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航在哪同意的,最先搶到的送50財富值
目前馬來西亞軍方已經承認飛機最後是飛回馬六甲!到底馬航在隱藏什麼。
以下是在各個論壇收集的信息:
其實我覺得這些都是馬的騙局。通過這兩天的事情串聯,我覺得事情很有可能是出乎大家想像的。俺個人猜測,失聯客機,很可能是被馬的地空導彈打掉了。理由有幾個。1、最前幾天,有人看到白色的耀眼火焰劃過。飛機如果爆炸或燃燒,會是白色火焰嗎?2、馬軍方遲遲不說軍方雷達記錄,為了啥?數個國家都展開了搜救,軍方有必要為一個信息指示遮遮掩掩嗎?3、飛機始終被認定在海上失聯,並且至今為開始陸地搜救。那空軍司令出來說話,陸軍司令出來做什麼?這個不耐人尋味嗎?4、這么大規模的搜索,衛星都用上了,海面僅僅出現幾個疑似物體,難道飛機是完整墜海,僅僅漂上來幾片嗎?而且剛出現點疑似物體,馬上就會被馬否認,這否認的速度也太出奇的快了吧?所以如果俺的假設成立,失聯客機是在軍方威脅下降低高度,關閉外聯,甚至修改航道。那大家辛辛苦苦在最初劃定的區域搜索,完全就是被人安排的。人家隨便扔幾件疑似物體,吸引大家的視線。而利用這個時間差,去處理導彈擊毀客機的證據。就不難解釋為啥軍方信息遲遲不公布(公布也未必為真),而馬的對外信息相互矛盾了。至少就現有情況,俺覺得這種猜測反而邏輯性能更連貫一些。
事情看起來越來越明朗,飛機既沒爆炸也沒墜海。
國內某超級力量勾結馬航高管(甚至軍方)
馬航再勾結飛機員
共同玩一次飛機失蹤
為啥要玩失蹤,那是就分散國內的注意力,
因為這么玄幻的事件發生,
國內媒體及所有人必然強烈關注
他們就是先玩你,然後再抽你臉,讓你顏面掃地,
最後後跟你談條件,舉數國之力都找不到的東西,
人家主動跟你聯系談條件,你就只有忍氣吞聲的份了
這比直接搞什麼襲擊強百倍,
搞襲擊,落下罵名。最關鍵一點是明著干,
自己就有了把柄被對手拿住
至於說飛機怎麼沒有被雷達監控到,
這是技術部門的事,人家提出了這個思路,
舉半國之力要從技術上做到這點,應該不難!
別說美國佬為衛星為啥沒發現
一個飛機的突然事件,美國佬有那麼多精力來盯你?
難道你在街上撒泡尿美國佬也閑著沒事來盯你
飛機到底去了哪裡,很可能是非洲
那是某些超級力量的根據地
別說油不可能,內部早定好了的事情,
你知道飛機到底加了多少油,所以什麼可能都有
你沒看這幾天開始,報道的頁面越來越小,估計是上面有消息了。
現在要媒體慢慢冷淡此事,這樣就不至於打腫自己的臉了.
真相就是這樣的:飛機起飛後發現有問題或者通訊失靈,返航馬六甲海峽,准備暫時降落某個小機場。馬來西亞軍方雷達發現飛機進入警示範圍,肯定聯系飛機未獲回應,發射導彈把飛機打下來了。結果發現闖下大禍,所以聯合航空公司發布飛機失聯的信息,而且誤導各國搜救隊往北搜救。
難道真如傳言說的那樣,飛機故障欲折返,被馬來西亞軍方當成不明飛行物後,用導彈擊落?然後花了5個小時銷贓,然後設計一個彌天大謊?
越南真慘,那麼努力的幫忙,讓那麼多國家進來,內褲都被看完了,最後跟自己一點關系都沒有.
如果越南沒問題的話,那這次真該給越南32個贊,老馬不管怎麼搞都有很大的嫌疑,之前的海域就算再大漂浮物也改出現了,可現在任何漂浮物都沒有,馬方一會東一會西,尼瑪有沒有懂的像這類事件我們能不能向馬方施壓,或者提交國際有關組織向馬方施壓?
