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1月9日伊朗對美國幹了什麼

1月9日伊朗對美國幹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2-04-11 13:01:12

① 1980年1月9日那天全球各地發生了哪些大事

1980年1月9日。沙特與美國雙方官員早就聲稱去年11月份進攻麥加大清真寺的事

件是伊朗什葉派伊斯蘭教徒乾的。今天當曾經參加這場轟動世界的進攻事件的63

人被砍頭時,沙美雙方的早期聲明又發生了矛盾。

被處決的63人中無一人是伊朗人,他們的領導人是一位自詡為預言家的沙特人,

叫朱賽-莫賓-賽夫。在實際上是一次沙特叛亂中,他是軍事指揮官。

這63人中, 有41名是沙特人,10名是埃及人,6名是南葉門人,3名是科威特人,

1名葉門人,1名蘇丹人和1名伊拉克人。這次進攻不是由少數人發起的,根據沙特

阿拉伯所統計的數字,有700多人參加了這次反叛。 在導致政府收復清真寺的戰

斗中117名叛者被殺,143名被俘;政府有127人喪生,451人受傷。

官方聲明說,一些向反叛者提供武器和一些在進攻中幫助過他們的俘虜,在兩年

內將經受「宗教再教育」。

② 美國宣布制裁伊朗18家銀行,伊朗怎麼得罪了美國

伊朗其實沒有得罪美國,只是因為石油問題,伊朗和美國的關系變得緊張,變得惡劣。

就這樣美國和伊朗鬧掰了,伊朗處處抵制美國,美國在中東也失去了控制權,石油掌控權也是逐漸縮小,也就造成了美國和伊朗的矛盾日益增深。

最後:美國之所以制裁伊朗18家銀行,就是想要打壓伊朗,想要控制伊朗,通過打壓伊朗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權益。美國就是這樣的人,他不管哪個國家,只要有損自己的利益,就想盡辦法打壓,不惜用一切手段去獲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和結果。

③ 伊朗為什麼和美國那麼有仇呀

1、伊朗前政權——巴列維國王掌權時期,是美國人最最忠誠的走狗。關系比現在美國與以色列的關系還鐵。美國最好的武器只優惠賣給伊朗。比如F-14高檔戰斗機,目前也只有美國、伊朗兩國裝備過。兩國交惡多年,伊朗軍隊中還保有大量幾十年前美製武器:F14戰斗機、AH-1武裝直升機、陶式反坦克導彈、霍克防空導彈,M60坦克,可見在當時這些武器有多麼頂尖
2、美國人大力扶持的巴列維被霍梅尼武裝推翻了,於是兩國敵對。期間還發生伊朗學生佔領美國大使館,綁架美國外交官事件。美國人派出特種部隊計劃營救,終因計劃不周流產;
3、倍受巴列維壓迫的霍梅尼上台後極度反美,兩伊戰爭中美國支持伊朗宿敵伊拉克,伊朗封鎖海灣,向美國油輪發射導彈,部署水雷,炸傷美艦及商船。美國軍艦擊沉伊朗護衛艦、導彈快艇。發射防空導彈擊毀伊朗客機,殺傷數百伊朗無辜民眾。
4、外交舞台上兩國頻頻作對,隔海相罵,仇恨一步步加深。

④ 美國和 伊朗打起來了嗎

還沒有正式宣戰

8日一早,數十枚導彈和火箭彈一起砸向駐伊拉克美軍基地。由於襲擊的規模是近幾年時間從未有過的,美國高層及國家安全團隊緊急開會。

而且,美國剛剛決定搬遷指揮中心,離開伊拉克,今天導彈就來了。伊朗顯然這是要追著美軍屁股打。據伊朗「Press TV」報道,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軍周二(7日)作出決定,將其總部從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遷往科威特城市。就在此前一天,伊拉克看守政府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召見美國駐伊拉克大使圖勒,要求美國合作執行有關結束外國軍隊駐扎的決議。

