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當年連伊拉克都打不過,為何美國卻一直不敢動它
伊朗從 *** 革命後,一直就在反美前線,可以說一直跟美國對著干,比伊拉克還要嚴重。美國也一直恨伊朗入骨,而伊朗在兩伊戰爭中,連伊拉克都打不過,軍力並不強大,為何美國打了伊拉克,而遲遲不敢動伊朗呢?
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伊朗和伊拉克產生了兩位強人,一個是霍梅尼,一個就是薩達姆。而且同時想要做中東的老大,為此,在80年代,薩達姆以領土糾紛為由,在美國的攛掇下,發動了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兩國在廣闊的邊界上上百萬軍隊你來我往,相互廝殺,打了8年。
最後造成40萬伊朗軍隊死傷,上百萬居民傷亡,而且最終以伊拉克的勝利而告終,盡管伊朗也認為自己勝利了。薩達姆也因此,非常的膨脹,宣稱自己是世界第三大強國。可以說,這個時期的伊朗還是國力比較強盛的時期,但是連伊拉克都打不過,可以說軍事實力還是很菜的。而後來美國連實力強悍的伊拉克都給滅了,為何卻一直不敢對伊朗動手呢?這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一直抓不到辮子。
伊朗這個國家做事很穩,因此,美國一直抓不到辮子對其致命一擊。不像伊拉克,打完兩伊戰爭立刻就入侵科威特,給了美國發動海灣戰爭的機會。而伊朗一直默默休養生息,而且不給美國辮子抓。即使是核武器問題,也是處理的游刃有餘,美國沒有更多的機會對其下手。
第二,大國環繞。
伊拉克為何那麼快被滅,因為薩達姆的孤僻,跟大國都沒處好關系,唯一的蘇聯當時還不行了。而伊朗這一點非常聰明,找了很多靠山,我們從伊朗核問題的會談參與方就可以看到,伊朗跟俄羅斯,跟德國,跟法國等都保持了很好的關系。而且背後有俄羅斯的堅定支持,因此,美國打伊朗,遇到的阻力會很大。一旦大國參與,勝利的機會就更小了。
第三,無縫的蛋。
美國打仗一定是撿軟柿子捏,等你極度削弱的時候,致命一擊。因此,伊拉克在經歷10多年制裁後,極度的窮困虛弱,美國隨便找個借口,就開打。利比亞在內部出現問題的時候,美國及時站出來支持反對派,而敘利亞更是如此。但是伊朗一直內部很穩定,宗教統治下,沒有大的分裂,美國想支持反對派都不知道支持誰,這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因為美國無法引起伊朗的內亂,沒有內亂,伊朗就很難打,美國的損失就會很大。
第四,伊朗太強。
伊拉克雖然打敗了伊朗,但是伊朗無論土地,還是人口都是伊拉克的好幾倍,擁有廣闊的縱深和動員能力,這一點很難快速,短期內打敗。更加重要的是,伊朗還扼守波斯灣,掌控世界最繁華,最繁忙的石油運輸通道,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因此,美國打伊朗,將面對影響世界的後果,因此,不能輕易開戰。
探究歷史真相,發現背後故事!對待歷史,必須較真!更多精彩請關注【】
⑵ 美國打伊拉克肆無忌憚,為何對伊朗卻只是制裁
美伊之間的敵對關系已經持續幾十年了,最新一輪的制裁,也已經過去了14年。受制裁的影響,伊朗的民生一直處於瀕臨崩潰的邊緣,去年更是因民生問題引發了不小的騷亂,差一點把現政權擼下了台。
戰爭只是博弈的一種手段,如果還有其他途徑可以解決問題的話,戰爭顯然是最不經濟、風險最高的選擇。所以美國以前沒有,現在不會,未來也不太可能動用軍事手段來對付伊朗,只有等到哪一天國際風雲突變了,美國攻打伊朗的大戲才有可能上演。
⑶ 美伊戰爭結局預測
美伊戰爭可能有以下幾種結局:
制約全面戰爭的關鍵因素包括伊朗國內反戰情緒升溫,軍力難以抗衡美以空中優勢,不過核心核技術團隊或已轉移;美國方面,特朗普目標是「速戰速決」,避免地面入侵,且美軍重心在亞太,不願被中東戰事拖累。總體而言,短期停火與「不戰不和」是大概率結局,受美伊國內制約及軍力差距影響,全面戰爭難以爆發。
⑷ 如果美國和伊朗真的爆發戰爭,哪些國家會站在伊朗一邊
前幾天,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定點清除伊朗聖戰旅最高指揮官蘇萊曼尼,本就被形容為火葯桶的中東局勢,變得更加緊張。始終站在反美前沿的伊朗政府,也因此多次宣稱要對美國進行報復,全世界的局勢也隨著美伊關系的緊張而變得驟然綳緊。甚至於,現在網上流傳了第3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傳言。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伊朗就會被美國輕易擊敗。美國的軍事實力、技術裝備和科技實力,縱然遠遠超越了伊朗,但伊朗絕非毫無還手之力。作為擁有8000萬人口、160萬平方公里遼闊國土的伊朗,雖然在正面戰爭中不是美國的對手,但是,藉助伊朗有利的地形和人民的支持,即使伊朗選擇游擊戰爭,都足以對美國造成重大的傷亡。
一旦美伊戰爭真的爆發,美軍憑借強橫的實力和近乎代差的優勢,固然有可能迅速佔領伊朗全境,但是,被佔領的只是戰略要地罷了,遍布全國的伊朗反抗勢力必然風起雲涌,伊朗很有可能成為美國的“越南戰爭”,伊朗此起彼伏的反抗和國際社會的反對使美國不斷流血,並最終狼狽撤出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