人民網北京3月24日電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在今晚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最新的數據分析,失聯的MH370客機在印度洋南部墜毀,沒有人員生還。明天將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新的細節。
納吉布說,根據英國航空失事調查局(AAIB,Air Accidents Investigation Branch)得出的結論,此次航班是按南部航線飛行的,最後位置是在印度洋的南部,在澳大利亞珀斯以西,這遠遠超出了原來預想的距離。他說,「我們懷著深深的悲切以及遺憾告訴大家,MH370客機已墜毀在印度洋南部海域。」
2014.03.24
為什麼馬國在失聯初期對航線遮遮掩掩,為什麼馬國不早些公布雷達數據,浪費了那麼多人力物力在不可能的區域,浪費了搜救時間也讓遇難人員失去了得到救援的機會,他為什麼會往南飛啊?這個問題很關鍵。希望可以早日調查出真相!!!!
雖然悲痛,可家屬也免於折磨了,願逝者安息,生者節哀。也感謝所有為搜尋付出努力的人!
2014.03.29 在論壇上看到的:
一下說東一下說西,把大家騙到越南海域尋找飛機,看都沒看就否定別人找出來的線索,又說飛到馬六甲,現在好不容易別人找出來重要的線索,你丫的不看就說全部人遇難,現在又搞個飛機尾巴著火把人類的視線轉移到別的飛機上,又把責任全部推到機長身上,現在還說30天後才要考慮到深海找黑匣子,馬方你丫的有病趕緊的去治! 我詛咒天災人禍全都降臨到馬來西亞去!
評論(3) | 272 51
2014-03-17 16:02 中華兒女 | 五級
我的猜測是:馬航飛機遭劫持,目的是釋放大馬政府釋放反對派領袖,結局有二,其一,在交涉過程中,大馬當局沒法答應劫機者的要求,劫機者威脅撞向某地,大馬政府迫不得已在取得美印泰新等周邊關系國的諒解後,將其擊落,在隨後的5個小時里,進行現場清理;這能解釋為什麼大馬政府故意拖延飛機真正失聯的時間;同時這能解釋為什麼飛機會被認為的關閉通訊系統,為什麼飛機失聯後有戰術性規避動作,他在躲避什麼,不僅僅是雷達吧?其二,劫機者關閉飛機的通訊系統後,降落在印度洋某地,目前大馬當局正和劫匪談判,大馬當局為了避免過早的公開信息,招致中國的政治壓力,於是,一邊談判,一邊釋放假消息,誤導公眾視線,以期拖延時間,為談判贏得竟可能多的時間,如果能談成,將壓力減少到最低,如果談不成,再引入其他知情國家的介入,平衡中國的政治壓力!這也就能夠解釋為什麼至今美印泰新這幾個國家都比較曖昧、迴避的原因。-----另外,我傾向認為劫機者正與大馬談判,君不見大馬政府一直強調的是「失聯」,而不是「失事」嗎?
評論 | 88 43
2014-03-26 01:19 zyecai | 五級
這就是馬航內幕:其實早知道這個消息...
