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通信歷史連載280-中興通訊之美國制裁事件
通信歷史連載280-中興通訊之美國制裁事件
2009年,中興通訊法務部預見了在出口貿易中面臨的風險。
2010年6月,聯合國對伊朗核問題作出決議,隨後美國實施對伊朗的出口禁令,涉及美國生產的軍民兩用零件。
同年12月,中興通訊與伊朗簽訂價值1.306億美元的合同,涉及思科、戴爾、惠普、微軟、甲骨文和賽門鐵克等美國科技產品,供伊朗電信(TCI)使用。
2011年,伊朗電信常董誇耀制裁對伊朗通訊行業影響有限,仍然能獲取全球最新通訊技術。
2011年8月,中興通訊法務部提交報告與方案以規范出口管制業務,這些文件後來成為美國政府指控中興規避政策的證據。
2012年3月,路透社披露中興向伊朗發送的內部貨運單,顯示提供了美國科技產品。
同年5月,中興美國分公司法律顧問向FBI舉報並提供電腦資料。
2013年,侯為貴認為中興在制裁問題上受到不公對待,認為業界其他公司未受限制。
2014年,中興高管在機場被扣,美方在秘書的電腦中發現涉及規避方案的文件。
2015年,中國對高通實施反壟斷處罰。
2016年,中興通訊面臨美國商務部的限制出口措施,被列為「特別審查名單」,給予臨時許可。
同年,中興高管離職以換取解除限制,趙先明接任CEO並進行改革。
2016年中興營收增長有限,出現虧損。
2017年,中興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支付巨額罰金以解除制裁。
2018年,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加劇,美國重啟制裁,中興面臨重大危機。
4月,中興通訊面臨13億美元罰款和更換領導層的處罰。
5月,中興通訊宣布與美國政府達成新和解協議,支付罰款並重組管理層。
6月,中興通訊恢復運營,新任CEO徐子陽率團隊與商務部達成託管賬戶細節和執行條件。
7月,中興通訊管理層完成交接,新任高管團隊正式上任。
2018年7月9日,中興通訊新任首席執行官徐子陽率新任高級管理人員與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官員進行會談,討論託管賬戶的技術細節和商務部長羅斯提出的其他條件。
2018年7月13日,中興通訊將四億美元保證金存入託管賬戶,商務部終止了對美國供應商商業往來的禁令。
2018年7月14日,中興通訊宣布滿懷信心再出發,進入恢復、發展、超越的戰略實施路徑。
2022年2月,中興通訊首席戰略官王翔宣布恢復完畢,進入戰略超越期。
2022年3月,中興通訊收到法院判決,裁定不予撤銷緩刑期且不附加任何處罰,監察官任期結束。
中興通訊港股復牌後直線拉升,漲幅超過60%,報19.8港元/股。
Ⅱ 美國為什麼禁止中興向伊朗出售技術
自伊朗革命以來,該國與美國的關系持續緊張,雙方之間發生了多次摩擦。美國為了對伊朗施加壓力,不僅採取了外交手段,還運用了國內法律,對全球企業進行了嚴格監管。這表明,美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不惜犧牲與其他國家的合作關系。
伊朗不僅與美國存在摩擦,還不斷擴展其核能力,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美國認為,伊朗的核計劃可能威脅到中東地區的安全穩定。因此,美國採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旨在遏制伊朗的核野心。此外,伊朗與以色列之間的緊張關系也引發了美國的關注。
中興公司因不慎出現失誤,受到了美國的制裁。美國政府利用其法律手段,禁止中興向伊朗出售技術。這一事件不僅影響了中興與伊朗之間的業務往來,也對中興的國際形象造成了不良影響。美國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貿易中的主導地位。
中興事件只是美國對伊朗實施制裁的一個縮影。美國政府通過法律手段,限制了其他公司與伊朗進行商業交易。這一做法不僅對伊朗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影響,也對國際商業環境產生了深遠影響。美國此舉旨在削弱伊朗的經濟實力,從而迫使伊朗在國際事務中作出讓步。
中興公司雖然在美國的制裁下遭受了損失,但同時也意識到了自身的不足。為了應對未來的挑戰,中興開始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產品結構,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中興希望在未來能夠擺脫美國制裁的陰影,重新進入伊朗市場。
