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為什麼伊朗慫得如此抉

為什麼伊朗慫得如此抉

發布時間:2025-05-06 02:00:14

Ⅰ 伊朗打美國無人機 美國要開戰嗎 我喜歡伊朗 。因為伊朗是男人。

戰爭並不是說打就打的,美國的歷次戰爭都是經過長久的准備和醞釀的,伊朗對於中國來說在資源獲取和戰略地位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國和俄羅斯長久以來都是在為伊朗提供保護傘。而且伊朗並不像伊拉克一樣,伊朗國土大,有戰略縱深,而且有1500餘枚彈道導彈,還有可能有少量核武器!美國並沒有十全的把握對伊朗實現伊拉克式的全面壓制,所以就算美國要搞垮伊朗,他可能會利用聯合國和盟國來制裁伊朗,也可能直接慫恿以色列攻擊伊朗,然後拉盟國共同打擊,但是這樣的代價會很大,所以我認為現在美國對伊朗所做的可能就是制裁!
對於那架無人機,前幾天有個新聞,說美國有去奪回無人機的軍事行動計劃,最後因為風險較高放棄了,如果這是真的話,那麼說明美國還沒有做好和伊朗戰爭的准備,要麼他為什麼要冒這個泄露武器技術的危險!如果說伊朗把武器送給中俄,並不是沒有這個可能,美國的那些分析家不是烏合之眾,因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嘛,再說伊朗現在也沒有這個技術區做這架無人機的逆向工程,而送給中俄則可以得到反擊美國的戰略籌碼!
至於關系,就不用多說,因為國家質檢只有利益和利用,沒有啥朋友的關系,畢竟代表的是一個國家!
僅代表個人觀點!

Ⅱ 伊朗石油國有化運動是怎樣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伊朗人民爭取石油國有化運動,是當時席捲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國有化為形式,以反對帝國主義經濟掠奪和政治壓迫為內容,並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步向反對封建專制、爭取民主變革的方向深入,具有深刻的民族民主革命內涵。運動延亘四年多,雖然由於內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而失敗,但影響深遠,特別對推動中東人民的反帝斗爭,起了重大的作用,對伊朗歷史的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石油國有化運動的興起 伊朗石油資源豐富。50年代初期蘊藏量約20億噸,為當時資本主義世界第4位。1950年產油3200萬噸,為當時資本主義世界的第4位。

1948年9月伊朗在談判中提出了25點要求,主要是:提高石油稅;補償英國戰時低價購油的差價;伊方應有查賬、定價的權力,以及裁減外國雇員和提高伊朗職工福利等。內容雖廣泛,要求卻不高,根本沒有涉及國有化問題。但英國卻不作讓步。這就引起了伊朗輿論的憤慨。一些愛國議員在國會討論中抨擊英伊公司。1949年1月議員阿巴斯·埃斯堪德里甚至建議撤銷與英伊公司簽訂的協定。 1949年2月,伊朗在談判中提出英伊雙方均分石油利潤和伊方有權管理公司的一切業務兩點要求,但遭拒絕。英方繼而在5月5日提出自己的方案,即對1933年租讓協定的補充協定。

Ⅲ 伊朗到底做了什麼事,讓美國「痛下殺手」

伊朗雖然土地面積並不大,但它卻是亞洲的主要經濟體之一,足以說明它的經濟實力還是很強的,但它卻與美國近來的關系並不好,它們向來的關系就不好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伊拉克曾經可是中東的強國呀,這一仗,伊朗贏了,伊朗又與美國有著很深的仇恨,而美國也是想要控制中東地區的,在哪都想插一腳,這就出現了爭取地區上的主導權,使得伊朗與美國更是水火不容,造成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死的局面,兩方態度都很強硬,兩方的仇恨也是積攢了很久的。

Ⅳ 沙特最近為什麼和伊朗斷交了

2016年1月2日,沙烏地阿拉伯以恐怖主義罪名處決了包括該國什葉派教士尼米爾在內的47人。當地時間2日晚間,大批憤怒的伊朗民眾在沙特駐伊朗使館前舉行示威,並隨後發生暴力沖擊焚燒沙特駐伊朗使館事件。隨後沙特就伊朗人焚燒使館事件宣布與伊朗斷交,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和伊朗為首的什葉派兩派戰爭一觸即發,「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如今的沙特政府由遜尼派皇室領導,被處決的尼米爾是什葉派領導人物,曾經領導過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運動(一場席捲北非和西亞的民眾反對政府運動,也稱阿拉伯覺醒),即反對派暴力推翻當權政府運動,所以沙特政府對尼米爾恨之入骨。動機有了,為什麼選擇這個時候動手?
1、俄羅斯在敘利亞部署軍事行動,美國在中東必須倚重沙特(兩國關系一直很好)、以色列(美國支持猶太復國)和土耳其(土耳其擊毀俄戰機向美國表忠心),所以美國不反對處決尼米爾。
2、美國和歐盟對伊朗的核制裁(打壓伊朗經濟)已經解除,伊朗迎來國家發展契機。窮日子過久了,伊朗想經濟發展(主要靠輸出石油),但是同為石油輸出國的競爭對手沙特就不樂意了。你也賣石油,那我的油價就更低了我還怎麼賺錢?現在我把你的人殺了,你咬我啊?你國內的激進分子叫囂要戰爭不想安穩地發展,我看你伊朗怎麼辦?打吧,國力繼續衰弱,不打吧,作為什葉派的盟主國家寒了盟友們的心,你在大家的心目中就變成了一個慫貨。
3、沙特皇室內部存在分裂危險,沙特皇室想轉移國內矛盾和輿論注意力。