馬航是被劫持的,且劫機者向馬來西亞政府提出了與馬來西亞國內政治有關的政治訴求,馬政府在接到劫機者的要求後,經過5個小時的談判,最後沒有答應劫機者的訴求,劫機者在等待無果的同時飛機終於耗盡了燃料…… 馬政府從始至終都知道飛機在哪裡!在得知飛機燃料耗盡後,馬政府決定將事件描述成常規航空失事,以避免人道主義壓力,避免國內其他政治力量知道劫機者的政治訴求。 飛機為什麼折返馬來西亞?因為劫機者的訴求與馬來西亞政府有關。 誰是劫機者?機組人員。 劫機者的訴求是什麼? 是要求馬政府立即釋放政治犯安華--3月7日,馬來西亞上訴法庭推翻反對派領導人安華雞奸案被判無罪的裁決,現年66歲的前副總理安華說,政府企圖用這項指控毀掉他的政治生涯。如果馬政府答應釋放安華,劫機者會保證飛機安全,並對外宣稱飛機出現故障,返航降落在馬來西亞某個機場,否則將會毀滅飛機。 劫機者為什麼關閉與地面導航的通訊聯系? 因為劫機者天真地認為馬政府會顧慮230多條生命而答應他們的條件!劫機者是希望活著回去的!於是劫持飛機後機組關閉了導航通訊,並啟動了與馬航總部的內部通話設備, 因為在提出訴求前,劫機者不希望導航台知道飛機被劫持,以便馬政府答應條件後,飛機能以故障為由體面地降落。 劫機者為什麼一直在飛?因為劫機者一直在等馬政府的回復。 為什麼馬來西亞在失聯5個小時後才公布飛機失聯? 因為馬政府正在和劫機者討價還價,這5個小時里飛機並沒有失聯,馬政府與劫機者之間的通訊一直通暢,且馬政府也希望說服劫機者無條件放棄劫機,因此無法發布信息。 事實上,飛機一直就在馬來西亞附近 不斷地折返游弋,等待馬政府的答復。最後才向西北消失在雷達上。 劫機者的政治訴求主要是馬來西亞國內事情,因此沒有必要飛他國。而且,劫機者是希望政府答應條件,自己能活著回去的,也不會飛往印度洋或哈薩克,那樣沒出路也沒必要。但飛到最後油料耗盡了…… 當馬來西亞政府確認飛機燃料耗盡後,定下策略隱瞞真相,公布了飛機失聯信息。接著誤導國際社會,製造了努力但找不到飛機的假象。 馬來西亞政府為什麼說謊? 因為劫機者的政治訴求如果被大眾知道,會引起政治地震,同時如果讓國際社會知道馬來西亞政
府拒絕劫機者要求使飛機毀滅,馬來西亞將名譽掃地! 但是,美國已經知道真相。馬政府努力把事件偽裝成一起普通的航空事故或者一個永遠找不到飛機殘骸的迷,然後賠償家屬了事。但波音公司受不了,他們不願背上飛機有質量問題的黑鍋,於是波音公司和美國政府公布了飛機在失聯後又飛了5個小時的鐵證。在鐵證面前,馬政府被迫承認是劫機事件,不是飛機技術故障。 事實上,美國早已知道全部真相,包括飛機最後飛到那裡,但美國只發布對自己有利的,以此要挾馬政府好獲取巨大政治利益。
評論 | 103 18
2014-03-24 23:34 xuhonglou888 | 四級
最新消息:馬方確認已經在南印度洋找到馬航MH370飛機殘骸,機上239人全部遇難。2014.3.24
評論 | 56 50
2014-04-07 11:45 熱心網友
http://www.hu.com/question/22971537/answer/23304449
研究國家地理《空難浩劫》,探索《空難事件薄》至今的所有案例,遵照國際民航的業務標准,根據一定標准篩選出相似案例,我們可以為尋找馬航370提供一些猜測和提示。