總的來說,美國禁止中興向伊朗出售技術的背後,是其對伊朗實施全方位制裁的策略。美國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迫使伊朗在國際事務中作出妥協,從而實現自身的戰略目標。這不僅影響了中興與伊朗之間的合作,也對國際商業環境產生了深遠影響。
Ⅲ 中興通訊事件的來龍去脈
美國商務部對中國最大5G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實施了7年出口禁令,禁止進口所需美國部件與軟體,懲罰其違反美國貿易禁令。中興事件歷程如下:
2016年11月,美國商務部以中興通訊涉嫌違反制裁向伊朗和朝鮮出口為由,對其展開調查。
2017年3月,中興通訊承認違反美國制裁法規,同意支付8.92億美元罰款,與美國商務部達成和解。
2018年4月,美國商務部再次對中興通訊實施出口禁令,禁止其進口美國技術,作為對中興違反制裁的懲罰。
2018年6月,美國政府與中興通訊達成協議,取消出口禁令,條件是中興支付10億美元罰款,並更換管理層,接受外部監察。
2020年,中興通訊完成管理層更換,通過合規審核,逐步恢復與美國供應商的合作。
中興事件展示了全球貿易監管的嚴格性,同時也強調了企業遵守國際規則的重要性。事件對中興通訊造成巨大損失,也促使中國加強自主技術研發,減少對外依賴。
Ⅳ 通信歷史連載280-中興通訊之美國制裁事件
2009年,中興通訊法務部預見到公司在出口貿易中面臨的風險。
2010年6月,聯合國通過決議,對伊朗實施第四輪制裁,美國隨即公布了對伊朗的出口禁令。
同年12月,中興通訊與伊朗簽訂價值1.306億美元的合同,涉及美國科技產品。
2011年,伊朗電信公司宣稱西方制裁對伊朗通訊行業無效,仍能獲取全球最新通訊技術。
2011年8月,中興通訊法務部提交報告,制定規避方案,但這兩份文件最終被美國政府獲取,成為指控中興規避政策的證據。
2012年3月,路透社曝光了中興發往伊朗的內部貨運單,顯示中興向伊朗電信公司提供了美國科技產品。
2012年5月,Ashley Kyle Yablon向FBI舉報中興,並允許拷貝工作電腦資料。
2013年,侯為貴表示中興面臨不公平待遇。
2014年,中興一位高管在機場被扣查,發現涉及違規文件。
2015年,中國用反壟斷法處罰高通60億人民幣。
2016年,中興通訊被美國商務部以違反出口限製法規為由,採取出口限制措施。
2016年3月,中國商務部表達不滿,並強調中興為美國創造數萬就業崗位。
2016年3月22日,中興被列入特別審查名單,後被給予為期3個月的臨時許可。
2016年4月,中興通訊高層更換,趙先明接任CEO。
2016年,中興通訊營收僅增長1.04%,凈利潤虧損14.08億。
2016-2017年,美國商務部多次延緩執行禁令,對中興經營影響有限。
2017年3月,中興通訊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支付11.92億美元罰金。
2017財年,中興營收1088.82億元,凈利潤45.68億元,現金流大幅增長。
2018年3月,中興通訊主動向美國政府報告情況。
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
2018年3月23日,中國宣布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作為回應。
2018年4月,中興通訊面臨美國商務部的嚴厲制裁。
2018年5月,中興通訊面臨生死關頭,官網只剩靜態頁面。
2018年5月13日,特朗普宣布與中興通訊達成和解協議。
2018年5月19日,中美達成「不打貿易戰」的共識。
2018年5月22日,特朗普同意對中興處以巨額罰款及更換領導層作為解除禁令的條件。
2018年6月8日,中興與美國商務部達成新和解協議,支付10億美元罰款及4億美元交由第三方保管。
2018年6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組織會議,確認繼續遵守和解協議。
2018年6月29日,中興召開股東大會,宣布李自學為新董事長,全面更換高層。
2018年7月2日,美國商務部暫時解除對中興的出口禁售令。
2018年7月9日,中興新任CEO徐子陽與美國商務部討論託管賬戶細節。
2018年7月13日,中興將四億美元保證金存入託管賬戶,商務部終止出口禁令。
2018年7月14日,中興宣布恢復業務,進入戰略重建階段。
2018年:中興制定八年發展規劃,分為恢復、發展、超越三個階段。
2022年,中興通訊恢復完畢,進入戰略超越期。
2022年3月,中興通訊成功解除美國政府的長期審查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