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想要解除制裁和伊朗和談,他們為何這么出爾反爾
美國此次想要利用解除制裁尋求和伊朗的和談,主要還是因為特朗普想要將主要精力轉到國內應對彈劾的一些調查,同時也想在伊朗問題上獲得談判,取得一個好的結果利於他的下屆選舉。這個說法其實是伊朗總統魯哈尼的說法,雖然特朗普並未公開做過任何錶態,但至於雙方私底下說過些什麼,也沒有辦法證實。
❷ 伊朗拒絕有關伊核問題的最後期限,他不怕制裁嗎
不怕壓力
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賽義德·賈利利2日告訴法新社記者,伊朗已准備未來數周內向六國提供伊朗關於本國核計劃談判的新建議,作為與它們談判的基礎。
美英法等國家認為伊朗企圖利用核計劃秘密研究核武器,而伊朗方面則堅稱本國核計劃完全出於和平目的。在美英等國的推動下,聯合國安理會已對伊朗實施多輪制裁。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和德國的外交官2日在德國討論伊朗核問題。這六國今年4月曾發表聯合聲明,邀請伊朗就核問題與六國直接談判。賈利利本月1日說,伊朗已准備好與六國談判。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哈桑·卡什卡維3日說,伊朗相信對話和互動,不會屈服於壓力和威脅。必須由國際原子能機構解決伊朗核問題,而不是由聯合國安理會解決。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最新報告,伊朗放緩了生產濃縮鈾的步伐,而且同意更好配合核查人員核查伊朗的部分核設施。
「歡迎」制裁
伊朗關於核問題談判的新建議尚未公開,美英等國家也尚未得到這份建議。伊朗媒體報道說,伊方將在聯合國大會本月開幕前把新建議交給六國,然後再公開建議內容。
美國方面曾警告說,伊朗須在聯大會議前接受六國提出的談判建議,否則會面臨更加嚴厲的制裁。
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沒有人再能給伊朗施加制裁。我們歡迎制裁。我們已經提出了我們的一攬子建議。」
據法新社援引伊朗官方通訊社3日報道稱,在就伊朗核問題舉行對話的問題上,伊朗不會向世界大國設定的談判「最後期限」低頭。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加什加維(Hassan Ghashghavi)表示,「伊朗也主張進行對話,但是如果世界大國以威脅與施壓的手段,設定談判最後期限,伊朗不會接受。」
加什加維稱,伊朗核問題必須由國際原子能機構解決,而不是由聯合國安理會處理。
IRNA通訊社援引加什加維的話稱,「他們(世界大國)必須明白,伊朗國家與政府不會屈服於任何壓力。伊朗將會繼續按照國際規范開展自己的計劃。」
對如伊朗拒絕對話,美國威脅實施更嚴厲制裁的問題,加什加維表示,「我們已經多次重申,制裁對伊朗來說毫無用處。我們沒有退卻的理由。但是我們承諾,伊朗將遵守自己的國際義務。」
❸ 伊朗拒絕和美國就彈道導彈問題進行談判,伊朗拒絕的重要原因是什麼
因為這是關於一個國家的軍事問題,伊朗方面是肯定不能妥協的。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都能和別國妥協的話,那麼這個國家就失去了自己的威懾,這是非常危險的。
即使伊朗要和美國談判,也不是伊朗和美國單獨談判,必須有第三方參與。其實就是當事方,包括伊核協議國和相關國際組織。如果僅僅是美國和伊朗談判,並沒有什麼用。美國膽敢在眾目睽睽、光天化日之下退出伊核協議,如果與伊朗談出結果了又認為對美國不利要反悔,伊朗與美國的談判豈不是白談了。
❹ 美國和伊朗互相較量,為何卻一直不動對方
國際戰場上的交鋒並不是簡單的,你有多炮我有多少兵。不論是背後的政治交鋒,還是經濟摩擦,都可能左右一場戰爭。別看伊朗被美國制裁的像孫子一樣,但是一旦伊朗亮出他的核武器,美國也得認慫,畢竟對於美國來說,什麼都沒有他們的本土安全重要。
伊朗確實普通武器打不過美國,但是人家在研發核武器啊,美國還不得立刻和談。更加重要的是,伊朗還扼守波斯灣,掌控世界最繁華,最繁忙的石油運輸通道,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因此,美國打伊朗,將面對影響世界的後果,因此,不能輕易開戰。
而且背後有俄羅斯的堅定支持,因此,美國打伊朗,遇到的阻力會很大。