一架現代客機,在正常天候下,在高科技嚴密保障的正常航線上,毫無徵兆就失去了聯系,沒有迫降,沒有求救,很大程度上是墜毀了。燃油耗盡的飛機終究會掉到地上或者海上,這是物理學規律。
航空界講究科學嚴密,不可能有奇跡。所謂的「奇跡」,例如越洋航空236,衣索比亞961,全美航空1549等,都是飛行員訓練有素,嚴格遵守規程的結果。而大部分的事故,都是由於人為的粗心,小部分是因為惡劣天候。
2001年8月23日深夜,越洋航空236號航班從加拿大的多倫多起飛,滿載著291名乘客和13名機組人員,准備飛往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這架A330飛行到距里斯本300英里處的北大西洋亞速爾群島附近約200英里上空時,飛機發生漏油。在兩個引擎完全癱瘓的危急情況下,48歲的駕駛員羅伯特·皮奇和28歲的副手迪爾科·德亞格憑著智慧和勇氣,使飛機成功迫降在亞速爾群島的拉格斯機場,機上304人逃脫了葬身大西洋的厄運,只有9人受輕傷。造成這個奇跡的必備條件不是超自然力量,而是最最現實的因素——當天飛機改變了航線,在修改航線附近正好有海上空軍基地,空軍基地跑道足夠長,飛機燃油放空,機身夠輕,空客有氣流輔助發電機維持基本控制操作,飛行員降落技術過硬。如果以上條件有一個不具備,其結果都是災難。
1996年,衣索比亞航空公司的961號航班從亞的斯亞貝巴起飛,駛往象牙海岸。起飛後20分鍾,3名劫機犯沖進駕駛室,要求飛行員將飛機駛往澳大利亞,但當時飛機上並沒有足夠的燃料。飛行員曾勸說劫機分子將飛機降落在一個中轉站,遭到拒絕。最終當飛機飛行在葛摩群島上空時,燃料用盡,飛行員試圖迫降在海面上,機上175名乘客中,最終只有50人倖存。同上,在被劫持以後,飛行員沉著冷靜,機上著名記者還勇敢站出來勸說劫匪,迫降時,飛行員先用一側翼尖接觸海面降低速度,然後緩慢放平,在引擎接觸水面產生巨大阻力的時候飛機解體。大多數遇難者不是因為撞擊,而是因為無知,提前為救生衣充氣,導致飛機下沉的時候被擠壓在客艙中無法脫離溺斃。
2009年,全美航空1549 在起飛爬升過程中遭加拿大黑雁撞擊,導致兩具引擎同時熄火,飛機完全失去動力,機組成員在確認無法到達任何附近機場後,決定於哈德遜河河面進行迫降。該航班於升空6分鍾後緊急迫降於曼哈頓中城哈德遜河河面,該事件也被稱為「哈德遜河奇跡」。哈德遜河相較於海面浪濤較少,周邊救援資源充裕,應急措施得當及時。
整合目前所有的新聞報道,370失聯具有一系列重要特點——一個設計成功,比較安全的遠程通用機型的一款老舊飛機,在正常天侯下,在高空巡航的狀態下突然從空管雷達上消失,消失後很長時間沒有在空中走廊對應的地區留下任何痕跡。機上有冒名登機者。根據這些特點,確定分析重點,老舊波音777,高空突然失聯,沒有留下痕跡,冒名登機者。圍繞這四個重點,以對比法,排除法展開研究。
首先要提出一系列疑問:
1. 777-200是不是一款安全的飛行器,有沒有設計缺陷?出過哪些事故?
2. 什麼情況下會高空突然失聯?
3. 為什麼沒有留下痕跡,怎樣才不會留下痕跡?
4. 假設冒名登機者別有用心,會做什麼?是什麼心態?
如果能解答這些問題,對於尋找370,就有了一定的意義。
1. 777-200是不是一款安全的飛行器,有沒有設計缺陷?