⑤ 美英與伊朗之間究竟有什麼歷史為何雙方如此敵對英國駐伊朗大使館被襲與美國有什麼利害關系

伊朗是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地理上北鄰俄羅斯,南扼波斯灣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東連南亞次大陸,西接阿拉伯世界,並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儲量122億噸,佔世界第五位)。從19世紀起,伊朗就淪為英、俄兩大帝國角逐的場所。而在二戰結束後的冷戰時期,伊朗被納入美國的勢力范圍。
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石油價格上漲,波斯灣產油國財富陡增。巴列維王朝第二代君主冀望用石油美元買一個高速發展的工業化國家。然而,隨著經濟的膨脹,伊朗社會各種潛在矛盾空前激化,經濟高速發展尚未走完十年的路程,伊朗就爆發了規模空前的倒巴列維群眾運動。

1979年1月26日,巴列維被迫出走。首都德黑蘭萬人空巷,男女老少一齊湧上街頭載歌載舞,馬路上行駛的汽車打開大燈,不斷鳴笛以示慶祝。街道、廣場上大大小小的巴列維父子的塑像和畫像,幾小時內就被群眾推倒砸碎和焚燒。這次規模空前的社會動盪後來被稱為「伊斯蘭革命」。
這場「伊斯蘭革命」運動結束了巴列維家族對伊朗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為代表的神職人員執掌政權的「伊斯蘭共和國」。新政權希望藉助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意識形態改造伊朗:神權統治,均衡貧富,扶持弱勢群體,禁止西方文化,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原教旨推行社會伊斯蘭化,美國和以色列被列為伊朗的頭號敵人。
「伊斯蘭革命」帶來的另一方面的壓力與影響是,大批舊政權的高級軍政官員遭到囚禁或處決,王室財產被沒收,富人們紛紛出逃,象徵美國文化的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連同酒吧、咖啡館、電影院、紅燈區、賭場被一掃而光。伊斯蘭教清規戒律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昔日一向時尚的德黑蘭婦女蒙上了黑紗和長袍,街頭巷尾掛滿和塗滿了「打倒美國」的口號。但是當人們走過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橋旁,卻不能不想起美國。
體制的改變,再加上與美國的勢不兩立,伊朗一時間幾乎成為國際社會的棄兒。25年來,曾經石油滾滾,夢想做世界第五大強國的伊朗,經濟發展速度驟然下降,甚至有人推算,它足足倒退了有三十年。
與此同時,美國的勢力范圍從伊蘇邊界退到了波斯灣南岸,失去了對波斯灣石油運輸線的咽喉霍爾木茲海峽的控制權;美國在中東波斯灣失去了一個盟友和憲兵,相反增添了一個敵人;美國的石油財團被迫退出伊朗,從此失去了一個極富潛力的大市場。這就是美國視伊朗為「邪惡」國家的深層次原因。
人質事件導致美伊交惡
直接導致美伊交惡的導火索是發生於1979年11月4日的美國駐伊使館人質案。當天,伊朗學生沖入並佔領了美國大使館,50多名美國外交官被作為人質扣押長達444天。
人質事件被認為是美國自越戰後在國際上遭遇的最大挫折。為此,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導演了一場空中入境奇襲圍困使館的伊朗學生,並營救被扣使館人員回國的「藍光」行動。因行動失敗,卡特付出了落選的沉重代價。最終,當52名美國人質獲釋返回美國,這件事在美國公眾心目中至今仍是個揮之不去的夢魘。1987年,里根任總統期間發生的「伊朗門」事件,使得此後的美國歷屆總統對伊朗採取強硬政策時在國內極少遇到阻力。
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從一開始就是外向型的。新政權熱衷於輸出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意識形態,並將周圍一大批阿拉伯國家的政府稱為「反動腐朽政權」,引起鄰國的一片恐慌。
埃及、沙特、約旦、摩洛哥、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等阿拉伯國家,先後與伊朗斷絕了外交關系。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第二年就與鄰國伊拉克開戰,打了一場耗時8年的戰爭。這場戰爭耗盡了伊朗的國力,它的國際處境也十分孤立。
改革風潮的興起
世界在變,伊朗也在變。20世紀90年代下半葉,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全球化浪潮席捲世界,伊朗作為位居要沖的產油大國已經不可能置身世外了。古老的伊朗庫姆神學院用上了計算機和互聯網,占伊朗人口15%的新生代成長起來,強烈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改變現狀。在這一背景下,溫和、開明的宗教人士哈塔米在1997年的總統選舉中以壓倒優勢當選,支持哈塔米總統的改革派議員又占據了多數席位。伊朗國內的政治氣氛逐漸寬松。
伊朗與許多阿拉伯國家恢復了正常的關系。20世紀80年代,伊朗曾對創作《撒旦詩篇》的英國作家拉什迪發出追殺令。為此,歐盟凍結與伊朗關系達10年之久,20世紀90年代末期,這一關系終於解凍。
1997年12月,伊朗作為東道主成功舉辦了伊斯蘭國家首腦會議,會上哈塔米總統提出了「文明對話」的倡議,主張世界上各種不同的文明相互交流和包容。
25年前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建立的是一個神權高於一切,十分意識形態化和政治化的一元化社會。25年後,伊朗不得不在革命與發展、大炮與黃油、一元化與多元化、「輸出革命」與「文明對話」之間做出抉擇。