❺ 1979年伊朗人質事件怎麼解決的
1980年底,美國國內政局發生了變化。在11月舉行的美國大選中,里根當選為新總統。他在競選時就嚴厲譴責伊朗扣押人質的行為。伊朗政府感到,里根上台後很可能採取比卡特更為強硬的政策,如果在新總統上任前解決這一問題,可能會減少一些麻煩。
在這種形勢下,伊朗和卡特都渴望在卡特離開白宮之前解決人質問題。後來,美國與伊朗經多次接觸,雙方同意由阿爾及利亞出面調解。
美國立即派出一個秘密使團前往伊朗進行談判,雙方終於在1981年1月19日達成協議,持續一年多的人質問題最終得以解決1月20日,一架阿爾及利亞飛機載著被獲釋的人質離開德黑蘭前往阿爾及利亞。
人質們立即飛往位於西德法蘭克福的美國空軍基地。前總統卡特以現總統里根特使的身份在那裡接待了他們。在進行了身體健康檢查和事件匯報後,他們飛回華盛頓並受到英雄般的歡迎。對於某些人而言,這個僅僅是為這個國家對里根就職典禮的慶祝增添了一絲喜慶氣氛。
(5)伊朗拒絕和談怎麼解決擴展閱讀:
伊朗人質危機歷史背景:
數十年來,美國一直是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的主要支持者。隨著民主進程發展,1953年改革派穆罕默德·摩薩台當選上伊朗首相。在阿賈克斯行動中,美國中央情報局幫助巴列維國王和保守派發動政變推翻了摩薩台。
前後八位美國總統為巴列維國王提供了大量的軍事和經濟援助,用以換取伊朗的石油供應,以及在中東的戰略存在。那些反對巴列維國王的人(因為他20世紀60年代早期曾許諾自由及改革,後卻食言)對於美國的做法非常反感乃至憤怒。
而巴列維國王及其親信中飽私囊,奢侈地按照西方的生活方式生活,讓國內的宗教保守人士十分憤怒。社會及宗教人士的不滿情緒匯合在一起,最終爆發了伊朗革命將巴列維推翻。1979年1月他流亡國外。
「伊斯蘭革命」運動結束了巴列維家族對伊朗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為代表的神職人員執掌政權的「伊斯蘭共和國」。
新政權希望藉助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意識形態改造伊朗:神權統治,均衡貧富,扶持弱勢群體,禁止西方文化,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原教旨推行社會伊斯蘭化,美國和以色列被列為伊朗的頭號敵人。
「伊斯蘭革命」帶來的另一方面的壓力與影響是,大批舊政權的高級軍政官員遭到囚禁或處決,王室財產被沒收,富人們紛紛出逃,象徵美國文化的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連同酒吧、咖啡館、電影院、紅燈區、賭場被一掃而光。
伊斯蘭教清規戒律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昔日一向時尚的德黑蘭婦女蒙上了黑紗和長袍,街頭巷尾掛滿和塗滿了「打倒美國」的口號。但是當人們走過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橋旁,卻不能不想起美國。
體制的改變,再加上與美國的勢不兩立,伊朗一時間幾乎成為國際社會的棄兒。
美國曾想減少伊斯蘭革命對自身的影響,並也曾嘗試與伊朗的新政權建立關系。但是1979年10月,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瘤,此事激怒了伊朗的革命者。
❻ 伊朗外長向美國提出了最終條件,伊核危機究竟該如何解決
伊朗的核危機只能伊朗自己來解決。事實上,對於伊朗的核危機來說,美國占據很大的話,以前美國多次想要和伊朗進行核談判,但是伊朗都拒絕和美國進行談判,在2015年的核協議中。美國規定了伊朗,在濃縮鈾的限度,會在以後的協議。
對於伊朗來說,要解決伊朗核問題,必須要遵守此前和美國制定的核協議和制定新的情況下,才能解決伊朗的核問題,對於美國來說,對伊朗的制裁的措施要制定合適的措施,防止伊朗打擊報復。伊朗向美國提出的條件,美國或許會滿足伊朗提出條件,或許這樣伊朗才能遵守核協議。
❼ 為什麼伊朗總統拒絕與美談判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周一簽署了恢復對伊朗實施制裁的行政命令,第一批經濟制裁措施從周二午夜開始生效。「任何與伊朗做生意的國家都不能與美國做生意」,特朗普7日一早就通過推-特對制裁措施進行最簡明的注釋。他還說,這將是「最痛苦的制裁措施,而且到11月還將升級到一個新的高度」。