答:安全,沒有明顯缺陷,沒有發生重大事故,老舊除外。
777-200是屬於A型市場,是777家族中第一個機型,在1990年發布,採用普惠PW4000、通用電氣GE90或勞斯萊斯Trent 800發動機,推力超過74000磅力,最大起飛重量由505,000磅至545,000磅,最大航程達9695公里。首架波音777-200於1994年6月12日首飛,1995年4月19日取得適航證書,5月取得180分鍾雙發延程飛行認證後交付給首個客戶聯合航空。由於波音777是採用電腦立體CAD繪制技術設計,因此不需要原型機,因此所有777屬於量產型,首架所生產的777-200型亦在2000年交付給國泰航空。直至2009年9月,波音共交付了88架777-200,其中有86架仍在運營中。777-200的直接競爭對手是A330-300。
2001年9月5日,英國航空一架B777-200ER(注冊編號G-VIIK)在丹佛國際機場加油期間,加油喉管突然松脫,噴灑燃料並起火;火警雖於兩分鍾後被撲滅,但加油員被燒死。這是首次涉及波音777的致人死亡的意外。
2004年8月24日,一架新加坡航空B777-300在墨爾本機場起飛時,其中一個發動機發生爆炸。
2005年8月1日,一架馬來西亞B777-200ER從玻斯出發前往吉隆坡,期間飛行顯示儀器發生沖突,顯示飛機速度過低,之後飛機超速並出現失速,飛行員立即解除自動駕駛並緊急降落在珀斯,事件中無人受傷。
2008年1月17日,英國航空038號班機在倫希斯羅機場降落前,發動機突然失去動力,飛機在離27L跑道1000呎(300米)的草坪落地,最終停在27L跑道起點。所幸全機152名乘客與機員安全逃離。由於損毀嚴重,英航決定不對該777進行修復,因而成為第一架全機報廢的777飛機。該班機是從北京飛往倫敦的。懷疑是氣溫過低引起的故障。
2011年7月29日,在開羅國際機場准備執行飛往吉達的MS667次班機,停泊期間駕駛艙失火,機上人員全數逃生,而起火的客機則因無法修復而報廢,成為第二架因意外報廢的波音777。
2011年11月3日新加坡航空一架B777-300ER(注冊編號9V-SWQ),執飛航班編號SQ327,自英國曼徹斯特經德國慕尼黑至新加坡,於降落德國慕尼黑機場08R跑道時,主起落架多輪爆胎,冒出大量濃密黑色煙霧,機艏一度上揚,上揚角度如果再多五度即可能造成仰翻,隨後整架飛機側滑出跑道停止於草坪上,飛機停止時並未啟動緊急逃生程序,而是在慕尼黑機場消防單位高效率的協助下,疏散200名乘客與機組人員,事件中無人傷亡。
2013年7月6日,韓亞航空214號班機在舊金山國際機場著陸時墜毀,型號為B777-200ER(注冊編號HL7742)。意外中有2名中國籍公民死亡(現已增至三名,其中一人被趕來滅火的消防車輾過死亡),是777投入商運以來首次有乘客在營運中死亡。韓亞飛行員是白痴,這個就不解釋了。
由此可見,777-200是一款設計成功,相當安全的飛行器,從服役以來沒有出現過重大的意外事故。370服役期超過11年,不排除管理不善,零件老化的假設,但是至少目前沒有相應案例佐證。
任何機型老舊以後就不好說了,這個需要設計師和製造商來定義。
2. 什麼情況下會高空突然失聯?
答:爆炸,解體,故意,駕駛員無法位於操作崗位,撞機
高空 突然 失聯是非常重要的線索。
民航客機駕駛艙配有無線電、應答機和發射器等設備,與地面保持聯系,這種聯系始終要保持「隨叫隨到」的暢通狀態。飛行員隨時叫管制員,管制員隨時叫飛行員,但並不是你來我往的呼叫,而是在巡航過程中,幾分鍾或者十幾分鍾沒有通話就會呼叫,對方需立即反應。
應答機是一部能在收到無線電詢問信號時,自動對信號作出回應的電子設備。在飛行中,航空管制員會通過無線電通知飛行員分配給他的應答機代號,是一組4位8進制數字。
通常情況下,無線電失去聯系,偶有發生。原因包括設備故障,人員操作失誤,以及無線電干擾等原因。但有很多應急處置方式。