沙特有預謀地斷交,已經做好戰爭准備。而伊朗激進分子也想打,現在就看美國和俄羅斯的態度了。
1、先看美國,2015年9月30日,巴勒斯坦政府總統阿巴斯在聯合國發言宣布巴勒斯坦不再遵守《奧斯陸協議》,這項和平協議曾經被視作為兩國紛爭解決的基礎,「巴以沖突」再次升級。假如巴以再次爆發戰爭,猶太人支持的美國政府就必須支持以色列並派出援軍,但是2016年美國大選,奧巴馬還想安穩下台,所以不會支持以色列開戰(一旦開戰大家都沒有退路),但有可能支持沙特打伊朗轉移巴以矛盾,自己還有可能派出軍隊支援。另外伊沙開戰破壞俄羅斯中東布局,有利於自己下一步的插手中東行動(增援還是調停?)。
打個比喻,一棵樹被炸塌,倒向那個方向都行,只要不砸向自己就行了。

2、俄羅斯表示願意協調沙特和伊朗的矛盾,左右中東局勢發展,順帶提升自己在中東的影響力。俄羅斯在敘利亞駐軍,伊拉克反對美國在自己國家駐兵,黎巴嫩親敘利亞(「阿邁勒運動」組織)和伊朗(黎巴嫩真主黨),再加上伊朗自己,什葉派聯盟已然成型,俄羅斯樂見其成,當然不希望沙特破壞自己在中東的布局,但是也不排除俄羅斯會與美國有默契地擱置巴以沖突轉而促成沙特和伊朗開戰。

3、歐盟國家不希望兩國開戰,因為受到了前一陣子的敘利亞難民侵擾,自己國家經濟和社會穩定受到影響。

4、什葉派聯盟使沙特感受到了威脅。因為伊朗經濟一直在發展,時間越往後拖越對自己不利,所以搞事挑釁伊朗(沙特戰機攻擊伊朗駐葉門大使館),"希望伊朗跟自己來一場戰爭拖垮伊朗"。

Ⅳ 伊拉克和伊朗為什麼發生「兩伊戰爭」

戰爭的起因是由於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 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兩伊戰爭
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 伊拉克與伊朗之間的領土糾紛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加上兩國長期存在著民族矛盾、宗教分歧,又都想稱雄海灣地區,因此雙方關系一直緊張,小的邊界沖突不斷。1978年伊朗發生內亂,伊拉克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並將僑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驅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巴列維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執政,煽動伊拉克的什葉派穆斯林推翻薩達姆政權。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後政局動盪,經濟惡化,軍心不穩,伊(伊朗)美斷交的時機,對伊朗發動了旨在收復失地、打擊霍梅尼輸出革命、爭奪海灣霸權的戰爭。