「團結一致才能更快渡過制裁難關」,伊朗強硬保守派大報《宇宙報》7日援引伊朗總統魯哈尼的話稱:「制裁將會帶來壓力,但我們將團-結-起-來克服。」
魯哈尼在美國重新對伊朗實施制裁即將正式生效前幾個小時,發表了電視講話。他強調,本屆伊朗政-府從一開始就一直將談判與互動作為座右銘,並將繼續如此。但那個聲稱要談判的人(指特朗普)應該懂得談判的首要規則是誠實,可目前聲稱想要談判的人就是那個在未經任何談判的情況下退出所有已簽署的國際協議的人。魯哈尼表示,美國一邊聲稱要談判,一邊又對伊朗實施制裁,這毫無意義。美國的目的就是想要在伊朗國內製造分裂和混亂,「他們想要對伊朗發動心理戰,使伊朗人民產生分歧」。他表示,美國在世界上現在已經孤立,美國將會對其實施制裁感到後悔。魯哈尼呼籲伊朗國內團結一致對抗美國制裁。
當天幾乎所有伊朗報紙都在報道魯哈尼的講話,但側重點不同。7日出版的伊朗《信息報》引述魯哈尼的話稱:「假如美國能夠展現出誠信,伊朗始終准備好進行談判。」伊朗國內分析認為,魯哈尼對是否與美國談判的表態謹慎微妙,一方面,他明確表示不會在美國的施壓下與美國談判,但他同時強調,現任政-府一直以談判與互動為座右銘,顯然並沒有完全關閉與美國談判的大門。
在魯哈尼發表講話之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敦促伊朗接受特朗普的談判建議。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道,博爾頓稱,伊朗應該注意到特朗普的協商意願。「他們可以接受總統的協商提議,以徹底和確實可證實的方式放棄其彈道導彈與核武計劃,」「如果伊朗領導人希望擺脫承受壓力的局面,他們應當過來坐下。而在協商進行過程中,壓力是不會減弱的。」
坦誠相待才是最基本的禮儀。
消息來網易新聞。
❽ 兩伊戰爭伊朗明顯不能取勝,為何它還拒絕伊拉克賠款幾百億美元的停戰請求
因為伊朗想要的是幾千億美元,而不是幾百億美元。雖然當時的伊朗確實勝利無望,但是伊拉克想要打敗它,也得花不少的力氣。
當時伊拉克雖然提出了賠款,但是伊朗根本不接受。因為伊朗想要的是幾千億美元,而不是幾百億美元,這個數字也讓伊拉克無法接受,然後雙方也只有繼續打下去了。畢竟伊拉克本身就沒什麼錢了,更何況因為打仗,還欠了不少的外債,幾千億美元是伊拉克想都不用想的,根本拿不出來。所以雙方最後談崩,無法和解。
❾ 兩伊戰爭,伊朗為何拒絕伊拉克願意賠款七百億美元的停戰請求
這個有關賠款的停戰要求,是來自“阿盟”會議上所倡導的有關兩國和平的提議,但是這個提議被伊朗方面拒絕了。
當時的伊朗因為觸動了以“美”方為首的利益,這才導致了當時大好的局勢被打破,而我們也能夠從伊拉克最初的節節敗退,到後來的占據優勢看出,以“美”為首的列強組織是對伊拉克呈現著一種扶持的態度。當然這只是從微觀層面來看。如果我們從宏觀層面來看,這也表明了“美”對於中東局勢的關注和參與,它們想要將自己的手伸到遙遠的中東地區,從而在那裡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可控集團,他們在最初的時候看中了薩達姆,可是因為後來他的桀驁不馴,以及想要再進一步的野心,使得“美”將想要扶持伊拉克的計劃流產。也正是從這里使得“美”不再去相信中東的其他國家,從而加強和加緊了武裝干預這片地區的腳步。
❿ 伊朗拒絕接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何伊朗敢這么做
主要是因為日本和美國是軍事同盟的關系。而且日本也跟隨著美國一起制裁伊朗經濟。所以伊朗非常的痛恨日本。所以拒絕接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是很正常的事。當然伊朗雖然拒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但是他們的經濟來往卻並沒有中斷過。因為日本是一個資源非常匱乏的國家,需要伊朗的石油進口來發展工業。
當然伊朗選擇拒絕接待日本首相,這也是打消美國對於日本政府的懷疑。因為日本政府和伊朗之間的曖昧關系使得美國在最近產生了很深的懷疑。所以一旦美國選擇連日本一起的制裁的話,那麼將會給伊朗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所以說伊朗和日本可能是在表面上做做樣子給美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