飛機遇險的時候,主要是通過兩種途徑將險情發給空管:一種是通過甚高頻無線電通話,一種是通過應答機。應答機7500代表劫機,7700代表緊急狀況,7600代表通訊故障。無線電呼叫MAYDAY(國際通用求救信號),發出這樣的信號頂多需要2秒鍾時間。即使在故障發生時,機長先處理特殊情況,副機長發出信號,最長5秒之內就可以把信號發出地面管制部門。但此次馬航MH370都沒來得及發出信號,可以想見當時情況非常緊急和突然,幾秒之內就導致機組無法操控飛機。
引起駕駛員無法發出信號的可能性有五種:
1.飛機突然內爆解體
2.飛機被擊中
3. 飛行員刻意
4. 飛行員無法觸碰開關
5. 飛機突然與其它航班相撞
飛機內爆解體發生在一瞬間,破壞性爆炸造成飛機結構性損壞,沒有人來得及發出信息。
內爆分為破壞性襲擊和結構性損壞,比如說洛克比空難就是屬於炸彈爆炸,而美國環球航空800航班,疑似因為地面待機時間過長,主油箱上方的空調加熱了郵箱內部的少量燃油,形成混合油氣,在巡航途中,遇老化線路火花引起爆炸。這兩架飛機的殘骸都被尋獲,環球800在海上墜落,尋獲殘片還被打撈起來拼接成了部分機身,座椅紡織物還被送到FBI分析化驗。而馬航370完全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飛機被擊中的案例在歷史上也有過,最典型的是被美軍驅逐艦誤射的伊朗航空655,被蘇聯空軍擊落的大韓航空007。這兩架飛機也都是在海上墜毀,搭乘伊朗航空的乘客屍體被尋獲,大韓航空007被導彈集中,收到嚴重破壞,空中解體,黑匣子還被蘇聯軍方在第一時間尋獲。
飛行員刻意的狀況,以亞當航空574為例,空軍專業飛行員受債務壓迫,將飛機姿態調整為垂直俯沖,飛機以接近音速解體,直插淺灘淤泥里,除了一個脫落尾翼,事發後10天都沒有發現任何殘骸。亞當574機型為737,比777小很多,在墜落時尾翼都會解體,那麼777也應該有外部零件脫落的可能性。
飛行員無法觸開關的情況也有,1994年3月22日,俄羅斯航空593號班機的機長邀請他的兒女進入駕駛艙,甚至還讓他們坐上機長的駕駛座。不久後,飛機傾斜45度,接著便開始盤旋俯沖。飛機內部的重力增加好幾倍,機長因而無法返回他的駕駛座。最後飛機在西伯利亞墜毀,機上75人全部罹難。
烏柏林根空難是典型的飛機相撞,但是馬航370走廊上沒有其它失蹤航班,因此該條可以排除。
先看第一條,爆炸。首先要有爆炸物能夠上飛機,炸葯的破壞力主要表現在爆炸釋放沖擊波,彈片擴散,火葯燃燒,能夠引起飛機大面積燃燒殆盡,又能通過安檢的爆炸物少之又少。911以後全球都加強了安保措施,要想帶燃燒彈上飛機是很不現實的。曾今出現過有人懷疑以色列摩薩德特工製作炸彈藏在收音機里炸機的事件,但是這種炸彈只能起到損壞飛機結構的作用。有沒有可能把炸彈安放在油箱附近?波音的主油箱位於機翼和機腹,和客艙還隔著一個貨倉,所以乘客安放炸彈在油箱的可能性不大,能夠接觸到油箱的是地勤人員。但是有個最重要的原因可以否定引燃郵箱的觀點,現在的航空燃油質素比暖氣系統和汽車所使用的燃油高,通常都含有不同的添加物以減低結冰和因高溫而爆炸的風險。也就是說,航油一般情況下不是誰想點燃就點燃的,而且劇烈燃燒需要可燃物,溫度到達著火點,助燃劑這三個充要條件同時具備。高空中氧氣稀薄,助燃劑和著火點這兩個條件都不是容易輕易具備的,可燃物是鋁制機身,鋁是易燃物,但是不可能整機大面積鋁制外殼都燒光,尤其是頂部,機尾,襟翼,方向舵這些,更容易在燃爆中整體脫落,在地面和海面留下大塊可識別物。
再看第二條,大韓航空007事件發生在冷戰時期,伊朗航空655事件發生在波斯灣海戰時期,都是在戰時沖突區出的問題。如果是被擊中,可能是被高空戰機的機炮和導彈擊中,地面或海面放空導彈擊中,或者太空武器擊中。一般地面用的肩扛式火箭彈的射程是有限的,擊中在巡航高度飛行的客機幾率很小。被戰機或者戰艦擊落,就要分情況,有人誤射了,不久以後出來承認情況,有人誤射了以後,不願意承認。被太空武器擊中這個就有點科幻了,不做推理。
綜上所述,第三條和第四條具有很大參考價值。指向一個原因——飛行員突然失去了對飛機的控制。
3. 為什麼沒有留下痕跡,怎樣才不會留下痕跡?
