生產國(4400萬噸/年產能)
- 2024年汽車產量達150萬輛,摩托車產量躋身全球前6
- 石化產品出口量佔中東地區總出口量的28%
目前排名提升主要制約來自能源依賴度過高(石油收入占出口收入80%),以及區域安全形勢對發展的持續性影響。其航空航天、核能技術領域的突破值得持續關注。
⑵ 伊朗和以色列經濟實力哪個強
以色列的經濟實力整體強於伊朗,但伊朗在部分工業領域有一定優勢。
從GDP總量看,差距不是特別大。以色列去年GDP是5404億美元,伊朗是4014億美元。不過在人均收入方面,二者差距懸殊。以色列人均收入達54000美元,屬於發達國家;而伊朗人均收入僅4633美元,算是窮國。
伊朗資源豐富,石油儲量全球第四,還有金礦、銅礦等,但經濟發展受到諸多限制。一方面,伊朗曾採取閉關鎖國政策,主動與全球經濟脫鉤;另一方面,美國聯合盟友對其進行了長達40年的經濟制裁,且其自身經濟政策也存在一定問題。
以色列沒有石油,需全靠進口,但其富強主要得益於教育。猶太人重視讀書,以色列識字率97%,是中東最高的,900萬人口的以色列出了13個諾貝爾獎得主,教育投入佔GDP的8%,有些年份超10%,培養了很多高科技人才,使其在生物技術、醫療軟體、農業科技及軍工國防等領域位居全球前列。同時,以色列還把軍工當生意做,2024年軍火出口漲到147億美元。
在工業能力方面,伊朗有亮點。伊朗汽車產業發展迅速,預計今年產量能達200萬輛,沖進世界十大汽車產能國行列,而以色列汽車年產量只有27萬輛。2024年伊朗鋼鐵產能是3100萬噸,排名世界第10,未來有進一步提升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