Ⅵ 美國伊朗現在關系怎樣

自伊拉克之戰後,人們便一直在猜測美國要打擊的下一個目標。最近美伊間越來越緊張的關系表明,美國已經鎖定了伊朗,在加強輿論攻勢和暗作軍事准備的同時,布希總統近日不斷發出不排除軍事打擊之類的威脅,海灣上空再次出現不祥之兆。
眾所周知,自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後,美伊兩國就成為不共戴天的敵人;而布希在3年前的國情咨文中更是將伊朗列入「邪惡軸心」國家之中。最近兩國關系的驟然惡化似與布希 政府的「大中東民主計劃」和克的局勢發展不無關系。 布希在不久前的就職演說中,將在大中東地區推行「民主自由」列為其第二任期的戰略性任務。為此,美國宣稱要「改造」或「推翻」這一地區的所謂「專制」和「暴政」政權。對埃及和沙特這樣的對美友好國家,布希採用了鼓勵性措辭。
而伊朗則不同,它是賴斯點名的6個所謂「暴政據點」之一。布希在今年的國情咨文中不僅指責「伊朗是世界上支持恐怖主義的主要國家」;更毫不掩飾地表示,「對伊朗人民,我今晚要說:在你們追求自由的時候,美國與你們站在一起。」 另一方面,美國對伊朗的怒火亦與伊拉克的局勢有關。美國推翻薩達姆的本意是在伊拉克建立一個親美國家。但此次大選的結果卻是讓占人口多數的什葉派獲得了超過半數席位。無論將來新的過渡政府如何組成,什葉派都理所當然地要在新政府中占據主導地位。而伊朗與伊拉克什葉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影響是他國所難以相比的。說不定,美國在伊拉克取得的戰果最終為伊朗做嫁衣裳。 此外,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客觀上為伊朗消除了一個勁敵,使伊朗失去了可以與之抗衡的對手。
美國擔心伊朗正在中東坐大,會對美國實現控制中東的夢想形成挑戰。如果伊朗有朝一日掌握了核武器,不僅美國親密盟友以色列的安全,連其自身在中東的巨大利益都將受到致命威脅。這就是美國為什麼如此害怕伊朗會研製出核武器。 勞民傷財又損兵折將的伊拉克之戰給了美國一個嚴厲的教訓。面對巨大的財政負擔和兵員短缺,面對國內外的反戰輿論和孤立處境,面對伊朗的廣闊幅員和更強實力,美國近期似已無可能再打一場伊拉克式的戰爭。
布希政府目前看來只有3個選擇:一是接受英法德三國的外交斡旋;二是在三國談判失敗後再提交安理會以圖對伊朗進行制裁;最後是慫恿以色列出手,對伊朗核設施進行定點清除。布希17日已明確表示,「美國支持以色列維護其領土安全,一旦以色列安全受到威脅,美國將向以色列提供支持。」美以心知肚明,這最後一招實在難以預測,不到萬不得已,美以都不會貿然走這一招險棋。 而伊朗方面則是態度強硬,壓而不服。
究其原因,一方面伊堅稱無意研發核武器,而是根據核不擴散條約和平利用核能;普京總統20日明確表示認同並支持伊朗的這一立場。另一方面,伊朗也看到,國際社會不會支持美國動武;而美國本身亦難以單獨發動另一場戰爭。當然,伊朗也不願將問題提到安理會,在適當的時候它可能會做出某些讓步,與英法德三國達成妥協,以避免遭受制裁的危險。 現在布希已啟程前往歐洲,他同歐、俄領導人會晤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試圖說服他們協同美國,加大對伊朗的壓力,逼其就範。因此,英法德三國的外交斡旋十分令人關注,它似乎成了美伊關系這個日益升溫的高壓鍋的一個放氣閥,具有防止發生爆炸的功能。這一使命讓歐盟頗感得意,這表明其在國際舞台上的作用正悄然提升。

Ⅶ 伊朗鈾濃縮量超過上限後,美國政客為什麼會慫恿特朗普對伊朗動武

在伊朗的鈾濃縮超過上限以後,會違反伊朗核協議所以是對伊朗動武是很好的時機。對於伊朗來說鈾濃縮量超過上限後會違反伊朗的核協議這無異於是在玩火,這就使得伊朗和美國的局勢再次很緊張,所以有的政客提議對伊朗動武,進行新一輪的制裁。


對於美國來說特朗普的的邊緣戰爭的策略已經失效,所以有必要給伊朗進行施加壓力,但是對伊朗的戰爭不可能發生很大規模的戰爭,但是新一輪的制裁會在伊朗發生。

Ⅷ 為什麼富得流油的中東國家不搞軍事工業

我覺得重要的原因有以下2點:1.中東國家從領導人到老百姓沒有搞自己的軍工的覺悟,靠出賣石油中東各國已經能吃香的喝辣的了,雖然大頭讓其保護國美國賺去了,但不是省心嘛!2.美國的因素,美國人要的是靠自己保護的中東奴才,而不是覺悟的中東、獨立的中東,要不美國人得喝西北風去,所以,一旦中東人有了獨立、自強的覺悟,必然會面臨美國的嚴厲打擊,我想這個中東各國領導人不是看不到而是無可奈何!
中東人如何破局呢?1.引入中國因素制衡美國,這個目光要放長遠,畢竟中國的實力要趕上美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中東各國緊密團結反抗美國的壓榨,這個也有很大的困難,伊朗就想干這個事情,結果現在就面臨著美國的幾面夾擊,讓美國培養起來的中東奴才掌權的中東各國團結抗美太難了!
中東現狀:中東現在就像是美國豢養的一頭肥美的奶牛,雖然好吃好喝的喂著,但美國想什麼時候擠奶就什麼時候擠奶,一旦奶牛沒奶了,也只有讓美國人吃肉的下場了。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伊朗慫得如此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張開雙臂在印度是什麼意思 瀏覽:840
在越南怎麼買國內的奶粉 瀏覽:496
英國脫歐怎麼回應 瀏覽:509
蘇伊士運河在印度哪裡 瀏覽:183
印度尼西亞人點頭是什麼意思 瀏覽:894
伊朗土曼利潤多少 瀏覽:966
英國怎麼不發聲 瀏覽:138
越南老人每天吃什麼 瀏覽:491
小提琴故鄉義大利在哪個城市 瀏覽:583
比爾蓋茨疫情給中國捐款多少 瀏覽:166
熊貓鞋進入中國有多久 瀏覽:828
印尼不用抖音玩什麼 瀏覽:54
為什麼伊朗慫得如此抉 瀏覽:533
義大利語能去哪個國家 瀏覽:527
印度葯房在哪裡 瀏覽:999
印度大米有哪些品種 瀏覽:231
去伊朗航班允許帶多少香煙 瀏覽:247
伊朗人祖先是什麼 瀏覽:615
義大利皮卡是什麼品牌的 瀏覽:789
葡萄牙vs伊朗哪個台播 瀏覽:371