⑥ 伊朗和美國為啥打起來了

還沒有正式宣戰

8日一早,數十枚導彈和火箭彈一起砸向駐伊拉克美軍基地。由於襲擊的規模是近幾年時間從未有過的,美國高層及國家安全團隊緊急開會。

而且,美國剛剛決定搬遷指揮中心,離開伊拉克,今天導彈就來了。伊朗顯然這是要追著美軍屁股打。據伊朗「Press TV」報道,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軍周二(7日)作出決定,將其總部從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遷往科威特城市。就在此前一天,伊拉克看守政府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召見美國駐伊拉克大使圖勒,要求美國合作執行有關結束外國軍隊駐扎的決議。

⑦ 為啥伊朗老跟美國對著干

在3月2日開始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上,伊朗核問題成為重要議題之一。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3日宣布對11家伊朗公司實施制裁,這是奧巴馬政府首次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2日強調,原子能機構希望能夠盡快搞清楚伊朗核問題中的一些情況,但在過去幾個月里,「由於缺乏伊朗方面的合作,這項工作沒有取得進展」。至今有關伊朗核計劃是否具有軍事性質仍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巴拉迪2月提交的一份報告認為,到今年1月底,伊朗已經累計取得1000多千克低純度濃縮鈾。分析人士認為,只要伊朗繼續對此濃縮,理論上就將獲得製造一枚核彈所需的核材料。不過據巴拉迪透露,伊朗的這些鈾材料都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控之下。

美國政府似乎趨向於接受伊朗暫無核武器計劃的結論。2007年11月,美國政府就發表情報評估,確信自2003年秋起,伊朗已暫停核武計劃,而且當前伊朗發展核武的可能性很小。美國新政府大致延續了這一看法。美國新任國家情報總監布萊爾2月在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作年度威脅評估報告時稱,伊朗並無啟動核武器計劃的跡象。美國國防部長蓋茨3月1日認為,伊朗短期內還無法製造核武器。盡管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日前表示相信伊朗有足夠裂變材料來製造核彈,但他指的是,伊朗在理論上具有將低濃縮鈾轉化為武器用核材料的能力。

鑒於布希政府同伊朗對抗而不對話的政策並無成效,奧巴馬政府正在檢討現行對伊政策,接連有政府高官表示願意同伊朗政府直接談判,並稱只要伊朗放棄核計劃,雙方就有可能化解敵意。伊朗方面則認為,只要美國改變其根本戰略,就有可能為雙方直接對話創造條件。雖然伊朗和美國都將對方改變政策作為對話前提,但這至少表明兩國都願通過對話來改善關系。

美伊能否談起來,也許不是大問題,但雙方能否談成,卻還很難說。美國願意同伊朗「面對面」,目的是讓伊朗放棄核計劃,即目前以鈾濃縮為核心的整個核發展,但這恰恰是伊朗堅決拒絕的。伊朗認為,它已確認不發展核武器,就應該理直氣壯地發展民用核能。伊朗顯然歡迎美國政府轉換政策,以直接對話的方式改善關系,但它很難付出棄核的代價。

由此觀之,伊朗和美國的核博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隨著美國新政府改變對伊朗政策,美伊啟動對話的可能在增大;但隨著伊朗核能力的上升,伊朗棄核在現階段還難有實質可能,美國對伊政策面臨的挑戰也隨之加大。

