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的實際軍事實力究竟如何
1月8日,是整個伊朗全國沸騰的一天,因為伊朗主動對美國位於伊拉克的空軍基地發起打擊,一直以來都是美國欺負人,這次在伊朗民眾眼中,美軍對外發動戰爭的“邪惡空軍基地”終於嘗到了空襲的苦果。據統計,至少有15枚導彈在當天從伊朗升空,攻擊美國的空軍基地,那麼膽敢挑釁美國的伊朗,實際軍事實力究竟如何呢?
所以說,一個不想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在美國三番兩次反悔和制裁下,也會努力去研製核武器來防範美國,如果未來伊朗擁核,以特朗普政府為首的美國將要負起很大責任。
㈡ 今天美國軍事基地被毀是真的嗎
如果美國軍事基地被毀,伊朗也就亡國了。何況,它沒那個實力。
㈢ 伊朗襲擊美軍基地,為何其稱如果美軍報復,會把沙特等國加入打擊范圍
對於伊朗來說,只要是美國的軍事基地都是打擊報復的對象。伊朗襲擊沙特也是因為美國對於伊朗“不仁義”在先,雖然伊朗對於美國的報復在大家看來是“以卵擊石”,但是很明顯也可以看出美國的軍事霸權的光環也在慢慢隕落。至於伊朗對戰美國的最後結果,無從得知。
對於美國的態度,伊朗十分不滿,但也不會掀起大的戰爭,畢竟一時想要和美國抗衡,不佔優勢。伊朗這次之所以挺起腰桿,想要和美國斗一斗,想必也不是打無准備之仗。一方面是國際組織對美國在國際作用上的不滿,另外就是襲擊伊朗高級將領的仇一定要有個說法。談不攏的生意,一旦擦槍走火,收手的話就要看美國和伊朗共同的態度。
㈣ 美軍成功躲避空襲,不攔截導彈的原因是什麼
在1月8日凌晨,伊朗軍隊向美軍發射了數十枚導彈,從伊朗軍隊發動襲擊後,商業衛星拍攝的圖片來看。伊朗軍隊的襲擊給美國軍事基地造成了一定的損害,但是卻沒有攻擊美軍士兵的生活區域,這也是美國宣布零傷亡的重要原因。因為美伊之間存在綜合國力差距,很多人認為伊朗軍隊此次發動襲擊,主要目的是為了給蘇萊曼尼的死找回面子,並不是真正想要摧毀美軍的基地。
㈤ 伊朗和美國之間最大的軍事沖突是什麼
1. 美國和伊朗之間最大的軍事沖突之一是2020年1月3日,美軍在伊拉克的一次空襲中擊斃了伊朗高級將領卡西姆·蘇萊曼尼。作為回應,伊朗在1月8日對駐伊拉克的美國軍事基地發動了導彈襲擊。
2. 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美國和伊朗之間的關系一直緊張。兩國斷絕了外交關系,並在中東地區的沖突中持續對抗了超過四十年。
3. 美國的中東政策受到了損害,因為伊朗努力建立和擴大其在中東的影響力,包括在伊拉克。伊朗在伊拉克的影響力超出了美國的控制范圍。
4. 2018年,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議,並重新實施對伊朗的制裁,試圖通過經濟壓力和軍事高壓來阻止伊朗的核計劃和地區影響力擴張。
5. 盡管面臨美國的嚴格制裁,伊朗並未屈服。伊朗重啟了鈾濃縮計劃,並在2019年6月擊落了美國無人機,這被視為對美國在中東行動的直接挑戰。
6. 2020年1月,美軍在伊拉克的一次行動導致蘇萊曼尼被殺,伊朗隨後對美國在伊拉克的兩個軍事基地發動導彈襲擊,這標志著美伊緊張關系的高潮。
7. 美國在評估了報復行動的後果後,選擇了不進一步升級沖突,而是尋求和平解決方案。然而,伊朗在中東的影響力持續增強,這對美國在中東的盟友,如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構成了挑戰。
8. 伊朗的外交政策,包括支持黎巴嫩的真主黨、葉門的胡塞武裝和巴勒斯坦的哈馬斯等什葉派組織,進一步加劇了與美國的緊張關系。
9. 盡管存在緊張關系,美國仍然尋求解決伊朗核問題,並阻止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輸出。美國對伊朗的政策目標是迫使伊朗改變其行為,並確保其核計劃不會威脅到地區安全。
10. 展望未來,美伊之間的軍事沖突可能不會結束,而是以更低級別的對抗和外交努力繼續進行。美國可能會繼續對其在中東的策略進行調整,以應對伊朗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