答:垂直插入海面,留下少量殘骸被洋流迅速帶走,燃油還沒有開始擴散,或者緩慢擴散,不是沒有,只是時間不夠讓我們發現。
飛機在高空爆炸,然後就會解體,解體後呈天女散花狀產生一個有規律的殘骸掉落面,要考慮海上的洋流會沖散這個掉落面,帶走殘骸。南海-馬六甲海峽,11月至翌年3月為東北季風時期,大部分海域為西南流,也就是說殘骸可能被沖上馬來西亞,越南沿海地區。可是至今沒有找到殘骸。
如果殘片在墜落的過程中充分燃燒,留下的航油和殘片較少。那就更加難找。
一般能夠通過安檢帶上飛機的爆炸物不足以引燃郵箱,只能對飛機造成結構性損壞,導致解體,會留下大量殘片,一些鋁制殘片會在海上漂浮,非常明顯,只有油箱被點燃,燃油劇烈燃燒,才有充分燃燒的可能性。參考環球航空800的例子,即使是郵箱燃燒,還是可以尋獲殘片,因此也無法解釋為什麼至今還沒有重要發現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環球800事件以後,波音和航空公司從成本上考慮長期沒有解決郵箱缺陷,但是這個問題,只出現在波音747-400寬體客機上,而且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經過油箱的線路老化。2.油箱裡面的燃油很少,足有空間產生混合油氣形成助燃劑。3.飛機地面待機時間過長,空調機箱足以加熱郵箱。一般遠程越洋航班燃油較多,也不會在地面過長待機停留。
假設飛機在空中爆炸,航油會不會呈天女散花狀。就像從飛機上排出的糞便一樣,在高速運動中迅速分散粉碎,擴散在空氣中,不會一坨掉下來。這個有點惡心......
假設飛機沒有爆炸,如果是一頭栽進了海里,那麼,航油會不會還沒有漂到水面就被底層洋流帶走?航油會不會附著在海底泥沙上?航油會不會一點一點泄露?因為以上原因沒有漂到海面形成大面積油污。
4. 假設冒名登機者別有用心,會做什麼?是什麼心態?
答:偷渡,劫持,炸機未遂,玉石俱焚
3月出了很多事,這架飛往北京的飛機上有冒名登機者4人,目前證明不是所有人都上了機,從一般人心理上分析,如果他們只是想飛機掉下來,把爆炸物放上去就行了,人沒有必要上去。同時按照航空安全標准,人沒有上飛機,行李是必須被丟下來的,也就是說,如果他們從泰國偷了護照,就是為了登上飛機,目的應該是人上炸彈上,或者人上,炸彈不上,改為人為控制它,在某個特定地點做什麼動作。但是,無論求生還是求死,絕對不會在海上白白送命,死得窩窩囊囊。聯系最近的一些事件想細思極恐。同時,最新新聞顯示飛機墜毀前有返航的趨勢也是一個疑點,為什麼是識圖返航?
如果是有組織劫機,一定會事先策劃,事後有人站出來為此事件負責,可是到現在各方緘默,只能有以下可能:
1. 不是組織,是個體襲擊。
2. 是組織,做得太爛了不好意思承認,或者,目的不是為了炸機殺人,而是有其它的目的。例如政治暗殺,用空難掩人耳目。
3. 遭遇抵抗,臨時改變了目的。
要想777這么大的飛行器墜海,卻不留下殘片和航油痕跡,筆者推斷,要麼燃油在高空大面積分散,因為要航油分散,飛機必須劇烈爆炸,那麼會留下金屬機身殘片,因此,在金屬殘片和航油痕跡都沒有尋獲的情況下,只有考慮飛機高速直插海面,留下了很小的殘骸擴散范圍,不是一個面,是一個點,或者幾個點,然後燃油再隨著這些點緩慢擴散。
要飛機機頭向下直插海面,至少有三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