⑧ 伊朗為美國送上了什麼驚喜呢

據報道1月16日伊朗為拜登的上台送上了一份大禮,伊朗進行了大規模的導彈發射演習,成功發射了17枚左右的彈道導彈,精準的定位目標射擊十分准確無誤,伊朗導彈技術已經到了如火純青的地步了美國可不能小看。



伊朗這次軍事演習展示了自己在國際的地位,沒有一個國家敢明目張膽地在軍事上挑釁伊朗了,伊朗也在不斷的改變著,不斷的進步著,希望伊朗軍事力量能夠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獨立,與此同時,也希望美國能夠重視伊朗的發展和進步,不要小覷了伊朗。

⑨ 伊朗究竟幹了什麼為什麼會突然引發美國對三戰爆發擔憂

伊朗看到美國不遵循《伊核協議》協議義務,就想將提高鈾濃縮豐度,從而引發世界能源安全問題。加上俄羅斯爆發一次最嚴重的潛艇事故被有心人造謠變成美國和俄羅斯雙方交戰,從而引發美國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擔憂。


最後,美國非常清楚知道,有資格對抗美國軍事力量就是俄羅斯,要是俄羅斯真的跟美國打起來,不用說第三次世界是一觸即發,兩個頂級軍事大佬打戰,其他國家還有避開機會嗎?肯定沒有的。但是我們用腳趾頭想一下,美國和俄羅斯根本就不會打起來,無非就是他們雙方打起來,誰也拿不到好處,只有壞處一大堆。

⑩ 美國最近總是針對伊朗,伊朗究竟做了什麼

美國最近總是針對伊朗,伊朗其實也沒有做什麼,伊朗只是想要在中東確立他大哥的位置。伊朗因為盛產石油,伊朗提出美元和石油相掛鉤這個事情的不合理之處。並且想要取而代之。這件事情觸動了美國的利益。再加上伊朗最近過於強大,威脅到了美國在中東的勢力。所以美國最近才總是針對伊朗。

其實伊朗當時喊的口號是「不要東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換句話說,它也並非是准備倒向蘇東集團。仔細剖析的化,伊朗的國家戰略,其實是想打算以宗教為紐帶,對整個伊斯蘭世界加以整合,推動中東擺脫美蘇鉗制,自成獨立的一極——這跟美蘇二者的利益都構成的沖突。雖說冷戰格局下,美蘇圍繞中東展開了激烈爭奪,但這絕不代表著他們願意為伊斯蘭統一做嫁衣。

基於對伊朗的這種擔憂,美國哪怕是在攻打伊拉克,乃至於跳進亞歐大陸內部發動阿富汗戰爭時,都寧可親力親為,堅決不為圖了一時之方便而籠絡伊朗,給它東山再起的機會。歸根結底一句話。伊朗作為中東第一地緣大國,它天生擁有主導中東秩序的潛力,這種潛力,跟美國對中東的主導權,形成了結構性的沖突。

閱讀全文

與1月9日伊朗對美國幹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帕尼尼怎麼樣 瀏覽:395
中國隊下一場打伊朗是什麼時間 瀏覽:357
越南福特多少錢 瀏覽:988
送給伊朗客戶什麼禮物好 瀏覽:293
印度夏天種樹怎麼樣 瀏覽:648
印尼帝都香煙多少錢一包 瀏覽:497
中國有哪些公益組織 瀏覽:258
伊朗國徽的含義是什麼 瀏覽:887
印度教授怎麼看待中國 瀏覽:603
中國百分之多少石油是伊朗 瀏覽:502
越南牛角是什麼品種 瀏覽:987
中國用工量多少 瀏覽:64
在伊朗注意什麼時候 瀏覽:204
伊朗女性為什麼地位低 瀏覽:818
去義大利怎麼去打工 瀏覽:267
英國學生公寓產權多久 瀏覽:153
印尼紅珊瑚質量怎麼樣 瀏覽:927
越南黃花梨筆筒龜裂怎麼治 瀏覽:162
美國無人機怎麼進入伊朗的 瀏覽:476
印度文明怎麼傳播的 瀏覽: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